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感恩母校—中国传媒大学.59级新闻系校友返校纪实

芦山

<h3>2019年是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创办60周年,也是首届新闻系学生入学60周年。在时逢“双甲子”的难忘岁月和母校65周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40位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怀揣一顆感恩母校的赤子之心,无比兴奋地走进了中传校园。他们是59级(首届)新闻系校友集体返校,回家来啦!</h3> <h3>老校友阔别多年再相逢,喜悦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频频握手,紧紧拥抱,互致问候,争相拍照。漫步在校园的白杨大道上,纷纷感叹母校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h3> <h3>2019年9月18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灰楼岁月---双甲子记》新书出版暨捐赠仪式。《灰楼岁月---双甲子记》一书,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校友们为重拾灰楼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而集体编写的一本大事记与回忆录。灰楼是北京广播学院建校初期时的办公、教学楼。59级校友曾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说灰楼既是他们初始的筑梦之地,又是他们的青春老宅和精神家园。书中的“双甲子”,系指北广新闻系创办60周年和59级新闻系同学入学60周年。</h3> <h3>校图书馆副馆长章振兰首先致辭。她代表校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对59级新闻系老校友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三馆”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她热情地称颂新出版的《灰楼岁月---双甲子记》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纪念性的文章,更是对学校建校初期的历史回顾。书中的师生情、同窗情、母校情使人动容,老前辈们为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无怨无悔付出的信念使人钦佩!</h3> <h3>《灰楼岁月---双甲子记》主编、新闻系59级校友白谦诚带病参会,坐在轮椅上详细介绍了本书出版的初衷、渊源、征稿和撰写过程。</h3> <h3>白谦诚 59级新闻系校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曾在广播电视部政策研究室、《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研究委员会等多个部门担任领导工作。曾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理论工作者”称号,并成功地创办了中国广播电视极具权威性和知名度的“金话筒奖”和“金笔奖”。<br></h3> <h3>  《灰楼岁月----双甲子记》代序:</h3><h3> 你好 我们的双甲子</h3><h3> 张振华</h3><h3> </h3><h3>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新中国成立的第10个年头,即1959年,一所专门为广播电视培养专业人才的大学诞生了。她就是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h3><h3> 彼得.海尔说:“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新的情节的开始。”广院创办初期只设新闻、外语、无线电三个系。新闻系则下设电视摄影、新闻编采、文艺和播音四个专业。而如今中国传媒大学的电视学院,新闻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院等二级学院在相当意义上都是从当年的新闻系分蘗、派生、脱胎、发展而来的。因此可以说,原广院新闻系对后来学校某些学科及院系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某种基础性、母体性的贡献与意义。当然,今天这些二级学院在教学的规模与体量 ,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以及教学水平的高度与深度上又是当年新闻系的几个专业远远不能比拟的。这是历史发展逻辑的应然与使然</h3><h3> 今年是北广新闻系创办60年;也是做为首届新闻系学生的我们入学60周年。面对这两个60年,年逾(近)八旬的我们可谓既欣喜又感慨,万般思绪化为一句发自心底的悄声问候:你好,我们的双甲子!此外, 似乎觉得还应该为之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h3><h3> 2013年为了纪念我们毕业5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同学曾集体返校。受到陈文申、苏志武、高福安等校领导及校友会的热情接待,同时参观了中央三台。我们虽己耋老,但母校却正年轻,並且以其在广播电视及新闻传播领域鲜明的科研与教学特色自立于大学之林。看到学校的发展,大家当然为之高兴,为之自豪。但使同学们魂牵梦绕的,却始终是复兴门外广播大厦西侧真武庙地区的那座毫不起眼的灰楼。虽然它是广院初创时期集办公、教学、会议室、图书馆、实验室、医务室、食堂、宿舍于一身的唯一一所建筑,绝对是大学中既空前又绝后的“寒门”;但它毕竞是我们这届“寒门学子”难忘的4年大学生活的安身之所、筑梦之地,和走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出发点。