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这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迎来了祖国70周年华诞,挂灯笼、升国旗、莺歌燕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国家繁荣富强,神州大地充满了节日的喜庆。</h3> <h3>寻根问祖,是人的一种本性。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梦之旅。它不仅仅是寻找族谱,寻找族群,寻找先祖,寻找亲人,也是寻找家族之梦、民族之梦,更是一种家国情怀。家谱是传承最生动久远的文化遗存,记载着一个家族鲜活的历史。上至几千年,是一个家族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h3> <h3>“羅”就是我们同根同源的象征,我们来自同一个祖先叫“罗一松”,宋建隆962年来到新化开发这片热土,经过10多个世纪的奋斗,生生不息,如今人丁兴旺,事业兴旺发达,后裔遍布大江南北和海内外。在明末清初期间,四川由于遭受战乱,造成人口鋭减,清政府采取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实行人口大迁徙促进四川的繁荣发展,一松公后裔们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背景离乡,来到四川这片红土地上,开荒垦地,转眼就是3个多世纪,后裔遍布四川、云南、重庆和贵州各地。300多年前祖宗迁徙途中要遭遇战争、瘟疫、野兽的侵害,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想起祖宗的迁徙历史就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经历兵荒马乱的战争,颠沛流离的逃亡,国破家亡的痛泣,妻离子散的悲伤。多么的不容易,经过几个世纪的奋斗,波澜壮阔,把云贵川渝建成了现在的美丽乡村和国际大都市。</h3> <h3>今年“五一节”假期,彦一原富子旺政辉房后裔罗建回乡踏上了老祖宗弃别300多年的故土,在华仲公祠堂管理委员会主要代表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永宁罗氏发祥地——楼下冲,拜祭祖宗和看望家人。</h3> <h3>同根同源,血脉亲情。子旺公理事会的会长罗教续(右),子旺房政辉房后裔罗建(左),爷孙两长相都差不多吧!远隔千里之遥,时隔三个世纪后再相聚。</h3> <h3>自幼闻君心是铁,开花要待上千年。今年春夏之交,适逢华仲公祠堂门前的铁树开花,雌雄并蒂,象征家族繁荣昌盛,子孙发达。</h3><h3><br></h3> <h3>铁树银花镂金井,铜枝曾驻梨花蝶。</h3> <h3>罗华仲公,罗氏族谱上记载:“官镇抚将军,有勇略,时品溪苗贼为乱,华仲督兵剿之,没高坪江牌事闻。”被明太祖朱元璋诰封为镇抚将军,并为华仲公祠堂题词:镇抚金忠世传遗烈,豫章派衍此为大宗。</h3> <h3>罗氏宗祠位于文田镇新屋场村,始建于清顺治二年,已有380余年的历史,是为纪念罗氏南迁十二世祖华仲公而修造的。</h3><h3> 罗氏宗祠青砖青瓦、粗麻石基。修缮一新的祠堂古色古香、狮龙雄立,碑文壁画与楼台玉宇交相辉映。祠堂内有巨大的屋柱,雕梁画栋,戏台厢房,保存得相当完好。</h3> <h3>10月2日下午起程前往四川的参加人员有:华仲公祠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罗益斌、常务副主任兼子旺公理事会长罗教续、常务副主任兼外联办主任罗荣华、子旺政辉房族人罗石山和罗国志等一行五人,前往四川寻访家人,第一站来到遂宁,凌晨1.35分在遂宁北收费站出口,罗建、罗强、罗华等家人已等候多时,打着欢迎横幅,等着我们的到来,着实让人感动。