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綦江

老铁-百江千漂

<h3>003解放綦江</h3><h3><br></h3><h3>解放四川的144个永恒瞬间</h3><h3>……1949年解放四川全景图,纪念建国70周年 </h3><h3> 陈国伟</h3><h3><br></h3><h3> 为力求将宋希濂部歼灭于四川乌江以东地区,三兵团令入川各部加速向彭水进军:十二军走左路,由酉阳向彭水县城以西迂回进攻;十一军走右路,由黔江走川湘公路,直接进攻彭水县城;四野四七军走中路,由酉阳沿乌江走山路向彭水进军。三六师一零八团作为师前卫团,于攻占酉阳县城第二日即出发,急行120里,长途奔袭酉西重镇龚滩。14日下午4时许,我军突破宋希濂部第二军九师二五团一部的防守,强渡塘岩河,占领龚滩。部队占领龚滩后即冲向乌江岸边,控制乌江渡口。由此,龚滩成为十二军从酉阳进攻彭水的第一条通道。在随后的几天几夜里,三六师后续部队及三五师陆续由此渡过乌江进入彭水。同时,三五师一零三团配属给三四师,担任前卫。一零三团则派其第三营为团的前卫,为全团及三四师开路。12日,三营向酉阳西北出击。14日,部队到达塘岩河东岸苍岭乡陈家院,河对面即是庙溪梯子洞渡口,其守军为宋希濂部第二军第九师第二七团一个营。15日,三营强渡塘岩河后,攻下梯子洞,向大娄岭守敌发起攻击。敌军或死或降,残部向彭水鞍子、鹿角、新田方向溃逃。由此陈家院到梯子洞渡口,成为十二军从酉阳进军彭水的第二条通道。 由于宋希濂部先于我军退撤入川,在彭水一线作了严密布防。因此,我三兵团十一军、十二军和四野四七军三个军,自入彭水后即遭遇宋希濂部最顽强抵抗,经十天九夜的激战,才将其击溃。十二军三六师首先由酉阳进入彭水。16日,一零八团团长余辅坤率一营、三营作为第一梯队从龚滩出动,先渡乌江,再过洪渡河,经贵州沿河塘坝、金竹山,进入彭水县境,于当日深夜通过彭水朗溪乡马头山,并连夜向黄家坝前进。17日天亮时,到达舟子沱,并顺利渡过长溪河,抵达黄家坝。16日晚,三六师参谋长安仲琨率师前线指挥所及一零八团二营、师侦察连作为第二梯队离开龚滩进入金竹山地区。在17日上午11时,当部队行进到马头山时,突然遭遇敌军伏击。敌我两军当即展开激战。到傍晚6时许,我军被迫撤出阵地。此役,我军伤亡惨重,安仲琨被敌炮弹击中腰部而牺牲,三六师进攻彭水进程因此严重受阻。三兵团和十二军军部闻讯三六师一零八团马头山遇伏,急令三五师、三四师及三六师后续部队火速赶到马头山、笔架山、黄家坝增援一零八团,并围歼黄家坝一线敌军。三四师主力到达诸佛、大塘,此时得令增援黄家坝。师部随即派已到达万足场对岸河口的一零三团在万足渡乌江,翻越大山,向马头山右翼何家盖守敌进攻。三五师一零四团到达贵州毛天口、后坪一带时,接到增援黄家坝命令后便火速返回马头山、朱家坪、长旗坝、黄家坝以南一线,对敌发起反击。三六师一零六团在从黔江冯家坝进军彭水途中接到增援黄家坝命令后,加速向马头山进军,并于17日夜,从马头山腰部,向舟子沱一线守敌进攻。同时,已到达黄家坝的一零八团第一梯队,在听到马头山方向枪炮齐鸣后,也于当日上午十一时在余辅坤团长带领下返回马头山。傍晚时分,部队进至黄家坝对山的长岩、茶园堡、苗子沟一线,占领了各制高点。十二军各部到达黄家坝后,即在马头山、平头山、草纸岭、舟子沱、长旗坝(旦子岩)、笔架山、小庙苗子沟、新场等地,与敌展开四天五夜血战。最后,对黄家坝地区的敌军形成三面夹击。至20日晚,敌全线崩溃,纷纷逃向彭水江口,企图由江口渡乌江后再逃向武隆境内白马山。十二军各部从黄家坝跟踪追击,一直追到江口,追到白马山。