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9年9月,筹备已久的美西系列旅游终于实现了。从9月4日至23日整整二十天,我们马不停蹄的游览了美国西部十个国家公园、两个州立公园以及沿途无数的景点,跨越美国西部六大州,自驾行程7500公里。豪迈奔放的西部风光始终令人振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br><br> <p>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这次美西系列旅游的第一站。自1872年成为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以来,黄石公园以丰富的资源和十足的趣味著称于世,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国家公园之一。我们在黄石公园总共游览了4天,了却了多年的心愿。</p><p><br></p> <h3><font color="#010101">去年在做计划时就得知,若想在公园内住宿,最早可提前11个月预订。我们是在去年10月10号前着手准备的,满以为会拔得头筹,结果却大出乎意料。当时园内所有的旅馆已基本售罄,只剩下最北边的猛犸温泉旅馆,二话不说赶紧订了两间木屋。这才体会到,黄石公园果真炙手可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2019年9月4号</p><p>中午,我们乘飞机抵达了拉斯维加斯,赌城象一个火炉,热浪滚滚。在租车中心,我们与来自渥太华的大哥和大嫂顺利会合,然后一道去取车和购物。于下午4点钟正式踏上了旅途。随着城市渐行渐远,US-93公路把我们带进了无尽的荒原。</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经过4百多公里的驾驶,晚上8点半到达途中的第一个宿营地沙漠伊犁 - ELY。夜幕中,一栋蓝色的小房子立在路旁,门上清晰的写着“312”号,房子虽小,但有两个睡房,客厅厨房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类似书房的小角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9月5日 晴</p><p>清早起来才发现屋后有个干净整齐的小院落。这次出行,为了途中饮食方便,我们一律通过 Airbnb 优先选择有厨房的驻地。早餐之后,立刻动身向盐湖城出发。</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先生是我们这次旅行计划 的制定者和专职司机,为了了解当地的风土地貌,他专挑僻静的道路。我们一路向北,路边大片的戈壁滩和低矮的沙丘上,只有稀疏的沙漠植物和草丛。方圆几百里人迹罕见,色彩贫乏,应了那句 “野云万里无城郭”的诗句。不过远山与平原交织成的西部风光,足以让我们大 开眼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午后进入犹他州。当车子驶出一个山口时,忽见远处的地平线上,浮着一层或云或雾的白色。正在疑惑之际,司机先生大喊了一声“是大盐湖”!人们顿时兴奋了起来,当即决定到附近的信息中心去了解一下。这个横空出现的盐湖,引起了我们极大地兴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个一望无际的干燥的大盐滩(Bonneville Salt Flats),因为盐滩广阔而附着力强,早在1907年起便成为天然的赛车场和试车场,创造了无数的奇迹。2018年,一项赛车的最新世界记录在此诞生。车速达每小时809千米,相当于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速度,很是了得。听说在本月9月13-16号,一场名为“速度世界”的大型车赛,正在筹备之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乘着白色吉普在大盐滩上驰聘,没有路,没有方向,感觉特别豪爽。离开盐滩后,我们星夜兼程,驾驶7百多公里,穿越爱达荷州(Idaho),进入怀俄明州(Wyoming)。直到幕色深沉时,才到达 Atna 小镇,距离大提顿公园约90公里。我们投宿的木头旅馆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狼窝”。 </font></h3> <h3>9月6日 多云,有雾</h3><h3>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到超市去备足水和食品,因为即将居住黄石小木屋里没有厨房,公园内的餐厅也很有限。鹿角镇是进入公园的门户,昔日这里是牛仔们进行牲畜和皮毛交易的地方。镇上人口不足一万,却有一座机场,20个艺术馆和几十家酒店。在大提顿岔道观景点处,我们稍作停留,只见大提顿山的主峰直插云霄,遥遥在望。