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木鱼石

<h3>我叫张跃信,生于1958年,西安南郊有个西八里村,是我的家乡,我们村子是明朝洪武年间建的,至今有六百三十多年历史,最早叫八里屯寨,古时是朝庭屯兵存粮的寨子,四周有城墙,还有护城河,南北有门楼,我小时候还见过南门楼,上下两层,可漂亮了,村上唯一还存在的,在村中有个卧像石狮子,半人多高,村北的菜地,有棵皂角树,据说有近二百多年了,现在还在,那块地,八十年代被省财经学院(现在叫西安交通大学)征用了,还好树被保护起来,我七六年高中毕业回乡劳动,常在树上玩,还刻了字,枝杆好粗好高,树冠有半个蓝球场大,树傍有水井,周边全是菜地,我们是蔬菜区,种的菜全部送到国营菜场,劳动的人们都在树下乘凉,谝闲传,我上中学时,放了学来到地里,帮母亲干活,把捆好的菜,搬到路边堆着,等马车来拉。有时也钻到西红柿黄瓜地里,使劲吃上几个,有时劳动的社员们在休息时,我看到妇女们和男社员打闹,三五个妇女,摁倒一个男社员,三下两下把裤子给扒了,相互追打,大家起哄,笑声骂声一片,真是很快乐,树下的故事太多了,晚上也有谈恋爱的年轻人,把这当成约会地点,树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四零五零后的人们,都知道那个年代,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锅饭,计划经济,人们都在努力的劳动,用汗水为社会主义大干快上,多快好省的建设祖国,虽然物质贫乏,可人们的干劲是能冲破天的。六五年我七岁上小学了,七一年进入陕西师大附中学习,七六年高中毕业回村劳动,成了一名返乡青年,也在这片土地上劳动,各种农活都干过,赶马车送过菜,开过拖拉机,后来又到村上办的工厂干过多年,修过车。这期间国家的形势,过来的人都经历过,这里不多说了,反正也没学下多少文化。我的大哥是省文工团的专业演员,在大哥的影响下,我喜欢文艺,特别喜欢唱歌,中学期间,常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表演,也考过几个文艺团体,因家庭出身不好,都被耽误了,可我对唱歌艺术的热爱从未退去,在乡上区上的业余舞台上,常常有我的歌声,也拿过不少奖项。在村上,我还当过十多年的团支部书记,当过民兵连长,组织过很多活动,也获得过很多荣誉。九九年在大哥的推荐下,我有幸到省电视台体育部工作,主要是当汽车驾驶员,这一干就是十年,这期间的工作经历,所干的内容,所参与的活动太丰富了,由于工作的原因,才是我有机会见到了很多体育名人,和很多艺术家,借工作之便,喜欢和名人合个影,当然我不是那种追星的小年轻,我明白我永远是我,只是证明和记录了我经历过的事和人,这十年的生命历程,值得我永远珍藏和回忆。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业余参加了台里各种文体活动,跑步打球都获得过好成绩,也展示我在文艺体育方面的特长,还参加台里的职工文艺演出,又参了省广电歌手大赛,获得优秀奖,多次参加歌唱祖国大合唱,这些都上过电视。当然干好本职工作是最主要的,多年被评为优秀驾驶员,获得过部门台里的工作先进。这里啰嗦的多了,本篇内容多为图片,下面展示图片,也为自己留下完整的十年记忆。</h3> <h3>在电视台工作,虽然是驾驶员,时间长了,也学会了不少东西,熟悉节目的各个环节,人手紧的时候,也硬撑着顶几次摄像,也体会到电视工作者的辛苦,转播国外赛事,我们常常熬到深夜。虽然离开台里,每每从门前走过,总有一些思绪在心头。</h3> <h3>这是在延安转播乒超时,和乒乓球奥运冠军马林的合影。我们体育部,现在叫体育休闲频道。我进台的时候,只有二十多人,八个姓张的,大家其乐融融,那个时候陕西有足球、蓝球,乒乓球俱乐部,一年光直播的各种赛事几百场,特别忙。