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土尔其 璀璨伊斯坦布尔

鸢子

<p class="ql-block">六年前做好了背包行路书,因为各种原因拖延,让这份行程蓄臧于心持续发酵,我无法抑制那份发酵膨胀的崩裂感,争取到来之不易的假期,义无反顾背上行囊奔赴你:蓝色土尔其。</p> <h3>有人将土耳其称为“蓝色土耳其”,这只有到伊斯坦布尔才能真正体会到。</h3> <h3>远处的欧亚大桥在蓝色的海峡上空飞架,近处岸边的古城墙默默诉说着古城的辉煌历史。</h3> <h3>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像伊斯坦布尔一样独具魅力,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让你消除对宗教的成见,但是土尔其让你做到了。</h3> <h3>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伊斯坦布尔,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其根基是公元七世纪由拜占庭人打下的,公元四世纪由罗马帝王君士坦丁一世重新建造,并定为首都。伊斯坦布尔自这一时期起将近有16个世纪成为三大帝国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的首都。</h3> <h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三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在这里交汇,欧亚非思想文化在这里融合,东西方沟通在这里对接,这使得不同种族、语言和信仰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一起生活,包容着不同的价值观。</h3> <h3>由此,伊斯坦布尔以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物,多彩的文化艺术,壮美的自然风光而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大都市。</h3>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也是我背包出境自由行近四十国,遇见最大气、广博、恢宏的城市,没有之一。</p> <h3>著名的法国诗人和政要提马尔提内说:“如果你必须游览一次世界的话,仅仅看伊斯坦布尔就够了。在那里,上帝与人类,大自然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值得一看”。</h3> <h3>一片瑰丽的余晖与清真寺夜景交相辉映,如同多种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在此交互共融……</h3><h3> </h3> <h3>伊斯坦布尔历史上扮演过古代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奥图曼帝国的首都,保留了辉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丰富多样的文化遗迹,保存着大量古代建筑杰作,其中许多建筑对欧亚两洲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人类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5年伊斯坦布尔古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在伊斯坦布尔古城区里,有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托普卡帕老皇宫、苏莱曼耶尼清真寺、地下水宫、加拉塔桥、古罗马城墙和竞技场等等……</h3> <h3>伊斯坦布尔最激动人心的建筑之一: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座在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拜占庭建筑。</h3> <h3>从前的古罗马建筑师只能在圆形的建筑上盖圆形的大穹顶,如罗马的万神殿,而拜占庭的建筑师们解决了在方形的建筑上盖圆形的穹顶的难题。攻入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土耳其人肆意烧杀掠抢,唯独对索菲亚大教堂手下留情,穆罕默德二世皇帝亲自来到教堂前下跪,用地上的沙土洒在自己头上,表示他对这座神圣建筑的敬意。后来他只是在教堂外加造了宣礼塔,在教堂内部也只做了小的改动作为清真寺使用。