</h3> <h3>在逢溪县赖家沟民坐公起祖地,大家拜祭了民坐公墓,对民坐公的迁徙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碑文上记载由湖南新化庆祠湾迁往四川,文田镇大田村庆祠湾的得名,过去是罗庆祠,人故后把地名叫庆祠湾,由于上源不清楚罗忠文、罗忠银、罗忠武等都在不解努力寻找上源。</h3> <h3>在老池找到子赞廷英房后裔,在神坛上保存有族谱。</h3> <h3>这本族谱年代属于康熙年间的二修谱,记载了一松系的上源和各派衍的家族历史,对谱文化的研究具有很高历史价值。</h3> <h3>欢聚在遂宁宝石水井村罗家沟子海政省其珍后裔聚居地,与家人们谈心共进午餐,得到家人们的热情接待。</h3> <h3>拜祭其珍公墓。</h3> <h3>下午罗建、罗忠良、罗华、罗忠文等一行不辞劳苦驱车来到德阳市中江县民主乡幸福村,这里是子赞道民公的发祥地,家人们得知我们要去的信息,一大早开始一直等到晚上7点才见面,场面另我们都感到非常激动。陈桂荣向我们介绍了道民公祠堂的建设情况和竣工庆典的初步时间,及家族联谊动态。</h3> <h3>中江县民主乡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家人们没有因长时间的等待而感到懊恼,知道我们也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到处跑,非常理解。趋着夜色篝拥着围拢来拉起了家常,大家对道民公祠堂的修建凝聚了家族力量,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令我们感到欣慰。</h3> <h3>在罗国民宗长和陈桂荣等家人们的陪同下,在民主乡共进晚餐。</h3> <h3>罗建等陪同游览了观音故里胜景——灵泉寺</h3> <h3>观音胜景——中国佛教摇篮</h3> <h3>遂宁佛教胜地——广德寺</h3> <h3>大家共聚万佛山庄共进午餐,受到罗建、罗忠良、罗华、罗忠银、罗强、罗孝兵、罗忠文等家人的热情款待。</h3> <h3>大家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依依不舍的话别,带着牵挂、带着祝福、带着梦想和彼此间的问候,祝福大家平安吉祥,万事如意!</h3> <h3>我们再次来到蜀楠竹海之乡长宁县铜锣乡,原禄房后裔家人罗教民、罗宗荣、罗亮全等已经等候在罗崇寿(女)家,备上晚宴款待我们,参观了竹海美景和罗亮全酒厂,中午喝上纯粮陈酿美酒和家宴,外联办主任罗荣华就原禄公祠堂的修建情况作了介绍和汇报,并就捐资建祠的一些情况作了说明和进一步的沟通,得到家人们的共同理解和支持。</h3> <h3>四川寻亲第五站宜宾——世界樟海之乡</h3> <h3>当我们来到樟海镇柏果园时,罗教兵、罗晓华、罗忠华、罗忠元组织家人们早早的等候我们,打着欢迎横幅,并准备了丰顺的晚餐款待我们。柏果园是闵民公的发祥地,从安岳徙居到这里,这次来柏果园的感觉是环境美化了,家里的陈设整洁了,年轻人活跃起来了,家族凝聚力增强了。</h3> <h3>在柏果园祭拜了闵民公祖墓</h3> <h3>游览了世界樟海景区</h3> <h3>油樟王国</h3> <h3>最后一站泸州,罗伟精心组织和罗天佑、罗昌玉、罗昌国、罗晓燕等家人在酒店设宴热情款待,感谢罗天刚送上了美酒。</h3> <h3>在泸州况场冒水孔祭拜了学焰公墓,品赏了冒水孔古井的水。学焰公是政辉公后裔,通过罗天贵联系上了罗昌军,罗昌军年轻有为不负众望,积极和我们联系,寻找到了新的家人,泸州会长罗刚、罗国军、罗昌军、罗祚刚等设晚宴热情款待。</h3> <h3>罗天佑(左)81岁高龄,每次到泸州都有他老人家陪同接待的身影,并要求回老家隆回罗洪和新化永宁祭祖。</h3> <h3>在况场参观了开国元帅朱德的故居。</h3> <h3>10月7日从四川返回新化,途经溆浦县低庄镇,罗绍忠、罗建忠兄弟极力邀请下高速做客。罗绍忠的爷爷在修建溆浦桥江机场时,不幸牺牲。他父亲当时年幼10岁左右流落低庄街头,被好心人收养长大成人,后成家娶妻生了5个儿子1个女儿,如今6兄妹人丁兴旺,事业发达。为了感恩祖宗恩典,几次到新化水车寻找自己的根,最终找到是本次四川行罗石山家同宗7世兄弟。7号是传统的重阳节,罗绍忠邀请老战友及家人等20多人,为我们寻亲回来接风洗尘,共同祝福重阳节安康!