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院士

WGX

<p><b>梁启超塑像↓</b></p> <p class="ql-block">文图/WGX</p><p class="ql-block"> 和风微醺,百花吐馨,一路绿浪送行。 </p><p class="ql-block"> 车至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但见鱼塘、水网、沃野田畴环绕四周,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有序分布,凤山上的白塔在斜阳的映射下显露出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启超故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梁启超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书室、回廊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梁启超塑像坐落在故居院中,背后为美丽苍郁的凤山。为缅怀梁启超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以及在教育、学术上的卓越贡献,2001年又建成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梁启超教子有方,满门俊秀。最令人赞佩的是“一门三院士”。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于194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幼子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技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p><p class="ql-block"> 梁家涌现出数位学者、专家,源于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梁启超的9个子女中,有7人到国外留学并相继归国,成为著名的建筑学家、考古学家、航天学家、图书馆学家、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爱国军人等。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当了全国政协委员,有的还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梁启超一生奔波劳碌,但他对子女的教育却倾注了大量心血,教导子女们要成为有学问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他对孩子们的教育首先是贯穿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子女们树立爱国、奉献的信念。孩子们小时候,他常常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和往来书信,传递对孩子们的情谊,和他们平等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讲解治学的态度,做学问的方法,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他告诫儿女:“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p><p class="ql-block"> 梁启超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子女身上,教育方法大到提倡智育、情育、意育三位一体(智育教人不惑,情育教人不忧,意育教人不惧)和趣味学习法;小到推荐“鸟瞰、解剖、会通”三步读书法。鸟瞰即精略了解大概,明确重点;解剖即将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细解剖,疑难处细研究,有所得则记忆之;会通即上下左右贯通,将全书全面彻底了解。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他十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自愿,用心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鼓励孩子“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1927年8月,他的次女梁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已学习一年,该选学具体的专业了。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这门专业。出于对父亲意见的尊重,思庄选择了生物学。但由于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课讲得不好,无法引起思庄对生物学的兴趣,她十分苦恼,并向大哥思成叙说了此事。梁启超知道后,心中大悔,深为自己的引导不安,赶紧写信给思庄。在父亲的鼓励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p><p class="ql-block"> 在引导孩子们如何做学问上,梁启超反复强调的是学习要“求理解“,不要“强记”,并且一再告戒要劳逸结合,“多游戏运动”。梁思成在清华读书时,各科成绩优秀,业余爱好十分广泛,是清华大学铜管乐队的队长,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过跳高第一名。他还告诉思成:“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你务要听爹爹苦口良言。”当得知在国外求学的思庄对英文成绩不满意时,梁启超就多次去信安慰:“绝不要紧,万不可以此自馁,学问求其在我而已。”“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些按级递升的洋孩子的竞争,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p><p class="ql-block"> 梁家的学术贡献之所以值得重视,不仅在于其学术成就本身,更在于文化体验和人生价值取向。梁启超教子有方、满门俊秀的成功实践,无疑为我们对子女教育提供了借鉴的经验。</p> <h3>梁启超故居纪念馆↓</h3> <h3>梁启超名言↓</h3> <h3>书室↓</h3> <h3>子女们的学堂↓</h3> <h3>梁启超卧室↓</h3> <h3>仁堂↓</h3> <p class="ql-block">塑像背后是凤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