</h3> <h3>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占地1256平方公里,被认为是整个落基山脉的缩影。大提顿山也是印第安人的神山,有多座超过3600米的高峰。其中大提顿主峰高达4198米,终年积雪,透出一种恒古不变的冷峻美。</h3><br> <h3><font color="#010101">云层越来越低,大地笼罩在沉沉的雾气中。大主教群峰(Cathedral Group)囊括了提顿山脉10座最高峰中的8座,从北部的喀斯喀特峡谷(Cascade Canyon)延绵到南部的死亡峡谷(Death Canyon),中间还有其他山脉,是大提顿最经典和最霸气的美景,必须有足够时间作专程的探访才好,可惜我们的时间有限,留待今后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提顿公园与黄石公园仅有16公里之隔,但两者的景色和氛围却完全不同。黄石公园以热闹称著,大提顿公园则以山峰、蛇河及两湖构成了黄石以南的隽永和宁静,被人们称为徒步者的天堂,思绪者的世外桃源。</font></h3> <p>黄石国家公园的总面积约为8983平方千米,其中96%的陆地面积位于怀俄明州境内,比美东的罗德岛州的面积还大。公园里有山川峡谷,河流湖泊和广阔的亚高山带森林,人类在此活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黄石公园是美国本土保存最完好的、最具原始形态和大黄石生态系统的核心,为此在1978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p><p><br></p> 黄石公园的旅游路线类似一个“8”字,俗称“8”字环路。我们从南门进入黄石公园,相当于从“8”字环路的底部走向顶部。一路上经过了公园西侧的游客教育中心、麦迪森和诺里斯信息中心,一边蜻蜓点水式的观赏沿途的景色。直到天将黑时,才来到黄石公园西北角的猛犸温泉旅馆。小木屋群依山而建,我们将在此住三个晚上。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未来三天可能都是阴雨天。<br> <h3><font color="#010101">1886年间,黄石公园内发生了持续不断的偷猎和破坏行为,以及无法无天的资源开采。美国陆军奉命进驻猛犸温泉并建立了永久的军事基地,名为黄石堡,从此黄石公园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1916年国家公园管理局立成立后,军队将控制权和黄石堡移交给了政府,于是昔日的陆军驻地成为今日的公园管理局。温泉旅馆和公园管理局是近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9月7日 阴天 </p><p>早上5点半起床,带上干粮便向东北方向出发,直奔拉马河谷(Lamar Valley),去观赏清晨的野生动物。这就是住在公园内的好处,可以节省路上的时间。一路上天还是黑漆漆的,心中满是期待,路边的任何一棵树或是大石头,都被想象成不同的动物。</p></font></h3> 到达拉马河谷时,天已经亮了。嚯!原来我们并不是最勤快的,早有人在此做好了“涉猎”的准备。<br> <h3><font color="#010101">雾气象轻纱般的笼罩着整个河谷,流线型的丘陵此起彼伏,错落有致,远处小溪中传来一阵阵大雁的喧闹声,好一个清新美丽的早晨啊!倘若什么动物都没有,光是来欣赏美景就已经不虚此行了。</font></h3> 周围的人们神情专注,目不转睛的盯着望远镜。顺着他们的目光,用200 mm的长焦镜头才发现,在千米以外的山坡上,一群野牛正在栖息。若不借助照相机的镜头,根本看不出那些小黑点就是牛群。<br> <h3><font color="#010101">不久一只孤独的野牛步入了人们的视线,它坚定的走向河谷的另一端,一对白色的马鹿正在溪边饮水,这一情景顿时凝聚了所有观赏者的饥渴的目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西边的河谷上,狼妈妈正带着两只小狼过河,这一画面振奋了无数的摄影爱好者。难怪拉马河滩一向被认为是观狼的最佳地点,可惜观察点距离河谷太远。黄石公园于1995年从加拿大引进了几十只麦肯锡河谷狼,自那以后,公园的生态平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美国联邦于1914年决定摧毁狼群等动物,以保护加拿大马鹿和其他濒危的物种。截止于1926年,共宰杀了136只狼,使得黄石地区的狼几乎绝迹。直到1935年,公园的发展状况才使得人们改变了对狼的看法。于是在1995年采取了有效的措施。2005年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显示,整个大黄石生态系统一共发现了13群狼总计326只,其中118只在黄石公园境内。