</h3> <h3>这是国家登山队队长罗申,他登上过珠峰,我们采访过。</h3> <h3>这是和跳水奥运冠军秦凯,我用车接送来台里做节目。</h3> <h3>这是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韩乔生老师。</h3> <h3>这是前国家女足队员,孙雯。</h3> <h3>这是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刘建宏老师。我们省台足球队,和名星足球队在西安体育场比赛。</h3> <h3>这是和白岩松老师,人很随和。</h3> <h3>这是和名嘴黄健翔老师。</h3> <h3>我们在交大思源体育馆,转播CBA联赛时,采访早期的姚明。</h3> <h3>这是国家女足守门员高红,在省体育场采访后,她又给省女足队员示范教学,我给她拿外套。</h3> <h3>这是女排名将张蓉芳。</h3> <h3>这是国家乒乓球队员王楠,奥运冠军,我们到机场采访休息时合的影。</h3> <h3>这是省跳水运动员田亮,又到国家队,奥运冠军,我们多次采访过。</h3> <h3>这是我们省台蓝球队,和演艺名星蓝球队,在交大思源体育馆比赛,这位是演员孙松。</h3> <h3>这位是张丰毅。</h3> <h3>这位是陈道明,三分球投的很准,佩服。</h3> <h3>这位是著名艺术家僕存昕。</h3> <h3>大合影里人就更多了,大家自己认认。</h3> <h3>这是2008年,在延安宝塔山上,转播火炬传递,和陕北民歌手王向荣老师合影。</h3> <h3>这是我们在曲江宾馆,参加省上歌唱祖国大合唱比赛后,和台里几位主持人合影。</h3> <h3>和台里著名节目主持人杨芳,同台演出戏曲联唱时的合影。</h3> <h3>这段是《红灯记》里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兴趣了看看。</h3> <h3>和著名主持人冬安、演李铁梅的主持人李禹霏合影。</h3> <h3>这是和飞黄英雄柯受良合影。</h3> <h3>和武术全能冠军赵长军合影。</h3><h3><br></h3> <h3>和来台里做节目的相声演员兰成的合影。</h3> <h3>我和我老伴去台里看完节目后,和相声演员刘全和,刘全利合影。</h3> <h3>和著名作家陈忠实老师合影。当时我们转播国力足球队的比赛,陈老喜欢足球,华商报有陈老的专栏,我们请陈老来台,做解说嘉宾。陈老去世时,我还去参加了追悼会。</h3> <h3>和著名歌唱家克里木老师合影,他受邀来台里录制节目,我上中学时,就熟悉他的歌《塔里木河》。</h3> <h3>和李双江老师合影,喜欢他唱的歌曲,上中学时,我就表演过《红星照我去战斗》。喜欢他的很多歌曲,模仿过他的唱法,只是我的音域不够高。</h3> <h3>心连心艺术团到杨陵演出,又碰到几位大腕,当时还有彭丽媛,走过去想合影留念,她挥手走过,她尽量不和人合影,很低调。这是关牧村老师。</h3> <h3>这是和蒋大为老师,也很喜欢她的歌声。</h3> <h3>这是扮演杨子荣的童翔羚老艺术家。我在小学时,大哥就教我唱样板戏,我学会了很多大段子,初中时,我去考省京剧团,就唱杨子荣那段《打虎上山》,监考老师一下就看上我了,后来听说因家庭成份被挤掉了,不提那些辛酸的往事了。</h3><h3> </h3> <h3>这是和歌唱家郁钧剑老师合影,喜欢他的那手《说句心里话》,他的书也是有很深的造诣。</h3> <h3>和演员凯丽的合影。</h3> <h3>和歌唱家杨洪基老师合影。</h3> <h3>这是参加省广电歌手大赛,获得优秀奖。唱的是郭颂老艺术家的歌《乌苏里江船歌》。</h3> <h3>和歌唱家郭颂老师合影,喜欢他的《乌苏里船歌》,在歌曲大赛上我唱过。</h3> <h3>和主持人朱军,王小丫。</h3> <h3>戏曲联唱,除了我是个开车的,其她全是台里的节目主持人。