做为我们青春的老宅、精神的故乡,虽然它早已当荡然无迹,但在我们心中 却是永远的存在。在那次返校交谈中,灰楼,灰楼 ,成了同学们反复提及且令人心动的一个词。</h3><h3> 那次毕业50年返校活动带来两个后续产品,一是离校后同学们纷纷围绕着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事业情撰写了回忆录,並在校友会和母校出版社的支持下,集纳成书,书名为《永远的灰楼》。由张清廉同学担任主编,谢荫达同学任副主编,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赵玉明老师,原新闻系主任曹璐老师为之撰写了序言;二是为了保持联系和便于沟通,在孟昭琴同学的操持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建立了一个有近70名成员的微信群,平均年龄即便不是所有微信群中最高的,起码也是之一。至于群名,则是由灰楼和我们入学的年份连缀而成,叫做《灰楼~59》。</h3><h3>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我们在广院新闻系创办初期的4年学习生活虽然己过去60年,但它不仅没有睡去,而且在同学们心中越发清晰地显影,甚至冥冥中似乎向我们发出某种呼唤,希望以某种形式从历史中跳转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份以微信群为信息汇集、甄选、推敲与沟通平台,由白谦诚主笔,在其他同学热情参与下完成的广院新闻系59级大事记。</h3><h3> 虽说是新闻系59级的大事记,但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广院创办初期新闻系历史乃至校史的一部分。</h3><h3> 冯骥才说,“历史离去时,有时也十分有情,它往往把自己生命的一切注入一件遗落的细节上。细节常常比整体更具魅力。” 爱默生则说:“历史只是一些僵硬的事实,但是只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就会成为活跃的思想。” 确实,这份大事记记录的事实不仅过于微观和细碎 ,而且都是颗粒性的 ,孤立的,干巴的,但如果把它们串连起来,纵而观之,就会发现爱默生所说的“思想”。</h3><h3> 比如,通过大事记一系列点状式记载,会发现学校一直秉持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想理念教育相结合的这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是那么鲜明,那么生动,那么丰富。</h3><h3> 从大事记可以看出,为了使大家的学习尽可能地贴近广播电视与新闻报道的业务实际,学校不断地邀请新闻界及广电界的前辈为大家授课。比如,约请人民日报副总编安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著名记者田流、陈柏生等讲新闻采访与写作;请孟启予,杨兆麟、夏之平等广电前辈讲广电新闻报道,请齐越、夏青以及张之给大家讲解播音与朗诵,以及体育实况转播;请中央电台的音乐编辑康普、张鸣剑为大家讲解外国音乐;请刘宝毅讲广播剧创作,请王诀、马季、刘宝瑞讲曲艺创作及表演。这些实践性、实用性极强的教学对我们参加工作后较快地进入角色大有裨益。</h3><h3> 从大事记还可以看到,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大家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一个“杂家”,在温济泽老师主持下,新闻系开了一门别具特色的课程叫社会知识课。教学方法之一,是约请各行各业的名家给同学们授课。比如请吴晗、吕叔湘、徐世荣、周巍峙、周振甫、韦君宜、周立波、李伯釗、谢铁骊讲历史,讲语言学,讲文艺创作、文学创作、戏剧创作、电影创作。教学方法之二是,通过深入基层或各种参观来体察社会,增长见识。大事记对于同学们到丰台区的黄土岗大队、朝阳区的东坝大队、昌平区的南口绿化大队以及石景山钢铁公司、北京珐琅厂参加劳动或做社会调查;对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参观全国工业交通展览、全国农业展、全国少数民族展、全国改造罪犯成果展、全国广播事业发展展览、中印边界问题真相展,以及参观雷锋事迹展、梅兰芳艺术生活展、鲁迅故居及鲁迅博物馆的情况都有记述。</h3><h3>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上树立大局意识和宏观思维,学校十分重形势教育,不时约请一些党政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专题形势报告。比如,外交部副部长宦乡、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姜椿芳、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老红军、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统战部副部长许涤新、卫生部长傅连璋等到校做报告的情况在大事记中也有记述。</h3><h3> 正是得益于上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学们在学识上、技能上、视野上、思维上、人格上,在社会担当与社会责任感上 ,都得到了较好的滋育,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使得大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夠陆续成为各级广电的骨干。</h3><h3> 总之,“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通过这份大事记,可以清晰地把握今天的中国传媒大学如何从历史中走来,又是如何在新的时代加以继承与发展的。</h3><h3> 对于记忆力逐渐衰退的我们,要把60年前的事情写具体、写准确,谈何容易。