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之吴起篇

贝博纳

<h3>  陕甘支队翻过六盘山后,由陇东向陕北挺进。沿途尽管遭遇敌军阻击,但为了早日到达陕北根据地,对小股敌军则不与之纠缠,一路保持急行军。先是经宁夏彭阳县孟塬乡又进入甘肃境内的镇原县三岔镇,然后北上绕过环县,到达环县洪德乡后,转向东北方向进入陕西地界的铁边城。铁边城是甘肃和陕西交界的一个关口,如今是吴起县的一个镇。 </h3><h3> 1935年10月19日,历经千难万险的中央红军从铁边城进入陕甘根据地的西北大门——吴起镇。</h3> <h3>⏸吴起县城</h3> <h3>  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初到吴起镇的情景,原干部团红军老战士、著名作家成仿吾,在他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傍晚,刚吃过晚饭,司令部命令各纵队都进驻吴起镇及附近村落。大家听到这个命令,莫不十分高兴,因为就要回到红区了。很多人忘记了几天行军的疲劳,像小孩一样,连跳带跑,直往吴起镇跑去。</h3><h3> 但是,当我们进入吴起镇时,群众误以为是匪军又来骚扰,仓皇逃避一空。我们在街上与窑洞内外,到处发现‘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刘志丹’的标语,确定这已是陕北红区的地方了。大家兴奋地不约而同地说:‘我们真的回到自己家了!’于是四处去找群众,半天找着几个老头、老太太,却语言不通,讲什么都说:‘解不下’,我们的同志误以为群众‘害怕’,因为音很相近。战士们首先把街道打扫干净,贴上各种标语,如‘北上抗日,收复失地!’‘与红二十五、六、七军会合,一致抗日救国!’不久那些老人又找来了一些群众。很快当地的支部书记与乡政府主席回来了,他们和战士们热烈握手,战士们把乡干部们围起来,差一点把他们举上天空,口里说着南腔北调,但一张张的脸上表现出十分激动的心情,有的人热泪久久挂在脸上。乡干部们很热情地和部队的负责同志研究解决各种需要。第二天早晨,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回来了,见了我们一个个笑容满面,不断地说:‘啊!原来是咱们自己人!’”</h3> <h3>⏸志丹县烈士陵园(图片放大🔍能看见门上的字)。没错,为什么志丹县烈士陵园建在吴起县?因为建烈士陵园时吴起是志丹县辖的一个镇。</h3> <h3>  从万里长征中一路走来的“四老之一”林伯渠,回顾一年长途跋涉,越过无数雄关险道,对革命前途感到无限坦荡,遂写下了歌颂长征的诗篇《初抵吴起镇》,诗中写道:</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胜利达吴起,</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陕北风光慰所思。</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好河山耐实践,</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倦鞍马证心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坚持遵义无穷力,</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鼓励同仁绝妙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迈步前进爱日永,</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关坦荡已无歧。 </h3><h3> 是啊,中央红军自1934年10月16日离开中央苏区,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进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和牺牲,一年后到达这里,又见“苏维埃”的牌子,像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一样,怎么能不激动呢!</h3> <h3>⏸从这块碑上可以看到吴起镇在前,志丹县在后,说明建纪念碑时,吴起镇是志丹县的一个镇。所以,志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建在吴起县城就不足为奇了。</h3> <h3>⏸志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h3> <h3>  我们是9月22日早上从甘肃环县山城堡出发,经宁夏盐池、陕西定边到达吴起县的。当日行程二百八十多公里,穿越陕甘宁三省。自进入陇东后,看到的完全是黄土高原了,道路两边全是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吴起县城就坐落在沟壑之中。 </h3><h3> 当年中央红军到吴起时,这里还属于保安县(今志丹县)。现吴起县隶属于陕西延安市,西北邻定边县,东南接志丹县,东北连靖边县,西南毗邻甘肃省华池县。历史上,这里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融合聚居的地区之一,曾发生过不少征战。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汉族地域,历代统治者在这里筑有秦长城和明长城,至今遗址尚存。至于县名,源于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在此屯过兵,故原名吴起。后因“起”与“旗”同音,遂改称吴旗。不过,这里自西汉以来,不是置县,就是废县,几经反复。1958年吴旗县并入志丹县,1961年才恢复吴旗县制。在2005年10月19日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七十周年之际,“吴旗县”正式更名为“吴起县”至今。</h3> <h3>⏸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h3> <h3>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关是10月19日下午进驻吴起镇的。中央在吴起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决定打一仗,二是明确革命大本营。 </h3><h3> 在陕甘支队进入吴起后,敌骑兵四个团也尾追了上来。打不打,领导干部意见不尽一致。毛泽东明确说,我们疲劳,敌人也疲劳。