追寻你的足迹

马杰

<h1><b>作文讲解:<br>  一、核心词是“追寻”,作为动词,从而展开以下三个问题:为何追寻?如何追寻?结果和意义如何?这其实也是本文结构的三大部分。其中“如何”是主体部分,占三分之二的篇幅。如何追寻或许是一波三折的,或许是由表及里、由外在到内在的。</b></h1><h1><b> 二、题目中“你的足迹”是“追寻”的宾语,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是“你”,所以一入题就需要点明“你”是什么:人,景,物,精神。这样使阅卷老师带着明确的指向往下读,这一点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尤为重要。</b></h1><h1><b> 三、“追寻”不等于发现、同行。<br></b><b> “追寻”“足迹”都是比喻义,不能只使用本义。</b></h1><h1><b> 思考:</b></h1><h1><b>1.这两个词的比喻义分别是什么?</b></h1><h1><b>2.题目的意思是什么?</b></h1><h1><b>3.结合自己的文章内容理解题意。</b></h1><h1><b>为何追寻?</b><b><br></b><b>如何追寻?<br></b><b>追寻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b></h1><h3><b> </b><b style="font-size: 20px;">结尾处的议论抒情一定要明确地写出“追寻”的意义所在。也就是再次强调为何追寻,从而点明主题,深化中心,提升文章的高度。</b><br></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结尾没有停留在如何从悬崖上下来的这个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而是提升到了人生真谛的高度:“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b></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作文展</b></h1> <h3>追寻武亦姝的足迹</h3> <h3>追寻水墨丹青的足迹,选材新颖,三部分内容有序又自然流畅地铺陈开来,作为考场作文实属难得。</h3> <h3>追寻“玉兔”号的足迹,选材新颖</h3> <h3>追寻秋天的足迹,且立意深刻。</h3> <h3>追寻弹钢琴的大姐姐努力的足迹</h3> <h3>追寻秋天的足迹,但是三个角度还需斟酌选材。</h3> <h3>追寻努力练习引体向上的哥哥的足迹。</h3><h3>全文以如何追寻为主体,将追寻的原因不着痕迹地穿插其中,这种表现手法很有艺术性。</h3> <h3>追寻热心助人的人的足迹,我也学会了做一个热心助人的人。</h3><h3>这篇文章对题意理解正确,开头结尾点题明确。但是为何这一部分写的多了,导致文章详略不当。这是大部分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h3> <h3>这篇也是追寻热心助人的人的足迹,我也学会了做一个热心助人的人。</h3><h3>这篇文章开头引题和结尾扣题都很好,可是行文中如何追寻表现不足,透露出熟文运用的文章该如何转化的问题。</h3> <h3>追寻乐于助人的爸爸的足迹</h3> <h3>追寻唱京剧的爷爷的足迹,选材新颖</h3> <h3>追寻秋天的足迹,语言流畅优美</h3> <h3>追寻诚信的足迹,拟人的写法,不断变换的场景,写法新颖。</h3> <h3>追寻陶渊明的足迹,选材新颖,如果能以陶渊明的作品入文就更好了。</h3> <h3>追寻春的足迹,结尾处能另取主题角度写出深意更好。</h3> <h3>追寻雷锋的足迹</h3> <h3>追寻组长的足迹,从学习和品质两方面入手,结尾主题深刻。</h3> <h3>追寻耐心的妈妈的足迹</h3> <h3>追寻环保的老人的足迹</h3> <h3>追寻军人的足迹</h3> <h3>追寻舞蹈老师的足迹</h3> <h3>龙文化的选材比较新颖,但是文中“你”的形象不明确,这是很多文章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h3> <h3>追寻好友的足迹,说流利的英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相似作文参考</b></h1> <h3>追寻春天的足迹</h3><h3>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花儿也绽放出了娇艳、可爱的花朵,太阳公公笑呵呵地发出了灿烂的光芒。