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佛都

龍御&滄海

<h3>  东方佛都与乐山大佛同在乐山市凌云九峰,世界“双遗产”范围内。占地近千亩,所辖凌云九峰之四峰。凌云九峰唐代“峰各有寺”,唐武宗灭佛及抗元战火将四峰之佛寺毁去,而今的东方佛都循唐代遗迹加以恢复,同时也是乐山大佛佛文化的延伸。</h3> <h3><br></h3><h3> 摩崖造像是一种在原山崖上直接雕刻成佛的一种造像技艺。这种摩崖造像技艺难度非常大,一次出错,整个佛像顿毁,连整片山崖也就无法再次雕刻。而东方佛都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石匠的共同努力下,几十处摩崖造像处处成功,使得这种鼎盛于唐宋,明清几近失传200年的摩崖造像在东方佛都再放光彩。佛教艺术工程凝聚着工匠精神及创作思维,将东方的造像法则与西方的造型经验进行了结合,同时将传统元素(佛经故事、人物服饰)与现代元素(背景和具体情节设计、画面构成法则,浮雕艺术的起伏特征)进行了融汇,以佛经故事为核心,各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因素为构成元素,实现了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传承和创新。</h3> <h3>  </h3><h3> 东方佛都在雕塑形式上打破传统,而在内容上传承传统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在作品中传承古希腊人文精神一样,在创作中既继承传统,又突破了传统形式的束缚,结合西方雕塑的经验和方法,创造出了超越时空的宏伟佛像群。如果说雕塑造型艺术是再现凝固的历史的话,东方佛都所创造的正是将文化凝固于历史精神财富的伟大工程,开启的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富丽图景。</h3> <h3><br></h3><h3> 佛教艺术的地下宫殿。洞中烟雾缭绕,气势恢宏,如入仙境。地宫是东方佛都的重要景点,是众多著名雕塑家作品。在洞中佛教艺术工程庞大而精微的创作中,雕塑者将自己所学的中国古代雕刻临摹与西方人体结构解剖知识结合起来,以佛教故事和文化思想为核心进行融汇和新的探索,创作出了体积巨大、数量众多同时又系统完善、内涵丰富的宗教造像群。这样的工程不亚于米开朗基罗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基督教文化的再现与创造。如果说雕塑造型艺术是再现凝固的历史的话,东方佛都所创造的正是将文化凝固于历史精神财富的伟大工程,开启的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富丽图景。</h3> <h3><br></h3><h3> 万佛洞是东方佛都的核心景点,体现了古人洞中玩佛的特点,里面的佛像没用一根钢筋、一方水泥,在岩石上雕刻而成,气势宏大、原汁原味。山洞依山开凿,洞中佛像按古人传统的技法,在整山原石上成就,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万佛洞填补了乐山大佛少石窟群的空白,堪称中国第五大石窟群。</h3> <h3><br></h3><h3> 东方佛都距乐山大佛仅一里之遥,是乐山大佛旅游景点佛文化的延伸,东方佛都景区所辖凌云九峰之四峰,凌云九峰,唐代时“峰各有寺”《大象阁记》,后毁于元明。东方佛都循古人遗迹,以恢复唐代风貌为宗旨,荟萃了世间石刻佛像精品。</h3> <h3><br></h3><h3> 景区佛像选用岩石、铜铸、彩塑、墨玉等材质,采用摩崖、圆雕、浮雕等表现形式雕刻而成。其雕工精细,刀法娴熟,技术精美,每一尊佛像都神态各异、炯炯有神。</h3> <h3><br></h3><h3> 大小佛像万余尊,依山取势,林隐千佛,洞中百窟,既展示了佛文化千年的神韵,又留下了现代人传承古人石刻雕塑艺术的足迹,再现了唐代时的凌云九峰,是当今乐山大佛佛文化的延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