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黑山,初识阿尔巴尼亚

禾兮

<h3>人们生命经验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山川水流。犹如大画家石涛,铺开白纸作画时,“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入画的山水都是心中的山水。这种情怀,必定来自于自然的滋养。也许在日常生活的疲惫、喧嚣之中,我们已经很难遇见自己,但内心一旦有所触动时,还是能感觉得到清晰的自我。</h3> <h3>清晨从兹拉蒂博儿出发1.5小时,到达黑山海关。沿途风光。</h3> <h3>黑山共和国(塞尔维亚语:Република Црна Гора/Republika Crna Gora,即“黑色的山”),名称来源于洛夫琴山,该山是其历史中心。其东北为塞尔维亚,东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东南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克罗地亚,西南则为地中海的一部分—亚得里亚海。<br></h3><h3><br></h3> <h3>黑山原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决定放弃“南斯拉夫”的国名,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公民投票,独立派以55.50%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险胜;同年6月3日,黑山国会正式宣布独立,恢复了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独立地位,同时成为世界第193个已获承认的独立国家。</h3> <h3>它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为293公里 ,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2006年6月3日,黑山国会正式宣布独立,黑山因而成为欧洲最新的独立国家,6月22日,塞尔维亚和黑山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黑山共有21个行政区,其首都为波德戈里察。 2018年4月15日,黑山执政党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宣布,该党党主席久卡诺维奇赢得总统选举。</h3> <h3>黑山的先民是伊利里亚人,公元前3世纪时被古罗马征服,为伊利里亚省的一部分,罗马帝国衰落后,伊利里亚落入哥特人之手。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又占有这一地区。公元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与当地的伊利里亚人融合。</h3><h3>9世纪,黑山地区首次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2世纪末并入统一的塞尔维亚帝国,1389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在科索沃战役打败塞尔维亚人,黑山重新获得独立。1516年,黑山成为以采蒂涅为中心的政教合一国家。国君是集政教权利于一身的主教。经常与土耳其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作战,在巴尔干国家中,黑山是唯一没有被土耳其征服的地区。</h3><h3><br></h3><h3><br></h3> <h3>1711年后,黑山与俄罗斯帝国结盟。1851年,黑山又成为世俗公国。1876年乘着俄土战争之机,黑山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并夺得大量土地。黑山于1878年柏林会议中正式被承认为独立国家,领土扩大了一倍。因阿尔巴尼亚反对,其南部领土到1880年才得以确定。黑山最终获得波德戈里察平原和包括巴尔和乌齐尼亚两个小港口的40公里海岸。1910年,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1860-1918年在位)正式称王。</h3> <h3>主要民族为黑山族(43.16%)、塞尔维亚(31.99%),其他民族有波什尼亚克族、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族、克罗地亚族。