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行

淡然川

<h3>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这首歌把人们带进对新疆那块土地的无尽遐想:碧蓝的天空、皑皑的白雪、澄澈的湖水、广袤的草原以及漫山遍野的羊群和牛群……</h3><h3> 自己虽说也曾去过几次新疆,但那都是因公出差且遇特殊时期,办完公事即刻回返,哪都没去玩。自从退休,去新疆旅行就在计划中,却因种种原因一再搁置,这次也算是说走就走了。</h3><h3> 9月12日晚,我们乘机抵达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一出机场,发觉进城的车流很缓慢,旅行社接机师傅告诉我们说,因中秋放假,附近城市工作的人们都要赶回乌市,从下午开始进市区的各条道路就很拥堵,平时半小时的车程,今天估计得两小时。到达酒店已是深夜11点半了。</h3><h3> 13日早上8点乘大巴前往吐鲁番的鄯善县,恰逢中秋节,午餐的餐馆特为大家赠送一盘五仁月饼,菜品也很丰盛&nbsp;,还准备了酸奶、西瓜、哈密瓜等。</h3><h3> 午餐后,进入库木塔格沙漠景区。迎面是波光粼粼的一湾湖水,导游说这是一个天然的湖,很奇特的是,穿过湖面,就是沙漠。我们体验了一次沙漠越野冲浪(每人160元)。冲浪车快速地在40~50度坡度的沙山上冲上俯下,时而侧斜在沙山坡面大转弯、急转弯,我和先生都是第一次体验沙海冲浪,感觉非常刺激。同车的几个人吓得大声惊呼,叫着要下车。越过两座沙山后我和先生下车,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一望无际只有沙。</h3> <h3>沙山脚下的一湾湖水</h3> <h3>一望无际的沙漠</h3> <h3>  库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少有的与城市零距离接触的沙漠,2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沙漠,横亘于吐鄯托盆地和罗布泊之间,与鄯善老城相连,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有“城中的沙漠”之称。因千百年来风向交汇点始终在鄯善老城南端,从未向北移动,故未把鄯善城淹埋,是世界治沙史上“绿不退,沙不进”奇观的缩影,也是浓缩了世界各大沙漠典型景观的博物馆,更是诠释古楼兰王国消失的最后一片圣地。</h3><h3> 我们在沙脊上行走,鞋往里陷,灌了不少沙子,沙粒在鞋里到处窜,但沙子烫脚,不敢脱鞋光着脚走。沙子很干净、不粘身、颗粒均匀。烈日下,目标近在咫尺,走起来却那么困难,一步一个脚印。</h3> <h3>一步一个脚印</h3> <h3>沙漠驼队</h3> <h3><br></h3><h3>干净的沙地脚印很有感觉。</h3> <h3>远看,人就像一群蚂蚁</h3> <h3>  沙漠主要组成元素不是沙丘,而是沙山,库木塔格在维吾尔语中就是“沙山”之意。看着眼前金色的大漠雄浑壮观、风光无限,再远眺鄯善城的一片绿洲,仿佛千百年来沙漠与绿洲长相厮守,默默相对,犹如忠诚的恋人,给人无尽的遐想。</h3> <h3>城市与沙漠相守相望</h3>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出景区,再乘车去大名鼎鼎的火焰山。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p><p class="ql-block">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p><p class="ql-block"> 据说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沙窝里可烤熟鸡蛋。</p><p class="ql-block"> 在火焰山我们看到西游记主题乐园,也看到以孙悟空的金箍棒为造型的温度计,上面显示此时地表40℃。</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西游记火焰山那一集的拍摄地,蛮有回忆的。晚上9点入住吐鲁番华景酒店。</p> <h3>火焰山</h3> <h3>金箍棒造型的温度计</h3> <h3>西游记雕塑</h3> <h3>  14日早上乘车前往吐鲁番的特色景点——坎儿井。吐鲁番常年高温干燥,降水量少,却盛产葡萄,这要归功于坎儿井。</h3><h3>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就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本地人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灌溉系统,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普遍用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h3><h3>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h3><h3> 我们跟着导游下到专供参观的井下,地下水仍然还在涓涓流淌,目前还能做30%的日常用水。