</h3> <h3>今年暑假期间,顶烈日冒酷暑,来到湘西古丈县必荣政新公迁徙地寻亲,受到罗晓军、罗九生、罗文军、罗亚敏、罗陈勇、罗尚勇等家人的热情款待,参加聚会的还有罗治刚、罗京、罗孝鑫、罗尚前等等(略),在罗晓军等家人的陪同下,参观了老祖宗徙居地毛坪和永顺县芙蓉镇,在芙蓉镇杜家坡云雾山庄会集了教崇忠孝、治尚宽平等八代人共进晚餐并合影留念。在夕阳和晚霞的印衬下,鲜红的夕阳照耀在大家的脸上,彰显了新时代家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展现了罗氏家族大家庭和谐团结,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h3><h3><br></h3> <h3>芙蓉镇杜家坡观景台游览芙蓉镇景区。</h3> <h3>古丈返程途经怀化麻阳县,应麻阳子海房后裔廷松公罗尚球、罗尚民的邀请7月14号中午来到麻阳县城,相聚在锦江酒店。罗尚民通过网络认识多年,但一直没有见面,多次相互邀请畅谈家事,这次得知我们去古丈,返程时再三邀请做客麻阳。受到了罗尚民、罗尚球、罗晓红、罗宽云、罗海珊等家人的盛情款待。</h3> <h3>7月底子海公迁徙麻阳后裔在罗尚球的带领下回乡,来到华仲公祠堂祭祖。</h3> <h3> 本次四川寻亲之旅是根据5.1假期罗建回乡祭祖商讨的相关事宜的落实,也是带着老祖宗和家人的美好愿望,又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川期间找到了族谱,找到了族群,祭拜了先祖,,找到了亲人,共圆了失散3个多世纪的家族之梦、民族之梦,更是一种家国情怀。推动了我们一松系家族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与家人的交流,达成了良好的共识。为了家族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人才兴族的十百千万计划”(即在近20年内培养出10000名国家公务员,1000名处级干部,100厅级干部,10名部级干部)。</h3><h3> 现在我们面对的几项紧迫任务:首先必须建立起家族基金会,让家族的日常事务工作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其二提倡人才兴族战略,树立家兴则国兴意识,弘扬家族传统优秀文化,传递正能量,统一全族人的思想,集中我们的人力财力办成有意义的事,把家族打造成名门望族。经过十年或二十年,多则几十年的努力,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卓越人才,以实现“万千百十”人才战略计划。第三做好祠堂的复修和保护工作,祠堂是家族的历史遗存,是家族文化发展和家规祖训的训化之地,是族人的精神家园,祠堂保护极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第四家谱是一个家族兴衰成败的象征,做好家族文化遗存的历史性的工作。俗话说“前人不修谱,后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后人难寻祖。”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到现在整整80年没有修谱,按照老祖宗的传统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现在80年了就必须做好我们一松系族谱的编修工作,这是一项造福当代,福荫子孙的历史性工作。家族事业,任重而道远,使命在身,初心难忘。</h3><h3> 相聚的时间短暂,来去匆匆,离别依依不舍,在分别之际,大家成竹在胸感概万千:今天的暂时离别,是为了今后家人的更好团聚和相会。</h3><h3> 在此,深深的说上一声感谢,感谢所有家人的热情接待,感谢大家在川期间的一切,你们辛苦了!新化始祖一松故里欢迎大家回来寻根问祖!</h3> <h3>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