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枣汤详论【用量和制作方法】

雪莲居士

<h3>姜枣汤:</h3><h3><br></h3><h3>大人治疗量(霸道/大剂量)</h3><h3><br></h3><h3>常规服用,姜枣各200克开始,姜枣等量服用。生姜80克-200克(胖大齿痕舌皆以200克为大剂量)红枣80-200克。</h3><h3><br></h3><h3>大火烧开后小火再煎30分钟,控制约剩一碗,趁热兑入红糖适量服用,空腹趁热服用效果最好。</h3> <h3>大人保健量(王道/小剂量) </h3><h3><br></h3><h3>生姜30-80克 红枣30-80克</h3><h3><br></h3><h3>大火烧开后小火再煎30分钟,控制约剩一碗,趁热兑入红糖适量服用,空腹趁热服用效果最好。 <br></h3><h3><br></h3><h3>小儿(5岁以内)(参考量)</h3><h3><br></h3><h3>生姜、红枣各10-30克,等量加减。或者大人也喝姜枣汤的同时,大人服用量,分一小份,稀释服用。能喝多少喝多少,不强求。熬水出锅后加红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加量,空腹趁热服用效果最好。小儿口感以清淡为主,以小儿愿意接受的程度为准,勿强迫孩子服用。</h3> <h3>攻邪宜用生姜,保健宜用干姜。生姜补阳,起发散作用,受寒需要发散时,生姜加大量;红枣红糖补阴,起收敛缓慢释放生姜发散力量的作用,保健时或者阴虚时要收藏阳气,就加大红糖与枣的量,红枣用双数属阴。 适应不了辛辣的,可以小剂量:生姜30克起。但是,急病外寒痛证时,必须80克大剂量起步,否则效果不佳。最高量200克,量越大,痛楚越小恢复越快(秋冬用量大,春夏用量小)。</h3><h3><br></h3><h3>大人只要能量不足严重,皆以儿童量为准。大人小儿区别之本质,是能量多少的意思。</h3><h3><br></h3><h3>姜枣汤服法:熬水兑红糖,中火烧开,小火再煎30分钟后控制约剩1碗,温服小半碗,3小时候加热再服剩下的半碗。</h3><h3><br></h3><h3>急病外寒,半小时服一次,盖被发汗;慢性排里寒,2~3小时服一次,红糖加倍。服后若咳嗽增加,是为排寒气,具体看看别人的案例参考。如果流汗,及时换下湿衣服,注意避风。汗出,延长服用时间,按慢性法调养,常服即可。汗出,症状缓解后,都改以白米粥调养为宜。</h3><h3><br></h3><h3>平时服用可保健,但最好在早上和中午空腹服用,下午3点后不要喝(此方升气,晚上降气,服用后会影响睡眠)。但若是感冒发烧时,则不论时间,什么时候都可以服用。睡不着觉与感冒发烧的难受相比,二者自选其一。</h3><h3><br></h3><h3>生姜最大剂量:200克足矣,补阳的最大剂量。原则:补阳时阳加、阴减少;补阴时阴加、阳减少。如上比例调整即可。 </h3><h3><br></h3><h3>特别提示——有治疗量和保健量的区别,大剂量治疗量的姜枣汤,不可久用,最多3天为宜(体寒者则可视情况用至7-15天,以大便稀软、胖大舌、精神状态好可作为依据)。</h3><h3><br></h3><h3>阴虚服用姜枣汤,就会上火,不是通道问题,而是因为没有水(阴)稀释,就要加大红枣红糖剂量。</h3><h3><br></h3><h3>红枣最大剂量:红枣200克,同时,还可以加黄芩20克,姜枣汤就具备下降的力量了,降火效果更好,相当于小剂量的小柴胡加姜附汤。</h3><h3><br></h3><h3>还可以全阴——不放姜。当然,就不合适叫姜枣汤了,只是说明有这样的变化。姜枣汤本身就是一个太极,可以随意变化剂量,可为补阴方,也可为补阳方,全在剂量的变化。 </h3><h3><br></h3><h3>比如:</h3><h3><br></h3><h3>补阴极量:红枣200克,生姜(10克、 20克、 30克都可以)。</h3><h3><br></h3><h3>补阳极量:生姜200克, 红枣(200克、120克、80克都可以)。</h3><h3><br></h3><h3>如何鉴别是生姜剂量不够大导致的阴寒(缺火)隔热(需要加大生姜剂量),还是阴虚(缺水)导致的上火(不可以再用或者减用生姜量)——两者都有热像,如果只是寒隔热之象,不会有干燥缺水的症状:如皮肤(嘴唇或者脸上或者手脚)干燥甚至起皮屑裂纹,舌头干红。寒重之人(不缺水)不喜欢喝水,阴虚之人(缺水)喜欢喝水。这也是核心的鉴别。 </h3><h3><br></h3><h3>处方药性作用:阴阳寒热比例</h3><h3><br></h3><h3>1. 小柴胡加姜附汤 7阳3阴</h3><h3><br></h3><h3>2. 生脉熟地枸杞饮 3阳7阴</h3><h3><br></h3><h3>3. 