在我十二军与敌展开黄家坝血战并将敌击溃之时,我在彭水作战的十一军、四野四七军也击溃当面阻击之敌,渡过乌江,向白马山出击。宋希濂部从彭水败退后,宋希濂率绥署后撤到南川县城。随即,宋希濂迅速集结部队在武隆白马山,企图凭借白马山天险来阻止我军进攻。宋希濂将他最后的本钱,即第二军、第十五军、第一二四军等四个军的残部全部布防在此。宋希濂、陈克非等将领认真研究布防白马山战略,决定布置五道防线。此时坐镇重庆的蒋介石还令罗广文部协同防守白马山。至12月21日,三兵团十一军、十二军和四野四七军一四一师等部,先后集聚到白马山下,准备一举拿下白马山,撬开通往重庆的东大门。22日拂晓,白马山大战首先由四七军一四一师在白马山腹地茶园打响,从22日至24日,我十一军、十二军及四七军一四一师在白马山激战三天,摧毁了敌白马山防线。白马山一役为解放重庆打开通道,此役之后宋希濂部、罗广文部再无力量组织防御,唯有各自逃命。11月25日,我三兵团十一军、十二军、四野四七军一四一师追击宋希濂部和罗广文部进入南川。当晚,三兵团司令陈锡联到达南川县城,当即召集十一军军长曾绍山、十二军军长王近山、四七军军长曹里怀等人开会,确定下一步作战方针。26日,野司来电,要求三兵团歼灭罗广文部三个军于长江南岸,提早完成渡江包围或相机占领重庆。27日,毛泽东来电,要求二野缓攻重庆。当天,刘伯承、邓小平即将前委的意见和决心报告军委和毛主席,重申尽快夺取重庆为宜的方针。28日,在接到毛泽东“请依情况发展酌定之”的复电后,野司正式确定了加紧北渡长江、相机占领重庆的作战部署。于是,三兵团所属各部及四野四七军遵照野司命令,分路向重庆进军:十一军由南川出发,过巴县境,正面进攻重庆;十二军则兵分两路,其中一路即军主力经綦江、江津,攻取璧山,迂回重庆西侧,伺机解放重庆:四野四七军两个师分别从南川、涪陵出发,经长寿,迂回重庆。11月25日当晚,十二军三五师所属一零四团作为前卫团离开南川沿川湘公路向綦江进发。26日早上,抵达贵州桐梓、四川南川和綦江三县交界的丛林沟、万盛场、桃子荡地区。然后再经綦江蒲河、石角、三江、桥河,向綦江县城古南镇进军。此时县城内,綦江县长胡大斌和警察局长张绍骞已分别于24日、26日率部逃跑。27日上午,一零四团进占綦江县城古南镇。随后,十二军、三五师主力也先后到达綦江县城。第二天綦江地方进步人士成立“綦江县临时维持会”,并推举郑量澄任主任委员。1949年12月4日,根据巴县专署专员韩明路过綦江时作出的指示,綦江临时维持会更名为綦江县人民解放自助委员会。郑量澄仍任主任,增加危石顽、陈翰屏任副主任委员。12月13日,西南服务团川东支队第四中队(巴县中队)第九分队(綦江分队)的先头部队十余人在队长刘乃哲率领下到达綦江。20日,根据巴县专署的命令,经川东行署批准,綦江县人民政府成立,刘乃哲任县长,柳西明任副县长。1950年1月28日,成立了中共綦江县委员会,向天培任书记,刘乃哲任副书记,柳西明、李洪为委员,刘子洪为候补委员。十二军进军重庆的另一路部队是三五师一零三团。一零三团奉命(欠第三营)直扑重庆。25日,该团从南川神童坝抄小路出发,26日到达巴县界石镇,约下午三时左右,抵达巴县南泉西面的虎啸口。在此,我军部队遭遇国民党军重兵阻击,经三日激战,我军主动撤出战场。并于29日凌晨在江津顺江场渡江,经巴县冬笋坝到达璧山、合川一线。</h3><h3> 闻讯我军解放綦江,坐镇重庆的蒋介石准备逃跑并下令实施大屠杀和大爆炸。</h3><h3> 十二军解放綦江后继续前进,占领江津,抵达长江南岸。</h3><h3>2019-10-3</h3><h3>(文责自负,欢迎拍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