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行程继续!</b></h1> <h1><b><font color="#010101">游客乘坐黄包车去景点,好不潇洒自在!</font></b></h1> <h1><b> 日本国土面积有限,人口密度大,居民生活用房普遍比较拥挤。所以普通住房装修都本着因地制宜,使空间得以充分利用的原则。</b></h1><h1><b> 很多的民宿,支持网上预订,对码自行入住,按时退房,房东往往全程“隐身”。这种民宿许多隐蔽在大街的小巷深处,一、二层小楼,小巧而精致,环境干净优雅。普通的外貌,里面却是“五脏俱全”,凡各种生活必须品应有尽有,房客可以在里面正常生活休息。因室内空间有限,各种设施以小而实用为原则。比如 ,</b><b>马桶旁边的洗手池,本来就是微型的,又是一半嵌入了墙内,下面还留有存放手纸的小柜,故基本不占空间。总之,在此前提下,</b><b>各方面都比较讲究质量,而且现代化程度</b><b>也较高。</b></h1> <h1><b>民宿里一个袖珍型天井。</b></h1> <h1> <b>日本的家用电器、光学仪器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备受国人青睐。</b></h1><h1><b> 民宿里所配置的全套设施应该是日本社会基本生活状况的缩影。国人所感兴趣的智能马桶在这里已经普及(在公厕也广泛使用)。又比如这小饭锅、电水壶,造型非常漂亮,用料考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电源插头),工艺精湛,光洁度很高,令人爱不择手。然而吊诡的是,这些明明是MADE IN CHINA制造的普通商品,为什么在我们自己的商场超市里难觅其踪呢?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人要去域外扫货了!</b></h1> <h1><b>淋浴装置</b></h1> <h1><b> 智能马桶款式多样,功能多种,吸力强劲,您使用了才能真正明白其优越性。</b></h1> <h1><b> 电动鼻毛修剪器,居家旅行必备。档次不一样,效果也自然不能同日而语。</b></h1> <h1><b> 同类产品,造型相仿,只有比较了才有鉴别。与其花了钱买个不太中用的便宜货,倒不如一次出手用个称心舒心!</b></h1> <h1><b>路边的公共电话亭。</b></h1> <h1><b> 看这套行头,您别以为一定是当地人。实际上是有不少游客租来穿着玩的,除了黑头发黄皮肤的,还有黄头发蓝眼睛的。</b></h1> <h1><b>近黄昏的京都电视塔</b></h1> <h1><b>用三种文字写的“安民告示”,中文在头条!</b></h1> <h1><b>“轻轨”站台怎能开放式?不是安全第一吗?万一碰上“想不通”的人呢?😃😃</b></h1> <h1><b>“JR”(轻轨)站台</b></h1> <h1><b>不知道这派什么用?是护树吗?</b></h1> <h1><b>挡不住的诱惑!</b></h1> <h1><b> 这是“神社”常见的配套“开”字型建筑——鸟居。在景点出售纪念品的商店里有这种模型卖。但从我们的传统观念角度看,是不会买这种纪念品带回去的。</b></h1> <h1><b> 这是公交车上特设的“跳板”,专供残疾人、车上下。倘有残疾乘客上车,司机就将跳板取下,一端搁车门踏步,另一端搁路牙,完了收起。到站后重复上述动作,整个过程全由司机一人担当。眼前这种人性化服务,不禁使我产生联翩浮想,……。</b></h1><h3><b> </b></h3> <h1> <b> 车辆一律靠左行驶。公交车进站不到规定位置不下客,如是共用车站有车,则也要等前车驶离才进站。能把安全与规矩当回事应该是一种职业素养!</b></h1><h1><b> 车进站,车身往左倾侧以降低车门踏板与路牙高度,方便乘客上下。这也不失为一项人性化举措。</b></h1> <h1><b>很有规模的京都火车站</b></h1> <h1><b>一种路障</b></h1> <h1><b> 搭在靠路边的脚手架的紧固件,采取这种防护措施,目的可能是为避免伤人吧!</b></h1> <h1><b>“神社”内的池沼植被,水很清,草木很绿。</b></h1> <h1><b>老建筑大门上的铜饰</b></h1> <h1><b>“旧二条离宫”前门</b></h1> <h1><b> 四面环水的“旧二条离宫”,图为角楼。</b></h1> <h1><b> 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世界各地都市中都有这么一道风景。</b></h1> <h1><b> 消防设施应该安置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对行人车辆才不会受影响; 不至于跑、冒、滴、漏,须加维护保养,随时启用。</b></h1> <h1>奈良政府部门—— 仅一个不起眼的嵌入墙体的铭牌而已!</h1> <h1><b>相当于警察局、公安局的京都警察署</b></h1> <h1> 说到“干净”,也是眼见为实,而且令人叹服。马路上行驶的车辆都是一尘不染,光可鉴人,像是刚洗过的一样,连轮胎上都不沾一点尘土。路面上没有一点泥灰,雨后的水潭也是一汪清水。景观大道是这样,小巷子里的路面缝隙中也是如此,说“半个月可以不擦鞋”可不是夸了张的。人在室外活动,不用担心眼晴里会飘进灰尘。</h1><h1> <b> 对“垃圾”的界定,我怀疑我们是否与人家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观察我们的保洁叔叔阿姨,眼睛盯上的是杂物,而对大量的浮尘却视而不见。</b>可人家好像恰恰相反,路面上大到餐盒、面巾、烟盒、马甲袋,小到烟蒂(最多的就是烟蒂)牙签,路边的杂草等都比较常见,唯独没有浮尘。我们都知道,浮尘遇上了风是比较最能影响空气质量的。看来,治理好环境,主要要靠人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某些观念也有待转变。</h1><h3> </h3> <h1><b> 然而,好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人家也有卫生死角,这便是高架桥上一隅。</b></h1> <h1><b>路边随手丢弃的杂物。</b></h1> <h1><b>上高架的过道上。</b></h1> <h1><b> 您看清楚了,这一块可不是“奥利奥”!😂</b></h1> <h1><b>这一块也不是“好丽友·派”!😄</b></h1> <h1><b> 踌躇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在大阪的“蟹道乐”餐馆开了洋荤—— 一顿半饥半饱的土豪级“红毛蟹”宴!😂</b></h1> <h1><b> 餐厅地板上铺了“蓆子”,食客赤脚进入,慢慢品尝特色美味。感受满满的异域风情!</b></h1> <h1><b> 都市夜景须由璀璨灯光点缀烘托,方显繁华、热烈,而立体构作效果最为显著。</b></h1> <h1><b>这种特定服务对象是谁,您懂的!</b></h1> <h1><b>这位导购小哥来自中国台湾。</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