这里是山区,不利于骑兵作战。我们要打退追敌,切掉尾巴,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作为陕甘支队司令员具体部署和指挥了这场“切尾巴”的反击战。21日,他利用这一带的有利地形,在山下的深沟里设埋伏,以两支部队在左翼和正面向敌发起进攻。经数小时激战,消灭敌一个骑兵团,击溃三个骑兵团,俘敌二百余人,缴获战马二百多匹。这场“切尾巴”战斗,迫使敌追击部队一时不敢前来进犯了。</h3> <h3>⏸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矗立在胜利山上,高二十五米,碑顶上鎏金铸铜的雕塑是两位红军战士紧握红旗,高举步枪,目视远方,寓意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碑体上镌刻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毛体字,底部一圈由十一块浮雕组成,象征着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十一个省。</h3> <h3>⏸红军小号手雕像</h3> <h3>⏸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h3> <h3>⏸“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是毛泽东在吴起镇第一次讲到的。</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位于县城洛河西岸的胜利山,就是当年“切尾巴”战斗的战场。胜利山原名平台山,因为红军在这里打了胜仗,才改名为“胜利山”。当年战斗结束时,毛泽东十分高兴,乘兴起笔,赋诗一首,高度赞扬彭德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诗文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高路远坑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军纵横驰奔。</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谁敢横刀立马,</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唯我彭大将军! </h3><h3> 彭德怀后来看到毛泽东写给他的这首诗后,谦逊地将末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这首六言诗今天已被人们广泛传诵,成为不仅是当年的彭德怀,也是对彭老总一生最简洁、最鲜明、最生动的写照。</h3> <h3>  中央在吴起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召开了三次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是10月18日在吴起县铁边城镇张湾子村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陕甘支队入陕作战方针和进入吴起镇与红二十五军、陕北红军会合等问题。 </h3><h3> 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中,一排窑洞模型展现了红军到达吴起镇前一天的情景:10月18日,陕甘支队来到了张湾子村,大部队因长途跋涉和战斗,疲劳到了极点,毛泽东命令大部队原地休整。在张湾子村,毛泽东住在村民张廷杰家中,张廷杰婆姨为毛泽东做了香喷喷的羊肉臊子剁荞面,毛泽东吃完面后感慨说:“一年喽,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陕北真是个好地方哟!”当晚,政治局常委会就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召开的。</h3> <h3>  第二次是10月22日在吴起镇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他说:陕甘支队自俄界出发已走两千里,到达这一地区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全国革命总指挥部到这里,成为反革命进攻的中心。我们的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会议批准了榜罗镇常委会的战略决策,宣告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确定陕西、甘肃、山西三省是发展的主要区域。</h3> <h3>  第三次是10月27日在吴起镇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部队工作、行动方针及常委分工问题。</h3><h3> 此时,中央红军从南方的鱼米之乡被追赶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陕北,由出发之初的八万六千余人锐减至七千二百余人,而且一个个破衣烂衫,瘦骨嶙峋,实在像一群叫花子。部分红军官兵由此产生悲观情绪。对此,毛泽东回应道:“我们红军的人数比以前是少了一些,但是留下来的是中国革命的精华,都是经过严峻锻炼与考验的。留下来的同志不仅要以一当十,而且要以一当百、当千。”他说:“目前我们队伍虽小,但它是将来发展的基础。现在环境变了,二万多里走完了,将来再不会走了,应向干部解释发展前途。”会议同意张闻天提出的常委分工方案:张闻天党内总负责,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周恩来负责中央组织工作和后方军事工作,博古(秦邦宪)负责苏维埃政府工作。会议决定陕甘支队南下,同红十五军团会师,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扩大苏区。</h3> <h3>⏸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吴起的旧居,现已辟为吴起县革命纪念馆。</h3> <h3>  从1935年10月19日踏上吴起这片黄土地,到10月30日离开前往甘泉县下寺湾与红十五军团会合,毛泽东和中央红军在吴起仅仅驻扎了十三天。但是这十三天,开启了此后在延安十三年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光辉历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