主要宗教是东正教,东正教在复活节前的斋期内不允许食用肉蛋类。葬礼上献花为双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赠礼或献花忌双数。传统的社会有父系大家庭组成,这是一种权利分散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对大家庭的忠诚特别重要,家族之间普遍存在血仇和战争,这中传统社会的残余一直延续至今。</h3> <h3>叛逆的历史</h3><h3>奥斯曼帝国在整个巴尔干地区横行霸道了好几个世纪,但事实证明,黑山比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其他国家更难征服。令人费解的山景与此有关,当地部落有一个特别有效的作战计划——引诱土耳其人深入山区,然后让他们饿死。黑山对其反叛的历史极为自豪,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这种自治的纪念碑。</h3> <h3>想寻找到黑山旅游的理由吗?它可能是欧洲最小的国家之一,但这个小小的巴尔干奇迹般地将一大堆美好的东西融入其境内。雄伟的山脉,广阔的海洋,田园诗般的村庄等等,要找到不去黑山的理由可能会更难。</h3> <h3>克罗地亚的海岸线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一个未被发现的天堂,但黑山海滨的魅力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不要说得太大声,但是这个国家的亚得里亚海可能比它北部的邻居更令人震惊。每一个转弯都带来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庄,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无形魅力和不可否认的美丽。</h3> <h3>如果让巴尔干地区的任何一个人来评选该地区最美丽的国家,他们很可能会把自己的家乡选为第一名。然而,如果你问他们真实的答案,他们肯定会心怀不满的脱口而出一个 “黑山”。黑山的自然美景是无与伦比的,苍翠的山脉凌驾于引人注目的峡谷和迷人的河流之上,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些真正美丽的东西,这并不夸张。</h3> <h3>黑山不仅仅是阳光明媚的海滩上慵懒的日子,这个巴尔干国家还提供了全欧洲最好的徒步旅行。这个地方的名字有点像一个赠品(Crna Gora的意思是“黑色的山”),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到处都是可以到达的山。Prokletije, Komovi和Rumija是其中最好的几个,但很难超越杜米托尔国家公园的宏伟。</h3> <h3>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于拉什卡河谷,在新帕扎尔市较大的地区中。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位于黑山共和国西北部,面积350平方公里,包括杜米托尔峰(海拔2252米)和塔拉河峡谷。杜米托尔峰久受冰川雕琢,呈现出奇异的自然美景。峡谷、岩洞等构成一派典型的绚丽的喀斯特风光。这里辟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植物保护区,生物繁多,生长茂盛。塔拉河峡谷的黑松林是欧洲最后几处原始黑松林之一。覆盖山坡的森林中有珍禽异兽出没。1980年,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列为世界遗产。</h3> <h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杜米托尔是一座美丽绝伦的天然公园,它由冰河形成,分地上地下河。沿塔拉河峡谷行走,可以看到欧洲最深的峡谷,在浓密的松林中点缀着清澈的湖水,隐藏着大面积的特色植物。</h3> <h3>杜米托尔国家公园是一处风景绝美,空气非常的新鲜,置身其中感到心旷神怡。</h3> <h3>岁月静好下之“野渡无人舟自横”。</h3><h3>若童话仙境,似红尘异界,万物清静,不染尘埃。其况味纯与净,氤氲方圆,渗入人之骨髓,而人之体验,沦肌浃髓,且渐行渐远而更入佳境。</h3><h3>甫入兹地,如幻似真,才履此处,时空错位。此乃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上帝慈悲为怀,予黑山之自然馈赠也。</h3> <h3>塔拉河峡谷上的大桥,曾林叠翠烟波浩淼。