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记录在册的狼都是当年66只引进狼的后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离开拉马河谷,经过小加油站附近时,突然云开雾散,阳光很稀罕的露出一点点笑脸,瞬间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在半个天穹上,真是雾雨当空飞彩虹啊!</font></h3> 路边又见野牛(Bison),有形单影只的也有小家庭,近在咫尺。黄石公园的野牛群是美国最古老的也是最大的野牛群。刚开始,我们对野牛还是挺稀罕的,每次都要下车拍照。<br> <h3><font color="#010101">黄石公园是全美大型野生动物的最大的栖息地,有近60种哺乳动物。除了美洲野牛外,还有美洲熊、美洲狮、加拿大马鹿、驼鹿、骡鹿、白尾鹿、雪羊、叉角羚、大角羊等。</font></h3> 公园里有大大小小290个瀑布。塔泉瀑布(Tower Fall )高达40米,海拔1,933米,瀑布周围有许多象尖塔一样的石峰,塔泉因此而得名。<br> <h3><font color="#010101">从塔泉观景台望去,远景十分开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松林间铺着层层叠叠木台阶,一直往山下延伸。行走在木梯上,感觉意趣盎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走到沃什伯恩山附近的一个个山窝窝里时,只见路边停着一辆车,说明“有情况”。刚开始大家以为是一头野牛,便懒得动弹。几分钟后,司机悄悄来报:“熊”!我等赶忙蹑手蹑脚的下了车。果然,在十来米的坡下,一只棕熊正钻在一丛植物旁大吃大嚼。</font></h3> 棕熊全然不顾外界的影响,一门心思的吃完一丛又移步到另一丛,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带给我们极大的满足。据说大黄石生态系统内约有600头熊,其中超过一半生活在黄石公园境内。这时聚集的人们越来越多,车子几乎把路都堵住了,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br> 这是一张经典的历史照片,图中的公园管理员霍瑞斯 · M · 阿尔布莱特正与“客人”们一道共进晚餐。这张摄于1922年的照片告诉我们,人类和动物们曾经是多么的亲密友好。<br> 位于8字环路右上角的东北公路,座拥在群山之中,我们随着起伏的山路来到海拔2700米的 Dunraven pass 观景台。远处山峦起伏,近处峰回路转,一切尽收眼底。<br> <h3><font color="#010101">全世界一半的地热点和三分之二的间歇泉都集中在黄石地区,这一切皆因为黄石公园藏着一座北美最大的超级火山,所有的地热均来自这个超级火山的活跃状态。公园里至少有300个间歇泉和上万个地热点,分布在8字环路下方的上、中、下间歇泉盆地,以及诺里斯间歇泉盆地和西姆指盆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间歇泉盆地坐落在火洞湖(Firehole River)边,占地约31平方千米,是黄石公园占地最大的喷泉区。由于地下岩浆在运动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和压力,最深处的水温往往超过了地表沸点。随着压力不断增大,当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藴藏的压力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出来。地下水蒸气不断聚集和喷发的过程形成了间歇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火洞湖上的大喷泉间歇泉(Great Fountain Geyser)。</font>大间歇泉是经典式喷泉,每隔9到15小时便喷出一股强有力的水柱,高达67米,平均喷发时间为9-12分钟。</h3> <h3><font color="#010101">中途间歇泉盆地 (Midway Geyser Basin)处于上、下间歇泉盆地的中间。虽然盆地面积不算大,却极富盛名。黄石公园最大的两个温泉,大棱镜温泉和木丝间歇泉都在此。附近还有绿松石等温泉。</font></h3> 木丝间歇泉(Excelsior Geyser)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最后一次大喷发是在1880年,喷发的水柱达到了90米高。现在虽已停止喷发,但每分钟仍涌出15,000升热泉水,流入火洞河。<br> <h3><font color="#010101">大棱镜温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是黄石公园最富标志性的景观,直径达110米,是世界上第3大温泉。1871年被地质学家发现,因其醒目的色彩而被命名为大棱镜。