白谦诚同学为了完成这份大事记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为了某一个、某几个细节,不停地征询信息和意见,一次次地增补和修正,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治学风格和修史精神。</h3><h3> 白谦诚出生在吉林白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勤奋,好学,善思考,喜钻研。先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做编辑,並获评高级编辑职称;后进入广播电视部政策研究室、《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研究委员会等多个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创办了金话筒奖奖。著有《广播纵横》、《峥嵘岁月-见证中国主持人25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合著)。并获得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理论工作者称号。而这份大事记可以说是他献给母校,特别是献给新闻系开办60周年,以及我们入学60周年这个双甲子的一份史记性礼物。尤其他是在抱病情况下完成这份工作的,其心其情,可掬可鉴,其愿其志,可感可佩。正因如此,当他提出要我为此写篇序文时,自感不便推托。尊而从之,恰得以借此对他表示增援、送上敬意。</h3><h3> 同样应该感谢的 ,还有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校史馆展陈部主任、硕士研究生陈继东。当她应约以副主编身份介入该书的编辑工作之后,便以满腔热忱使该书文稿、照片的收集、整理、编辑以及联系校友会、出版社落实该书出版等一系列事宜的节奏大大提速,效率大大提高。她对我们这届耄耋学长的隔代情感是她倾心投入本书编辑出版工作的精神动力之一 ,十分难得。</h3><h3> 当然,要特别感谢校领导及传媒博物馆和校友会。因为这份大事记得以出版並成为校史中的一份别标的“史记”,得益于校领导对我们这一届学子格外的关照,以及传媒博物馆、校友会对这份大事记史料价值的独到眼光以及在编辑出版上给予的具体支持。</h3><h3> 最后,在广院新闻系首次张开她的怀抱,以及我们最先拥入她的怀抱的60年后又一个金色九月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时,让我们迎上去,对之大声喊道:你好,我们的双甲子!同时,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踏着时代的节拍,砥砺前行,不断铸造新的风彩、新的卓越!</h3><h3> 2019年2月16日</h3><h3> (本文作者张振华系59级新闻系校友、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h3> <h3>《灰楼岁月---双甲子记》主编、中国传媒大学文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传媒博物馆(校史馆)展陈设计部主任陈继东发言。</h3><h3> ***** ***** *****</h3><h3> 《灰楼岁月---双甲子记》后记</h3><h3> 嗨!广院的老宝贝们</h3><h3> 陈继东<br></h3><h3>&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 《灰楼岁月——双甲子记》终于付梓,半年的联络、约稿、整理、协调等工作将告一段落,此时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张张可亲可敬的面孔。这本书的编辑过程,也是我和广院的老宝贝们从结识、熟悉到相互了解的过程,我们有着几十岁的年龄差,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环境际遇,这些让我能从一个更远的视角来观察和注视他们,对他们世界的探索让我更加确定和认识了自我,谢谢你们,广院的老宝贝!</h3><h3> 我和老宝贝们初识于2013年初秋的一个上午,一群白发苍苍又精神焕发的老校友来到传媒博物馆参观,这是新闻系组织的59级校友返校活动,从1963年到2013年,他们离开母校整整半个世纪,为了这次活动,许多校友从外地赶来。我当时正在展厅接待,老校友们兴致很高,对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展品高谈阔论,但看到一张1959年开学典礼的合影时,他们迅速聚成一团,久久不肯离去,有的摘下眼镜,有的低声讨论,在那张已经被岁月斑驳的照片上不断找寻和辨认。</h3><h3> 2014年,恰逢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0周年,学校为了这次庆典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0周年展览”的推出,我作为主要策展人,开始系统收集学校档案、照片和相关实物。有一天,一封来自辽宁盘锦的信放在我的办公桌上,里面的内容是一张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录取通知书,一张佩戴校徽的学生照片和一个像名片大小、印着“标兵”字样的布标,信的主人叫胡永贵,是广院第一届毕业生,这些东西他视若珍宝,保存了50多年,当得知母校要办校庆展览时,第一时间寄给了博物馆。</h3><h3> 还是2014年,为纪念温济泽诞辰百年,传媒博物馆举行温济泽雕像揭幕仪式,很多师生和校友应邀参加。活动结束后,馆长把我带到一位和蔼而朴素的长者面前,告诉我这是学校59级校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张振华,台长把几本旧书交到我手上,对我说这是学校初期的教材,要好好保存,那些教材是油印的,纸张和字迹都已变色,虽然被翻过多次,但仍能看出当年主人对它的珍视。