抬头可见竖井口,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我们观看了制造坎儿井过程的模型,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h3><h3> 井下涓涓流淌着地下水的沟渠就是地下渠道又称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汇聚起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暗渠还有不少好处,一是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二是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三是暗渠流出的水,经过千层沙石自然过滤,最终形成天然矿泉水。 </h3><h3> 紧接着是龙口,龙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h3><h3> 再后是明渠,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h3><h3> 最后是涝坝,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h3><h3> 亲眼看到这一切,真的很震撼,地表上几乎寸草不生,又有谁知道这底下却流淌着清冽甘醇的水啊!令人不得不感慨时间并没有改变一切东西,正是智慧的劳动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这些财富,滋养着一代代热情淳朴,能歌善舞的人们。</h3> <h3>暗渠</h3> <h3>竖井</h3> <h3>  离开坎儿井去维族家访,是一个农村合作社的葡萄园,一边品尝葡萄、西瓜、葡萄干,一边听合作社的维族兄弟介绍维族的民俗风情,为支持合作社的经济发展,大家纷纷掏钱购买葡萄干。</h3> <h3>葡萄园里</h3> <h3>  午餐在托克逊县品尝了新疆的特色拌面,然后沿着蜿蜒崎岖的戈壁干沟大峡谷前往和静县,峡谷两边山体色调深沉,山峰怪异,没有任何植被。透过车窗放眼望去,不是褶皱山体就是冲沟切古,景色凄美,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车行一个半小时出峡谷,迎面是一片茫茫戈壁,无边无际,只有公路两旁密集的电线杆和光缆柱伴我们前行。当晚入住和静县福兴酒店。</h3> <h3>干沟大峡谷</h3> <h3>  15日早上七点半出发,进入黄水沟沿着戈壁峡谷翻越天山山脉前往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h3><h3> 大巴在峡谷里沿着天山戈壁蜿蜒而上,翻过3290米的巩乃斯达坂,行走于天山腹地,穿越天山南北,迎面呈现:蓝天、白云、雪山、草地 、青松、小溪、毡房、羊群、空中盘旋的雄鹰还有那骑着马放牧的人儿,好一幅美丽的草原牧歌画卷。</h3><h3> 这里是雪山环抱下的世外桃源,有“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有优雅迷人的天鹅湖,这里是牛马羊和天鹅海鸥的天堂。蓝天白云下,一片湿地静卧路旁,近有鸥鸟嬉戏,远有皑皑雪山,广袤的草场绵绵如毡,一望无际,成群的牛马羊点缀其间,伴着地势的起伏,极富动感的韵律。间或河流穿过,融入灵性,徜徉于此,心旷神怡。</h3> <h3>雪山草地</h3> <h3>蒙古包</h3> <h3>蓝天白云</h3> <h3>天鹅湖</h3> <h3>草甸</h3> <h3>天鹅徜徉于湖面</h3> <h3>九曲十八弯</h3> <h3>同心岛</h3> <h3>河流纵横</h3> <h3>  离开巴音布鲁克乘车两个小时到达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的那拉提镇,入住草原大酒店。</h3><h3> 16日早上8点前往蒙古语中被称为“见到太阳的地方”——那拉提大草原。</h3><h3>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寒交迫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h3><h3> 那拉提草原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总面积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在新疆浩瀚大漠中,那拉提尤如一块镶嵌在黄绸缎上的翡翠,格外耀眼。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h3><h3> 这里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辉映。