大桥长366米,主桥拱114米,桥到河面149米。1938年-1940年修建,这个铜牌上刻着桥的剖面图示意图。</h3> <h3>塔拉河谷大桥位于黑山北部塔拉河谷地区,前南斯拉夫著名影片《桥》的拍摄地。在其完工之时,为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1942年被游击队炸毁,二战后,南斯拉夫交通部恢复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塔拉河谷大桥于1946年得以重建。为纪念二战时期的铁血抗战,南斯拉夫于1969年拍摄完成电影《桥》。其主题曲《啊!朋友再见》,曾让人久难忘怀。另外一部二战题材的美国电影《纳瓦隆突击队》(1979上映),也曾经使用过这座新大桥作为背景。</h3> <h3>大桥连通了桥两头的小村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大桥非常壮观,从近处根本看不去其壮观之态,远观或是从空中观看或是从桥下向上看,就会深切的体会到其宏伟之势。站在桥上眺望远处风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向下可以看见流势凶猛的塔拉河,向上看是白云悠悠,向四周环望,可以看见青山和躲在青山下的小小村庄。青山、绿水、白云、大桥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h3> <h3>沿着塔拉河继续南下,这里有一段70多公里长的峡谷,被列为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峡深谷窄,路转峰回,这里真的是风景如画 。</h3> <h3>一部电影,一座城,一生回忆,前南电影《桥》里的塔拉桥,建于1937年至1940年。后确实被游击队炸毁,之后修好,沿用至今。在桥上走一走,感受下电影所带来的情绪,桥头塔拉桥餐厅吃个羊排餐</h3><h3>“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单曲循环中</h3> <h3>波德戈里察市是黑山共和国首都,1945 年至 1992 年间名为铁托格勒。位于黑山东南部斯库台盆地莫拉查河畔,靠近斯库台湖。1326 年首见于史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于战火,仅存土耳其钟楼、清真寺一处和几处房屋。现重建为一座新城,基本上可称为一座游乐城,全城面积 1/7 被辟为公园和游乐设施。</h3> <h3>翌日清晨,我们由酒店步行至波德戈里察的基督复活教堂,这座塞尔维亚正教会的教堂于1993年开始动工,2014年10月7日竣工。现为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东正教堂之一,教堂奉献给宣布宗教自由的米兰赦令颁布1700周年。</h3> <h3>黑山共和国 【波德格里察】 基督复活东正教教堂 其钟楼上方有 巴尔干地区最小的钟 13.5公斤 和巴尔干地区最大的钟 40吨 。</h3> <h3>正赶上当地一个大的宗教活动。</h3> <h3>教堂内部装饰十分华丽,墙壁和屋顶的壁画都是圣像和基督教故事,相当精美。<br></h3> <h3>风雨中的“千禧桥”耸立在莫拉查河上,2000建成的“千禧桥”外观漂亮,极富艺术感,是波德戈里察的标志建筑!</h3> <h3>黑山共和国【斯库台湖】斯库台湖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是阿尔巴尼亚与黑山 边境上的边界湖,长 48 千米,最宽处可达 14 千米,最深 44 米,湖边有很多小村庄,以古老的寺院和城堡闻名。</h3> <h3>和美丽的波黑女孩合影,典型的巴尔干斯拉夫美女,高挑,健美的身材,姣好的容貌, 热情,大方,诚挚,一口带口音的中国话。</h3> <h3>或许,只有历尽世事,才会明白,眼前拥有的,才是真正应该珍惜的。</h3> <h3>多少年之后再回首,你会感触:曾经的相遇相聚,在你的记忆中虽已不再清晰如昨日,却时时被清幽的花香唤起,被纷飞的细雨淋湿,被徐徐的清风牵动......</h3><h3>仿佛是午夜那首悠扬的乐曲,再次响起,依然是我们最熟悉的旋律。</h3><h3>感谢生命中的那些相逢,感谢那些身边和远方的朋友。珍惜有你们的日子,陪着我一路前行。</h3> <h3>旖旎风光</h3> <h3>中午在斯库图湖边吃午餐,然后驱车3小时进入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在途中发现,所有往返车,虽然阳光明媚,车灯都是亮着,一问当地导游,说,这是交通规定。还有发现虽然阿尔巴尼亚经济不太好,但路面车奔驰,宝马的比比皆是,而且,左舵,右舵的车都行驶在路上。