</h3><h3> 2015年,我和同事拜访了住在校内的朱光烈老师,朱老师有着如炬的目光和独特的思想 ,他的房间从地面到天花都堆满了各种资料和书籍,我们无处下脚,于是坐在客厅里等待朱老师给我们一些资料,这时书房里传来“咚”的一声巨响,等我们冲进去时,近80岁的朱老师和一张椅子一起倒在地上,他是为了找一份资料而爬高才摔倒的,这份资料后来成为校史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1959年9月14日出版的北京广播学院第一期院刊。</h3><h3>&nbsp;&nbsp;&nbsp; 从2016年起,学校逐渐把校史馆建设提上日程。校领导说,校史馆就像是一个祠堂、一个家庙,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地方,有了她我们才更能清楚地确认我们的血缘和特质。有2014年的展览做基础,我顺理成章地成为校史馆的主要策展人,但是相对于一个展,一个馆对于我来说难度和压力剧增,我们向校内、校外,通过互联网、信件、报纸各种方式征集藏品、收集史料,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离开学校最久远的59级校友给了我们最有力的支持,录取通知书、学生证、行李票、毕业证,以及数不清的教材、笔记和照片陆续被捐赠到校史馆。透过这些实物和线索,已经蒙尘的历史在我眼前逐渐展开并清晰起来,我甚至知道当年学校都开设了哪些课程,各个专业的实习和活动是什么,以及都有哪些社会名流来学校办过讲座,通过这些内容的梳理,学校早期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就不言自明了。</h3><h3>&nbsp;&nbsp;&nbsp; 2017年6月,几位59级校友再次到访传媒博物馆,专程为校史馆捐赠而来,他们分别是杨天恒、蒋咸康、刘海、朱光烈、白谦诚及夫人马秀娥。如果说2013年那次参观,59级留给我的是一个模糊的群体印象,那么这次会面后,他们每个人的影像逐渐清晰:白谦诚老师是金话筒奖的创始人,工作中成就无数,陪伴在他身旁的另一半也温暖慈爱。杨天恒毕业后回到故乡四川,成为当地不可多得的新闻和写作人才。蒋咸康是当年的班长,保存了最多有关灰楼的资料和照片。刘海是同学中的活跃分子,毕业后分配去了新疆,直到退休才返回北京。朱光烈是59级为数不多留在学校的一个,多年来在学报一直默默耕耘。</h3><h3> 2018年末,一则微信开启了我与老宝贝们的深度交往。白谦诚编写了一部关于59级的大事记,发给校史馆馆长潘力,馆长第一时间转发给我,一万多字的篇幅,从开学到毕业,点点滴滴的记录讲述了一个关于广院童年的故事。这个故事有每一位59级同学的参与,每个片段都有亲历者的佐证,它的存在证明了灰楼岁月可以超越时空而永存。潘力馆长是一位富有激情和强烈使命感的领导,他提出以这部大事记为基础,出版一部纪念文集,作为对学校65周年校庆的献礼。由于这个机缘,我荣幸的与白谦诚搭档,共同完成这部书稿的编辑工作。</h3><h3> 2019年3月开学以后,我第一次拜访了白谦诚家,在人们每天都关注pm2.5指数的北京,他住在帝都的绿肺旁,家里有着 极好的采光和视野,但是距离2017年见面,白老师的身体状况下降了不少,很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完成了大事记和59级新闻系全体同学名录的编写,这些内容需要强大的记忆和琐碎的整理、分析、求证。与白谦诚同时推动和指导书稿每一步进程的,还有张振华,虽然从2014年之后我们未曾再见面,但他随时与我微信沟通,对后辈的支持、对同学的关爱让我隔着手机屏幕也能感受得到。</h3><h3> 在编书过程中,通过阅读他们的文字和与他们的交谈,我进一步观察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也曾和我们一样,青春和稚嫩,好奇又迷茫,但他们又似乎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理想宏大而神圣,他们的目标具体而笃定,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是他们唯一的价值选择。他们有着我们羡慕的单纯美好的环境,我们有着他们未曾经历过的诱惑和挑战。</h3><h3> 在这个年代,平淡的日常也会给人带来难以喘息的压力,工作、学业、孩子、家庭,追求个人幸福仿佛成为理想本身,在这样的时代,精神上的指引该如何落实为脚下的步伐?老宝贝们用他们的人生经历给出了答案:无论做什么,都守住内心的价值标尺,并认认真真地践行终身。有些坚固的东西,不会轻易的烟消云散,因为它来自共同走过。</h3><h3> 这些广院的老宝贝们,是广院的第一个孩子,生于1959年,灰楼是他第一个家,也是他心灵永远的庇护所。透过他们,我触摸到这个校园里最古老而珍贵的东西。给出版社交稿的那天,正好是2019年5月4日,这个日子让我想起了老宝贝们,青春与白发,在他们身上体现得那么和谐与自然,无论60年前还是60年后,老宝贝们始终拥有纯洁透明的心灵和百折不移的信念,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h3><h3>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本书的出版还有赖于一位关键的幕后推手——学科办庞亮老师,是他的倾心相助,让我与校友会顺利对接,解决了书稿出版的经费问题。此外还有校友办的李伟老师,为此书出版付出了极大热情与努力,在此一并致谢!</h3><h3>&nbsp; 2019年5月8日</h3> <h3>在新书捐赠仪式上,张振华校友代表《灰楼岁月---双甲子记》的全体作者向校图书馆捐赠该书300册。章振兰副馆长为其颁发了图书捐赠证书,感谢老校友对图书馆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她还向为校史馆捐赠珍贵藏品的59级新闻系校友陈文清、董作风、何印平、史宏新颁发了校史珍藏品捐赠证书。</h3> <h3>《灰楼岁月---双甲子记》的作者代表陈文清、董作风、杨天恒在捐赠仪式上发言。</h3> <h3>59级新闻系校友、新书作者代表何印平、钟春生向参会的新闻传播学部学生巫楚盺、董康分发赠书。年轻学子表示接过來自老前辈的接力棒,在未来的求学和工作中,继续传承中传基因,发扬中传精神!</h3> <h3>捐赠仪式结束后,校友们前往校史馆参观。情景再现,往事如歌。老校友们眼望着一张张灰色的照片和珍藏物品,脑海里却翻腾着50多年前那许多场景的画面。