大棱镜温泉的水中富含矿物质、藻类及细菌等微生物,从而导致泉水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呈现出黄、橙、蓝、绿、红等不同的色彩,被誉为"最美的地球表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棱镜有行人木栈道,让游客尽可能的接近温泉的中心。一圈走下来,大概需要40分钟。</font></h3> 由于热汽和风浪的影响,在步道上很难看清温泉的全景。要想获得最佳视角和拍摄的角度,必须沿着 Fairy Fall Trail,爬上温泉西南方的小山丘,那里是俯瞰大棱镜的最佳地点。<br> <h3><font color="#010101">在大棱镜周边的浅波浪形的地表上,散发着神奇的色彩和光芒。愈走近温泉的中心,愈是气浪升腾,烟雾缭绕,如同仙境。仔细品味一下,定能感受到喧嚣中的那份宁静,一种来自地心的脉动,仿佛轻柔的通过全身,让人感动。这一神秘的能量,只有亲临其境方可意会。</font></h3> <p>著名的老忠实喷泉(Old Faithful Geysers)位于上间歇泉盆地。上间歇泉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间歇泉集中地,它为黄石公园火山地址结构提供了充足的证据。可以说,老忠实喷泉是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的地质景观之一,也是黄石公园的永远的神话。</p><p><br></p> 老忠实喷泉于1870年被正式命名,至今已经189年了。它一如既往的忠于职守,平均每90分钟左右喷发一次,单次喷水可达32至56米高,持续1分半到5分钟。听说加州最近发生的地震,对于它产生了一点点影响,但根本不足以动摇它的永动计时器的地位。迄今为止,老忠实喷泉每次的喷发时间都在推算的时间范围之内,误差正负不超过10分钟。虽然其平均喷发时间较之前有所拉长,但壮观程度依然与一个世纪前一样。<br> 建于1903至1904年的老忠实酒店。黄石公园内有9家酒店和旅馆,可提供2238个客房和黄石木屋群。为了控制客流量,保护公园的生态平衡,公园内设施的扩建受到严格的限制。<br> 城堡(Castle)间歇泉因其外形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其椎体的形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它坐落的平台历史更加悠久,它们共同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硅华体结构。城堡间歇泉在老忠实泉西北430米处,大约每14小时喷发一次。狮子间歇泉和蜂巢间歇泉也在此不远,再往北去一点,还有饼干盆地和黑沙盆地。<br> <h3><font color="#010101">风光旖旎的黄石湖是典型的火山口湖,也是整个北美高海拔地区最大的高山湖泊,于十六万年前因地壳陷落而形成。黄石湖的面积约354平方千米,深度为120米。湖周围长满了寒带常青树,是众多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当年探险队员发现湖的形状像一只竖着大拇指的手,大拇指的所在地被命名为西拇指 (West Thum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沸腾的双孖井。冰冷的湖水与沸腾的热泉相映交辉,形成了西拇指间歇泉盆地与众不同的特点。这里曾经吸引了大批的钓鱼爱好者,把湖里钓上的鱼直接放入热泉中烹煮,如今这种现象已经被彻底杜绝了。</font></h3> 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湖面波光粼粼,色彩纷呈,四周一派锦绣山川。谁能料道,就在我们的脚下潜伏着一个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超级火山!<br> <h3><font color="#010101">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的火山口,以西拇指为中心,东西方向长为24公里,南北方向长为80公里。火山口下藏着一个直径约为70公里、厚度约为10公里的岩浆库,岩浆距地面的最短距离只有5-13公里,并且在不断地膨胀。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超级大火山的喷发周期为60-80万年不等,目前尚无法预测。可以肯定的是,距离上一次喷发已经过去64万年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深渊池(Abyss Pool)。由于菌类的作用,各种形态的温泉颜色各异,像宝石一般。深渊池恐怕是众多宝石中最为深邃的一块,深达16米,于1987年大规模的喷发过一次,至今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就象一位睡美人,静静的躺在黄石湖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离开西拇指,已是下午6点,我们沿着黄石湖北上。