</h3> <h3>午餐后驱车前往阿尔巴尼亚,路过机场,入境大厅是一排陈旧的平房,低矮狭窄,设施简陋,过境通道也不多。</h3><h3>一进阿尔巴尼亚境内,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这里的汽车不少。主要大街上汽车一辆接一辆,真可谓车水马龙。与别的东欧城市不同,地拉那街头几乎是清一色的西欧产小轿车。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这些车都是阿尔巴尼亚到西欧打工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带回的二手车,据说目前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奔驰车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不过,地拉那的交通设施却不够完善,红绿灯为数极少,斑马线模糊不清,司机违章停车、抢道的情况随处可见,整个城市的交通秩序显得有些混乱。</h3> <h3>全市树木掩映,有公园和街心花园200多处,数条林荫大道从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广场向四周辐射。1969年,在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23周年纪念日之际,为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树立的铜像在斯坎德培广场落成。广场附近有清真寺(1819年建成)、索古王朝的王宫、民族解放战争博物馆、俄罗斯式建筑文化宫和国立地拉那大学。城市东部和北部的主要部分是旧城区,那里大多是具有传统特色的老式建筑。市内有剧院、博物馆和音乐厅。市东郊的达埃蒂山,高1612米,建有占地3500公顷的达埃地民族公园,周围建有人工湖、露天剧场和休养所等。<br></h3> <h3>在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首都,古老的斯坎德培广场风格也像极了我国的天安门广场,尽管没有那么宏伟,但却是当地人日常聚集的地方。斯坎德培是 阿尔巴尼亚 的民主英雄,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在广场建立起一尊11米高的青铜像。</h3><h3>而在广场不远的历史博物馆门前,带有浓重的社会主义风格 马赛 克壁画横跨在天际,壁画上彰显着 阿尔巴尼亚 人民自信自强的姿态。当我们走过那些被重新改造过的色彩斑斓的建筑,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曾经社会主义留下的气息,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油然而生,街景和建筑似曾相识,好像在某个时候来过这里。</h3> <h3>地拉那(Tirana),阿尔巴尼亚首都,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国土中西部的伊什米河畔,西距亚得里亚海岸40千米 。人口约353,400(2003年官方估计)。位于中部克鲁亚山西侧盆地,伊塞姆河畔,东、南、北三面环山,西距亚得里亚海岸线27公里,正处在肥沃的阿尔巴尼亚中部平原的末端。平均气温最高23℃,最低6.8℃。居民大部分是穆斯林。 地处山间盆地,冬季温湿,夏季干热。</h3> <h3>提起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中年以上的中国人大都会记得《歌声飞向地拉那》这首传唱一时的老歌,以及那段特殊的中阿友好时期。初夏时分,记者乘飞机来到了这座有“亚得里亚海明珠”美誉的城市。<br></h3><h3>地拉那给人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建筑业的欣欣向荣。无论在市区还是城郊,都可看到建造新房的火热场景。据统计,近5年来,阿建筑业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建房热一方面改变了阿尔巴尼亚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带动了阿整体经济的发展。</h3><h3><br></h3><h3><br></h3> <h3>财政部</h3> <h3>霍查执政期间,陆续与南斯拉夫、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友好关系,特别是阿尔巴尼亚接受甚至索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量的经济和物资援助,但却又一一断绝与这几国的来往,导致阿尔巴尼亚陷入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局面。