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记天坛 2019-10-05

吕常钦

<p>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占地约273万平方米,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还有皇乾殿、圜丘、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建筑和名胜古迹。</p><p>如何用摄影介绍我所看到的天坛,去繁就简,只说中轴线上最主要的代表性建筑吧,透过天坛北天门看祈年殿,丹陛桥上看祈年殿,透过成贞门看皇穹宇,丹陛桥上看祈年殿,祈年殿。</p> 透过天坛北天门看祈年殿 透过天坛北天门看祈年殿 透过天坛北天门看祈年殿 透过天坛北天门看祈年殿 丹陛桥上看祈年殿 丹陛桥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及其南天门(成贞门)的甬道,也是连接祈坛和圜丘坛的轴线,长360米,宽30米。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丹陛桥上看祈年殿 丹陛桥上看祈年殿 丹陛桥上看成贞门、皇穹宇 透过成贞门看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 透过成贞门看皇穹宇 透过成贞门看皇穹宇 &nbsp;祈年殿 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有诗云: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