</h3><h3> 进入景区,巩乃斯河畔已尽显秋色,成群的牛羊低头吃草,牧羊人悠闲的骑马散步,还有那金黄的草地、金色的胡杨、青色的河流,宛若金色的童话世界。</h3><h3> </h3> <h3>闲散的马儿</h3> <h3>河谷草场</h3> <h3>巩乃斯河奔向远方</h3> <h3>河畔沙棘与密叶杨</h3> <h3>肥壮的羊群</h3> <h3>悠闲的牛儿</h3> <h3>高山河谷草原</h3> <h3>茂密金黄的秋草</h3> <h3>水草丰美的秋牧场</h3> <h3>  我们换乘景区的游览车沿着盘山小路缓缓而上,沿途可见山峦起伏、草原如缎、毡房点点、泉水潺潺、白云翻卷、森林巍然、云雾缭绕、恍若仙境。山下秋草黄,山上却是绿茵碧草,越往上走,风景越奇特、越秀丽、越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巨大魅力。到了山顶,那拉提的风光尽收眼底:草原一望无垠,森林广袤无边,山泉汩汩流淌……</h3><h3> 扑面而来的是清爽宜人的山风,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风景,这干净澄明、心旷神怡都将成为记忆中的五彩斑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h3><h3> </h3> <h3>毡房点点</h3> <h3>森林草原</h3> <h3>绿茵碧草</h3> <h3>森林小屋</h3> <h3>茂密的森林,如毡的草场</h3> <h3><br>  乘车近4小时到达薰衣草基地,这个季节早已没了薰衣草,由于是赠送项目,大家也都随讲解员一路观赏了百日菊、翠菊、柳叶马鞭草等其他花草。当晚入住伊宁唐努尔酒店。</h3><h3> 17日早上6点半出发前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的赛里木湖。一说到湖,人们立刻想到西藏,西藏是中国的湖措之乡。殊不知,新疆也有一个美丽至此的湖泊,她地处大西北深处,静静躺在天山之巅,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还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赛里木湖,又称“大西洋最后的一滴眼泪”。</h3><h3> 湖面海拔2072米,面积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处达106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古称“净海”。湖区四周群山环绕,水天相映,远处冰川雪原。</h3><h3> 八点半到达景区,此时云层很厚很低,太阳躲在云层里,不肯露脸。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秋黄、还有不停拍打沙石滩的湖水,仿佛都在告诉我们,来得真不是时候。</h3><h3> 举目望去,湖中有一个小岛,要不是能看见远处雪山延绵,真会以为它是茫茫大海。</h3><h3> 我们沿湖畔而行,远处的科古尔琴山和岗吉格山依然银装素裹,静静地环抱着这一湖圣水,显得静谧而深邃。风平如镜,湖水静静地安然流淌,亲吻小岛礁石。一阵风吹起,湖水奔腾咆哮扑向岸边,哗!哗!卷起阵阵浪花。因湖水深浅不一,湖水交错呈现着银白、淡黄、青绿、湛蓝多种颜色,显示出赛里木湖的独特韵味。</h3><h3> 远处的雪山静卧着,近处的秋黄迎风摇曳,深绿色的湖水一浪又一浪拍打着岸边的沙石,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个古老而又凄美的哈萨克爱情故事(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h3><h3> 阴云没有挡住旖旎的美景,深沉的色调更为天际增添了几分自然灵动和斑斓多姿的色彩….. </h3><h3> 站在观景台远远望去,湖与天合成一体,从深蓝到浅蓝,再由浅蓝到深蓝不断变化,真象一幅水墨画。</h3> <h3>笔直的公路伸向天边</h3> <h3>景区入口</h3> <h3>清澈见底的湖水</h3> <h3>湖光山色浑然一体</h3> <h3>湖水拍打岸边</h3> <h3>赛里木湖,我们来了。</h3> <h3>  午餐后前往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的国际魔鬼城。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方圆约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长期作用下,形成了一个魔幻般的迷宫世界,举目眺望,俨然一座壮观雄伟的城堡巍然屹立于苍茫戈壁大漠之中。</h3><h3> 魔鬼城里的山丘密集错落,奇形怪状。高的有四层楼般高,土丘侧壁陡立,脚下全都是干裂的黄土,黄土上面寸草不生。