</h3> <h3>现在的圣索菲亚教堂是个博物馆,圣索菲亚清真寺内那些艺术珍宝让我目不暇接,任何一张图片或一种语言也无法表达其精致唯美给予我视角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愉悦。</h3> <h3>偶遇索马里美女,彼此对索菲亚大教堂所呈现的人类杰出的艺术惊叹不已,尽情享受旅途遇见的喜悦。我在索菲亚大教堂内多转了几圈,算是给自己期盼已久的心一个交代。</h3> <h3>伊斯坦布尔最激动人心的建筑之二:蓝色清真寺,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纪初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met 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此图来自百度)</h3> <h3>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以希腊文化为主体文化)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此之前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有六根尖塔。而年少轻狂的奥斯曼帝国皇帝艾哈迈德一世建造的这座清真寺竟然僭越了麦加大清真寺,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引发轩然大波,艾哈迈德一世又不愿拆去其中任何一根破坏这座伟大建筑的完美性,于是决定出资将麦加的大清真寺宣礼塔加到七根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h3> <h3>寺内墙壁自其高度的三分之一以上都使用了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作为装饰,瓷砖是以白色为底的蓝彩釉贴瓷,上面刻着丰富的花纹和图案。透过彩色玻璃射入的光线,反射在总共21043块的蓝色磁砖之上,使得整个清真寺内散发出奇幻迷离的色彩。</h3> <h3>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由大理石叠建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钉子,顶部为35个圆顶结构,其中最大的直径达27.5公尺,也许是得到了真主的护佑,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h3> <h3>可同时容纳5000人祈祷的寺内大殿长72米、宽64米,4根直径5米的大理石圆柱支撑着高43米的中央大圆穹顶。线条简洁的吊灯悬垂在半空中,流光逸彩令人目眩神迷。</h3> <h3>这座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与艺术的辉煌杰作还吸引了数任罗马教皇前来参访祷告。本笃十六世教宗于2006年曾来过这里,2014年教宗方济各同他的这位前任一样,赤足、合掌、低着头进入清真寺。当地的大穆夫提陪伴教宗,并为教宗解释了古兰经中关于“爱与公义的天主”的几个段落。教宗向大穆夫提表示,在这一点上“我们意见一致”。教宗的随行人员表示,这是“宗教交谈的美好时刻”。(此图来自百度)</h3> <h3>排队等候进入蓝色清真寺,尊重穆斯林习俗,我认真打扮一番,得到穆斯林小同学赞美认可,心里美滋滋的,满足感不亚于参观了蓝色清真寺。</h3> <h3>蓝色清真寺祈祷区内铺满了当年伊索匹亚朝贡给奥斯曼帝国的地毯,偶遇穆斯林小同学做礼拜真诚热情的一家人,到不同的地方,能和当地人沟通、交流、分享,是我旅途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人在旅途的另外一道风景。</h3>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最激动人心的建筑之三:托普卡帕宫,被中国人称为土耳其的紫禁城。自1465年至1853年的近四百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先后有25 位苏丹在此住过直至1856年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欧洲部分建立了新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现在习惯称其为“老皇宫”。</p> <h3>托普卡帕宫是奥斯曼建筑的代表作,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将托普卡帕宫辟为博物馆,现陈列着奥斯曼帝国无数国宝和伊斯兰教珍贵文物。</h3> <h3>和中国故宫如出一撤,游人如织。在托普卡帕皇宫内有大量中国瓷器,据说是目前存有中国瓷器最多的三个博物馆之一,还有大量来自法兰西的艺术品,我在推测奥斯曼时期是否对来自帝国以外具有灵动精美风格的东西情有独钟?