那是一段孜孜不倦、无怨无悔的青春;那是一段汗水与泪水交织,梦想与拼搏并行的芳华!</h3> <h3>9月18日下午,学校为59级新闻系校友返校举行了师生见面会。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伟出席了会议。59级新闻系校友、老教师代表及教师子女代表一同参加了会议。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主持会议。</h3> <h3>校党委书记陈文申,首先对59级校友返校回家表示热烈欢迎,并转达廖祥忠校长对校友们的亲切问候。陈文申书记在发言中,着重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愿景。对校友们老而弥坚、心系学校发展的情怀表示敬意和衷心感谢!</h3> <h3> </h3> <h3>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在发言之前,先播放了一段由年轻学子们拍摄的中传航拍片(《年轻的白杨》航拍版MV ),向校友们从空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母校既恬静优美又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校园。随后,高老师为59级校友们着重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科近几年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2018年,新闻传播学科“A+学科”、2018“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项目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校友们听后十分欣喜和感动,为学校取得的巨大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h3> <h3>在师生见面会上,老教师矫广礼教授、赵玉明教授、曹璐教授、朱羽君教授、赵凤祥教授、张舒教授,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老师们都深情地回忆了当年的教学生活,与59级新闻系同学们那种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同学们刻苦攻读、勤奋学习的情况,以及曾经发生过的趣事。唤起了校友们更深的记忆和浓浓亲情!</h3> <h3>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赵玉明教授 在师生见面会上发言<br></h3> <h3>原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曹璐教授 在师生见面会上发言</h3> <h3>朱羽君教授 在师生见面会上发言</h3> <h3>赵凤翔教授 在师生见面会上发言</h3> <h3>张舒教授 在师生师生见面会上发言</h3> <h3>59级新闻系校友、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张振华,在代表59级校友发言时动情地说:这次返校我最想说的是感谢。感谢在母校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理论,这些都受益终身。年龄越大,对老师和学校的牽挂就越深。他说对他而言,母校是青春的故乡,是精神的老宅,是心底最真诚、最柔软、最温暖的地方。张振华在发言最后带领校友们全体起立,齐声高喊道 : 祝母校-----生日快乐! 祝老师-----身体健康!</h3> <h3> 感恩母校与老师 </h3><h3> ( 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张振华 代表59级新闻系校友在师生见面会上的发言)</h3><h3> </h3><h3> 有一句极具诗性的话一直被广为引用:“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今年是我们原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同学入学60周年,毕业56年。离开母校出走社会己远不止半生,因此归来的我们也远不是少年。甚而至于我们的下一代,比如我们的同学孟惠兰的公子,光头孟非,都被一些女孩儿叫了爷爷。虽然这是戏称,但还是把我们叫得更老了。不过,在我们心里,学校也好老师也好,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老去而远去,相反,年纪越大这种怀故和感念之情就越深越重。这也是六年来,七八十岁的我们平均每两年就返校一次的原因。</h3><h3> 一直以来,我们深感学校对于我们这届同学有一种格外的厚爱,偏爱。比如2013年我们毕业50年、2014年校庆60年、以及这次我们入学60周年及校庆65周年的三次返校,都受到了学校近乎贵客一级的接待,其间还先后为我们出版了两本纪念文集。这使我们既感到温暖,又心有不安。因为校友本应以不同的方式反哺母校,而我们却做了“啃校”一族。不过,学校对我们绝对没有错爱。因为在校期间虽然身居陋室,又要忍饥挨饿,但我们却是心无旁骛、刻苦攻读的好学生;毕业之际则是面对党和国的家号召,毫不含糊地奔向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走上工作岗位后又是在广播电视或其他战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各有所成的好职工。</h3><h3> 而我们之所以能业有所成,得益于在校期间的学有所成。而学有所成又得益于学校建校之初就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一套科学的办学思想。</h3><h3> 鉴于广播电视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鉴于广播电视国内国外、历史现实、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无所不涉,所以当年学校确定的办学目标就是:要培养既是业务型,又是思想型,既是专业型,又是通识型的学生。