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看战友(三)石家庄相聚(军旅回忆8)

边防老兵李平

<h3>  8月6日抵达石家庄,这是我第二次来石。石家庄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旧称“石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北方重要的大商阜,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h3><h3> 第一次来石是2003年深秋,因公出差逗留了几日,游览了市容,凭吊了华北军区革命烈士陵园,还去了正定县和赵县。当时对石家庄的印象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北方城市,现代化气息不浓,整体观感如同江浙沪一带的地级市。</h3><h3> 十六年眨眼已过,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石家庄变化十分巨大!高大的建筑物巍然耸立,长方体、圆柱、三角形、参差错落,远近有致,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描绘出多种几何图案的剪影。一座座立交桥宽阔平坦,四通八达。一辆辆川流不息的车辆,欢快地奔驰在宽敞整洁的马路上。沿街两侧的绿化带中,造型各异的树木、花卉,千姿百态,绚丽多彩。</h3><h3> 一到夜晚,万盏灯火放光明,一幢幢高楼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也都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如今,石家庄也步入了轨道交通时代,市民们出行可乘坐先进、便捷的地铁。石家庄的轨道交通建设的成就,也有我们的战友黄方歧的汗水,退休后的他,仍为石市的建设贡献力量。</h3> <h3>  </h3> <h3>  正定古城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5公里,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此主政过。正定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寺庙及文化遗迹众多,风俗小吃独特。由于日程安排原因,只是走马观花游览一番。</h3> <h3>  入夜后的正定古城,霓虹灯璀璨,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十分美丽。</h3> <h3>  进入正定古城后,到处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h3> <h3>  古城正定变化很大,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商业文化街的房子,建造得颇具特色。庙宇般小巧玲珑的平房,砖木结构的楼房,飞檐挑角,镂花窗棂,别具匠心。店面呈圆、方、菱、扇等形状,古色古香。就连小小的招牌也十分讲究,设置合理、落落大方。</h3> <h3>  正定荣国府,是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设计和建造的。正定“荣国府”的建设,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h3><h3> 1983年,中央电视台筹拍电视剧《红楼梦》,寻找地方政府共建“荣国府”临时对外景基地。当时在正定主政的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商机,认为将“荣国府”建成永久性建筑,随着《红楼梦》会带动正定县旅游业。他立即派人与中央电视台联系,正定县委、县政府成立筹建“荣国府”专门机构。1984年12月破土动工,1986年7月俊工。《红楼梦》剧组在荣国府拍摄了近2个月,二千多个镜头。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播出。<br></h3> <h3>  习近平总书记与夫人彭丽媛在正定荣国府合影。</h3> <h3>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河北正定县人,别称虎威将军、常胜将军。我小时候爱听徐州大鼓书,最喜欢的是“赵子龙大战长板坡”那段。1990年深秋,因公出差去湖北京山县,我曾专门到荆州当阳市附近的长板坡游了一圈。</h3> <h3>  在正定,战友们请我们在正宗的宋记“八大碗”饭店,品尝了正定的名吃“八大碗”。正定八大碗是传统的美食,历史悠久。相传三国名将赵子龙曾用“八大碗”去犒劳打了胜仗的官兵们。</h3><h3> 正定“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主要以猪肉为主,精选肘子肉,后臀肉,还有以精肉馅制作的肉丸子。四荤主要分扣肘、扣肉、方肉、肉丸子。四素为萝卜、海带、粉条、豆腐以及农家各种时令蔬菜进行搭配。荤素搭配,健康有营养。</h3><h3> “八大碗”传递的是主人们对宾朋的盛情款待,传达的是对团圆美滿的殷切期盼。</h3><h3><br></h3> <h3>  8月7日早饭后,我们先行到河北地质大学小区,看望了我的老首长郝献儒。他是我们团司令部管理股的政治协理员,转业到河北地质大学工作,是一位年已八旬的耄耋老人。2005年秋,他和老伴曾到江苏看望战友,我和夫人陪他老俩口游览了徐州的名胜古迹。转眼14年,老首长身子骨挺硬朗,精气神十足,晚年生活也幸福。郝协理员写一笔好字,退休后潜心研习书法。</h3><h3> 由于日程安排较紧,只与老首长促膝交谈了2个钟头,便起身告辞。遗憾的是未能与郝协理员合影留念,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h3> <h3>  8月7日上午,黄方歧战友夫妇俩专程陪同我们去了西柏坡。西柏坡距石家庄85公里,驱车1小时20分钟顺利抵达,这是我第二次来西柏坡。