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近年,在物联网领域,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未来已来。这个似乎有违逻辑的话,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未来的种种可能,正在被一个个地实现,这种强大的力量,不仅来源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人的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br></h3><h3> 未来社。朋友在一年多前提出这个概念时,我心里暗暗喝彩,多么高明!未来社所在的地方,原来是天河北一所小学,现在作为类似创意园或孵化园而存在。未来社经营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其理念具有历史的眼光和连贯性,回忆过去,脚踏当下,猜测未来。</h3><h3> 社,可以理解为社区,也可以理解为公社。不管如何理解,它都包含了众人的聚集。而且,这种聚集,并非松散,它意味着要发生些什么事情。<br></h3><h3> 今天,事情终于发生了。今年十月,未来社组织了一次大型建筑•艺术文化节,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未来方城”。未来方城由中国顶级建筑设计师俞挺打造,用脚手架把原有的建筑整个包裹起来,脚手架上还设有连廊,可供走动。这看起来就像一座正在施工的建筑,但楼内别有洞天,文化艺术正在上演。活动期间,将有超过30场互动艺术、戏剧、音乐体验活动,超过50部原创影像作品展映,超过15场城市·生活方式演讲和论坛,超过100个文创市集品牌汇集与发生。未来方城,将存活30天23小时59分59秒。<br></h3><h3> 朋友告诉我,打造未来方城,旨在用魔幻主义现实的呈现方式,探索既有生活范式之外的可能,探索未来城市生活的种种可能。</h3><h3> 走了一圈,发现一个最重要的亮点——五楼天台的“天空沼泽”。这个创意简单得无法再简单,但效果无以伦比!在铺着木地板的天台上,随意贴上不同形状的不锈钢图案,就构成了一片沼泽之地。奇妙之处不在沼泽的创意本身,而在沼泽所投射出来的天空、高楼和人物的种种画像。几十平方的地面,可以拍出无数的靓照!</h3><h3> 在我们提倡夜间消费的当下,未来社还被确定为夜间消费的示范点。在夜里两点的时候,未来社的灯柱将链接天空的晓月,不知道会碰撞出怎样的诗篇。</h3><h3> 未来,掌握在魔幻师的手中,而魔幻师就是我们自己。让思想自由地奔跑,未来即来。</h3> <h3>这是一个老式的理发店情景。</h3> <h3>室外建立一个迷宫,孩子们可以捉迷藏,也可以涂鸦。</h3> <h3>这是一个开合式玻璃屋,可用于各种用途。</h3> <h3>这是一个开放式空间,可开会,可聚会,可搞分享会,等等。</h3> <h3>这是手工皮具,工艺师现场制作。</h3> <h3>天台还有旋转木马,大小都喜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