又一个春天到了,于是,我们一家来到了壶瓶山一游,去追寻春天的足迹。</h3><h3>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踏入了清秀美丽的壶瓶山。那高高的山脉,挺直的树木,让人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阵赞叹。刚走出车门,一阵泥土与野花混合的奇香便扑鼻而来。那路边的小树抽出了点点新芽,就像是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儿,看上去是那么的脆弱娇嫩而又可爱。</h3><h3>瞧,那美丽的无名野花满山都是,黄灿灿的。细细一看,那一片片小小的花瓣紧紧地合在一起,围成了一个圆圈,就像小时候的我们,手拉手一起载歌载舞。那幽幽的清香真是沁人心脾。</h3><h3>沿着蜿蜒的羊肠小路向上攀登,周围的景物也不停地变幻着。我们来到半山腰的一块平地。这时,一株粉红色的“云朵”立在不远处,好奇心驱使我向前走去。</h3><h3>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时我才发现,粉红色的“云朵”其实是一棵婀娜多姿的桃树。这棵树枝繁叶茂,那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朵密密地挂在枝头,绿叶衬着红花,色彩是那么的协调。这时从山谷吹来的一阵微风,使树枝轻轻摇曳,而小花瓣们也如同空中飞雪,跳着轻盈的舞蹈。</h3><h3>在半山腰休息了片刻,我们便向山顶进军。汗流夹背的我在大自然赐予的魔力感召下终于登上了山顶。我站在山顶,闭紧双眼,张开手臂,任由春风亲吻我的脸颊,擦拭我的汗水,那种惬意的感觉真的是无法形容。“哗哗哗”的流水驱使着我睁开好奇的双眼,放眼望着山下的景色,一条锦绣缎带般的小河欢快地流淌着——那是美丽的渫水河。山顶上的油菜花金灿灿的,这里一片,那里一块,就像一个个散发出诱人清香的金黄面饼,真想咬一口······</h3> <h3>追寻专属自己的春光</h3><h3>我嗜好春光。清澈如琉璃的春光,扬扬洒洒,依着万物,纯美梦幻。其实,昂首挺胸,充满自信,也是一道迥异的春光。</h3><h3>那是一次朗读,要读给母亲听。我不擅长朗读,缺乏自信的我夹着肩膀,缩着脖子,弓着背,捏紧嗓门,声音细细地像蚊子哼哼。我不懂朗读的技巧,怕读得不好,怕严厉的母亲责怪。我颤颤巍巍地轻垂眼皮,心里仿佛揣了25只活蹦乱跳的兔子,狂跳不已,百爪挠心。</h3><h3>“大声点啊!”母亲疼爱地提醒,“来,来,大方点,放松自己。”说着,轻轻拍了下我的背。惊得我提起身子,挺起背,放松肩膀。咬咬牙,豁出去了,亮起大嗓门:“我们。。。。。。”一口气读完,没敢抬头,母亲会批评吗?我紧盯语文书,大气都不敢出。</h3><h3>出乎意料,母亲热烈地鼓掌:“好,声音打开了,感情也有了,自信,还缺自信。给自己信心就OK了。”我暗自思忖:自信是什么?怎样才是自信?</h3><h3>我试着再次朗读,母亲拉我入怀,故作轻松地说:“怎么还不自信啊?你怎么了?你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我能感受到一向严厉的母亲在尽量压住自己的火气。</h3><h3>母亲的话刺痛着我,似有密密麻麻的小虫啄着心,痛痒无比。是啊,我怎么了?我责问自己:“这是我吗?我拼命地摇头。不,我是优秀的,我该自信!我一定要战胜自己!”一股磅礴的能量仿佛雨后春笋迅速萌发。</h3><h3>拨开阴霾见晴天。我昂首挺胸,情不自禁地扬起下巴,身体仿若升降机一点点升高,张开手臂,畅汗淋漓地朗读着,只见母亲那双满怀期待的眼神渐渐缓和了,皱着的眉也舒展了,明眸里探出淡淡的“春光”,沐浴着我的心房,融化了深埋我心底的冰层。此时此刻,窗外的景色也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中。</h3><h3>我为自己自豪,深情并茂地读着,笑容爬上了嘴角。熠熠生辉的春光牵引着我找到自信的真谛:做一个相信自己的人,做永远相信自己的人!抬头追寻专属自己的春光!</h3><h3>抬头追寻春光,我时常浅浅地笑:我找到自信、爱与正能量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