</h3> <h3>这张是我拍的,用胶卷相机拍的,我们在陕西神木转播省农运会后,到红碱淖去玩了一下,这是陕北最大的内陆湖泊,对面就是内蒙古。记得那次玩得很开心,大家在水里游泳时,神木电视台的台长,喊道,都把裤头脱掉,谁不脫不是男人,大家都脱了,上岸时又都穿上,上岸后合影时,技术科张军同志的裤头,被张晓亮抓住先上了岸,硬是看这张军,两手捂着下身走上岸,于是我提议拍张合影,几个人的手,都捂在张军的关键部位,我按动了快门。这张我取名《童趣》,很珍贵,征得张军的同意,参加过台里的影展。当时㬵卷刚好拍完,我就急忙让先冲洗出来,一看底片全部拍的很好,心里很高兴,可大队人马都等着返回住地,都在等我,我部门领导张培森书记,老远大声喊我快点,批评我迟迟不归,那次游玩留下永久的回忆。</h3> <h3>这个视频就是京剧《智取威虎山》,里面的那段《甘洒热血写春秋》。</h3> <h3>这是2009年,我在记者节上扮演的杨子荣,唱的那段《甘洒热血写春秋》。</h3> <h3>演出完了和当时的省委书记赵乐际合影,现在是国家领导人。</h3> <h3>这是1994年10份,在袁家村,我大哥已到省电视台工作,他们去采访剧组,我也跟着去了,这是演员刘威、刘丹,我给她们拍的合影,女演员刘丹,后来演还珠格格里的那个香妃,几年后因车祸不幸离世。</h3> <h3>我的大哥大嫂,大嫂是二胡艺术家。</h3> <h3>这是我们省台蓝球队,后边的大个子,是蓝球名将王立彬。</h3> <h3>我在大雁塔下,转播奥运火炬传递。火热的工作经历。</h3> <h3>这位是省台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姜小京,全国金话筒获得者,也是我的铁哥们。乒乓球是他上体院时的专业。</h3> <h3>人生就是一场旅途,就是从起飞到降落的飞翔,旅途的风景,尽藏于心,所受的风吹雨打,都是你的故事,顺的时候尽情释放自己,不顺的时候,请砥砺前行,相信努力总会有收获。</h3> <h3>这辆依维柯,是我开了十年的工作车,很有感情,跑了不少陕西的山山水水。</h3> <h3>在延安转播多次活动,看到艺人们在表演,也去凑个热闹,我也能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h3> <h3>参观枣园,怀念老一辈革命家。</h3> <h3>我的业余爱好挺多,都能玩玩。</h3> <h3>这是工作多年的节目负责人,好朋友。张东灵和李琦。</h3> <h3>我是台里的台聘职工,台里规定,过了五十岁,就得离开台里,合不合理合不合法不去探讨。2010年三月,部门为我设了欢送宴,同志们送我的影集,又签了好多名,送我乒乓球拍,虽有不舍,还是平静的办了手续。</h3> <h3>和同志们工作中的相处相知,有称我张师傅的,也有称我张老师的,还有叫我老哥的,都是对我的热爱和鼓励,这份情意会永远温暖我。</h3> <h3>这是我们体育频道全体成员,是一个火热的集体,到现在好些人都和我有联系,今年七月,杨丽萍老师退休那天,早上频道给她开完欢送会,中午就来到我家,我俩真诚的交谈了两个小时,真正的好朋友。这张照片是2007年二月份,去太白山滑雪,我学的很认真,很快就会滑了,很刺激。</h3> <h3>带着平静的心情,回家了,赵本山小品里说的,不在你飞的高,关键是平稳落地。是啊,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红火的不得了,却突然坠落了。我却是,带着欢送宴上的酒劲,看着同志们热情的眼光,我知道,自己是光荣的下岗了,到站了,不再去遗憾什么,我在台里的十年,是台里大发展最风光的十年,做为一个台聘职工,我的各方面表现,取得的成绩,用我们总监刘智君的话说:“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刘总监因病,提前退居二线,与病魔做了十年的抗争,于今年八月十五号去世了,多么好的人,让人心痛啊,智君一路走好,愿天堂里再没有病痛,老哥我永远怀念你。