根据资料显示,霍查执政期间杀害了超过六千名政治犯,其中十分之一为女性。</h3><h3>1991年,也就是霍查去世后6年,阿尔巴尼亚进行了民主化改革,但是国家的经济问题依然严峻,而有组织犯罪、科索沃难民等也是严重的问题。</h3><h3>1990到1992年之间阿尔巴尼亚结束了46年的仇外的共产主义统治,并且建立了多党的民主政治。这个过渡非常艰难,政府已经开始处理过高的失业人数、普遍的贪污、荒废的基础设施、强大的与高层政府官员有关联的有组织犯罪网络以及政敌的分裂。国际观察员认为2001年的国会选举和2003年的地方选举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已经向民主政治迈开了脚步,但是同时认为这还远远不够。</h3> <h3>斯坎德培广场是体验当地日常生活的最好去处。孩子们开着橙色的塑料小车在你脚边呼啸而过,而真正的小汽车则在广场南部的斯坎德培骑马雕像(equestrian statue of Skenderbeg)下扬起阵阵尘土。当你驻足观看这位民族英雄标志性的山羊头盔时,该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Et'hem Bey清真寺(1789~1823年)的尖顶就会跃入你的眼帘。清真寺后面是一座高大的钟楼,你可以爬到钟楼顶上俯瞰整个广场和色彩艳丽的费里斯转轮(一种在垂直转动的巨轮上挂有座位的游乐设施,因其发明者19世纪美国工程师乔治·费里斯而得名。)还有坐在里面显得很小的地拉那人。</h3> <h3>广场的北面是国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是阿尔巴尼亚最大的博物馆,珍藏着这个国家大部分的古代文物。博物馆的正面装饰着精美的镶嵌壁画《阿尔巴尼亚》(Albania),它反映了从伊利里亚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尔巴尼亚取得的所有利用。博物馆的前身是意大利占领时期的警察总局。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是国家依然动荡不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奥、匈、意、法军占领。二次世界大战中则被意大利占领。由恩维尔·霍查领导的共产党人参与了抵抗运动,并在1944年获得解放后取得政权</h3><h3><br></h3> <h3>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h3><h3>地拉那最著名的古迹是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奥斯曼土耳其对于欧洲的统治,造成在巴尔干半岛大量的穆斯林。有穆斯林就有清真寺。这座逊尼派的清真寺已经有百年的历史。纯白的结构,充沛的几何形状非常的典雅。</h3> <h3>地拉那广场中日本著名设计师作品。</h3> <h3>克鲁亚古城在阿尔巴尼亚中部城市,克鲁亚区首府。在地拉那以北20公里。人口1.1万(1983)。1443-1468年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争中心。</h3> <h3>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护的很好,有美丽的山川海滨风光,还有古老的石头城堡,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是南欧国家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它是从平原通往山海的要塞之地,克鲁亚古堡依陡峭的山坡而建,历史悠久,大约在公元5—6世纪的城堡,在古城堡左边的入口处,有一座名族英雄的纪念像,他跃身马背双眼炯炯有神凝视前方,随时准备着向敌人发起进攻,这座雕像便是捷尔吉.卡斯特利奥特.斯坎德培,是1982年11月1日建立起来的,他是受克鲁亚以及整个阿尔巴尼亚国家人民所尊敬的英雄人物。克鲁亚城堡是灰色石砖建造的,从外部看有一定程度的毁坏,在城堡里四处看看古老的城墙、古老的街道、以及斯堪的培博物馆,感受一下克鲁亚在5、6世纪的繁荣昌盛。克鲁亚古城堡海拔四千多米,气候凉爽,景色秀丽,是阿尔巴尼亚旅游中必去的避暑胜地,行动起来吧,来看看南欧克鲁亚古城堡的别样风情。