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荥经行

金妹

<h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节之际,我们应邀去到雅安市荥经县城青青家做客。</h3><h3>2019年10月3日,上午10点30分我们一家老小13人浩浩荡荡地从成都出发咯。</h3> <h3>青青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全城最豪华的七星园酒店。</h3><h3>酒店的仿古式建筑很独特,分别由7个独立的3层楼小庭院组成;每个庭院内都有不同风格的设计,花草鱼鸟,楼亭廊阁,雕龙画凤的,工艺十分精致。特别是房间的空高至少有4米,室内宽敞明亮,中央空调,智能窗帘,音乐配置使人神清气爽。</h3><h3>真想长期住在这里!</h3> <h3>青青安排我们赶到荥经城吃午饭,下午要去汉源山谷。</h3><h3>由于国庆假期出行的车辆太多,本来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却走了4个多小时。下午两点多钟了才吃午饭,只好改变了一下行程,下午去了云峰寺。</h3><h3><br></h3> <h3>青青亲自给我们当起了导游:</h3><h3>荥经云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位于荥经城东南4公里处,占地80余亩。相传,女娲从太湖取石补天,不慎坠落一颗于寺内,人称“太湖飞来石”,故又称“太湖寺”。</h3><h3>  雅安荥经云峰寺始建于唐,赐额于宋,兵毁于元,修复于明,续修于清。寺有三奇:古楠、神水、太湖石;有三绝:佛塔、风洞、摇亭碑动。吸引诸多文人墨客光顾,如张大千、刘文辉等名人曾在此吟诗作画、挥毫泼墨。寺内千年的桢楠、银杏、古杉参天,荫翳蔽日,形成天然“氧吧”,是浏览观光度假胜地。</h3> <h3>寺庙及其周围生长着桢楠、银杏等名贵林木。这些珍稀古树以桢楠为主,树干粗壮,高耸入云。最大的要六人才可合围,堪称"桢楠王",是西南地区罕见的珍稀古桢楠植物群落,为古刹增添了不少亮色。</h3> <h3>夜幕下的七星酒店,非常漂亮!</h3> <h3>晚餐我们品尝到了荥经的柴火鸡,新鲜真美味,好吃好吃😊!</h3> <h3>第二天早餐是在七星园的早餐厅用餐,早餐食品品种很多很多,果果妹妹自己拌了一碗干面条,味道不错,很好吃。</h3> <h3>早餐后,我们出发了,往汉源方向去到太平村精品旅游环线最高位置的玻璃屋农家乐游玩。</h3> <h3>车辆沿着雅西高速公路前行,途经著名的泥巴山隧道。</h3><h3>泥巴山位于雅安市荥经县和汉源县两县之间,主峰高3300米,国道108线由此通过。山虽不高,路却艰险。泥巴山垭口海拔2552米,是翻越大相岭这个著名的气候分水岭的必经之路,泥巴山垭口是从东北方向远眺贡嘎群峰的绝佳观景台。公路一直呈之字形蜿蜒而上。</h3><h3><br></h3><h3>雅西高速公路泥巴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汇处;龙门山断裂带边缘,是雅西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四川省已建成的第二长的公路隧道(新二郎山隧道全长13459米)。</h3><h3>泥巴山隧道全长超过10公里,是我国西部复杂山区高难度公路隧道的典型工程。</h3> <h3>穿过泥巴山隧道,眼前是一片晴空万里,干旱的河谷,裸露的岩土、低矮的灌丛和满山的花椒树。唯其独特的纬度和气候,使得泥巴山的花椒成为了名誉中外的“贡椒”</h3><h3>连续不断的十公里长的下坡,让我们很快就进到了汉源城,随后车辆又开始蜿蜒盘旋在上山的道路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整个汉源城已在脚下,汉源湖映入眼帘,远远的望去山坡上不断的有累累果实一晃而过,我们还没来得及拍照,正在惋惜。哈哈!我们渐渐地看清楚了是苹果🍎漫山遍野的苹果🍎!红彤彤的苹果🍎!</h3><h3>到了山顶,三辆车都停了下来了,玻璃屋就在眼前,漫山遍野的苹果🍎就在面前。我们一阵欢呼雀跃。</h3> <h3>午餐开始了,土鸡炖汤,土鸡烧烤,烤红薯,烤土豆,烤玉米馍馍,真是一顿丰盛营养美味大餐啊!😊😊🍺🍺🍵🍵🦃🦃🦃🐓🐓🐓</h3> <h3>午饭后,我们来到观景台,汉源湖非常的宁静,城区密而紧凑。观景台上风很大,使人有些站不住。</h3> <h3>汉源县城建在半山腰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城。汉源湖就在山下,紧邻汉源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汉源是一个刚建成没几年的新城,老县城已经淹没在汉源湖中了。