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二故乡,难回盘道梁

邵培

<h1><b> 国庆佳节,百花盛开。趁着还有点精气神儿,继2017年之后,又去了趟我的第二故乡 -- 平泉。<br>  原计划回我当年下乡的盘道梁村看看,考虑到村里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了。多年来乡亲们通过各种途径纷纷走出山沟沟。读书 成才的涌向城里安居乐业。有一技之长的出去打工赚钱。村子里只剩下了一些老人和没有办法走出去的寥寥无几的几个人了。偶有联系的乡亲告诉我说,就是剩下的这些人,也没有几个人理会你了,老人们大多离去,同辈人忙于生计,年轻的人你又不认识,你回来还有什么意思?<br>  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强迫自己接受这样的事实。可是,许多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的魂,还是丢在那里。不得不承认,我的生命中最青春的那一段花样年华,原原本本地丢在了这片热土,任我有怎样的努力,千般的变化,都无法忘记那个清晰明朗的盘道梁及平泉镇。尽管这里的许多人,自从我出来之后就再也没有谋面的机会。<br> 人生有太多的无常,命运也时常飘忽不定。一个人选择了离开,有时候是无奈之举,可是当再也回不去的时候,就不仅仅只是为那个被标定为平泉的小山城了。一个人老了,或者就要走向衰老的时候,或许就要依靠着这些早年的回忆里陈旧的时光,来喂养自己的暮色之年。<br> 如今平泉城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再也看不到破旧的老镇模样,完全可以和大都市媲美。旧貌换新颜的同时能见到老同事也不那么容易了。好在游览一下平泉新城也是一种享受。<br> 今昔对比,感慨万千。千言万语,难以言表。人生如梦,转眼即是百年。<br> 邵 培 随笔<br> 2019年10月5日<br><br></b></h1> <h3>说走就走的出游</h3><h3></h3> <h3>沿途风景</h3> <h3>云雾缭绕</h3> <h3>遵化服务区</h3> <h3>进入平泉境内</h3> <h3>平泉汽车站内</h3> <h3>平泉汽车站前</h3> <h3>汽车站大桥</h3> <h3>进入平泉街</h3> <h3>喧哗街</h3> <h3>平地起泉,因而得名。</h3> <h3>水泉护栏</h3> <h3>留个纪念</h3> <h3>平泉。天然水泉,方约两丈,水深八尺,泉水清澈,游鱼嬉戏。水泉四周石条垒砌,上围石栏,另刻石碑,为平泉八景之一。过去周围居民均饮用此泉。康熙十六年,康熙北巡路过这里,见泉水由平地翻涌而出,甚是壮观,随口赞曰“圣地平泉”,皇帝的一句话,竟使“平泉”成了后来的行政建制名称。(选自平泉地志)</h3><h3></h3> <h3>高大琉璃牌楼,是平泉的重要人文景观,它修建于1995年,平泉牌楼为清代营造法式,九楼琉璃牌楼,由四根高大红柱挺起,支架结构,少斗拱,其东西两侧各有四只蹲卧石狮。牌楼彩画为旋子、和稀混合形式,楼顶饰琉璃瓦,每楼侧脊均饰有四只吻兽,层楼之间为透花莲花板雕,其上部绘有腾云神龙五对。牌楼正中是时为平泉县县长的-所书匾额“瞻云就日”四个行楷大字。</h3> <h3>平泉泽洲园博物馆是一处文化特色和建筑功能结合的“城市绿心”工程,是国家AAA级景区,2011年被河北省评为省级五星级公园。</h3><h3>  泽州园环西山而建,山门广场、耶律阿保机雕像、就日馆、玉珠苍穹、邀月、梨花春雨、烈士陵园、苏颂碑林、栈桥、辽塔、秀樾七彩、沁心、云影天光、真水无香、蝶影等17处景观点缀其中,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在一起。</h3><h3>  景区最有名的建筑是就日馆。是一座契丹文化博物馆、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的综合展馆。</h3><h3><br></h3> <h3>登上高台阶</h3> <h3>馆内展示</h3> <h3>平泉小旅馆</h3> <h3>经济实惠又方便</h3> <h3>平泉小饭店</h3> <h3>大个烧饼,味道纯正。外焦里喧,满口喷香。<br></h3> <h3>大碗羊汤。平泉羊汤的原料选用和制作流程在我国众多羊汤制作方法中独具一格、别有特色,味道独一无二,制作过程中选料精、入锅细、汤要老、辅料全等特点,配合着娴熟的刀工,将羊杂切成细细的条状,撒上绿绿的香菜沫,使平泉羊汤色、香、味俱全,大增食欲。<br></h3> <h3>素卤豆腐脑,看着就好吃。</h3> <h3>酸菜蒸饺、小米粥。地方特色小吃,花钱不多,又吃又喝。</h3> <h3>雄伟壮观的彩虹桥。</h3> <h3>彩虹蓝天,美丽无限。</h3> <h3>瀑河风光,旧貌换新颜。</h3> <h3>早年间老瀑河,荒野一片,河水涸干。</h3> <h3>如今河水清澈,蓝天倒影,风光如画。</h3> <h3>平泉中国皇家酒文化广场,国内第一座酒文化博物馆。</h3><h3>该博物馆以山庄老酒“源起于炎帝、大成于夷狄、兴盛于契丹、成名于康熙、发展于现在”的发展脉络,配以皇家名酒、酒器、酒具的展示,对中国皇家酒文化的起源、酒祖祭拜、酒礼酒仪等内容进行了阐释。展厅里还以雕塑图片等方式,展现了炎帝神农氏始作农耕制陶酿酒、夷狄部落承继先祖掘井酿酒等历史场景。</h3> <h3>平泉北站(高铁)</h3> <h3>平泉北站进站口</h3> <h3>北站高铁站内</h3> <h3>八沟名街双桥</h3> <h3>双桥小学位于平泉市中南部双桥街,占地面积较大,六个年级共计四十多个班,学生3000多人,学校的教学严谨,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们学习刻苦。校园內共有楼房三栋,中间是老师的办公室,两侧是学生上课的教室,学生都志向雄伟,每年的毕业生都能考上市里重点中学,而且,学生们经常在一些市内学科比赛中名列前茅。因此是市里重点小学。</h3> <h3>中心广场。休闲、娱乐、健身、购物的中心。</h3><h3></h3> <h3>一比雌雄</h3> <h3>平泉夜景</h3> <h3>矿机厂旧址</h3> <h3>矿机厂旧址</h3> <h3>市内公交2路,矿机家属院站。</h3> <h3>新起的名,叫路福胡同。</h3> <h3>矿机家属院,我曾居住八年的地方。</h3> <h3>大院内还算干净整洁</h3> <h3>左拐就是我的老家</h3> <h3>我的左邻右舍。</h3> <h3>老同事老邻居</h3> <h3>家属院的老泵房</h3> <h3>我曾经居住的小院,大门紧锁。</h3> <h3>院内长期无人居住,荒草丛生。</h3> <h3>院内自盖的小屋,今非昔比。</h3> <h3>告别了,我平泉的故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font color="#ed2308">再见了,我的第二故乡!</font></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