</h3> <h3>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15世纪抵抗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在25年的时间里,斯坎德培在阿尔巴尼亚的山区中坚持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游击战。1450年、1457年、1467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三度围攻克鲁雅城,但始终都未能成功</h3> <h3>克鲁亚城是从平原通往出海口的要塞。克鲁亚古城堡始建于公元5—6世纪,在东南陡峭的山坡依山而建,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最有名和最重要的城堡之一。</h3> <h3>斯坎德培博物馆建成于1982年11月1日,是阿尔巴尼亚最著名的旅游景点。</h3> <h3>博物馆的原址,在12世纪时,是十字军东征的城堡。斯坎德培博物馆体依托险峻的高山而建,构成克鲁亚城独特的一景,宛如一座纪念碑,让人民永远记住这位在15世纪抵抗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h3> <h3>博物馆里面设计的既有历史感,又不失现代意思。据说设计师是霍查的女儿和女婿。</h3> <h3>1443-1468年,克鲁亚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争中心。</h3> <h3>他出生于克鲁雅的一个拜占庭帝国贵族家庭,其父是伊庇鲁斯地区众多反抗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的小领主之一。当抵抗失败后,其父被迫臣服,并交出包括斯坎德培在内的四个儿子作为人质。</h3> <h3>斯坎德培被迫改信伊斯兰教后,在阿德里安堡接受了军事训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位统帅,在获得一系列胜利后,他被封为“阿纳夫特鲁•伊斯坎德•贝伊”,意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老爷”。 </h3> <h3>山城克鲁亚有一条古街,16世纪由奥斯曼帝国修建,两旁皆为木造平房,路面由光滑的鹅卵石铺成。</h3> <h3>古街出售的商品,有阿尔巴尼亚的旅游纪念品、纺织品和地毯等。</h3> <h3>从阿尔巴尼亚去往萨拉热窝,还需原路回到黑山,车程3小时,距离180公里,当晚入住黑山酒店。</h3> <h3>再次进入黑山入住酒店,第二天阳光明媚,早餐后9点出发,目标参观两处中世纪古城。</h3> <h3>关于布德瓦的老城,有许多不同的故事和传说,学者和历史学家们认为布德瓦老城从前是一个小岛,后来小岛与大陆之间形成了一个地峡。布德瓦老城最初被希腊水手发现,但直到罗马帝国占领了整个黑山海岸线后,古罗马文明对布德瓦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h3> <h3>布德瓦位于亚得里亚海畔,以美丽的沙滩、丰富的夜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地中海式建筑而闻名于世,是黑山最有名的旅游胜地。布德瓦海岸线长约21公里却拥有17座海滩。<br></h3> <h3>老城的城堡坐落在布德瓦的最南端,旁边的海景非常美丽。城堡里设有小型博物馆和图书馆,珍藏着宝贵的典籍和地图。</h3> <h3>布德瓦老城1979年遭受到大地震的重创,直到1987年整体重建花费了八年的时间后才重回原貌。在城墙包围着的老城区内,还保留着中世纪的气息。</h3> <h3>它的古城是城墙环绕的一座堡垒,一个城门出去时一片平坦的沙滩,而狭仄的条石铺的街巷、红色瓦片铺的房顶,造型精致的房屋。</h3> <h3>布德瓦曾长期被威尼斯所控制,城中各处的细 节无一不透露出威尼斯式的奢华。从城堡俯瞰,蔚蓝的海水,城中精致的花园,海滩边为数众多的豪华 餐厅和酒吧,吸引了大量的各国名流富豪每年来此度假。这里还有朴素的老城区小街,外观布德瓦老城 中三个主要的教堂—建于公元 7 世纪的 St Tvan 教堂、建于公元 840 的 Punta 的 St Marys 教 堂、建于 1804 年的 Holytrinity 教堂,布德瓦老城威尼斯风格的城墙是游人向往的地方。</h3> <h3>绝大多数的老城建筑是由威尼斯人设计的,从门、铰链、窗户、阳台直到其它显而易见的小装饰无不体现了威尼斯共和国时期的罗马风格的设计。</h3> <h3>圣依凡(天主)教堂坐落在城堡北侧,建于17世纪,其高耸的塔楼是地标性的建筑。</h3> <h3>漫步在白色石头铺就的小路上,石质的建筑、小窗户、瓦片屋顶、众多的特色小商店、咖啡馆或是啤酒屋,那么的宁静、充满阳光,脚步不由自主的放慢下来。