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中国瓷器和法国艺术品呢?</h3> <h3>托普卡帕后宫的东南观景窗正对着马尔马拉海,北边的观景窗正对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这里是以前的宫妃休闲纳凉之地,现在普通百姓花一点点钱,就可享受同样待遇。</h3> <p>托普卡帕宫偶遇来自伊朗伊斯法罕夫妇带着他们的baby,他们对来自中国的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要求合影留念,彼此留下电子邮箱,希望我一定能到伊朗,成为他们的客人。在后宫小栖,站在欧洲看亚洲,又偶遇一对英格兰夫妇,从托普卡帕宫聊到法国凡尔赛宫、中国故宫、维多利亚时代、伊丽莎白二世、戴安娜王妃和她的两个王子……英格兰夫妇说这样的旅途相遇太美妙,执意送我一枚有女王头像的硬币做纪念,我也回赠一枚中国硬币。人在旅途偶遇精神契合的人,是一件美妙的事,似一股清泉,流淌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最激动人心的建筑之四: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第二大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第十代皇帝兼哈里发苏莱曼一世下令修建,帝国首席建筑师米玛尔·希南设计并主持建造,从1550至1557年,耗时7年建成,是希南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被誉为奥斯曼帝国“最富丽堂皇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除了由希南担任总设计和工程负责人外,还邀请了来自当时伊斯兰世界最杰出的石匠、书法家、陶艺技师参与其中。不像其他清真寺多建在平地上,它是被建在复杂陡峭的第三山丘上,这是一种出奇的建筑方案。清真寺主体建筑。方体圆顶、层台累榭,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厚重雄伟、美轮美奂……</p> <h3>奥斯曼风格的大圆顶、红色地毯、彩绘玻璃、伊兹尼克彩砖、阿拉伯书法艺术,交相辉映,梦幻炫彩……</h3> <h3>尽管这座清真寺的名气没有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那么大,更没有中国旅行团的踪影,但在土耳其人看来,伊斯坦布尔最漂亮的寺庙既不是蓝色清真寺,也不是圣索菲亚教堂,而是由伊斯兰世界中最伟大的建筑师希南设计建造的这座苏莱曼尼耶清真寺。苏莱曼尼耶清真寺从建筑的外观结构上看,也是我最喜爱的清真寺。</h3> <h3>伊斯坦布尔最激动人心的建筑之五: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发现的,原是6世纪拜占庭时期因战争原因而建的贮水池。据史料记载,地下水宫是公元542年,朱斯提尼安大帝动用七千名奴隶在教堂废墟上建成的,一方面为的是保证宫廷用水供给,一方面是防止敌人围困而备用的。水宫储水量达10万吨之多,如果蓄满了水,据说可供当时全城人喝一个月。地下水宫现在只开放了一部分供参观,水宫现在不储水,但还是放了一点水保留水宫的样貌。</h3> <h3>水宫内著名的倒置美杜莎头像,没人说得清倒置的原因,我想也许这根柱子从别处运来时顺手就倒过来放的吧,但是另一根柱子的头像是横着放的。《但丁密码》、《007在伊斯坦布尔》、《特务迷城》等和伊斯坦布尔有关的多部电影都有拍摄到伊莱巴坦地下水宫,今天一睹容颜,堪称伊斯坦布尔地下长城工程,水宫石柱有艺术雕刻镶嵌,大气威严不失美观,我想水宫里一定还藏有不为人知的密码吧?</h3><h3> </h3><h3> </h3>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最激动人心的建筑之六:多尔玛巴赫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建于19世纪中叶,因与建于15世纪的托普卡珀宫类似,所以被称为新宫,而后者被称为旧宫。</p> <p class="ql-block">新宫坐落在海峡的欧洲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600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弘,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p> <p class="ql-block">多尔玛巴赫切宫:是目前为止我到过的最极致的奢华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皇宫,座落在马尔马拉海边,洁白如玉的浪花轻轻的拍打着皇宫的艺术栏杆围堰,有海鸥自由飞翔,皇宫的外观好似一座飞来的灵动精美的艺术品,落在藏蓝的海边,构成一幅如诗的画卷。