由于风雨剥蚀,地面形成了深浅不一的沟壑,山丘被风吹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或雕像”。诸如:杭州钱塘江畔的六和塔、北京的天坛,埃及的金字塔、狮面人身、维族少女、海豹情侣等等惟妙惟肖。</h3><h3> 已近黄昏,夕阳下的魔鬼城少了些许狰狞倒多了几分温柔。枯木也似乎掩饰了它的苍凉和阴森,此刻我竟沉迷其中,心里没有诗,脚下也没了远方。千百年后,这里还有没有风,还有没有城?</h3><h3> 谁能想到,就是在这奇形怪状的地底下,却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沥青和深层地下石油,克拉玛依油田就座落在此。晚上入住克拉玛依市石悦酒店。</h3> <h3>魔鬼城</h3> <h3>参差错落的山丘</h3> <h3>广袤而苍茫的雅丹地貌</h3> <h3>魔鬼城的日落时分</h3> <h3>  18日早上8点离开克拉玛依向禾木村进发。一出城市,公路两旁井架林立,一路遇到无数的“磕头虫”,让我见识了遍地“黑油”的壮观。茫茫戈壁,荒凉无比&nbsp;,现今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当年第一批来此的石油工人们为了祖国的建设付出了怎样的艰辛!</h3><h3> 途经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午餐,这是因喀纳斯旅游开发而形成的一个小县城,整洁清新、绿树成荫,建筑如城堡般别致,颇具俄罗斯风格。</h3><h3> 出了城,公路两旁都是哈密瓜和向日葵,大团大团的白云如棉絮般一样涌动,散开又聚拢,云卷云舒,恣意洒脱,湛蓝的天空碧如水洗。</h3><h3> 我们的大巴在一马平川的戈壁原野上一路向北,过去寸草不生的戈壁如今也长出了各种草丛,说明咱们国家这些年在治理沙漠方面还是很下了一番功夫,而且成效显著。不时能看见成群的牛羊或三三两两的马儿悠闲的在草地上吃草,还有骑着马儿悠闲散步于原野的人儿,云朵如同纱帐般蔓延,那么近,又是那么美!</h3> <h3>布尔津城边</h3> <h3>戈壁原野</h3> <h3>昔日的荒漠戈壁,如今的牛羊牧场。</h3> <h3>布尔津的云朵</h3> <h3>  看着窗外不停后移且连绵不绝的戈壁原野,睡意渐浓......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竟然是一条风光绮丽的美景大道。这里水源充裕,牧草丰美,绿黄色的大地上散布着一座又一座牧场。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撒在山谷里,大大小小的牛群、羊群像一簇簇野花点缀其中,时而能看到白色的毡房飘着袅袅炊烟,骑着马儿的牧民悠闲走过,一切的风景都让人感到好轻松,所有的烦恼都在风中消散。导游说,这条大路的终点,就是美丽的禾木村。下午6点我们到达禾木村住进小木屋。</h3> <h3>景区入口</h3> <h3>美景大道</h3> <h3>原木搭建的小木屋</h3> <h3>  禾木村又称“中国第一村”,还被誉为“神的后花园”。它位于布尔津县境内,靠近蒙古和俄罗斯边境,是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之一(全国不足3000人,居住在禾木、喀纳斯、白哈巴三个村庄)。也是喀纳斯居民的乡政府所在地。距喀纳斯约70公里,是一个被白桦林、雪山和河流包围的小巧又美丽的山村。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人迹罕见。</h3><h3> 这里的房子都是由原木搭成的。房屋每一根木头的缝隙连接处都被一种名为“努克”的草填充,据说这种草吸水后会膨胀将缝隙填满,这样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就能遮挡风寒。房屋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各家各户的门一律向东开。木头房子在夕阳中泛起金光,方方正正的,所以整个村庄看起来也显得有棱有角,人们可能会想,全用原木搭建房子,得耗费多少树木呀?告诉你吧,这里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他们不砍活树。</h3><h3> 标志性建筑是禾木桥,经历了百多年喀纳斯冰川溶水的冲击,古旧而敦实。</h3><h3> 跨过禾木桥,河对岸是一大片的白桦林,夕阳下是最充满诗意的,仿佛尘世的一切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自己。</h3><h3> 赶在日落前,我们登上了半山上的观景台,这里已是人头挤挤,“长枪短炮”各就各位。在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禾木村静静地躺着,图瓦人的尖顶小木屋、牲口围栏随意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小河在桦树林的掩映中从村子旁哗哗流过。淡淡的水汽在树林上空形成一条蜿蜒的白丝带,飘荡在村庄与大山之间。