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一早,我们离开忠县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那里的“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是我们川西游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海螺沟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瑰丽非凡,举世无双,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高大冰瀑布,也是离城市最近的现代冰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到海螺沟,对我来说是旧地重游。之所以肯重游旧地,是因为一个情结、一段记忆:1974年从部队退伍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医学院校工作,这种教学单位的最大好处,就是有寒假和暑假,每年的暑假几乎都被我用来四处游玩了。</p><p class="ql-block">四川的知名景点比较多,几十年间我去过好多次,有些景点还去过不止一次,但最难忘的一次行程,非海螺沟莫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是1991年的暑假,我带着九岁的儿子,坐火车到成都后,参加了一个到海螺沟的旅游团。一辆中型客车,二十几个各地的游客,加上一个司机,一个年轻的导游,成团后直奔海螺沟而去。</p><p class="ql-block">那时没有现在的高速公路,过了二郎山后进入山区,走的是那种石子儿马路,路上跑的绝大多数是载重卡车,拖的大多是很粗大的原木。</p><p class="ql-block">早上发车,行车到下午三点多钟,还没看见大渡河就堵车了,前方传来的消息是道路坍塌阻断,正在抢修,什么时候通车还不能确定。</p><p class="ql-block">很快被堵的车辆越来越多,车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瘫在路上动弹不得。</p><p class="ql-block">天黑以后,才发现对面的盘山公路上也停满了被堵的车辆,开着大灯的车队曲曲弯弯盘在山路上,那样一条绵延不绝灯光的长龙,在黑夜里看起来很是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堵车路段的一边是高耸的山崖,崖壁上有些凸出的山石,就那样悬在道路上方,让人很担心那些巨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砸在车上,让一车人难逃厄运。道路另一边是大片的玉米地,堵车到晚上时,有农民提着煮熟的玉米沿路叫卖,虽然卖得很贵,买的人还是不少,没办法,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除了自带的零食没别的可吃。</p><p class="ql-block">我们车上有三个和我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学生,还有一帮广州来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幼师,也就是十八、九,二十岁的年纪,这些半大的丫头小子“少年不识愁滋味”,很快打成了一片,他们车上车下,捡石头、钻玉米地玩得不亦乐乎。车子动了,他们追着跳上车来,车子停了又下车去玩,一直到后半夜才渐渐安静下来缩在车里打盹儿。</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一直被堵到第二天中午一点多钟才开始慢慢放行,车走得很慢,我留意数了下对面过来的车,有一千多辆,我们这边的车估计也是差不多的数量。车行路过塌方的地段,看到很多人镐刨锹挖在填埋修理垮塌的道路,没有挖土机这样的大型机械。真是辛苦了这些修路的人们,完全靠人力、挥汗如雨地抢修了一天一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过垮塌路段后不久,车子基本上就是沿着大渡河在行驶,河面上时常能看见一些简易的铁索吊桥。</p><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多钟,车行到一座比较大、桥面铺了木板的铁索桥前,小导游介绍说,从铁索桥走过去可以直接上山,一来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大渡河铁索桥,二来可以看看山路上的风景。旅行车要在公路上绕很大一个弯、约半小时后才能上山,我们会提前到达山路上等车。</p><p class="ql-block">大家都很愿意弃车过桥,已经在车上窝了两天一夜,还什么风景都没看见,下车走走也算是亲密接触了风景吧!于是一车老小只背了随身的小包就下车了,跟着导游走过晃晃悠悠、惊险无比的铁索桥上了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面依山、一面悬崖的山路上等了很久很久,也不见旅行车过来。</p><p class="ql-block">天又黑了,且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一会儿,狂风大作,天上电闪雷鸣,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的行李都在车上,雨具没有,还都穿着短袖、短裤、裙衫,山路上无遮无挡,只能任由大雨泼洒。虽然看不见,但推己及人,想也能想到大家的模样,人人都成了落汤鸡一般,孩子们也一样。</p><p class="ql-block">饶是这般惨状,孩子们依旧欢天喜地,黑暗中互相叫着笑着闹着,我们几个成年人要不时提醒他们贴着山壁,不要动作大了,当心掉下山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雨太大了,浇得人浑身发冷,忍不住哆嗦。车上年纪最大的是一位光头男士,很帅,据说是成都的一位作家,也就四十不到的年纪,带着他十岁的儿子。