</p> <h3>走进有“土耳其的心脏”之称的土尔其首都安卡拉。</h3> <h3>走进安卡拉,一睹庄严肃穆的凯末尔陵寝和卫兵换岗式。 穆斯塔法 . 凯末尔(1881-1938)被尊为“土耳其之父”。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奥斯曼土耳其政府丧权辱国,丢失了大片国土。这时希腊军队受英国支持,对安纳托利亚提出了领土要求,分南北两路夹击土耳其军队,土耳其军队节节败退。在此国家和民族存亡之际,凯末尔领导成立了新政府,迅速建立起一支正规军,绝地反攻,将希腊军队赶出了小亚细亚。1922年他领导的大国民议会宣布结束长达六百年的奥斯曼帝国统治,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1934年,凯末尔被国会授予“土耳其之父”的称号。</h3> <h3>凯末尔的地位犹如国内的孙中山先生,他带领着的土耳其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并废除皇室,建立新的共和制国家,他死后被土耳其人民所敬重与敬仰,现如今土耳其各个城市都有其雕塑。 </h3> <h3>登上安卡拉至高点安卡拉城堡 ,偶遇当地美媚,伴随着街头艺术家在安卡拉城堡内的倾情演绎,和美媚一起载歌载舞嗨翻全场,开心一个字:爽!</h3> <h3>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在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初,就强制推行政教分离,实行共和制,实行世俗法律,规定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所以在土耳其很少看到全身包裹黑衣只露眼睛的妇女,而男人穿白袍的更少。凯末尔说:“让他们向世人袒露脸孔吧,并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察世界吧!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可怕的”。</h3> <p>经过二、三十年代的改革,土耳其民众以充满自信、追求进步、酷爱独立自由的饱满精神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行走在这里,我感触更多的是土尔其民众很认真地、大度地、真诚地诠释着光明、爱和自由。不知不觉中,我由衷的喜爱上面对我的镜头,始终温暖微笑的土尔其人。</p> <h3>萨夫兰博卢,番红花城的模样:番红花即藏红花,对生长环境有很苛刻的要求,出产于伊朗和土耳其的某些地区(现在国内也有种),以前人们以为是西藏出产的,遂称其“藏红花”,实际上那时西藏只是个中转地。</h3> <h3>土耳其的番红花产地就在番红花城附近,其地名“萨夫兰博卢”正是“番红花城”的意思。</h3> <h3>番红花老城区在鄂图曼时期的房屋和建筑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包括私人博物馆、清真寺、墓园、历史喷泉、土耳其浴、钟塔、日晷以及数以百计的房屋,整修后在199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h3> <h3>番红花城体验一把古老的土尔其沐,全过程有着宗教洗礼式的仪式感。</h3> <h3>土尔其咖啡:欧洲咖啡的始祖。一口清水、一口苦咖啡、一口纯正的蜂蜜,充斥着你的味蕾,恍惚在品人生的甘苦与清甜。</h3> <h3>土尔其糖果,挡不住色香味的诱惑。</h3> <h3>土尔其烤肉,散发着世俗生活的芳香。</h3> <h3>最具土尔其原味的城市:安塔利亚</h3> <h3>站在制高点看安塔利亚老城,恍惚间有欧洲中世纪感觉。</h3> <h3>土耳其的希腊古城:以弗所。土耳其怎么会有希腊古城?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小亚细亚古时候曾经是希腊的领土,后来又成了古罗马共和国的亚细亚省,最后来的才是土耳其人。</h3> <h3>纵观整部世界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各民族打来打去,互相杀戮,互相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里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以弗所(又译作艾尔菲斯)是公元前十世纪由希腊人建立的,到罗马共和国时期它是亚细亚省的首府,是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达到四、五十万。当时的以弗所濒临爱琴海,是重要的港口城市,非常繁华。后来由于出海口的淤塞,海岸线逐渐后移,以弗所失去了海港的作用,逐渐衰败,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h3> <h3>以弗所与基督教也颇有渊源,《圣经》中记载过以弗所,耶稣十二门徒中的保罗和约翰都来过这里,保罗还写过《以弗所书》,是基督教的重要文献。