</h3> <h3>这是2003年,我扮演李玉和的照片,登在了节目报上,也很是风光。</h3> <h3>这是去银川影视基地。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就是在这里拍的。</h3> <h3>这是我的大儿子,圆号专业,从南宁广西艺术学院毕业,进了中国电信工作。业余做个主持人,爱踢足球打蓝球。</h3> <h3>这是我二儿子,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学的是电视编导,我在太白山拍节目期间,指导儿子学摄像。二儿子也爱唱歌,嗓子比我好,会弹钢琴弹吉他,性格很好,在影视行业努力着。</h3> <h3>这是我的小家庭,妻贤子孝,一家人很和睦,逢年过节,要是聚齐了,那才是真热闹,大儿子已结婚,我也有了孙女,小孙女聪明可爱,也爱唱歌,可招人喜欢了,今年上一年级了。</h3> <h3>这是我们西八里乒乓球俱乐部,大多数队员的合影,多年的锻练,使我们个个身体健康,开心快乐的相处,这份友谊很珍贵。</h3> <h3>一个家,就像这艘船,乘风破浪,迎着朝阳,过险滩破迷雾,掌舵的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我的一切还好。</h3> <h3>这是央视体育记者王涛,常报道国足。是咱陕西铜川人,在咱省台实习了两年,关系很好。</h3> <h3>这是先后相隔十年,因搞活动,两次见到毕福剑老师。老有人说我和他长的像。我比他大一岁。毕福剑老师的书法很有功底。</h3> <h3>离开台里不到一个月,这时我大哥已退休,又介绍我到了盛天传媒公司,专做各种节庆演艺活动,又是我喜欢的工作,公司在商洛搞旅游文化节,《秦岭最美是商洛》这首歌,这句口号,就是第一届文化节创作的,大作家贾平凹写的,曲是赵季平写的,是由谭晶演唱的,大哥最后是从台里文艺部导演的岗位上退休的,给盛天公司长期参与策划导演,公司李军鹏总经理,是八零后,是从商洛走出来的优秀青年,很有才华能干,是商洛人的骄傲。我在公司工作的几年经历,也是很愉快很难忘的,2014年,我有了孙女后,得到南宁看孙女,也就离开了公司,也就彻底退休了。感谢李总给我的工作机会,祝李总事业更红火,祝李总身体健康,家庭幸福。</h3> <h3>这是我省著名文学家尚子秦老师,我们一起搞过多次活动,同吃同住同行,人很谦虚,他的哥哥尚子庸,也是省上大大有名的文学家,评论家。</h3> <h3>我们做演出活动,常邀请大脾演员。这是著名艺术家闫维文。</h3> <h3>这是演员刘小宁。</h3> <h3>这是省台著名主持人徐杰,市台主持人孙维。经常合作。</h3> <h3>这是歌唱演员文欣,我们在南宫山。</h3> <h3>这是中央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瞿弦和。</h3> <h3>这是相声演员陈寒柏。</h3> <h3>山是绿的,水是蓝的,人是善良的,做事是认真的,厚德传家,但愿明天更美好。</h3> <h3>这是著名艺术家冯巩。</h3> <h3>这是著名艺术家杜旭东老师。</h3> <h3>这是在安康瀛湖上,我和公司李总,歌唱家王宏伟,我当时还唱了几句他的歌,欢声笑语荡漾在水面上。</h3> <h3>这是公司一行人到宝塔山上游览。</h3> <h3>2014年,公司在北京搞活动,我抽空到天安门游览,还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向毛主席深深三鞠躬,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牢记毛主席的恩情。