在经过海顿山谷(Hayden Valley )时,意外的看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font></h3> 河谷中斜阳西照,成群的野牛吃饱喝足,在黄石河边自由自在的休闲着。有的在群聊,有的母子相依,还有成双成对的在草丛中亲热,一片太平盛世的样子。而在黄石河的另一端,几对雪白的天鹅在河中游弋,如白帆点点,让人心醉。<br> 途中经过一片小树林,一只小黑熊出现在湖边。它的出现自然引来了许多的目光。没多久我们又看见了一个鹿的家庭,鹿爸爸妈妈和一只小鹿。它们亲密的伏在溪边的草丛中,显然已经准备就寝了。突然从对面的车上下来一个人,惊扰了胆小的鹿,它们立即站起来往后退却,随即跨过小溪,越上土坡,消失在树林中。<br> 回到猛犸象旅馆,见到了更为惊人的一幕。营地里有成群的麋鹿,正在悠闲的吃草。广场上,办公区,甚至工作人员的宿舍前,麋鹿们无所不在,仿佛在自己家里一样。<br> 营地对于麋鹿们早已是习以为常,甚至无须割草,留着给鹿们。不过,管理部门也不是完全的放任自流,在鹿群的身后,总有一两个保安在远远跟着,主要是为了招呼那些不明事理的游客。我们的确看到在办公区的广场上,一位游客试图挑逗麋鹿,引起了鹿的震怒。幸亏他飞快的缩回车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br> 9月8日 阴雨<br>猛犸象热泉台地(Mammoth Hot Spring)离我们的驻地很近,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盐沉积温泉。热泉分为上台地和下台地,泉水从山坡上一节一节地流下来,形成了一级级的热台阶。 <h3><font color="#010101">大量滋生的细菌,把热泉变成了色彩斑斓的大阶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02年发生的一次地壳运动,使得部分热泉停止了活动。由于微生物的不断死亡,部分猛犸象热泉失去了华丽的色彩,变成了毫无生气的死亡地带。 </font></h3> 金门峡谷(Golden Gate Canyon)在黄石公园的西北地区。大环路(Grand Loop Road)横穿峡谷,将猛犸热泉与公园南部连接在一起。金门公路始建于1885年,木制高架栈桥取代了陡峭而艰难的老雪路。 1900年,高架桥得以重建,改为混凝土结构,并于1977年再拓宽。如今金门峡谷已成为黄石国家公园的一部分。<br> <h3><font color="#010101">食羊者悬崖 (Sheepeater Cliff)。这是五十万年前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以后形成了玄武岩地表(Lava)。食羊者曾是本地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的名称,也称为肖松尼人“Shoshone”。由于他们坚持在黄石大量捕猎,与驻军发生了冲突,最终不得不离开此地。</font></h3> 咆哮山(Roaring Mountain)位于诺里斯间歇泉盆地,山高 2,485 米,因西峰顶上众多的喷气孔而得名。据说在1900年初,喷气孔发出的声音足以到达到数公里之外。<br> <h3><font color="#010101">若虫湖 (Nymph Lake)。</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咆哮山观景台上放眼看去,只见诺里斯间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 )热气沸腾,似硝烟滚滚。诺里斯是以公园管理员 Philetus Norris 的姓来命名,以此纪念他在保护和管理黄石公园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诺里斯间歇泉盆地分为两个区域,瓷器盆地和后盆地,其独特之处在于拥有黄石公园中最不稳定的一系列间歇泉,这里每年都有新泉产生,也有老泉死去。</font></h3> 蒸汽船间歇泉“ Steamboat Geyser” 地处瓷器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它曾一鸣惊人,于2008年创造了喷发116米的最高记录,比老忠实喷泉更具威力。可如今它长期蛰伏,常有游客带着折叠椅坐在一旁耐心等待着,期盼它金石为开,重现雄风。<br> 海胆间歇喷泉(Echinus Geyser)是黄石公园里为数极少的酸性温泉,PH值仅为3.5。多年来,海胆间歇喷泉每隔35至75分钟就会喷发一次,但是近来它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由于各种矿物质,如铁、坤、镁、铝等的残存和积累,把间歇泉染成了铁锈红色。<br> <h3>心形热泉(Hot Spring )像一枚透明的蓝宝石,各种古生菌的存在,使得温泉的颜色变化多端。热泉与间歇泉很接近,不同的是,当地下水循环到地表时,经过蒸发或散热,部分水可回流或变成溪水,没有管道收缩。