为此确立了一套科学的教育思想,这就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思想,知识技能教育和思维理念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家国情怀、国情意识教育和国际关系、国际视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母校的这种教育思想使我们受益终身。</h3><h3> 谈到母校,我们总是习惯地灰楼灰楼不离口,甚至调侃说,北大有红楼,广院有灰楼。之所以情系灰楼,不仅因为它是我们4年大学生活的安身之所,更是我们的筑梦之地、青春的老宅我精神的故乡。正如孙秀锦同学当年所说,在我们的生命里跃动的,永远是广院的基因、灰楼的基因。</h3><h3> 有人说,人到老年,他拥有的只有过去。而如果我们确实拥有一个值得怀念的过去,又夫复何求呢!在入学60周年之际,我们格外地怀念灰楼岁月,格外地感念在灰楼曾经教过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包括己经过世的老师。记得2014年,为纪念温济泽老师诞辰百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一个纪念研讨会。我在会上说,虽然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温济泽老师的新闻教育思想,但是我以为,面对坎坷人生,温老师所展现的人格、人品、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对我们所行的不言之教,不仅同他的新闻教育思想同样成功,甚至对我们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更加宝贵 、更有意义。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我们感念老师,正是因为老师不仅是把我们送上社会这条船上的人,而且是教我们如何掌好人生之舵的人。</h3><h3> 60年过去,年轻的我们变成了老者,而年过花甲的母校却正在创造和享受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花样年华。今天的母校从校园建设到教学装备,从学科体量到教学水平,从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学界到业界,我们学校的影响和地位,是灰楼时代难以想象和难以比拟的。用一个时髦的词儿说,现在我们的学校正处在一个高光时代。面对这种大有隔世之感的发展变化我们满心欢喜。它是后來一届届校领导和一代代老师不甘人后,抢占前沿,呕心沥血,开拓进取的结果。他们和学校的初创者一样值得为自已感到自豪,以及接受我们的敬意。</h3><h3> 今年欣逢我们学校建校65周年。所以这次返校既是为了纪念我们入学60年的团聚之旅,更是为了给母校庆生之旅、感恩之旅。</h3><h3> 一位美国学者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的确,我们新闻系59级同学就是我们自己历史的书写者。今天又共同书写了新的美好一页:在入学60年之际 ,平均年龄80岁的近40位同学一起返校为母校庆生。40——60——80,这是三个具有峰值色彩的数字。我敢断言,同时具备这三项指标的校友庆生团,在我们学校的历史上不能说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我为我们同学为学校,也是为我们自己创造了这样一个纪录、留下这样一段佳话而感到自豪。但也不必讳言,这也将是我们集体书写的一个终章,因为无论我们多么地心有不愿,这都将是我们我们这届同学最后一次集体活动 ,无疑也将是我们最后一次集体返校给母校庆生。但请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对母校的感念与祝福将永远是我们生命中最为真诚、最为温馨、最为柔软和最具张力的存在。而且坚信,在我们的祝福中,我们学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h3><h3> 最后,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这批80岁的学生向65岁的母校齐声问候:生日快乐!祝老师:身体健康!</h3><h3> 2019.9.18</h3> <h3>59级新闻系校友张清廉 在会上朗诵了他写的抒情诗:《献给我们的灰楼母亲》</h3><h3> ~~~ ~~~~ ~~~ ~~~</h3><h3> 献给我们的灰楼母亲</h3><h3> (59级新闻系校友 张清廉)</h3><h3> </h3><h3> 那是初秋的一个早上,</h3><h3> 我肩扛行李手提书箱。</h3><h3> 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h3><h3> 沐浴着我激动的心房。</h3><h3> </h3><h3> </h3><h3> 一纸薄薄的入学通知书,</h3><h3> 承载着一沓厚厚的梦想。</h3><h3> 我走进一座凹形的灰楼,</h3><h3> 走进渴望已久的大学殿堂。</h3><h3> </h3><h3> 灰楼母亲热情迎接她的孩子,</h3><h3> 深情地张开她那温柔的臂膀。</h3><h3> 她把我紧紧拥抱在她的胸前,</h3><h3> 一股暖流在我周身缓缓流淌。</h3><h3> </h3><h3> 五层的灰楼是我们唯一的校 舍,<br></h3><h3> 宽阔的马路是我们的校园和操场。</h3><h3> 一日三餐我们围着餐桌练习站功,</h3><h3> 挪开饭桌餐厅就成了周末的舞场。</h3><h3> </h3><h3> 我们睡的是硬邦邦的双层木床,</h3><h3> 二十来个同学就像亲兄弟一样。</h3><h3> 只有在南腔北调对话的时候,</h3><h3> 才能分辨来自广东还是黑龙江。</h3><h3> </h3><h3> 两个烧饼一碗清汤难饱辘辘饥肠,<br></h3><h3> 艰辛的求学把我们锻炼得越发坚强。