加味生脉理中汤 秋冬方 5阳5阴</h3><h3><br></h3><h3>4. 加味生脉理中汤 春夏方 4阳6阴</h3><h3><br></h3><h3>5. 加味肉桂理中汤 6阳4阴</h3><h3><br></h3><h3>姜枣汤——可以6阴4阳(姜少、红枣红糖多),也可以6阳4阴(姜多、红枣红糖少)。</h3><h3><br></h3><h3>慎用、禁用姜枣汤人群:</h3><h3><br></h3><h3>以下情况的人(特别是小儿)慎用、禁用姜枣汤:</h3><h3><br></h3><h3>1. 能量不足严重(表现为气喘吁吁、容易疲劳,甚至走路都疲劳)。</h3><h3><br></h3><h3>2. 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久咳、咳血、长期月经过多、淋漓不尽、遗精、遗尿)。</h3><h3><br></h3><h3>3. 动则出汗(易于伤阴)或者很难出汗(已经伤阴无汗可流)(慎用)。</h3><h3><br></h3><h3>4. 呼吸喘促的同时手脚冷。</h3><h3><br></h3><h3>5. 唇干、唇红,燥热无汗。</h3><h3><br></h3><h3>6. 几天内已经发汗退烧3次以上(大量流汗伤阴)。</h3><h3><br></h3><h3>7. 长期失眠(慎用)。</h3><h3><br></h3><h3>8. 身高体重显示体质瘦弱者(慎用)</h3><h3><br></h3><h3>9. 手淫、性生活过多伤精严重者(慎用)。</h3><h3><br></h3><h3>(以上标准其实就是阴虚的表现,部分兼有阳虚)。</h3><h3><br></h3><h3>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学术研讨交流所用,临床请咨询医生。姜枣汤不是万灵药,请使用时审慎考虑!</h3> <h3>有问有答</h3><h3><br></h3><h3>问:什么季节适合服用姜枣汤?</h3><h3><br></h3><h3>答:四季皆宜服用——秋冬的早上也是春夏。春夏的晚上都是秋冬——都不宜服用。原则:治疗看人道,攻邪时——秋冬天冷难发表,加姜减枣;春夏天热易发表,加枣减姜;保健看天道,保健时——秋冬要藏阳,加枣减姜;春夏要用阳,加姜减枣。夏天能量过度发散,所以多用(王道)类处方收敛为主。生姜发散,可以由功效“守而不走”的干姜代替,回阳散即是代表。现代人,夏天多处空调房,反受寒凉,所以,这些人反而还需要姜枣汤。最好的服药顺序,就是白天干姜姜枣汤,晚上王道(例如:加味生脉理中汤、生脉熟地枸杞)收敛。</h3><h3><br></h3><h3>问:停止服用姜枣汤标准?</h3><h3><br></h3><h3>答:凭着自己服药后的感觉调整就是。除了前几次需要大剂量生姜打开通道,后续的都是较小剂量保健就可以。服用保健量都上火了,就减少生姜,加红枣红糖量。夏天天气热,阳气易散,建议红枣保持30枚不变,只是调整生姜量。保健量服用到上火,就减少到50克,一段时间后又上火,再减少到30克,一段时间后又上火了,说明热气已经足够,就不需要服用姜枣汤了。有的人一开始服用大剂量就上火,说明体内不寒或者伤阴缺水,就不合适服用姜枣汤了。凭着自己服药后的感觉调整就是。除了前几次需要大剂量生姜打开通道,后续的都是较小剂量保健就可以。服用保健量都上火了,就减少生姜,加红枣红糖量。如此如此……汗出,症状缓解后,都改以白米粥调养为宜。直到再出现症状时再服用姜枣汤——粥才是最养人的,不是药。大剂量的姜枣汤,中效即可。大剂量的姜枣汤,我再一次声明:3剂即可。之后必须随个人感受减量服用。生姜减量,红枣可以不减。小量中等量的姜枣汤是可以长期服用的。所生(化气造血)大于所耗,就是有利可图的生意,可以做。越喝越有精神,就是有利可图;越喝越疲劳就是亏本生意。</h3><h3><br></h3><h3>问:为何要用大剂量生姜?</h3><h3><br></h3><h3>答:小剂量生姜抵不过脾胃的寒气,打不开,就反而被阻挡反逆上喉咙,就上火。大剂量的生姜就不会上火,因为实力对比变化了,这个热能够打败脾胃寒气的束缚,闭塞的门被打开,热气就可以直泄而下了,就不会上火了。</h3><h3><br></h3><h3>问:如何鉴别是生姜剂量不够大导致的阴寒(缺火)隔热(就需要加大生姜剂量),还是阴虚(缺水)导致的上火(不可以再用或者减用生姜量)?</h3><h3><br></h3><h3>答:两者都有热像,如果只是寒隔热之象,不会有干燥缺水的症状:如皮肤(嘴唇或者脸上或者手脚)干燥甚至起皮屑裂纹,舌头也是干红。寒重之人(不缺水)不喜欢喝水,阴虚之人(缺水)就喜欢喝水。这也是核心的鉴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