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h3><h3> 当孝心扛起担当,当感情超越责任。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做到了母女一般。当痴呆的大娘被护工的大爱唤醒,叫一声闺女的时侯,也就不足为奇了。</h3> <h3>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h3><h3> 家住集宁区安大国际小区的刘家,面对六亲不认,黑白颠倒,患有痴呆症的老娘,确实是束手无策。兄妹们也曾轮流侍候过,但个个累的晕头转向,哭笑不得。他们也曾用过其它护工,但都因为太劳累而败下阵来。</h3><h3> 这次,他们找到了红樯家政公司。当家属们把患者的状况介绍后,带着无奈的口气,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红樯公司护工马荣枝身上。</h3><h3> 今年49岁的马荣枝大姐,来自商都县。经过严格的培训,她撑握了丰富的护理经验。做为来自农村的她,身上有股男子汉的阳光气慨,言行举止,处处显示着农村人特有的厚道和勇于吃苦,敢于担当的精神。</h3><h3> 面对刘家人谒望的眼神,护工马荣枝当下签定了护理协议。</h3><h3> 护工是份特殊的工作,不但要有耐心,还要有良心。尤其面对痴呆症老人,更要承受孤独带来的压力。</h3><h3> 三个月以来,护工马荣枝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刘大娘。就拿国庆节来说,谁不想回家看阅兵,谁不想回家和孩子们团聚!可她考虑到家属们离的远,工作又忙,咋能麻烦她们!国庆节这天,马荣枝陪刘大娘在游乐场足足玩了一个下午,让大娘过了一个欢乐而愉快的国庆。</h3> <h3>陪护痴呆症病人,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同于其它患者。她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更需要掏心掏肺的爱心。有一次夜里9点多了,刘大娘那股劲又来了,说啥也不睡,非要出去走一走。谁想到这一走就是三四个小时,回到家里己经是后半夜了。马荣枝不顾劳累,和往常一样,仍然给老人洗脚擦身,向对待自家孩子一样,哄老人入睡,她才休息。向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对马荣枝来说己经习已为常了。</h3><h3> 陪护陪护,安全为主。特别向刘大娘这样的老人,一不留神,就容易走失,或者是摔到。为了老人的安全,马荣枝想尽了办法,每晚睡觉,她都搂着大娘。每次出去,都和老人手拉手,寸步不离。三个月以来,马荣枝用高度的责任性,没让老人受一点委屈。尽自己最大努力,给老人调剂饮食,让老人白白胖胖,健健康康,而马荣枝的头上,却熬出了不少白发。</h3><h3> 面对痴呆老人,马荣枝倾注了做儿女的心血。有一次喝面,老人突然发作,把满嘴的面条,连汤带饭喷到了马姐的脸上。弄的马姐头上身上狼狈不堪。可马姐没有丝毫的怨气,她知道,大娘是病人,自己是护工。</h3><h3> 精神陪护,是老年患者最需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让大娘变的更加清醒,尽量恢复记忆。马荣枝经常和大娘互动,讲故事,拉家常,做游戏,想尽方法让大娘开心。现在,刘大娘那首《东方红》唱的也是有板有眼,还说自己要当个大网红。</h3><h3> 三个月的时间不算长,可对护工来说只能用熬字来形容。特别向刘大娘这样的老人,是难上加难,熬上加熬。然而,护工马荣枝,就抱着一个态度: 不干怎罢,干就干好,不能对不起客户对自己的信任,不能对不起护工这个称呼。</h3><h3> 如今的刘大娘精神焕发,红光满面。面对左邻右舍的询问,大娘都会指着小马说:这是我二闺女,对我可亲了。</h3> <h3>闺女,这亲切的称呼,包含了老人多少认可和疼爱,也道出了马荣枝对大娘母子般的柔情和孝顺。更道出了陪护工作的甜酸苦赖和不忘初心的默默奉献…</h3> <h3>人不在本事大小,认真就好。事不在大小,负责就好。护工马荣枝,和众多的护工姐妹们一样,扛着担当,怀着孝心,为天下儿女行孝道。她们可歌可颂的事迹,代表着红樯精神,必将在家政史上留下自己积德行善,敬老孝老的靓丽风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