</h3> <h3>布德瓦是黑山旅游业的支柱。到目前为止,布德瓦是黑山境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h3> <h3>它是典型的地中海,夏季炎热,冬季温暖湿润 ,全年有230个晴天,布德瓦是最温暖的地中海城市,一月份的平均温度是8℃,七月份的平均温度是29℃。在布德瓦夏季的平均温度是25℃,冬季的平均温度是 9.3℃。夏季布德瓦的海水温度可以达到24.7℃,而在秋季,海水温度可以保持在18℃到19℃之间。</h3> <h3>古城实在不大,不一会的功夫就逛完,古城外的海滩值得看一看。</h3> <h3>这是长达1600米海滨沙滩斯洛文尼亚海滩,斯洛文尼亚人来此度假而闻名。据说海对面颜色较深的这组楼房是属于俄罗斯人的,里面设有赌场。《007》系列《皇家赌场》就是在那里拍摄的。</h3> <h3>果不其然,在古城的外面就是大海,海滩也很迷人。</h3> <h3>远离喧嚣的古城,这片大海安静地让人忘掉一切。</h3> <h3>从外面看到的布德瓦古城也很有魅力。这些面向大海和陆地的城墙在历史上有多少抵抗外来侵略的故事?无法一一考证。</h3> <h3>午餐后,我们驱车来到科托尔古城 ,我们的游览就从西门开始。西门又叫海门,这里是科托尔的主要入口,建于1555年。城门上有一颗星,并刻着“1944.11.21”,纪念城市从纳粹统治下获得解放。上面还有一句铁托的名言:不要拿走我们的东西,我们也不会拿走你们的。</h3> <h3>科托尔古城游客中心位于古城正门入口,也就是海门旁,记得索取一份中文地图。这座被高大城墙包围的古城坐落在狭窄海湾的岬角处,大型游轮可以直接停靠在海门外的码头,科托尔不愧为深水良港。</h3> <h3>穿过城门时看到一座圣母与圣子石头俘雕像,两侧有圣.特里芬和圣.伯纳德陪伴。</h3> <h3>圣尼古拉斯东正教堂坐落在科托尔老城北侧,建于1909年。城中有半数以上居民是东正教教徒,教堂正面有两座洋葱顶塔楼</h3> <h3>猫咪也是科托尔一景,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它慵懒的身影。冰箱贴、绘画等小工艺品常常有猫的造型,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有猫博物馆。据说科托尔在16世纪曾遭鼠疫,人们便大量养猫,因此当地人对猫有特殊的感情。</h3> <h3>古老的地中海港口“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h3><h3>它被威尼斯共和国时期建造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墙所环绕,而从当地建筑物的风格上就可以明显感受的到威尼斯文化对城市的影响。</h3><h3>作为亚得里亚海边最犬牙交错的海岸,科托尔湾有时会被称作欧洲最南端的峡湾(实际上科托尔湾是一个隐藏的河谷),而科托尔湾附近高悬的奥尔延和洛夫琴石灰岩崖壁则组成了大自然创造的最壮美的地中海风景。</h3><h3>当然,海景房,心爱的早餐,和一群猫咪的陪伴,组成了一个最好的清晨</h3> <h3>科托尔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纳入古罗马帝国版图,后又被拜占庭占领。威尼斯共和国统治了400多年之后,又在奥地利人、意大利人、法国人、英国人之间几易其手。如今,它是黑山共和国最富盛名的旅游城市,巴尔干旅行的首选地之一,因完整保存了中世纪城镇建筑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从高处俯瞰,科托尔是一座三角型的古城,优雅地探入科托尔湾。港湾不大但海水很深,可以停泊大型游轮,每年进入旅游旺季,来自意大利、克罗地亚的游轮便源源不断地带来一拨又一拨世界各地的游客。科托尔有三个城门,临海的大门朝西,临河的大门朝北,都建于16世纪,还有一个南门,朱尔迪克门,建于13至18世纪。</h3> <h3>在科托尔,不经意间就会看到这个带翼雄狮的形象。似曾相识?对的,与意大利威尼斯家的狮子是一样一样的。为什么?因为1420年至1797年科托尔归威尼斯人统治,树几个威尼斯式的城市标识又算得了什么?</h3> <h3>科托尔位于黑山南部,古城保留有城墙而具有威尼斯的风格特质,这里拥有整个黑山最奇特的景色。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像迷宫一样,将小广场与古老的教堂和昔日官员的豪宅连在一起。来这游览的乐趣就是在这环境绝佳的城镇里漫步。美丽的科托尔古城,如今是一个旅游度假的胜地。而在一战时期,这里是一个军事堡垒。科托尔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当之无愧的兵家必争之地。