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辞青,登高远眺话重阳

行雲细雨

<h3>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h3><h3>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 </h3><h3> 历史上,重阳节之所以很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h3> <h3>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都会有一个传说。如过年,是因为除掉了一只叫“年”的猛兽,人们为了庆祝就形成了“过年”。那么,重阳节是什么样的传说呢?</h3><h3>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h3><h3>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h3><h3> 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毕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h3> <h3>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中有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费长房。费长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桓景作你徒弟,并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h3><h3> 有一天,费长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吧。“他送了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又嘱咐了几句,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了家乡。</h3><h3>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那天早晨,按神仙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喝一口,做好了降魔的准备,等着斩杀瘟魔。</h3> <h3>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这时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h3><h3> 从此,农历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nbsp;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节”,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h3><h3>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h3> <h3>  据说,重阳节吃重阳糕是由登高引申而来。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而重阳节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象征步步登高。</h3><h3> 重阳时节,人们在暗香浮动中赏菊、品菊,吟诵着绘菊诗词之种种,尽情享受菊花凌霜不调、高洁韵淡的“君子”之风。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h3> <h3>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h3><h3>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h3><h3> 在民俗观念中,九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农历九月九日又被定为敬老节。其实重阳节最大的意义即是“尊老敬孝”,九月九谐音“久久”,寓意老人长寿,思亲长久。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