2004年春,我县对党员、干部开展“两个务必”主题教育,组织上派我带领乡镇党委、县机关的宣传干部一行50余人来西柏坡学习考察。一晃15年过去了,西柏坡变化真大,红色教育基地更显得庄重秀丽。道路平坦宽敞,基础设施齐全,松柏青青,花草铺地,环境优美,还增添了几个新景点和雕塑,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h3><h3> 西柏坡是中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平山县中部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山清水秀,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最后的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西柏坡有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h3> <h3>  8月7号下午从西柏坡返回石家庄后,专程拜访了久别48年的老朋友黄惠平大哥。黄大哥也是一个退伍老兵,也算是我的老战友吧!他是河北邢台人,1959年元月入伍,曾在63军驻石家庄部队服役,是一名驾驶技术过硬的汽车兵。1966年转业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赛汗高毕公社工作,1971年我在赛汗高毕任军代表时结识了黄大哥。</h3><h3> 久别近半个世纪,黄惠平大哥仍是老样子,只是换了满头银发。中等身材的他,体健精干,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已是“奔八”的老人,行走似清风,说话如洪钟;他思路敏捷,两眼有神,谈笑风生,和蔼可亲。老哥俩相见,心情十分激动,两双大手紧紧的抓在一起,久久不肯放松,顿时打开了话匣子,纷纷谈起48年前在内蒙草原上工作时的同事和趣闻。</h3><h3> 黄惠平大哥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曾在赛汗高毕公社任驾驶员。他先开拖拉机,后“鸟枪”换“炮”,开上了一辆墨绿色的国产南京跃进牌卡车,这在当时经济欠发达、交通僻塞的内蒙古草原上,可算是“稀罕物”了!据说全东苏旗公社一级的只有这一台汽车,它可派上大用场了,后被旗军管组调用,黄大哥也随车调到旗里工作。</h3><h3> 我俩都是当过兵的,性格相仿,话能说到一块,心心相印。记得一次他开车回赛汗高毕时,我曾在公社门前的大草原上,试驾过他那辆心爱的一般人不允许碰的“跃进”呢!黄惠平大哥待人热大方,为人厚道诚实,身边的人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当年在赛汗高毕插队的北京知青们,谈到黄大哥时,个个赞不绝口!人老怀土,叶落归根。他后来调回自已的家乡河北,安排在石家庄监狱做行政管理工作,退休后过着“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我祝黄大哥和嫂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h3> <h3>  战友们在正定古城合影留念。王伟辰(左一)、李平(左二)、韩书贤(右一)、黄方歧(右二).</h3> <p class="ql-block">  八月走过的地方,阳光明媚,硕果累累。世界上最大的“村庄”是石家庄,石家庄确实是美丽,可我觉得最美的还是石家庄战友们的心灵。由于已预定去呼和浩特的机票,在石逗留时间仅一天半,这暂短的36小时,让我再次体会到了战友情神圣无比的感觉。8月6日抵石后,就受到了黄方歧、韩书贤、王伟辰等战友的热情接待,用车、游览、就餐等都安排得非常周到,令我感动!</p><p class="ql-block"> 我与韩书贤、王伟辰二位战友原来素不相识。论年龄,他俩小我十岁;论入伍时间,我早他俩七、八年,让我们相识的渠道是583团战友群。这次相聚,他俩视我为久别几十年又重逢的老战友,一见如故。倾心畅谈昔日火热的军营生活,共同回味那段美好的靑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王伟辰战友身材魁梧,肩膀宽阔,结实得像一堵墙似的,他笑容可掬,忠厚老实。我和王伟辰战友都曾在583团特务连侦察排当过兵,他不时地询问、打听当年在部队时那些首长和战友们的情况。我俩聊起来犹如“同吃一锅饭,同站一班岗”的战友一样。伟辰告诉我,他还没有退休,现在仍做物流方面的工作,还讲到早些年,他曾驾驶大型货运卡车去过南京呢!一下子拉近了我俩之间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韩书贤战友热肠古道,显得文雅、腼腆、深沉、言语不多、有内涵。他对摄影技术颇有研究,跑里忙外的为我们拍照。书贤战友有文化人的气质,爱好文艺,他每天都为群里战友转发正能量的帖子和经典红歌及革命现代戏名段,很受大家的欢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书贤战友也未退休,現在一家知名的慈善养老机构里工作。</p><p class="ql-block"> 黄方歧是我同时期在583团特务连侦察排当兵的战友,我们是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整天摸、爬、滚、打在一起的好兄弟。自从7月31日我和老伴踏入河北境地,他就携夫人小丁女士专程到献县,与黄方伦战友一起尽地主之仪,热情的接待我们。然后又陪我们夫妇俩去安国,又到石家庄。8月8日一大早,方歧战友又用车将我们送到机场,方显战友情深谊长!</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衷心的感谢亲爱的战友们!诚心的期盼着明年春暖花开时,我们在扬子江畔的六朝古都南京相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于南京紫金山东麓复地.御钟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