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烈士的一封亲笔信

周建国

<h1>1991年3月11日,江泽民同志到韶山参观时,看到了毛岸英的一封亲笔信。</h1><h1>江泽民同志当即叫人复印了一份,并语重心长地对周围的同志说:“如果我们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像毛岸英同志信中说的那样,做人民的忠实儿女,我们就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他还说:“毛主席对子女要求很严,对全党的干部子弟也是一个很大的教育。要宣传毛主席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在这方面,我们后代人都要像毛主席那样,对子女严格要求。”<br>3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长沙听取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他又拿出了毛岸英的那封信,念了几段给与会者听。他说:“我看了这封信后,感慨系之。假如我们所有的干部,对子女都能像毛主席对待毛岸英那样,我们的党一定兴旺,我们的党一定为群众所拥护。”<br><br></h1> <h1><h1>江泽民同志反复提到的这封信,是毛岸英1949年10月24日写给他的表舅向三立的一封信。<br>向三立是毛岸英的外婆向振熙的亲侄子。<br>下面,就是毛岸英的那封亲笔信。</h1><h3></h3></h1> <h1>三立同志:<br>来信收到。你们已参加革命工作,非常高兴。你们离开三福旅馆的前一日,我曾打电话与你们,都不在家,次日再打电话时,旅馆职员说你们已经搬走了。后接到林亭同志一信,没有提到你们的“下落”。本想复他并询问你们在何处,却把他的地址连同信一齐丢了(误烧了)。你们若知道他的详细地址望告。<br>来信中提到舅父“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的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br></h1> <h1><h1>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已经获得了根本的胜利。而对于这一层舅父恐怕还没有觉悟。望他慢慢觉悟,否则很难在新中国工作下去。<br>翻身是广大群众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而不可个别解决。大众的利益应该首先顾及,放在第一位。个人主义是不成的。我准备写封信将这些情形坦白告诉舅父他们。<br>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h1></h1> <h1>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br>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层特别感情的,一种与血统、家族有关的人的深厚感情的。这种特别感情,共产党不仅不否认,而且加以巩固并努力于倡导它走向正确的与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径。但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共产党是坚决站在后者方面的,即“大义灭亲”亦在所不惜。<br>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她有深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她也许现在在骂我“不孝”,骂我不照顾杨家,不照顾向家,我得忍受这种骂,我决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h1> <h1><h1><br>我本人是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同时也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 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这种做法是与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br>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群众观点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个人观点之间的矛盾正是我们与舅父他们意见分歧的本质所在。这两种思想即在我们脑子里也还在尖锐斗争着,只不过前者占了优势罢了。而在舅父的脑子里,在许多其他类似舅父的人的脑子里,则还是后者占着绝对优势,或者全部占据,虽然他本人的本质可能不一定是坏的。</h1></h1> <h1>关于抚恤烈士家属问题,据悉你的信已收到了。事情已经转组织部处理。但要有精神准备,一下子很快是办不了的。干部少事情多,湖南又才解放,恐怕会拖一下。请你记住我父亲某次对亲戚说的话:“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不可个别解决。”这里所指的生活问题,主要是指经济困难问题,而所谓整个解决是指工业革命,土地改革,统一的烈士家属抚恤办法等,意思是说应与广大的贫苦大众一样地来统一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在一定时候应与千百万贫苦大众一样地来容忍一个时期,等待一个时期,不要指望一下子把生活搞好,比别人好。当然,饿死是不至于的。<br>你父亲写来的要求抚恤的信也收到了。因为此事经你信已处理,故不另复。请转告你父亲一下,并代我问候他。</h1> <h1><h1>你现在已开始工作了吧,望从头干起,从小干起,不要一下子就想负个什么责任,先要向别人学习,不讨厌做小事,做技术性的事,我过去不懂这个道理,曾经碰过许多钉子,现在稍许懂事了——即是说不仅懂得应该为人民好好服务,而且开始稍许懂得应该怎样好好为人民服务,应该以怎样的态度为人民服务了。<br>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好听,很容易,做起来却实在不容易,特别对于我们这批有小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的没有受过斗争考验的知识分子是这样的。<br>信口开河,信已写得这么长,不再写了。有不周之处望谅。<br>祝你健康!<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岸英上&nbsp;<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十月二十四日</h1><h3></h3><h3><br></h3></h1> <h1>时间推移近70年了,毛岸英这封信穿越时空,其中激烈直接却又诚恳实在的话语,仍发人深省……</h1> <h1></h1><h1>&nbsp; &nbsp; &nbsp; &nbsp;(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的合影)<br>舅父的信,是为求官而来。<br>“……尤以为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做官),更是要不得的想法。”<br>作为一封回给长辈的信件,毛岸英在开头就写下了“替他惭愧”、“极端落后”等一针见血的字句。