约翰则长期住在这里一直到去世。另外,据说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也是由约翰陪同来到以弗所,并定居在这里。古城遗迹附近有玛丽亚故居,圣母玛丽亚在这里度过了余生。</h3> <h3>拜占庭时代三大图书馆之一:以弗所塞尔苏斯图书馆。塞尔苏斯图书馆和古罗马半圆形剧场,是以弗所遗址内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迹。</h3> <h3>传说中的以弗所,整个遗址是现存意大利庞贝古城的8倍,不是罗马,胜似罗马。</h3> <h3>现在发掘出的遗址只是古城的很小一部分,但已经足以使人惊诧莫比了,神殿、剧院、图书馆、公共浴室、公共厕所甚至还有妓院,我难以想象两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已经如此丰富多彩,城市的功能已经如此完善。</h3> <h3>跟着神奇到谷歌地图绕了三圈,才找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可惜只剩下一根柱子。</h3> <h3>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土尔其两大重镇:科尼亚和帕莫卡莱(棉花堡),沿途有不少供客商和官员暂住的驿站,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大多已经湮没了,只有苏丹哈尼大客栈驿站还留存,也是保留下来的驿站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h3> <h3>科尼亚苏丹大客栈是存世不多的几座塞尔柱客栈之一,也是安纳托利亚最大的一座。客栈建于1229年塞尔柱苏丹Alaaddin keykubad一世统治时期。在一次火灾后,于1278年重建,成为土耳其最大的商队客栈,当时的苏丹为了保护来往的军队和商旅的安全,在丝路沿途每隔30公里就修建一个驿站,因为这个距离是骆驼一天行进的距离。</h3> <h3>我到科尼亚两个理由:寻找苏丹大客栈和到旋转舞的发源地看一场原汁原味的旋转舞。出行前做功课查询各种资料,科尼亚旋转舞只在周六晚上的科尼亚文化艺术中心进行,而我到达科尼亚的时间是星期五,在科尼亚梅乌拉娜博物馆咨询了客服和几个当地人,回复都一样,我有不到黄河心不甘之感,干脆去了科尼亚文化艺术中心。艺术中心几个工人在闲聊,我向他们说明我的来意,又特别和他们交流说明,我从很远的中国到科尼亚,就是为了看一场原汁原味的旋转舞,我相信自己的执着触及到土尔其人的善良点燃了心灵之光。几个工人给艺术中心工作人员打了几个电话,确认今晚某地有旋转舞沙龙!并把地址给我,匆匆忙忙把行李放酒店,囫囵吞枣吃了点东西,提前一小时前往现场并如愿以偿,身临其境感受一场原汁原味的科尼亚旋转舞,也让我体会寻找旋转舞的过程:你用温柔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对你温柔以待。</h3> <h3>科尼亚旋转舞起源于土耳其中部的城市科尼亚,是伊斯兰的苏菲神秘主义教派的宗教仪式表演,所以也叫做苏菲舞。它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娱乐性舞蹈,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们相信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旋转,人全身的每个分子,也和宇宙星球一样旋转。生死循环也是旋转,通过旋转进入冥想的精神状态,接近真主。他们认为,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不停的旋转,达到通神的境界。</h3> <h3>为了让我能拍摄到最理想的旋转舞视频,小同学主动帮忙,带我从楼下到楼上找到最佳拍摄角度。小同学一直陪伴我拍好视频,说我很美要求合影,我告诉小同学她的心灵和她的容颜一样美丽。</h3> <h3>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另一大重镇:帕莫卡莱(棉花堡),位于登尼资里市附近,是一片白色的山坡,沿山坡是一层层像梯田似的钙化池,这是由于山体的温泉往下淌时,水中的石灰质(碳酸钙)沿途沉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层层的钙化堤,和我国的黄龙、九寨沟的钙化池差不多。因为它是白色的,土耳其人觉得它远看像是棉花壘成的城堡,所以叫它棉花堡。个人觉得它跟棉花多少有点关系,因为在它附近确实有棉花种植,登尼资里市棉纺织工业发达。</h3> <h3>关于棉花堡的传说:曾经牧羊人安迪密恩为了和希腊月神瑟莉妮幽会,竟然忘记了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横流,盖住了整座丘陵,这便是土耳其民间有关棉花堡的美丽来由。