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贵州省毕节市是爸爸的老家,这个国庆节,爸爸带我回老家。毕节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贵州省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发源地在毕节;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毕节;“鸡鸣三省”会议会址在毕节;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省级抗日武装在毕节……</h3> <h3>1936年1月,红二方面军、二、六军团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为了粉碎蒋介石的“围剿”进入贵州,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2月在大定(今大方县)福音堂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十余天后迁到毕节市,开展党的工作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h3> <h3>“鸡鸣三省”会议会址位于毕节城区东北部82公里处的林口镇,与云南、四川交界。1935年2月初,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此地,根据形势的需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h3> <h3>“鸡鸣三省会议”成功地完成了遵义会议决定而又尚未完成的中央最高层组织调整的任务,更加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纠正了红军长征之初的混乱局面,使得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军事路线得以执行,从组织上保证了长征的最终胜利。</h3> <h3>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是全国少有、贵州唯一的省级苏维埃革命政权。</h3> <h3>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长征到毕节,创建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扩红”工作。此间,毕节有50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北上抗日,这是红二、六军团长征过程中“扩红”成绩最为辉煌的阶段,被许多红军将领称为长征时期的“黄金时期”。</h3> <h3>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为了更好地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建抗日武装,红二、六军团以毕节地下党掌握的席大明、周质夫、阮俊臣三支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h3> <h3>曾任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的毕节爱国民主人士周素园担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司令部设于毕节城区和平路周素园先生的住宅内。 “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的省级抗日武装。</h3> <h3>1935年3月末,钱壮飞随军长征到达金沙县,为侦察南渡乌江路线只身进入后山乡幸福村梯子岩一带附近的丛林,随即失踪,后被判定为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h3> <h3>听爸爸说,他的爷爷的弟弟,我的小太爷爷也是一名老红军,也曾经追随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就义。我无比自豪,我身体里也流淌着红色英雄的血液。</h3> <h3>我相信,薪火相传,永葆先辈的志愿,不褪色的红色将燃烧成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永远不陨落的太阳,这就是我心中最真挚最朴素的中国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