<br></h1><h3></h3> <h1>舅父写予毛岸英的话语是殷切的?或许是急迫的?或者甚至是些许谄媚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回信中的坚决与痛心,却是言辞切切,一句句充满“辣味儿”的语重心长,反倒更像是长辈给予晚辈的严厉教诲。</h1><h3></h3> <h1><h1>(从右至左: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在上海大同幼稚园)<br>回这封信的时候,作为一个侄子,一个晚辈,毛岸英大抵是矛盾的。</h1><h3></h3><h3><br></h3></h1> <h1></h1><h1>(从左至右﹕1937年刚到苏联的毛岸英[15岁]毛岸青[14岁])<br>但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我们能读到他的坚决与痛心。<br></h1><h3></h3> <h1>(1948年毛岸英[中]与土改工作队员在一起)<br>“要不得”!他如此说。这三个字,实在坚决,其中蕴含的是身为一个新中国共产党人的觉悟与恪守。</h1><h3></h3> <h1>(1942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看望毛岸英[右一]、毛岸青)</h1><h1>此时新中国刚诞生,掀翻了封建大山的压迫,赶跑了来势汹汹的侵略,又夺取了解放全国的胜利,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h1><h1><br></h1> <h1>但连年的战争,也使全国的物质处于极度贫乏的状态,虽是政通人和,却也是百废待兴。人民因为翻身当了主人,自意气奋发,准备投身建设祖国的大潮中去。</h1><h3></h3> <h1><h1>(1950年毛岸英[右]与外祖母向振熈、舅舅杨开智、舅母李崇德合影)<br>就在此时,却仍然有人“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脑子却没过来”,不想着奉献自我搞建设,攀亲附贵的思想倒有蠢蠢欲动的迹象。<br>毛岸英的舅父向三立所写的求官信,便是一缩影。</h1><h3></h3></h1> <h1>我们有理由推测,在那时的环境下,必然有不少功勋卓著的领导人们的“亲戚”前来攀亲,寻求个一官半职或是散金碎银。</h1> <h1>我们也可以想象,面对“人情”的重压,当时的党的领导人所经受的心理压力,怕是比面对战火都要苦涩一些。</h1> <h1>毕竟都是血浓于水或者情同手足的关系,拒人如诛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面对这些“琐问”,怕是内心必然煎熬。</h1> <h1>然而,通过毛岸英的这封家信,我们可以窥见当时领导人的决心,更能感受到那一代共产党人对原则的恪守。</h1> <h1><h1>(从左至右:毛岸英,毛岸青)<br>“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不讲这种人情。”</h1></h1> <h1>一句铿锵的“要不得”,一句“不讲人情”,当时写来定是痛然、决然!现在读来,却深感信矣、幸矣!</h1> <h1>“望从头干起,从小干起,不一下子就想负个什么责任。先要向别人学习,不讨厌做小事,做技术性的事,过去我不懂得这个道理,碰了许多钉子……”<br>毛岸英的这封信,虽然回的是舅父,斥的是求官,可字里行间也不乏对自己的反思。</h1> <h1><h1>&nbsp; &nbsp; &nbsp;(身穿苏军军服的毛岸英)<br>在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中华民族许多热血儿女毅然投身到抗击法西斯德军的英勇行列中。毛岸英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h1></h1> <h1>诚然!面对功勋卓著的上一辈,面对起点出身较高的自己,以及面对触手可及的捷径,也许毛岸英再也不必从小事做起。<br></h1> <h1>(这是毛岸英[后排左二]入朝参战前的照片,也是他最后一张照片)<br>但从这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一代人心中对于“小事”、对于“原则”的敬畏。</h1><h3></h3> <h1>事实上,毛岸英在生活中的践行更加说明,他不仅仅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h1> <h1>据记载,毛岸英出行时,从来不用小轿车,每次外出,都乘坐公共汽车和电车。他也总是把座位让给那些老弱病残者,而自己却站着挤着。他勤俭节约,穿着朴素,吃大灶吃粗粮。</h1> <h3>&nbsp; &nbsp; &nbsp; &nbsp;(毛岸英与刘思齐的结婚照)</h3><h1>这些细节在我们看来,单拿出来或许显得过于平凡甚至略显“矫情”。<br>但试问本心,倘若我们身处他那样的情境,我们又能否数年如一日地做到?</h1> <h1>(1944年,毛岸英在苏联)<br><h1>再试问,如今很多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又是否每人都能做到这般的恪守?</h1></h1><h1></h1><h3></h3> <h1>“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好听,很容易,做起来却实在不容易。”</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毛岸英与刘思齐)</h1><h1>毛岸英在信中感慨,想必也在心中思量多次,以此警醒,以此砥砺。<br>以至于在后来,毛岸英壮烈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那时,他才28岁。</h1> <h1>在1954年12月志愿军总部发电询问毛岸英遗骨是否运回北京时,毛主席只说了一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br>就这样,父亲把儿子的遗骨和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一样,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br></h1> <h1><p></p></h1><h1>&nbsp; &nbsp; &nbsp; (身穿朝鲜人民军军服的毛岸英)<br>“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靠着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到来。”<br>信中的许多话语,虽然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现在读来却仍然让我们倍感鼓舞和兴奋,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对于“新的时代”的诸多诠释和描述。</h1><p></p> <h1>那时的新中国,就像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br>如今七十年过去了,中国依旧年轻,并更加沉稳。</h1> <h1><h1>(毛主席亲自保管的毛岸英遗物)<br>一封短短的家信,延续的是相同的坚持,连接的是几代共产党人对党性原则的敬畏、对新时代的热切期许和对国家人民深沉的爱。</h1></h1> <h1>也正因如此,这一封晚辈对长辈的批评信,才能在跨越了近七十年后,仍让人肃然起敬。</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