走进棉花堡,确实被大自然鬼斧神工震撼,或许棉花堡,已经没有传说中那样美了。</h3> <h3>过度的开发,游客大量涌入,加上山下大量温泉旅馆的建造,分流了温泉水,以致温泉水越来越少,“棉花”也不再洁白了。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采取措施限制温泉旅馆的开发,规定游客必须脱鞋按规定路线游览,以期保护这珍贵的旅游资源。由此我想:如果你心仪某一个地方,心动之时,就要启程,因为没有一样东西,能永远在原地等你…例如尼泊尔杜巴广场,一场地震毁于一旦;例如法国巴黎圣母院,一场大火毁灭了她本真的容颜……</h3> <h3>有一天你醒来,发现门前满天飘舞着热气球,如此场景应该是还在睡梦里,我尽情挥舞翅膀翱翔远方,直到酒店老板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温暖到了我的手,才恍然大悟,这是我追逐的飞翔梦。每一个到土尔其的人都会去追逐的两个飞翔梦:卡帕多西亚的热气球和费特希耶滑翔伞。</h3> <h3>有一首歌这样唱:“ 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卡帕多奇亚天上飞的热气球已然是C位出道,成为来这里旅游的标配。</h3> <h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地球上许许多多独特的地貌,但像卡帕多西亚这样的奇形怪状却极为罕见。据说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是大约260万年前附近一座叫做“埃尔吉耶斯“(Mt. Erciyes)的火山喷发后,火山灰与熔岩形成的岩石层。其中更软的岩石被风水侵蚀,逐渐演变为今日如同童话般的烟囱式地貌。来到这里,彷佛觉得这是月球,怪不得“星球大战”要来这里取景。</h3> <h3>乘着热气球遨游在天空,欣赏着星球上最魔幻的喀斯特地貌,热气球是卡帕多西亚的一大亮点,如果没有热气球,相信这里的景观会大打折扣。</h3> <h3>卡帕多西亚洞穴旅馆:卡帕多西亚以建在岩石内的洞窟而出名,据说原本这里是荒无人烟的地区,在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的时代,一些基督徒开始逃到这里躲避,在山上凿洞修建教堂和居所。君士坦丁堡大帝时期,基督教开始得到重视,该地区得到空前发展,更多的教堂得到兴建。伊斯兰人入侵后,又有大批基督徒逃离到这。直到奥斯曼帝国,当地居民大都改信伊斯兰教,这里的教堂才逐渐被荒废。如今除了洞穴博物馆外,绝大部分洞穴改造成为旅馆,冬暖夏凉,成为卡帕多西亚旅游的又一大亮点。</h3> <h3>我的运气很棒,天时地利人和,热气球在“月球表面”顺利起飞、返航,取得飞行证书,开心!香槟庆祝!</h3> <h3>生命应该放飞一次,为爱、自由、光明或埋藏于心永不磨灭的梦想,费特希耶滑翔伞,我要飞得更高!</h3> <h3>费特西耶滑翔伞在死海上空飞翔,此“死海”非那个能让人漂浮在上面的以色列旁边的“死海”,这里的海波澜不惊,平和而静谧,被誉为“水上财富”的土耳其的死海。</h3> <h3>如果不飞你永远不知道眼前是多么的壮观,蔚蓝的死海一览无余,我闲云野鹤式飞翔在宽阔的大海之上,进行着从未有过的飞翔梦,我想,天宫的景色不会比这更美吧?惊艳?刺激?都不是,它是一种鲲鹏展翅般的放飞自我、驭风而歌的自由和翱翔。</h3> <h3>有人说,土尔其最惊艳的地方:在于可以让你一天之内体验徒步跨洲(伊斯坦布尔欧亚)、上天(热气球、滑翔伞)、入地(洞穴博物馆)、下海(海底遗址博物馆),今天学习驾船下海。</h3> <h3>到土耳其切什梅小城就不得不到切什梅城堡去看看,它是切什梅最著名的景点,也是切什梅的地标性建筑。城堡建于16世纪初,这座庄严宏大的城堡是典型的奥斯曼建筑。切什梅城堡毁于1770年奥斯曼帝国和沙俄之间爆发的切什梅海战中。这座城堡也成了奥斯曼帝国和沙俄之间这场著名海战的见证者。现在的城堡看上去很新,是后人在原有基础上新修建的,登上城堡你可以一览当年的战场,了解那次海战的盛况,是个值得参观地方。</h3> <h3>在切什梅海滨码头纵观整个海岸线,心就像放飞的海鸥,有着自由翱翔于蓝天的那种激动,大海的对面就是希腊的希俄斯岛。你可以在此面朝大海,安静发呆,或尽情抒发海风拂面,心若浮沉,波澜不惊的感慨。</h3> <h3>爱琴海真的是一片充满浪漫气息的海,港口边停满了各种游船,晶莹剔透的海水拍打着长长的海岸线,溅起片片雪花般的浪花。</h3> <h3>我一直对爱琴海那片纯粹、冷艳、高贵的孔雀蓝情有独钟,如果蓝与白是天堂的颜色,那么爱琴海就是一个纯净的人间天堂了。</h3> <p>土尔其D400公路,世界上最美公路之一,能与美国加州一号公路、澳大利亚大洋路、新西兰南岛公路相媲美。一边是碧绿的青山,一边是蔚蓝的大海,被称为“土耳其最美公路”的沿海公路,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前行,恍惚间似在大海驰骋,海风在耳畔跳动,我忍不住大声疾呼:自由的感觉真好!