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

雪莹

<h3><font color="#010101">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是卢浮宫的20倍。</font></h3> 中华文明是人类众多古文明当中唯一一支延续到现在、留存下来的文明。青铜器、唐三彩、莫高窟。元青花、汝瓷、明成化斗彩鸡刚杯? <h3><font color="#010101">食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器</font></h3> <h3>双羊尊,商代晚期仪式用的青铜器。<font color="#01010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流失海外。</font>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国宝何时能回家?!</h3> <h3><font color="#010101">唐三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神兽,左母右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莫高窟中的绢制壁画。历史如何说?这个叫斯坦因的匈牙利籍英国学者究竟是骗购还是正常购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发现藏经洞的道士王圆</font>箓又该不该为文物流失负责?</h3> <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敦煌壁画,切割痕迹明显,但</font>却难掩其历久弥新的鲜艳色彩和三位菩萨的雍容华贵。</h3> <h3><font color="#010101">景泰蓝龙纹大盖罐,高62厘米,</font>明朝宣德年间瓷器。“景泰蓝”是民间俗称,学名叫“掐丝珐瑯”。</h3> <h3><font color="#010101">善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恶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钟表英乔治三世送乾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还英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文艺复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慈禧,维多利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汉服一万只蝴蝶陶瓷</font></h3> <h3>高达两层楼的巨型佛像。</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瓷器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元代青花瓷龙纹象耳大瓶,产自江西景德镇,价值连城。</font>这对花瓶为英国人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892年-1964年)所有。他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私人中国瓷器藏品。&nbsp;&nbsp;</h3> <p>花瓶的龙纹上方、瓶颈一侧有注明日期的铭文,是目前所知最早刻有铭文的青花瓷。铭文大意为:元代1351年,玉山县一位名叫张文进的男子将这一对花瓶和一樽香炉供奉给星源的一间祖师道观,以祈求合家平安。</p><p><br></p> <h3><font color="#010101">天青色汝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深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永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左边大瓶贵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斗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鸡缸杯仅存19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残品&nbsp;&nbs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康雍乾,珐琅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铜胎瓷胎,黄色,雍正留白,画书法小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花不落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左四右五假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埃及木乃伊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图为一具女性木乃伊。古埃及人认为人是可以复活的。他们相信:人是有灵魂的。灵魂复活需要躯体依附,因此把尸体做成木乃伊长久保留下来。</font></h3> 他们认为人的一切来自于心,脑子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在人死之后,用一只小棍从鼻子伸进去,把脑浆绞碎,抽出来扔掉。而心脏是最重要的器官,留在尸体当中不可移动。其它器官经过脱水处理之后放在不同的小罐子里和木乃伊一起下葬。掏空内脏的尸体经过50-80天不等的风干后内外部敷上防腐的香料,再缠上一层亚麻布,木乃伊就做好了。把木乃伊放在棺材里,之后再放到椁里,最后放到墓室中。<br> “三棺三椁”是古埃及墓葬文化的最高级别。这个金灿灿的三层棺材是一位女祭司(相当于中国古代宰相)的,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所以看上去华丽丽的。<br> 如何验证一个人可不可以被复活?通过“称心仪式”——天平一端放心脏,另一端放正义女神玛拉特头上的羽毛。如果心脏重,说明这是个攻于心计的坏人,不可以被复活;如果心脏轻,说明这是个心胸宽广的好人,可以被复活。可是我们都知道:心脏怎么会比羽毛轻?正如同中国人讲人死后会喝孟婆汤、过奈何桥,有没有这回事且不说,只能说是人类不同的文明对死亡、对冥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吧! <h3>“大中庭“,顶部由1656块玻璃片组成<font color="#010101">。</font>位于中心区域的建筑是圆形阅览室,是当年马克思为《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h3> <h3><font color="#010101">图书馆</font></h3> <h3><br></h3> 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大英博物馆镇馆三宝之一,世界级文物。 它是一块同时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草书,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本的玄武岩石碑,是解密古埃及文的钥匙。 西亚展区<br> <h3><font color="#010101">二河流域的牛身人面像,名为『拉马苏』,亚述神话的主神之一。亚述帝国时期,在城市或宫阙的入口常放置巨大的拉马苏做为门神。</font></h3> <h3>当时没有三维立体和透视的概念,用“五只脚”来体现它的动静结合:从正面看是双脚直立不动,从侧面看则是行走起来的感觉。可见人类艺术巨大的创造性和先进性。<br></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最直观的区别:穿衣服或是裸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沐浴中的维纳斯》——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个人收藏,借给大英博物馆展出。</font>讲述维纳斯洗澡时发现有人偷看回头张望的瞬间。身形是由几个三角形套在一起的(包括双手、双腿甚至整个身躯),带来视觉的稳定感。</h3> <h3>古罗马雕塑出现了更多的表情,带来更多想象空间。被偷看的维纳斯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惊恐,因为偷看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情人——战神。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却嫁给了最丑的匠神,婚姻是宙斯包办的,因而结婚之后心生不满,出轨她的爱慕者之一匠神并生下丘比特。原来我们常说的丘比特是偷情的产物。</h3> 博物馆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