</h3><h3> 我们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广播战士,</h3><h3> 挑灯苦读,我们不敢荒废片刻时光。</h3><h3> </h3><h3> 我们的课本讲义纸张粗糙泛黄,</h3><h3> 但它浸透着清凉山历史的辉煌。</h3><h3> 广播前辈艰苦创业的点点滴滴,</h3><h3> 成了我们做人做事的光辉榜样。</h3><h3> </h3><h3> 四年后的秋天又是一个早上,</h3><h3> 像是出征的战士我们打点行装。</h3><h3> 我们即将辞别我们的灰楼母亲,</h3><h3> 奔赴那看不见硝烟的战场。</h3><h3> </h3><h3> 母亲谆谆教诲铭刻在我们心上,</h3><h3> 语重心长的赠言我们终生难忘。</h3><h3> 带走一张和灰楼母亲珍贵的合影,</h3><h3> 挥之不去的是难舍难分的儿女情长。</h3><h3> </h3><h3> 我们记录着当代也书写着历史,</h3><h3> 赤子之心时刻和祖国的脉搏跳荡。</h3><h3> 长城内外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足迹,</h3><h3> 大江南北到处有我们青春的闪光。</h3><h3> </h3><h3> 如今我们都已白发苍苍,</h3><h3> 今天有幸回到您的身旁。</h3><h3> 我们心中永远的灰楼,</h3><h3> 早已化作一幅模糊的影像。</h3><h3> </h3><h3> 今天母亲早已改变了梳妆,</h3><h3> 宏伟的校园是您崭新的衣裳。</h3><h3> 历经六十五年坎坷风雨沧桑,</h3><h3> 您青春焕发更加年轻漂亮。</h3><h3> </h3><h3> 仰望着一座座高大的楼房,</h3><h3> 倾听那排排白杨轻声的歌唱。</h3><h3> 我们像是回忆着遥远的过去,</h3><h3> 又像是把母亲的未来畅想。</h3><h3> </h3><h3> 我们的灰楼,我们的母亲,</h3><h3> 您的爱永远在我们心中珍藏,</h3><h3> 哪怕我们走到天涯海角,</h3><h3> 时刻也没有把您淡忘。</h3><h3> </h3><h3> 今天我们向母亲庄重地汇报,</h3><h3> 您的孩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h3><h3> 祝福您我们的母亲永远年轻,</h3><h3> 祝愿您我们的母亲永远健康!</h3> <h3>在师生见面会即将结束之际,高晓虹教授、隋岩教授及校友办李伟主任作为学校代表,接受了校友们赠送的”灰楼纪念照片”和校友签名的《灰楼岁月---双甲子记》及《永远的灰楼》赠书。</h3> <h3>校党委书记陈文申,代表学校向59级新闻系返校校友回赠了“电视小熊”、学籍纪念卡等纪念品。</h3> <h3>9月19日上午,59级新闻系校友齐聚“校友之家”(梧桐书屋)并在这里进行了座谈,孙渭、刘向晨、朱光烈、万林、刘景錡、蔡建中、叶凤英、刘海、刘海龙、何印平、甘紋等校友都纷纷发表了返校感言。一起畅谈分享了这次返校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恩思念之情。共同祝愿我们的母校越来越好,祝愿老师和校友们身体健康,希望五年十年后再次相会。校友们还对参与这次返校活动的接待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深深的谢意!</h3><h3>身处海外的孟昭琴校友因无法到达现场,她特地发來一段音频,祝母校生日快乐,祝校友返校活动圆满成功。她深情地说,”任时光流去,宛如初见,互道珍重。耄耋之年相聚首,青春华年浮眼前,千言万语一句话,诸君健康度余年!“ 远在德国的教师子女温济泽老师的女儿温飚也发來音频,表达她对学校和同学们的思念。(孟昭琴和溫飙的讲话文字稿详见附录)座谈会在一片欢乐温馨的气氛中结束。</h3><h3>至此,“不忘初心,感恩母校”59级新闻系校友返校庆生之旅,圆满落下帷幕!</h3> <h3>  </h3> <h3>2019年9月18日下午 59级新闻系校友在学校主楼门前与校领导和老师们合影留念。</h3><h3><br></h3><h3> 参加合影人员名单如下:</h3><h3>第一排左起:李伟(校校友办主任)、高金萍(朱光烈夫人)、杨绍萍(何印平夫人)、贾延龄、万林、赵凤翔(教授)、朱羽君(教授)、矫广礼(教授)、白谦诚、陈文申(校党委书记)、赵玉明(教授)、孙渭、甘纹、王雪梅丶李安琪、刘继英、叶凤英、潘凤仪(杨天恒夫人)程素琴( 新闻传播学部办公室主任)。</h3><h3> 第二排左起:叶永平(黄景隆夫人)、冯宋彻(袁方老师之子)、张朋石、何印平、梁一高、马元和、魏成贵、蔡建中、马生德、韩同熙、刘海龙、朱宝贺、刘海、朱光烈、曹仁义、董作风。</h3><h3> 第三排左起:谢荫达、姜绍禹、史宏新、杨天恒、黄景隆、刘向晨、陈文清、钟春森、刘书兰、张清廉、刘景锜、蒋咸康、张振华、功敬(原团委书记功勋之子)、隋岩(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新闻学院院长)、马铨(电视学院校友办负责人)。</h3> <h3>美篇制作:史宏新</h3><h3>图文资料 :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校友工作办公室 、传媒博物馆、59级新闻系返校校友</h3> <h3>附录(一):2019年9月参加返校的59级新闻系校友名单:</h3><h3>董作风、刘向晨、马生德、陈文清、孙渭、甘纹丶刘海龙丶蔡建中、钟春森、杨天恒、刘景锜丶史宏新、万林、李安琪、魏成贵丶何印平、白谦诚、朱宝贺、贾延龄、马元和、姜绍禹、王雪梅、谢荫达、张清廉、叶凤英、邓法奇、韩同熙、曹仁义、刘书兰、梁一高、张朋石、何士宏、刘继英、朱光烈丶刘海、黄景隆、张振华、蒋咸康。</h3><h3>(报名参加返校校友共40名,实到38名,2名因事未能参加)</h3> <h3>附录(二): 身处海外的59级新闻系校友孟昭琴发来音频讲话的文字稿</h3><h3><br></h3><h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 我在大洋彼岸地球的这边向大家问好!</h3><h3> 天蓝蓝,草绿绿。1959 年秋天,我们接到大学彔取通知书,一起走进北京广播学院(灰楼),从此,我们相识,成了同学。花样年华,我们同窗共读;青春岁月,我们携手走过。