有趣的是,科学家在热泉的栖热水生菌中提取出一种酶,这种酶对开发DNA指纹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说不定在将来,这些古生物会变成宝贵的自然资源。</h3> Beryl Spring 绿柱石温泉位于后盆的路边,是公园里最热的热泉之一。在冬季热水遇上冷空气后急剧冷凝,使得周围的树全裹上了厚厚的白霜,变成了臃肿的怪模怪样的鬼树。<br> 长臂猿瀑布(Gibbon Falls)是长臂猿河谷上一处重要的景观,阶梯状的瀑布沿着观景台顺流而下,十分具有观赏性。<br> <h3><font color="#010101">泥浆火山(Mud volcano)在黄石公园的东南侧,是四大地热景观之一。探险队在1870年早期发现了泥火山,当时的泥浆间歇泉带着泥浆一起喷发,在数公里外就能听到剧烈的轰鸣声。后来间歇泉逐渐平静,不再喷发,只有泥浆泉和其他地热现象保持着活跃的状态。泥浆火山集中了沸腾热泉(Hot Spring),泥浆池(Mud Pots),喷气孔(Fumarole)和油漆锅(Fountain Paint Pot) 等四种形态。</font></h3> 泥浆池(Mud Pots)。泥浆中的嗜热菌通常以一种硫化物的形式在气体里茁壮成长,因此泥浆池周围弥漫着浓浓的硫磺味。这些嗜热生物体- 藻类、细菌和古生菌是在地球上栖息了四十亿年的远古生物形态,在高温中生长特别旺盛。<br> 油漆锅 (Fountain Paint Pot)。当高温的地热涌到地表时,将地表的岩石腐蚀融化,象一锅煮开的奶白色的油漆,被称为“油漆锅”。<br> 喷气孔喷泉(Fumarole)是温度最高的地表景观。喷气孔的地下系统向下直达热岩体,但所含水分很少。当有水分渗入管道时,立即转变成水蒸气,其温度甚至比沸水更高,发出极大的喷气声,形成喷气孔喷泉。<br> 古生菌使得绿池的颜色显得很幽深,即便多个泉紧挨在一起,它们各自的颜色也截然不同。起初科学家们认为微生物只能从硫中获得营养,但研究人员于2005年发现,有少量的超嗜热物种可以从氮分子中获得能量。<br> 龙口温泉(Dragon mounth spring) 是一个沸腾泉洞穴。洞穴深处形成了无数的压力气泡,遇到空气时会发生爆炸,被人们想象成龙的叫声。加之大量的蒸汽从洞口中升起,象是龙嘴中喷出的烟,于是龙口泉便有了一种神秘的美感。<br> <h3><font color="#010101">黄石公园集中了世界上密度最大,形态最多,喷发最活跃的各种热泉,它用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绘制出五彩缤纷的油画,用大自然的声音谱写出奔腾不息的交响乐。</font></h3> 离开泥浆火山,我们沿着黄石河北上。在河边平原又一次与野牛群相遇。这次牛群离得很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平静的河水,黛色的山林,青黄相间的草原与黑色的牛群,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水彩画,让人叹为观止!<br> 雨还在下着,一群野牛出现在路边。所有过路的车子都停下来,等待着牛群走过。它们有的成双成对,有的以小家庭为单位,有的单独行动,纷纷攘攘从我们的车窗边经过。这是我们与野牛距离最近的一次偶遇。黄石公园是美国史前以来唯一的野牛生活的地方,它们构成了美国本土最大的一群纯种野牛群。<br> <h3><font color="#010101">与其他牧群不同,野牛有成千上万的个体户,它们被允许在黄石国家公园和蒙大拿州附近的广阔土地上相对自由地生活。它们还表现出与生俱来的野生行为,在繁殖季节聚集在一起争夺伴侣,迁徙和探索新的栖息地。这一切使这个百年前濒临灭绝的野牛群得以繁衍恢复。1902年野牛的总数还少于50头,现已经增长到了3000多头,最高的时候达到4900头左右。</font></h3> <p>沃什伯恩山 (Mount Washourn)是黄石高原上最高的山峰,海拔3122米。两位先生执意要驾驶上山,到峰顶去观光。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们沿着土山道上行,路上基本没有游客。当行驶到半山腰时,车道便戛然而止。告示上明白的写着,要步行6公里才能到达顶峰,正直雨天,企图探险的先生们只能望山兴叹。</p><p><br></p> <h3><font color="#010101">著名的黄石峡谷就在沃什伯恩山的东面,在过去64万年间,黄石河不断冲刷着黄石高原上的火山凝灰岩,经年不息的奔流终于冲刷出黄石大峡谷。所以大峡谷是观察熔岩地层的最佳地点,也有人说,大峡谷的黄石便是公园名称的由来。</font></h3> 美丽的相遇频频发生。当我们行驶在“8”字环路的顶端时,左侧迎面驶来的一辆车突然停在路的中间。我条件反射的往公路对面的草丛里扫了一眼,竟然看到了两只卡优迪狼。<br> <h3><font color="#010101">它们自顾自的嬉戏玩耍,全然不在乎路人的关注。恰好这段时间公路上没有来往的车辆,我们就坐在车里,静静的观赏它们的表演。