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硬笔字学习的困惑—致家长

武昌好风书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书法这类技艺类的东西,不管怎么总结规律,也需要一个最基本的相对较长的训练时间。任何速成类或其他花哨的旁门左道在结果面前都会真相大白,因为它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规律。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先说说那些个号称多少天速成练字法的机构。这些以此为幌子的培训机构无非就是抓住一部分人想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事实上所有上过速成班的没一个能写出过扎实的硬笔字。<br>&nbsp;&nbsp;&nbsp;&nbsp;&nbsp; 再说那个凹槽练字法,实际上是一个惰性的一厢情愿的错误手段。因为练字主体没有对所练之字做最基本的结构分析,手中的笔只是在阻力作用下沿凹槽行进。即不能做到朴素审美认可(五六岁以上孩子虽没有理论审美概念,但具备朴素的审美,即最初级的经验审美)更做不到根据结字规律做举一反三。一旦离开凹槽模板,头脑空白一片,无法有意识的去美化所写之字。<br></h3><h3><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面说的是学的问题,然后我再说说教的问题。我以前说过,自己会写是一回事,能通俗易懂告诉别人怎么写是另一回事。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写横画要微微左低右高的写。为什么,很多写字的老师并没有说清楚也说不清楚。(今天这里不讨论具体技法,我将在以后的文字里说)。当然老师的语言表述能力也是一个问题。一个只会说横平竖直、字在格子里大小要适中的老师,只会让孩子感到凌乱。为什么要横平竖直,格子里的字多大才叫适中?你需要给他一个形象贴切的适合他年龄特征的比喻或说明。我常给那些写字顶格、写满格的孩子们说,格子就象鞋,写在里面的字就象你的脚。如果你的脚顶着鞋或者和鞋一样大,你走路会舒服吗?所以字和格子之间应该留些空间……</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事书法教学的老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硬性条件,那就是综合的传统文化修养。<br>&nbsp;&nbsp;&nbsp;&nbsp; 书法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存在的,即便最初级的不能上升到书法的写字阶段也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而只谈写字。而这些有着一定国学修养的书法教师会显得更加胜任。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古文字、传统碑帖和先贤留下的大量书论了解更多,有的还做过系统的研究。有了这些传统文化底蕴,课堂就会有厚度,孩子在练字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学修养,增加了学习兴趣。<br></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然后我再说说如何应对孩子的个性差异问题。<br>&nbsp;&nbsp;&nbsp;&nbsp;&nbsp; 孔子说:“有教无类”就是说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这句话侧面证明了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有的孩子练字一点就通,有的孩子不是你付出一点耐心就能解决问题。你需要一个有所针对的方法。如果没有多年丰富的教育经验,如果没有游刃有余的多种教学方案。如果没有一定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做理论支撑,你就会事倍功半。<br>&nbsp;&nbsp;&nbsp;&nbsp;&nbsp;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学练字时目的很明确,就是能让孩子作业中字整齐一点好看一点,说我们孩子只练硬笔字即可。家长的心情和要求都无可厚非。但我们却要求硬笔毛笔一起练。为什么?因为存在一个溯源问题。中国汉字发展到今天的各种印刷体和每一个硬笔书法家的字体都是毛笔字的一脉相承。为什么硬笔字笔划也要有提按有轻重虚实有笔锋才更好看,为什么转折处要顿一下,为什么大横划要两头略重中间略轻,因为硬笔字骨子里流的是毛笔字的血。所以说有些书法培训机构只教硬笔字这是不可取的。拿硬笔可以练字的结构,练习框架;拿毛笔可以练字的骨血。这样写出来的硬笔字才更耐看的。<br> &nbsp;&nbsp;&nbsp;&nbsp;&nbsp; 最后说一个家长很困惑,很多老师也无奈的硬笔字问题——孩子练字不能学以致用。<br>&nbsp;&nbsp;&nbsp;&nbsp;&nbsp;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练字时写的字不错,一旦写作业,糟糕的字就原形毕露。家长很是头疼。 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说。<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一个方面是转化问题。练字时,注意力在练上面,专注写字,不怎么关注书写内容。除非老师要求否则不太关注写多少字,只要写好看就行。表现为书写速度较慢,字写的不错。这是有意识训练。而写作业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书写内容上,因为字本身练的还不够熟练,还无法利用肌肉记忆和习惯达到字形不经意转化过来。这需要一个过程。还不能做到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个方面是老师的问题。很多机构只注重单个字练习,不重视甚至不知道章法练习的重要性,一个培训学期下来一直在练单个字。<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集划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篇。我把这种现象比作跳舞:写好一个字是单人舞过关,写好一行字或一篇字是集体舞过关。单人舞好跳,集体舞就要注意舞者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一行字和一篇字就要注意字和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字距和行距。不管横向书写还是竖向书写,中轴线要对齐,这样出来的一行字才整齐,也就是大家说的行气贯通。没有行气贯通的一行字上下或左右摇摆不定,像一条蠕动的蚯蚓……有界格的还要注意字的占格比例等。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很重要,行距最低也要保持大半个字的距离,理想的一个字距离最好。行距越开,行呈现的线感视觉越强。通篇下来有阵列感,看着有整体感,也清爽。当然行距宽度也不能超过2个字高度,孩子写的时候家长或老师把关一下。横式书写中字写得过大的孩子写两行空一行的做法比较好。<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里说的是写字,不是书法。书法是有一行字左右摆动或上下摆动现象的。清朝的郑板桥书法就有 “乱石铺街”无行无列的现象。书法大家王铎的草书一行下来也是左摆右摆的,那是书法,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三个方面是孩子写作业时的心态问题。现在的孩子,来自生活中的诱惑太多。孩子急于赶作业,一边写一边想着赶快写完了好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玩玩具…….笔下自然“龙飞凤舞”写的字看的家长想哭!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总之,要想孩子写好字。家长拖不得也急不得,只要找到合适的、相对固定的老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以及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你的孩子一定可以写出一手让人满意的字。<br>  今天就聊到这里,下一篇我们谈谈具体的技法。希望这些文字能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武昌 郝剑锋&nbsp;</h3><h3> 2019.10<br></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郝剑锋老师电话:1310067422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