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饶州博物馆馆长谢丽仙</h3> <h3></h3><h3> 汉武帝刘彻诗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正如诗中描写,2019年金秋,美丽的江南鄱阳也迎来了一批返乡度国庆长假的游子,其中有一位就是18岁当兵离家,今年92岁高龄的著名学者彭定安先生在夫人刘教授陪同下应中共中央、国务院邀请刚参加了70周年国庆大典,紧接着又乘机从北京飞回江南老家江西鄱阳县。
</h3><h3> 彭先生回到家乡受到各界的欢迎,所以行程排得很满,但是当彭先生得知鄱阳有饶州博物馆时,突然兴奋起来,那种表情就像在餐桌上急迫地想品尝到记忆中儿时家乡的吃过的美味佳肴。彭先生说:“一个城市必须有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和体育馆。不知家乡是否有博物馆?”陪在身边的县文联主席徐燕马上回答:“我们有饶州博物馆和正在建设中的鄱阳湖博物馆。”县委宣传部江海涛副部长则请先生观看窗外不远处的体育馆,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向先生介绍了体育馆的基本情况。接下来连续几天时间里,彭先生多次问身边工作人员和饶州博物馆馆长谢丽仙“什么时候能安排参观饶州博物馆?”</h3><h3></h3> <h3> 今天,2019年10月8日,终于成行了,彭先生夫妇前往瓦屑坝移民旧址参观完后,在饶州博物馆馆长谢丽仙、鄱阳县农科所所长彭春生、鄱阳德铭轩书画院院长徐锦良等陪同下来到了位于依山傍水、溪流环绕的饶州博物馆。</h3> <h3> 彭先生一进博物馆就沉浸在丰富的馆藏之中,他一边认真听着博物馆公益大使范宝斋的详细讲解,一边细细观察每一件古赣鄱大地上几千年来的文物。作为从事了一辈子文化研究的大学者,在他眼里,每件馆藏仿佛都在与自己互问互答或彼此倾诉,讲诉他们的前生今世和人间沧桑。当来到二楼的罗汉床前时,先生久久欣赏后饶有兴致拉上夫人双双坐上罗汉床,彭先生正襟危坐,时光似乎穿越回到几百年前的某达官显贵大庭院,我们可以想见,如此精雕细刻的红木罗汉床,想必应该处在犹如贾府那样的环境中,在那里,除了有如此豪华的罗汉床,应该还有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金帷彝、楠木交椅、乌木联牌、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等极其奢华用品。当彭先生从一个个官帽筒前经过时都会仔细观察每个官帽筒上的文字和图案,空城计、滕王阁、竹林七贤、守株待兔等无一不引起彭先生的关注,因为在他眼里不仅是简单的书法、绘画图案,而是历史、是文化、是生活、是能工巧匠、是官场现形记、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历史生活现象。</h3> <h3> 参观完之后,彭先生意犹未尽,在随后的一整天的时间里多次语重心长地与馆长谢丽仙交流起饶州博物馆,谈他的看法和建议。他首先感谢创办者们能用古饶州名命名博物馆,如此能引起人们关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赣鄱大地的历史文化;其次,饶州博物馆的馆藏比较丰富、品类繁多,该博物馆应该定位为历史文化博物馆;再其次,他赞成未来要打造博物馆集群的规划设计。</h3> <h3> 最后彭定安先生对饶州博物馆寄予厚望,他希望饶州博物馆作为江西省教育社会大课堂的研学基地,馆藏有汉、唐、宋、明清时期的藏品瓷器等,馆藏具有特点,希望今后更好的扩大和丰富馆藏,更好的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希望饶州博物馆成为赣鄱大地一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h3> <h3> 饶州博物馆馆长谢丽仙向彭定安夫妇敬献了欢迎鲜花、对彭先生的考察指导致以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应彭先生夫妇及家人盛情邀请,谢馆长陪同彭先生一行游览了鄱阳湖湿地公园。</h3> <h3>彭定安 (1929~)笔名波阳。江西鄱阳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北京新闻学校。1949年参军,历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兵团文工团宣传员,《东北日报》文艺,《辽宁日报》文艺,辽宁社科院所长、副院长,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研究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中国鲁迅学会第三届副会长。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火》(合作)、《永生的战士》,论著有《鲁迅杂文学概论》、《突破与超越》、《走向鲁迅世界》、《鲁迅学导论》,《创作心理学》,散文集《秋日的私语》等。专著《鲁迅评传》获1983年辽宁社科一等奖,《创作心理学》获1992年辽宁哲学社科一等奖,《描绘金河的艺术世界》获1991年辽宁省优秀文学评论一等奖。</h3> <h5>主 编:严振宇(著名青年书画艺术家)</h5><h5>编辑部主任:谢丽仙(饶州博物馆馆长)</h5><h5>编 辑 :王明善、严有德、杨海山、史剑、单思</h5><h5>摄 影:严德兴(饶州博物馆执行馆长)</h5><h5>文化公益大使:范宝斋、夏伯先</h5><h5>文化顾问:王松年(鄱阳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h5><h5>法律顾问:严朝清</h5><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