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西藏-201909

青童

<h3>  四年前,即2015年9月,在西藏自治区隆重庆祝五十周年大庆的日子了,我首次踏入西藏的土地…那片圣洁的雪域高原!但由于公务繁忙,仅在拉萨和日喀则开展调研活动,并很快离开了,都还没见着雪山、冰川、草场、湖泊以及牦牛、牧民和珠峰、峡谷…。那次是直飞拉萨,尽管开始一两天还有一点高反,但还是喝了青稞酒和酥油茶。我心里说:相约下次,再到拉萨,再进西藏……!因为,西藏实在太有魅力了!</h3><h3> 终于,我的这个愿望整整四年后得以实现了…!</h3> <h3>  西藏有句广告词,叫做:畅游西藏,从“林”开始。林就是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古称工布,“林芝”是藏文“尼池”音译。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号称西藏的小江南!</h3><h3> 高原外的人第一次踏足西藏,都会担心高原缺氧和寒冷,但有专家认为,健康人群从海平面迅速升至海拔3000米,92%以上的人没有明显反应,加上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气通道的作用,林芝森林密布,气候湿润,空气纯净,氧气充足,是进入西藏最佳的适应地。 </h3><h3> 于是,我们来到了林芝。当地人表达热情的方式,就是献上哈达!</h3> <h3>  林芝机场,虽然面积小,但很温馨!</h3> <h3>  林芝欢迎你。</h3> <h3>  住宿地的楼前,虽然时近中秋,但看起来就不冷。3000米海拔,也没有所谓高原反应。</h3> <h3>  林芝,318国道川藏线上鲁朗小镇边上的林海观看点。</h3> <h3>  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身后远方的7782米高的南迦巴瓦峰(世界第15高峰,林芝第1高峰)。</h3> <h3>  这种雨雾天是看不到的。</h3> <h3>  就看模板介绍吧。</h3> <h3>  用高科合成一张:太阳升起时身后雪峰仿佛是金山。</h3> <h3> 鲁朗小镇,整个地形地貌近似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下的因斯布鲁克!</h3> <h3>  雪山。牧场。</h3> <h3> 雪山,牧场,还有牛羊。</h3> <h3>  没有阳光和蓝天,甚至有小雨,效果差点。</h3> <h3>  入藏的当天就与林芝当地藏民一起露天跳非遗的锅庄舞,这还是需要一定肺活量和抗高反能力的!</h3> <h3>  林芝公路边的泥洋河。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h3> <h3>  寺院也要讲政治,不忘初心。这个要求是相当高的。</h3> <h3>  典型的喇叭寺庙,背靠大山。</h3> <h3>  寺院都建于风水宝地!所谓风水好,实为适宜于人居住生活的地方。</h3> <h3>  寺庙里也有书屋!也须学习!</h3> <h3>  林芝非遗博物馆,内容丰富,这个是必须观看的。</h3> <h3>  这是高僧大德花了两三个月时间,凭想像制作的直径2米以上有关宗教内容的沙画!而且是必须销毁掉的。</h3><h3> 为什么要销毁呢?每一幅僧侣沙画,都会在受法弟子们观览过后,被扫毁成一个小沙丘。有人说,这就是一整个宇宙从无到有、然后又回归到无的过程。就是要不断修行。</h3> <h3>  泥洋河与公路和雪山相伴而行。</h3> <h3>  拉林高速公路上的风景。</h3><h3> 顺便说一下:西藏的高速公路上没有收费站,因为不收费!</h3> <h3>  西藏欢迎你!</h3> <h3>  拉萨,布达拉宫夜景。</h3> <h3>  夜观布达拉宫。</h3> <h3>  在布达拉宫,收到哈达是很高的礼遇!</h3> <h3>  布达拉宫依山就势而建。</h3> <h3>  布达拉宫高高的白墙。白色建筑即白宫,是过去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h3> <h3>  地势险要,坡度很大。</h3> <h3>  风光也很好。</h3> <h3>  布达拉宫的白墙。云彩也很漂亮。</h3> <h3>  坐在墙上留个影!</h3> <h3>  遥看拉萨市区。</h3> <h3>  布达拉宫的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是宗教活动场所。</h3> <h3>  布达拉宫之金顶。扎西德勒!</h3> <h3>  布宫之顶,海拔接近4000m。</h3> <h3>  布达拉宫红墙下。</h3> <h3>  距布达拉宫三公里处的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h3> <h3>  罗布林卡的院墙。</h3> <h3>  罗布林卡内部一角。</h3> <h3>   罗布林卡的建筑。</h3> <h3>  罗布林卡是一个大公园。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h3> <h3>  西藏唐卡画院外入口。</h3> <h3>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h3> <h3>  画院的学生,一般要学三年以上,这都是民办的,非遗手工传承,也没有什么文凭,但学成后可能能找到大钱!</h3> <h3>  关键是唐卡的颜料,是用矿物质制作的,画面色彩经久不褪。这是藏族大妈手工磨制颜料。</h3> <h3>  做颜料的矿物质。现在朱砂产量成问题了。朱砂又叫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HgS)矿物。含汞86.2%,是炼汞最主要的矿物原料。毒害很大。.原来汞都在贵州万山,现已枯竭…!都变成朱砂旅游小镇了。</h3> <h3>  唐卡画,佛祖如来。</h3> <h3>  绿度母。