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十月,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带着期许,我们一行人以宁津县学会学习研究骨干教师的身份来到第一实验小学参加宁津县“学会学习”线下读书研讨交流会培训活动。</h3> <h3> 今天,方华所长看到微信群里自愿参加“学会学习”线下读书会报名的人员持续增多,被大家的学习热情所感染。因此,给我们特意观看了一段应景视频。观看完视频后,并找老师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段视频告诉我们:“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只要想做,就一定有时间”。</h3> <h3> 方所长先讲了什么是学习?学习是行为或按某种方式表现出某种行为能力的持久变化,它来自实践或其他的经历。又讲了工作坊,先聚焦主题,再共识现状,到团队共创。整个过程是在“做中学”的过程。</h3><h3> 随后,方所长讲述的“学会学习”项目研究工作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h3><h3>①团队建设与小组合作学习</h3><h3>②学习策略理论及相关课例分析</h3><h3>③《让孩子爱上学习》导读分享</h3> <h3> 围绕参加工作坊,我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和参加工作坊,我应该注意什么?这两个目标展开小组讨论,并让成员分享。</h3> <h3> 在讲述的团队建设与小组合作学习里面,各小组设计了自己的团队目标(队名、队呼、标志等)、成员分工、成员职责、团队约定等。合作学习不同于松散组合的讨论,合作学习不仅要有专门化的任务,还要指定支持有序完成任务的专门化角色。</h3><h3> 常见的合作学习角色职能有总结者、监察者、经营者、记录员、支持者。</h3> <h3> 随后,方所长讲了学习策略理论相关知识,使我们对学习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对济南市青龙街小学张红燕老师的说课进行了分析,张老师的课环环相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用小朋友们最熟悉的米小圈形象导入到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社会计量、角色扮演和替身技术以心理剧的形式引入课堂,更具有操作性。</h3> <h3> 最后是《让孩子爱上学习》导读分享,让在场的老师们分享你或你带领小组成员来领读这本书或这本书中的几个章节,你将会以什么方式?在场的老师们有的分享按照一章一章的读。有的则分享先了解作者,通览目录,联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去读。有的则分享先精读再跳读。各抒己见,老师们讨论热情高涨。</h3><h3> 孩子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需要教师尊重独特,关注成长,而终有一天会花香四溢,尽显芬芳。学会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