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我们享受到无限的生机和愉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连日来,我们连续三次环绕黄石的“8”字环路,探访了公园的各大景区和景点。说实在的,明目繁多的喷泉已经造成了审美疲劳。明早我们将在公园作短暂的停留,然后结束在黄石国家公园的游览活动。</font></h3> 9月9日 雨<br>早晨刚一推开门,眼前的景象就把我给惊呆了!一头大麋鹿就立在门前,它看了我一眼,没有在乎,继续低头吃草。往四处看看,附近还有好几头鹿!它们真的是常客,相比起来,我们才是真正的外乡人呢!据我们观察,麋鹿群有着严明的管理,它们每天的觅食之处是有计划的,绝不重复。<br> <h3><font color="#010101">每年夏季,黄石公园里有多达两万头麋鹿,自从将狼群引进黄石后,被狼猎杀的蹄类动物中有85%为麋鹿,而熊、狮、秃鹰等清道夫也以麋鹿为重要食物。因此在冬季,大多数麋鹿会离开公园到较低海拔的地区过冬,甚至会靠近驯鹿场。不过麋鹿的竞争直接影响了大角羊,野牛,驼鹿及叉角羚的食物。由此可见,黄石公园是一个真正的野生动物园,各种动物保持着各自的习性和野性,维持着野生世界的生态平衡,也并与人类保持相对友好的关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午8点多,我们离开猛犸象温泉旅馆,去探访黄石公园的最后一个景点洞穴瀑布(Cave Falls)。该瀑布在公园的西南角,但中间隔着大山,必须从公园外绕道才能到达。</font></h3> 离开黄石公园的西门,即刻踏入了爱达荷州的地界。我们沿着20号路南行,无意中在路边看见一块告示牌,专门介绍一个叫Mesa的瀑布,当即决定顺路去看看。<br> <h3><font color="#010101">沿着一条名为 Mesa Falls Scanic ByWay 的公路直接来到景区。在外面什么也看不出来,直到靠近了才发现,Mesa瀑布真是名不虚传!</font></h3> 滔滔的河水,幽深的峡谷,周围满是青松翠柏,整个景区清凉幽静,堪比黄石公园的任何一个瀑布。她就像一位农家闺秀,美在深山等人来。<br> <h3><font color="#010101">离开Mesa瀑布,我们继续沿着E1400n 路前行。 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路边有大片的山林,散养的牛群,不见村落。颠簸了近两个小时,进入黄石的地界后,才有一小段平坦的柏油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当听到瀑布发出的巨大声响,看到洞穴大瀑布的真容时,方觉得这一路的颠簸是值得的。早些时候瀑布的上方有一个山洞,不知什么时候塌陷了。</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蓝色的洞河奔腾不息,让你情不自禁的忘掉了所有的烦恼,只有一个信念:活着真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黄石国家公园的游览终于结束了!其实,黄石的山并不算高,景色也不算最美,然而其珍贵之处在于它的多元化的综合指数。公园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它集结了不同的资源和地貌,囊括了各门学科,发现并记录了上千个考古遗迹,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公园本身就象一本敞开的大自然的百科全书,让人们在轻松的游玩中获得知识;在领略大自然的深奥和美妙之时,有所收获。这正是黄石国家公园的动人之处。</font></h3> <div><br></div><div> <a href="https://www.meipian.cn/2h290zp4?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西漫游之二 《谢佛峡谷死马点探秘》</a><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kqkjgk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西漫游之三 《彩色石俑与天使降临的地方》</a></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kqkjgk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西漫游之四 《大峡谷 - 王者的风范》</a></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opkjxb9?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西漫游之五 《从羚羊谷到死亡谷》</a><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