在藏传佛教中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h3> <h3>  非遗手工作坊。一般制作宗教器物。</h3> <h3>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和贵州馆一祥,全国仅有的两个省级二级馆。主要是面积和图书不够。</h3> <h3>  图书馆内,藏汉书法作品展。</h3> <h3>  藏书阁也别具一格。</h3> <h3>  大昭寺活佛亲自给戴哈达!很隆重的礼遇!</h3> <h3>  大昭寺顶上必须戴着哈达留个影!</h3> <h3>  这些寺庙顶上,似乎都一个样。</h3> <h3>  后方是布达拉宫。</h3> <h3>  大昭寺楼顶上。</h3> <h3>  大昭寺外八廓街一角。</h3> <h3>  八廓街上网红打卡地。</h3> <h3>  八廓街上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h3> <h3>  八廓街上社区文化站。</h3> <h3>  拉萨至浪卡子县和江孜县,需要翻越海拔5030米高的岗巴拉山口。</h3> <h3>  岗巴拉山威武雄壮。连续上坡35Km,海拔提升到近5000m。这是前藏和后藏的分界线。</h3> <h3>  路上看见许多中外挑战者骑着自行车在翻越高山。实际上还是有点高反的。</h3> <h3>  在岗巴拉山顶得照张相。</h3> <h3>  岗巴拉山口,有一个美丽的羊卓雍措湖,海拔近5000米。</h3> <h3>  羊卓雍措。藏语的措就是湖。路人奉上哈达在石栏上。</h3> <h3>  公路旁的羊卓雍措湖,湖水碧绿如玉,似乎静止不动,倒影着高山白云,甚至还有牦牛。美到使人窒息…。</h3> <h3>  高原圣湖。</h3> <h3>  别了,羊卓雍措。</h3> <h3>  公路旁的冰川雪峰。</h3> <h3>  羊卓雍措往下(南)走不远,就是卡若拉冰川。冰川背靠乃钦康桑峰,海拔7191米。山口5020米。穿单衣也可以的。</h3> <h3>  冰川终年积雪不化。这里也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h3> <h3>  过了乃钦康桑峰,经过浪卡子县,再往西南方向走就是江孜县了。这里号称英雄城,1904年1月藏族同胞在这里抵抗英军入侵!</h3><h3> 身后山上就是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日喀则市江孜县城宗山上的宗堡(江孜古堡)及其周围,海拔4022米-4140米。遗址东西长360米,南北宽约80米。宗政府(江孜古堡)周围建有土、石夯筑的围墙,墙体高4米,厚约1米,墙内现存建筑有孜结拉康殿、哲拉康大殿、生宁宗、哲布岗会议厅、宗本官邸、宗府宿舍、仓库、马房等,现共有大小房屋193间,总建筑面积为7064平方米。</h3> <h3>  江孜县城里有一个白居寺。这里的蓝天、白云和房屋寺庙似乎都静止不动了…。</h3> <h3>  白居寺海拔3900米。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共存的寺院。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历时10年竣工。它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浑成,其建筑充分代表了13世纪末至15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h3> <h3>  山上的寺庙建筑。</h3> <h3>   凝固的时空。</h3> <h3>  白居寺的白塔。</h3> <h3>  路边的坝子,青稞丰收了。</h3> <h3>  江孜藏民的幸福生活。五口人之家有40多亩地,房屋是独立连栋"别墅",至少500平方米吧。这是5人居人家的过厅。悬挂着领袖像!</h3> <h3>  藏民的幸福生活。用丰盛的羊肉、奶渣、酥油茶等招待客人。</h3> <h3>  幸福快乐的藏族女主人。</h3> <h3>  招待客人大块吃肉。大杯喝茶。</h3> <h3>  藏民家的小猫,似乎也是开过光的。幸福的瞌睡。</h3> <h3>  藏民家的客厅和小猫。</h3> <h3>  日喀则,唐卡培训学校,学生认真绘画。</h3> <h3>  日喀则的非遗手工作坊。银器及宗教用品制作。</h3> <h3>  日喀则,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h3><h3> “驻锡地”,即僧人住的地方。“驻锡”,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住址为驻锡。</h3> <h3>  依山而建的寺庙。</h3><h3> 那天我们去寺庙时,没有遇见高僧活佛。因为那天十一世班禅大师(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正在日喀则的乔穆朗宗酒店主持召开佛事大会,各路高僧活佛云集三楼会议室。而我们住在七楼。不过实行的相当于二级安保,连道路都给封了,未能靠近,只隔几米看他们路过。这算不算间接开光呢?<br></h3><h3> 其实,在人民大会堂,在全国两会上,我多次见过班禅大师等,包括扎什伦布寺实际主持平拉活佛。但在北京就没有这种宗教氛围了,都不觉得神秘了,也没有前呼后拥了。毕竟是帝都!</h3> <h3>  寺院里面。层层叠叠。</h3> <h3>  同样的红墙蓝天。</h3> <h3>  同样的白墙蓝天。</h3> <h3>  功课完成后,僧尼轻松上街。</h3> <h3>    僧尼上街购买日常用品。</h3> <h3>  累了,就坐路边休息,看手机!</h3> <h3>  傍晚时分。</h3> <h3>  别了,圣洁的雪域高原。</h3> <h3>  别了,西藏。</h3> <h3>  登机了。西部航空。</h3><h3> 还想再到西藏,再来感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