我们不曾忘记:那"低指标,瓜菜代,增量窝头"的三年困难时期。这,着实考验了我们一番。我们饱尝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滋味,"浮肿""闭经"等等,干扰了我们攻读学业。但是,同学们意志坚定,没有动摇者。那段艰苦磨练,是我们宝贵人生经历。</h3><h3> 1963年夏天,我们拿到毕业证。"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二十出头的青年,热情地奔向祖国的南北西东。为广播事业忙碌、拼搏;为各自家庭操劳、辛苦。我们虽然联系少,见面更难,但是,无论相隔多遥远,仿佛你从未走远;无论分别多少年,好像你一直在身边。我的心满满的,因为你们都住进我的心里。</h3><h3> 一个甲子过去了,同学们,我们都上年纪了。眼睛花,看不清了;耳朵背,听不准了;手发抖,拿不动了;腿脚软,走不快了。一句话,机器磨损,老化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耄耋的我们心不老。我们可以对祖国的山川大地大声地说:我们无愧于伟大的祖国,我们无愧于母校,我们无愧于老师。</h3><h3> 岁月流逝,风物依旧。我们相识在陌生时,分手在熟悉后,笑看似水流年,任时光老去,宛如初见,"灰楼"存留我们太多的记忆。我们为今天还有生命的我们,互道珍重,放声歌唱。耄耋之年相聚首,青春年华浮眼前。日月如梭未叹少,人生苦短无悔恨。说不完的知心话,诉不完的师生情。千言万语一句话,祝君健康度余年。托蓝天白云送去我的祝福,敬贺聚会愉快成功!谢谢大家&nbsp; 孟昭琴2019 年9 月7 日</h3> <h3>附录(三) : 远在德国的溫济泽老师的女儿溫飙发来音频讲话的文字稿</h3><h3><br></h3><h3>各位师长、学长、朋友们,</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们好!很抱歉我由于正在国外不能来到现场与大家共聚一堂,只能通过一段音频向大家致以问候并表达我的一点心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对今天的中国传媒大学、过去的北京广播学院,有着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我虽然在广院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是她给了我在“文革”后得以继续学习、深造、提升的机会,并且在这里我得到了众多师长、领导的帮助。感恩之心始终深藏我心。</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然而,不止于此。让我始终心系中传的,是我的父亲温济泽在这里度过了他18年的人生低谷。当时,他因为坚持对外广播的普遍规律而受到不公正待遇,饱受冷眼与歧视,可就在那时,广院仍然有领导、老师和同学给予了他无言的慰藉与温暖;同时,也是在这里,我父亲在政治高压下仍然挺直了身躯,尽自己所能,为当时还是新生的广播新闻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奉献所有。他把自己在创办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以来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功底相结合,开新课,编教材,指导学生学习;更用自己的心灵与品格,告诉了学生应该怎样做好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也因而赢得了他的学生们永远的爱戴与尊敬。</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父亲从事新闻与新闻教育工作的时间不短,从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到新中国的对外广播,又到北京广播学院,最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一路走来,他不仅传播知识,也传播思想,还以他一生的所作所为诠释了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从他身上,我感悟到,关键就是求真求是。今天我们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父亲的一生告诉我们,寻求真理,追求真理,到树立为真理献身的初心,很不容易,很艰难;但在任何一股风潮袭来之时,在任何狂风恶浪打来之时,仍然能坚持真理不动摇,坚持为真理献身的初心不改变,同样不易,同样艰难,有时甚至更难!</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和我父亲一起风雨同行的,还有我的母亲钱家楣,她也是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早期播音员,她的播音曾得到过毛主席的表扬。她和我父亲一起扛住了风浪,坚持着初心不改。</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了让后来的年轻教师与学子们能够通过我父母的革命经历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能够透过历史风云,经过自己的思考,去领悟怎样做真正的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我已于近两三年把他们保留下来的和我能收集到的全部文字资料与有历史价值的实物,都捐赠给了中传的传媒博物馆和图书馆,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看到这些资料与图书,得到心灵的启迪。</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后,祝愿中国传媒大学越办越好,宏图大展;祝愿各位师长、学长和朋友们健康快乐!谢谢大家!</h3><h3> 温飙 于德国</h3> <h3>附录(四):59级新闻系校友返校照片集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