科托尔背靠大山,面朝科托尔海湾,走到旁边的山顶就可以俯瞰整个科托尔海湾,而科托尔海湾就只有一条出入口。所以,如果控制了科托尔,就等于控制了整个科托尔海湾。</h3><h3><br></h3> <h3>和这些古老的建筑,仿佛回到了中世纪。武器广场在科托尔老城的西侧是这座古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入口,周边有店铺和咖啡馆,主城门和钟塔也在广场旁。对了,看到这个刚进城时看到的钟楼下的黑色金字塔吗?答案来了!据说它是耻辱柱,如果市民犯法或是做了不道德的事,就要被拉到这里羞辱一番</h3> <h3>科托尔古城的古城墙Kotor城墙位于老城区东部,长度约为4.5公里。修建于几乎是垂直的峭壁。为了防御,从9世纪起就在圣约翰山上建起了要塞,14世纪又加筑了一道防护性围墙,直到19世纪才竣工。</h3><h3> 这个城墙的特点在于,登高之后可以一观Boka湾的全景以及Kotor全城,非常漂亮。</h3><h3>从这里可以看到科托尔古城呈三角形。</h3> <h3>凭依古城,不觉思量,那些失散的山河故人,是否已沧桑了模样?那条风尘仆仆赶赴的路,是否被岁月漫长了归期?光阴无言,心情沐雨,被雨气沁凉的思绪,绾成一首曼妙悠远的诗。</h3> <h3>皮马宫殿后面,就是科托尔最壮观的建筑圣.特里芬大教堂了(也叫科托尔大教堂)。它始建于1166年,多次遭到地震破坏,屡屡重建。在1667年的地震中教堂整个正立面都损毁了,于是便增建了两座巴洛克式钟楼。右边这座钟楼上有2016年字样,应该是修复完工的那一年,而左边那座钟楼写着1166,是教堂初建的年份。</h3> <h3>古城建筑受威尼斯、拜占庭及奥斯曼帝国影响很大,众多的中世纪建筑使这座城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和历史文化双重遗产。狭窄的石板小巷,随处可见的教堂,漫步其间令人流连忘返。</h3> <h3>与布德瓦一样,科托尔古城同样洋溢着浓郁的意大利风格。因为历史上亚得里呀海这一带都曾经被威尼斯王国统治。所以,布德瓦,科托尔,包括还有个佩斯塔,都深受意大利文化的熏陶,所以整个建筑的风格都明显的体现着意大利的风味。</h3> <h3>科托尔(Kotor)古城是一座中世纪小城。在历史上,这里曾经被罗马、拜占庭、威尼斯、奥斯曼、奥匈帝国等先后统治,尤其是威尼斯的统治时间长达近四个世纪,难怪这里的建筑有典型的威尼斯风格。也被Lonely Planet 形容:梦幻的群山环绕峡湾美景,仿佛回到中世纪保存完整的古镇。现代的豪华邮轮在悠扬的钟声里缓缓驶进斜阳照射的港湾,让人产生一种古今时空交错的感觉。科托尔港湾的美丽景色,令人沉醉!科托尔有两个地方最吸引人,一是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格局;二是完整的、从海边到山顶的城墙和堡垒。</h3> <h3>走在弯曲的街道和纠缠的小巷里,你会感觉到城区面积似乎比实际大,漫步10分钟,也许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科托尔最好的观光方式的莫过于漫无边际的散步。</h3> <h3>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托尔古城,不论是当年的政府机构还是博物馆,处处体现着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此建筑为17世纪皇宫。</h3> <h3>城外是一池碧水,不时有海鸥在嬉戏。古老的城门外有2尊古炮,城墙上雕刻着长翅膀的狮子。白天熙熙攘攘的游人络绎不绝。推荐早上6点多进城逛逛,古城内基本没人,适合拍照。更美的是科托尔海湾!与其说是海湾,不如说是个湖。水面一丝波浪也没有,若不是那巨型邮轮停在码头上,真不相信会水会有那么深。清晨,在海湾边漫步,游艇一个比一个漂亮。码头边,隐约有2个垂钓者的背影,似一幅水墨画一般。随着太阳的升起,把科托尔海湾从云雾中展现出来,两边的青山映衬在碧绿的地中海中,是摄影者的天堂。</h3> <h3>科托尔有众多的古建筑,一层往往开成了艺术品商店、餐厅或咖啡馆,给这座中世纪古城带来一点现代世俗气息。</h3> <h3>再见!黑山。这个秋天来到这里,秋水深处,谁在轻轻呢喃,“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其实,经过的所有值得深深铭记的真的也很多,就像一场花开的无言,美到极致,美到忧伤。风轻轻吹过的眸间,注定不留痕迹。但是,来过就好。无论是一刹,还是永远,都那么美。即便,多年以后忆起,依旧温暖,透着令人心醉的光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