</h3><h3> 夕阳下的禾木,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俄罗斯油画:层林尽染的白桦林,原始古朴的小木屋,碧绿清澈的小河……一切都是那么恬静、自然、优美、和谐。</h3> <h3>山村一角</h3> <h3>村边的河流</h3> <h3>夕阳下的禾木村全貌</h3> <h3>禾木村全景</h3> <h3>桦树林</h3> <h3>山坡上骑马的人儿</h3> <h3>  清晨,我和先生走在河边栈道,看禾木河从村边流淌而过,在树林中拐了一个弯,继续向西奔流......一缕阳光播洒在远处的山顶上,山头被染成粉红色,慢慢地,阳光穿过村子上空的淡淡水雾,慵懒地斜照下来,似乎很不情愿打扰这个还在睡梦中的美丽村庄。</h3><h3> 木屋围栏在阳光的照耀下拉出长长的光影,好像是书写在大地上跳跃的音符。渐渐地,阳光洒满整个村落,光影下的桦树林环抱着自然美丽的小山村,树叶变成了橘红色,天蓝、水碧、草黄,层层叠叠,五彩缤纷,恍若隔世,真可谓是真正自然原始的《林中画》,宁静优美而又绚烂至极且远离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h3><h3> 很快,游客们从四面八方的小木屋涌了出来,桥上、河边、桦树林、到处是咔嚓声.....</h3> <h3>晨雾</h3> <h3>一缕阳光播洒在山尖</h3> <h3>朝霞</h3> <h3>阳光洒满大地</h3> <h3>  19日早上八点半离开禾木村,乘车前往喀纳斯景区。喀纳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这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素有东方瑞士之称,被喻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h3><h3> 喀纳斯湖如翡翠般地镶嵌在群山怀抱里,周围的雪山倒映在湖面的平镜上,尤如仙境里的琼浆玉液,不在人间一般。我们先沿着湖边木栈道走,置身于彩色的森林旁,平视平拍喀纳斯湖水倒影,波光潋滟,水天一色,岸上水里融为一体,还真具有梦幻一样的意境。再转区间车一路往回(下游)走。两侧峰峦叠嶂,原始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来自天上的泉水化作三湾,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一湾一景。</h3><h3> </h3> <h3>喀纳斯湖</h3> <h3>  神仙湾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河水将河心洲分成若干个小岛,岛上郁郁葱葱的云杉、金黄色的白桦和落叶松映衬着湖水,宛如仙境。本想再乘区间车到月亮湾观景台,一看排队等候的人太多,还是沿着木栈道步行吧。行走在吱吱作响的木栈道上,一边嗅着原始森林湿漉漉的木香,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错落的树枝隔绝了阳光也隔绝了喧嚣。</h3> <h3>神仙湾</h3> <h3>  步行3.2公里后来到了“月亮湾”,只见喀纳斯河床在这里形成几个反“S”弯曲状,组成了半月牙型河湾,迂回蜿蜒于河谷间,犹如弯弯的月亮嵌入这林木葱茏的峡谷。很清晰看到在河湾处有两个酷似脚印的小滩,很特别,一左一右错落有致,被当地人称为“神仙脚印”,还被印上了喀纳斯的标签,门票上就是这个图案。</h3> <h3>月亮湾</h3> <h3>  再乘区间车到卧龙湾,站在观景台上,整个卧龙湾尽收眼底,湾内的湖心岛犹于一条巨大的卧龙,群山透过落日余晖倒映在一平如镜的湖面,湖光山色美不胜收。</h3> <h3>卧龙湾</h3> <h3>  翡翠般蜿蜒河谷间的月亮湾、一平如镜的卧龙湾、流光溢彩的神仙湾、水色如碧的喀纳斯湖,蓝天白云、冰封雪岭、森林草甸、河流湖泊交相辉映,既具有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江南山水之娇秀,汇成了西域绝景——喀纳斯。当晚入住贾登峪“别墅”。</h3> <h3>贾登峪</h3> <h3>  20日早上8点离开贾登峪,乘车5小时,来到五彩滩。</h3><h3> 五彩滩位于布尔津县境内,是前往喀纳斯的必经之路,又称五彩河岸。因长期受风蚀水蚀以及淋溶等自然作用的影响而形成,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它毗邻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最奇特的是它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全然不同,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激猛的河流冲击以及狂风侵蚀,形成了北岸的悬崖式雅丹地貌,河岸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弱不一,轮廓参差不齐,又因岩石含矿物质的不同,幻化出种种异彩,因此得名“五彩滩”。