</p> <h3>这是我暨德国浪漫之路、克罗地亚8号公路之后走过的第三条世界最美公路之一,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加倍努力,生命不息,追梦不止。</h3> <h3>D400公路悬崖下隐藏着一片美丽的沙滩海湾,卡什小镇边的卡普塔斯海湾,土尔其的另一张名片,经常出现在最美海滩画册里。</h3> <h3>地中海上的海盗船,你可以花一点点钱,去探索土尔其海底遗址的秘密。</h3> <h3>D400公路边的古罗马遗址,我有时光穿梭倒流的感觉。</h3> <h3>D400途径土尔其死海、地中海、爱琴海,沿途风景,怎一个蓝字了得,难怪代表土耳其的颜色是蓝色,天蓝、海蓝、人的眼睛蓝……辟邪的吉祥物也是蓝眼睛。</h3> <h3>土尔其帅哥美女的眼睛:清澈、明亮、闪烁着熠熠星光。</h3> <h3>与其说缘分让我们相遇,不如说彼此身上的特质让我们互相吸引。</h3> <p class="ql-block">人在旅途,惊喜相遇,珍惜诚意,习惯道别。</p> <h3>有人说,土尔其帅哥的眼睛是一片海,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我刚到伊斯坦布尔,就溺在了那片海。</h3> <h3>那片海,通透、纯粹、悠远。</h3> <h3>来土耳其之前我多少有一点点疑虑,历史上两国曾经有过多次不愉快的经历。但我在旅途中多次感受到土耳其民众的善意,表达对中国人的友善,似乎对他们来说是件很荣耀的事。</h3> <h3>我一次又一次偶遇土耳人主动帮忙解决问题和土尔其民众主动施礼问候。十多年来年休假我基本漂流海外,有些国家的民众虽然表现得很有礼貌,或许他们的礼貌只是表示他们高傲的教养。而土耳其人不,我能感觉到他们真诚的善意。</h3> <p>到伊兹密尔海滨大道边的大巴扎闲逛,顺便街头小吃,两位美女热情邀请我加入她们一桌,我感受到那份热情是发自内心的诚意,三人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国家和城市,由衷赞美彼此的国家和人民。小吃店老板和店小二看我们仨相见甚欢,给我们拍了照额外又赠送了一份小吃,我们分手道别说中国再见面时,感觉已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了。</p> <h3>一人独自爆走伊斯坦布,一次次感受土尔其人红茶般浓郁的真诚和善意,早晨起床后直奔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到了地铁口发现没有卖地铁卡的地方,咨询一美女告知,需要到地铁外面的小商店购买,我已经到地下三层了,美女得知我的目的地后说,让我刷她的地铁卡乘坐地铁,我付款给她她说一点点钱不需要付,我坚持付款给她,她说就两里拉而已。</h3> <h3>从苏莱曼尼耶清真寺穿过大巴扎,直奔多尔玛巴赫切宫(新皇宫),问了无数个小商店一样没有购买到地铁卡,帅哥得知我在找购买地铁卡商店,帮忙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搞定,我依靠导航确定了出地铁站,帅哥说我需要换乘,我完全蒙圈了,我还没有来得及研究伊斯坦布尔地铁线路就准备出发了,帅哥考虑了片刻说 ,你跟我一起乘地铁,到换乘站我会提醒你,事实上换乘站非常小,小到让你根本不相信那是一个地铁站,捎不留神就走出地铁站了,而且土尔其语报站名还没有搞清楚就播报结束了,还好一路有帅哥陪伴,顺利到达目的地。我怀里始终揣着伊斯坦布尔地铁卡 ,它携带着土尔其人真诚的善意和暖暖的温度。</h3> <h3>走累了到独立大街喝茶,教会酒吧帅哥两句中文:你好谢谢,标价5里拉的红茶免费,帅哥怎么说都不愿意收钱,帅哥说希望我每天都去喝茶,顺便教他一点点中文,还留下了姓名电话号码,说如果我去喝茶如果他不在店里,一定打电话给他,实实在在领略土尔其民众红茶一样浓郁善意。</h3> <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听到清真寺礼拜诵经声,我可能完全忘记这是个穆斯林国家,拿破仑曾说:世界若只有一个国家(土耳其),首都就是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的左手欧洲,右手亚洲,这座建城写满拜占庭与奥斯曼土尔其历史的大都市,角角落落都填满了厚重的往事。它横跨欧亚两个大陆,被爱琴海、地中海、马尔马拉海、黑海温柔地包围着,海景迷人,游人趋之若鹜。它有 欧亚两大洲的明珠伊斯坦布尔、它有奥斯曼建筑的活化石番红花城、它有宛若月球的童话世界卡帕多奇亚、它有土耳其最美丽的地区安塔利亚、它有世界上最著名的雪白温泉乡棉花堡、它有一条最美海景公路一路驶过地中海、它有古希腊、古罗马古城遗迹中最大、最完整的古城:以弗所古城……我相信一些年之后,我还会重返蓝色土尔其,期待自己《重返伊斯坦布尔 再见土尔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