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荻港

赵炎

<h1> 第一次去荻港村是在2016年的10月18日,在网上看到浙江和孚镇有这么一个地方,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村落。 </h1> <h1> 对水乡古镇有着近于痴迷的我,便与黄益民君有了第一次探游,时隔三年,或许是意犹未尽,便又有了与董亲仁、黄益民、毛益杰诸先生的第二次造访。</h1> <h1> 荻港,说是镇,其实是一个村,或许在以前也曾是一方繁华之地,反正现在是冷清了,其规模便介于镇和村之间了。</h1> <h1> 位于运河边上的这个村落,唯一的一条沿河而建的老街,悠长的很有点味道。</h1> <h5><font color="#ff8a00">(荻港长廊油画 赵炎)</font></h5> <h1> 一间间老式的店铺,品种也算繁多,但大多是理发店、小饭馆、油盐店、裁缝店、茶馆等为当地村民服务的行业,没有时装店、古玩店,或者文房四宝店等旅游商品店。</h1> <h1> 虽是国庆假日,街道上少有行人,一面面国旗倒是给这条小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h1> <h1> 旧时,听书吃茶是水乡人独有的生活习惯,岁月流逝,商贸渐稀,原本众多的茶馆只留下一家“一元茶馆”固守着这水乡独有的风景。</h1> <h1> 自带茶杯茶叶,茶钱一元。从天花板上垂下一只只吊钩,方便茶客悬挂菜篮子,木桌、长凳被时光浸润得泛着特有的光泽,桌上摆着红绿色老式开水壶,屋脚煤炉冒着咕咕的开水…… ,条件有些简陋,但心底里泛起的是儿时记忆的温馨,老茶客喝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念想,一种本土的水乡风味。</h1> <h1> 最时髦的店铺或许是几家卖糕团的小店,品种丰富多样,很是诱人,实在是我们刚吃饱饭又是邻近重阳节,家里已有不少的糕,否则是绝对要买点回来的。</h1> <h1> 看着我要买不买的样子,老板娘倒也通情达理,让我拍个她店铺的照片,说以后想要买的话,可以上淘宝购买,现代商业的模式确实是便利。</h1> <h1> 除此之外,这里一切照旧,时光仿佛停留在了四五十年前。</h1> <h1> 这里是出产丝绸的地方,看到一位妇人在卖蚕丝和蚕蛹,卖丝绸的看的多了,卖蚕蛹还是第一次看到,同行的董先生说,蚕蛹很有营养,市面上要买30元一斤,这里只要10元,便宜,于是我也买了些。</h1> <h1> 菱角很新鲜,同样也买了几斤。</h1> <h1> 荻港村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历史上走出了两名状元、57名进士,及众多的太学生、贡生和文人墨客。现在荻港村还保留有多栋名人古宅,这些都成了荻港村不同时代辉煌的见证。</h1> <h1> 古村中有个兴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南苕胜境,有嘉庆皇帝御笔“玉清赞化”御碑亭,是以前的私塾。</h1> <h1> 如今,这里成为村里学龄前儿童举行启蒙礼的地方。每年9月1日,孩子们穿汉服、拜孔像,在老人的指导下学写“人”字,感受诗书传家的耕读文化。</h1> <h1> 荻港的东边不远的地方是大名鼎鼎的南浔古镇,南面不远是德清的新市古镇,荻港古镇与两者相比便显得冷落和和偏僻,游人也少,安静了许多。</h1> <h1> 荻港一个弹丸之地的小村,除了有别处可看到的老街古宅、亭台楼阁外,更能让人体会那种逝去的、久违的、但仍让人怀念着的水乡生活。</h1> <h1> 这或许也是我钟情于古镇古村旅游的意义所在吧!<br> 赵炎2019,10,07<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