而南岸却是近有绿洲、远有逶迤的山峦与戈壁沙漠,渐次渐变,风光无限。</h3><h3> 额尔齐斯河穿流而过,南岸是绿树葳蕤、连绵成林的绿洲;北岸却是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雅丹”,多么神奇的五彩滩!</h3><h3> 五彩滩风景区前还有大型的风力发电网站,给辽阔的视野里添加了一曲动感活力的生命旋律。当晚入住富蕴酒店。</h3> <h3>一江碧水向西流——额尔齐斯河</h3> <h3>两岸景色各不同</h3> <h3>雅丹地貌</h3> <h3>  21号早上7点半坐上大巴经过近7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天山天池,景区里的饭店给我们准备了哈萨克瑶池宴午餐,牛、羊、骆驼肉丰盛齐全,午餐后再乘区间车到达天池已是下午近3点。</h3><h3>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距乌鲁木齐市约110公里。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汇集于此,成为天池源源不断的水源。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达峰,周围云杉环拥,风景犹如仙境。景区内囊括了高山湖泊、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自然景观。</h3><h3> 来到湖边渡船口,正前方远处是雪山皑皑映衬着白云;右手侧,云杉延绵浓郁遮日;左手侧,戈壁山岭怪石嶙峋;整个景区以天池湖为中心,蓝天白云,雪峰倒映,戈壁黄沙,云杉环拥,碧水似镜,草黄叶红,风光如画。晚7点出景区再乘大巴入住阜康准东宾馆。</h3> <h3>天山天池</h3> <h3>云杉、红枫</h3> <h3>哈萨克瑶池宴</h3> <h3>  22日上午乘车前往位于乌鲁木齐市高新区的古生态园。园区占地200亩,将新疆 “三山两盆”地质地貌中特有的古生物物种集中起来,主要是古木、古马和古玉。通过园林艺术手法,最大限度的回放大自然的原始面貌,展示西域独特文化。 </h3><h3> 园内有近三百根硅化木,是世界最大的侏罗纪硅化木集中保护基地。有350根千年胡杨枯木,有些直径很粗,两人环抱都够不着;还有不少根部能自动储水的雪岭云杉枯木以及来自阿勒泰的黑铁陨石。</h3><h3> 这里还是中国唯一的集汗血马繁育、展示、训练、表演比赛、马术健身、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标准型国际化综合性基地。基地从中亚引纯种汗血马近300多匹,占全世界的10%;还有普斯野马以及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驯化马。</h3><h3> 这里还有红山玉、金丝玉,和田玉等各种玉石展示和加工工艺介绍以及玉饰品展销。</h3><h3> 生态园建于2005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是集生态旅游、文化溯源、民俗体验为一体,聚西域珍稀自然遗存与古今丝路人文精粹于一园。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还是上合组织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h3> <h3>硅化枯木</h3> <h3>胡杨枯木</h3> <h3>汗血宝马</h3> <h3>  下午去了繁华的大巴扎,这里是乌市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风格和功能重现了当年丝绸之路的兴盛和繁华,也更加现代化。里面基本上都是新疆的土特产和民族风情服饰、民族特色工艺品。</h3> <h3>大巴扎</h3> <p class="ql-block">  在热闹的街角,就要结束这段旅程了。这次所谓环疆行,总的路程4000公里,不到新疆的一半。主要都在北疆,南疆只去了巴音布鲁克草原。几乎每个景区都要乘区间车才能到达,平均每天坐车8小时。不过,除去景区不说,沿途的风景也非常美!最大的体会就是新疆是真的大,正所谓大美新疆!&nbsp;新疆不是一辈子要去一次的地方,而是可以去两次、去三次的地方。地域之广阔、各个季节的不同景色,根本不是一次就能全部领略的。</p><p class="ql-block"> 新疆,不仅有高耸的山脉、美丽的湖泊、 辽阔的草原、神秘的戈壁、奔腾的河流......还有那无垠的沙漠。</p><p class="ql-block"> 23日中午搭乘南航返渝,飞机在跑道上滑翔起飞,我的脑海浮现的却是雪山草地、森林湖泊、沙漠戈壁……新疆啊,我把你放在照片里,我把你留在记忆里。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脑海,你在心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