原来的汉源县城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一块平原上,地处大渡河旁。由于电站的建成,老县城的居民就不得不搬离自己的家园了。电站水库蓄水是在2009年,次年这个水库改名为汉源湖。</h3><h3>汉源特产花椒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h3> <h3>汉源山谷玻璃屋农家乐,我们在山上呆到很晚才回到荥经七星园酒店。</h3> <h3>第三天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计划参观荥经颛顼广场及博物馆。参观曾庆红砂器制作工艺及砂器博览园。然后再去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h3> <h3>荥经砂器,四川省荥经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br></h3><h3>荥经砂器有着两千多年的烧制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齐名。荥经砂器以“荥经砂锅”闻名,是以本地盛产的一种黏土和煤灰,经过10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荥经砂器质地古朴,抗腐蚀、耐酸碱,不起化学反应,储存食物不易变质,能保持食物营养成份和食鲜味美,因此广受赞誉,经久不衰。2008年,荥经黑砂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h3><h3>2013年11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荥经砂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h3> <h3>原计划参观了砂器馆,12 点出发去龙苍沟,下午4点返回七星园大酒店,青青父母安排宴请晚餐</h3><h3>小徐老师的认真辅导和砂器制作的玩泥天地深深地吸引着两位小朋友。</h3><h3>他们分别制作了自己喜欢的笔筒,贴上了花纹,还约成了曾老板,待笔筒烧制成功以后,分别将笔筒寄到成都和山东。这下子可好啦,两个小家伙的心里乐开了花!</h3> <h3>由于两个小朋友迷恋砂器制作体验,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去龙苍沟了,下午我们去瞻仰了原荥经县委家属院,现在已经是荥经县博物馆了,还有荥经县第一小学校,这里是果果的奶奶从小生长的地方。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荥经县委第一任书记,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党的好干部乔书记!</h3><h3>姜家大院的老街坊今天回忆起当年乔书记的许多感人至深的点点滴滴,心情依然非常激动,无不称叹,无不深深地怀念!</h3> <h3>2008年,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奇迹般发现了近10万亩野生珙桐。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野生珙桐分布区。</h3><h3>2013年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正式授牌荥经县为‘’中国珙桐之乡‘’</h3><h3>珙桐--荥经千年历史文化变迁的见证者</h3><h3>珙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落叶🍂乔木,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在我国部分地区幸存下来,已成为植物界‘’活化石‘’。目前,野生珙桐只生长在四川省,湖北省和周边地区。</h3> <h3>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三天的荥经之行马上就结束了,晚餐宴请以后,我们就要分别。再见了荥经,再见了青青及家人,真诚感谢你们精心的准备,周到的安排,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那么地大物博,都是和谐明媚的美丽家园。</h3><h3>我爱你,中国🇨🇳!</h3><h3>我喜欢你,雅安荥经!</h3><h3><br></h3><h3><br></h3><h3>制作:金明惠</h3><h3>2019.10.12</h3><h3>完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