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大梨园》

一叶方舟

<h3>  漫步三秦大地,到处流曳着秦腔的旋律。相去二三里,村村高音喇叭播放的是秦腔;地畔路旁,秦人畅快淋漓吼的是秦腔;夜幕四合,“自乐班”闹的是秦腔;城镇剧院,高台演出的是秦腔。</h3><h3>“秦腔唱连台,四季好运来”。秦地最热火的,秦人最看重的,就是演秦腔大戏。</h3> <h3>近年最流行的一种特色秦腔是《华阴老腔》,它起源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脚下,由原来的家族戏发展并传承到今天,央视春晚上谭维维和他们合作的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大家一定记忆深刻吧。一人唱,众人合,表演艺术家用惊堂木击板伴奏使得台上台下的演员和观众群情激昂、遥相呼应。 它的故事源于生活的见证,唱腔亢奋激越,充满阳刚之美,有“黄土地上的摇滚”之称。</h3> <h3>此次来到华山脚下的西岳庙拍摄,源于老腔的发源地和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娘本为天上仙女,私下凡间,遇到秀才刘彦昌,一见钟情,动了凡心,和他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子,名为刘沉香,后被其兄二郎神发现,镇压于华山之下,其子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更成为孝道和英雄的化身,华岳三娘,心地善良,乡亲们有了难处前来求她皆有求必应,在她的关照下,此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们十分感激,都尊称她为“华岳三娘”即“三圣母”。为了报答她的恩德,便在西岳庙里修了一座圣母殿。到此瞻仰和祈祷的青年男女络绎不绝。三圣母,不但是世人心目中的爱情女神,而且还是人们心中的福神和自由之神。</h3> <h3><br></h3><h3>中国戏剧里最美是青衣,秦腔也不例外,她把女子的风度凝重,端庄,含蓄,自立,坚强在舞台上完美呈现,成为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女子代表。就像今天人们敬拜的“西岳三娘”,老腔,青衣和神话故事的美妙结合,引人无限遐想。扎根于这片热土的老腔,用本色,真实,震撼的唱腔吼出人们心里的呐喊。青衣温柔,包容的演绎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三秦大地的民风民俗。秦腔一出,长安落紫霞,青衣一面,人间多柔情。</h3><h3><br></h3><h3></h3> <h3>人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黄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倾注于本土音乐秦腔,因此三秦大地老者能演本戏,少年会唱折戏;男人能吼老腔,女子会来清唱。吼一声秦腔,一切的烦恼和不如意,随着高吭的吼声,消失于缥缈的天际,随之而来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br></h3><h3>秦川,竟成了秦腔大梨园,秦腔也成了秦人魂之所系了。</h3> <h3>感谢同行的摄友,感谢西岳庙的工作人员</h3><h3>组织策划:马琪</h3><h3>出镜:李迎 华阴老腔表演艺术团</h3><h3>化妆造型:戏曲人生党莉莉工作室</h3><h3>拍摄地点:华山西岳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