他有主见、能侃,被一群小年轻拥戴成了领袖。没想到的是,他随身的小包里居然背着一瓶“泸州老窖”,他在雨中拿出那瓶酒,让所有人轮流喝上一口,说是可以抵御风雨侵袭。所有人包括最小的我儿子,都嘴对酒瓶喝了一口,能像大人一样喝酒,孩子们兴奋得吱哇乱叫,年轻人们也各抒心得,都为自己能有这样一路上的奇遇而感叹不已。</p><p class="ql-block">也是,比起游玩景点,路上这些不平常的经历、体验,离寻常生活更远,更能让人感受到新鲜、兴奋、激动、快乐。大概这就是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轮酒后,一车陌生人处成了亲人一般,冰凉的大雨中,仿佛升腾起了一团暖雾,身罩其中,真的感觉没有那么冷了。</p><p class="ql-block">在此后两天的游玩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旅途终止时还互留了通信地址,(那时还没有手机😊)依依不舍地告别,相约以后的再见,那场面真是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忆写的太多,耽误大家看风景了。其实最动人,最难忘的是大雨之后的事情,那些经历让我此后再也忘不了海螺沟了,一直想再来看看海螺沟的变化。</p><p class="ql-block">下一篇再接着回忆,先给大家看看今日的海螺沟之行。</p> <h3>忠县的气温不输武汉,也很热,早饭后离开时下雨了。<br></h3> <h3>路上雨越下越大,气温也随之降低,到底是秋天了。<br></h3> <h3>川西山多,隧道也多,同伴们一路在车上拍下了各式各样的隧道口和隧道内装饰。</h3> <h3>正是国庆假期,隧道内五星红旗的灯光秀,看上去格外亲切。</h3> <h3>天晴了,视野开阔。</h3> <h3>途经遂宁。</h3> <h3>远眺雅江。</h3> <h3>高架桥上是二郎山隧道。</h3> <h3>高架桥下,鲜花装扮的国旗图案,很是醒目。</h3> <h3>穿过二郎山隧道,泸定到了。</h3> <h3>大渡河大桥。</h3> <h3>泸定县位于大渡河中游,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泸定县全境, 川藏公路穿越东北部, 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甘孜州东大门之称。<br></h3> <h3>泸定县也是红色名城,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曾经写进了小学课本,众口传颂,永世流传。现在泸定铁索桥仍然是泸定县的热门景点。</h3><h3>以前专程和顺路去过几次泸定桥,这次就没有停留,直奔海螺沟去了。</h3> <h3>海螺沟的迎客广告。</h3> <h3>大渡河水奔流不息。</h3> <h3>岸边有一处长廊,可以俯瞰大渡河。</h3> <h3>入口处的门楣上是歌颂、纪念红军的楹联。</h3> <h3>长廊里有当地农民在推销一些农副土特产品。马小玲夫妇去年来过这里,说他们卖的松蘑很好吃,要再买一些带回去。于是大家都去购买,正准备收摊儿的农民喜笑颜开,一下子卖出了一千多元的货品。</h3> <h3>通过磨西河大桥,进入磨西古镇。</h3> <h3>“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磨西镇曾经是川藏线茶马古道上的一座繁华重镇。<br></h3> <h3>磨西镇也是一座历史名镇。</h3><h3>1935年长征途中,毛泽东、朱德带领两万红军来到此地,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会上决定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从而一举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br></h3> <h3>磨西镇现在是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也是海螺沟名胜风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br></h3> <h3>冯军、马小玲夫妇去年来海螺沟游玩时,住在一号营地的一家农家乐客栈,当时感觉很好。这次来之前,他们联系了客栈老板,老板说又重新装修了新房,条件更好了,因为冯军是回头客,就还是按以前的价格优惠我们,吃饭也在他家,还可以免费泡温泉。如此便宜的事,我们预先就定下了这个客栈,住两晚。</h3> <h3>老板派人到镇上接到我们,一行浩浩荡荡前往客栈。</h3> <h3>一号营地的一个小山村,一派田园风光。</h3> <h3>院子里的果树架上挂满了猕猴桃,硕果累累。老板说还没有成熟,我们走时可以摘点尝尝。</h3> <h3>客栈果然装饰一新,红灯笼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h3> <h3>房间也很实用整洁。</h3> <h3>老板说他的嫂子是当地最会做菜的人,包我们能吃得满意舒心。</h3> <h3>农家菜,不管味道怎样,起码食材新鲜,当地特色,还算满意。只是他家的餐厅还没有装修好,就餐环境还是比较简陋。老板说下次我们再来,他的餐厅会面貌一新、功能齐全来迎接我们。</h3> <h3>一大锅土鸡汤很受欢迎,这是剩下的,我们让老板明天给我们煮鸡汤面吃,老板欣然答应。</h3> <h3></h3><h3> 《川西游》之二
海螺沟㈠
今往海螺沟,往事涌心头。
二十八年前,曾来此地游。
半路遇塌方,堵车千余辆。
徒步山中行,又遭暴雨狂。
夜黑不见指,更兼肚无粮。
未玩先受罪,路囧尤难忘!
一别几十载,游客今又来。
隧道穿山过,高架立沟坡。
天全二郎山,泸定大渡河。
五彩缤纷路,由衷赞祖国。
直奔宿营地,轻松到磨西。
古镇物华新,田园小山村。
农家生意火,亲睐回头客。
价格原不变,免费泡温泉。
新鲜好食材,地道农家菜。
鸡子蘑菇汤,好喝回味香。<br></h3><h3> ——左京鸣</h3><h3></h3> <h3>(感谢同伴马小玲、扈永胜、徐宏伟、祁新、李存玲、陈艳等提供途中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