</h3> <h3>在商南搞活动,和演员李玲玉合影。</h3> <h3>我们盛天公司一行人,到壶口瀑布风景区联系工作,顺便游览一下。</h3> <h3>在商南县搞演出,和演员阿宝。</h3> <h3>这是我的摄影作品。</h3> <h3>这是我的摄影作品,我老伴蹦的还行。</h3> <h3>我和我的大哥一起工作。</h3> <h3>这是在丹凤县,做演出活动,和歌唱家董文华合影。</h3> <h3>和作家商子秦老师,和作曲家夏正华老师。</h3> <h3>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终于来了。为祖国今天的繁荣强大而自豪。</h3> <h3>2012年在商南县,接待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的演出,上台前,我教她几句陕西话,“商南的乡党,大家好”,记忆犹新。</h3> <h3>这是在铜川搞演出,和王二妮的合影。</h3> <h3>公司在陕南做了很多活动,为陕西的旅游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盛天传媒是一支团结奋进的团队。</h3> <h3>这两年,我在韦二街秦腔艺术团,拉二胡为戏伴奏,长进不少,也算是为传承秦腔艺术做点贡献。身为秦人的后代,我对秦腔戏并不陌生,只是我从小爱唱歌,唱戏的功夫还不行,秦腔艺术的慱大精深,使三秦大地上的老百姓,对她有着独特的厚爱。</h3> <h3>我们一家都热爱艺术,我老伴这两年正好空闲,积极参加走秀学习班,学成了到处表演,去过澳门、桂林、北京等外地展示风采,国庆前夕,还在人民剧院演出,很是风光。又在村上带领姐妹们学习走秀,这是在社区迎国庆70周年活动中,她们展示的旗袍秀,老伴这件旗袍老贵了,我大力支持,做好后勤,让老伴开心的去做喜欢的事,我也在活动中独唱《我的中国心》,还来段二胡表演。夕阳无限好,折腾慢点老。</h3> <h3>这是2018年四月份,去西藏旅游,我在5013海拔的米拉山口放歌,只有陕西愣娃敢唱。</h3> <h3>米拉山放歌《日光城之恋》。王宏伟的歌。</h3> <h3>岁月如水,生命如歌,此生我没干成个像样的事情,只是努力把日子过好,过安宁,培养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长大成材,使我最大的欣慰,我业余时间里,对艺术的热爱,对体育的热爱,唱歌,打乒乓球,在秦腔戏班拉个二胡,使我的生活有趣有意义,我也会玩抖音,有QQ空间,玩微信,用电脑也写过很多文章,拚图,买东西交手机费,都用手机完成,不落伍。我所遇到的名人名星,只是在工作中,我美好的相遇,不值得炫耀,只为自己留下往日的记忆。</h3> <h3>这是著名黄梅戏老艺术家,黄婉秋老师,是电影《刘三姐》里刘三姐扮演者,我们这代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多次看过,桂林的山水风光,让人陶醉,电影里画面,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刘三姐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刘三姐叫一声“阿牛哥”,令小伙子们,春心荡漾。2012年六月三号我们在桂林阳朔,幸运的遇上了老艺术家,心情格外激动,非常敬仰黄老师,上前小心问候,我大着胆子说,我是陕西电视台的,到此旅游,黄老师可否合个影?黄老师很谦和的答应了,才有了这张珍贵的照片。本期美篇已选一百张图片内容,对自己的大半生工作生活历程,来一个总结,人生总有谢幕的时候,但愿剩下的夕阳路,能走的稳一些,顺一些,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悲凉的晚年,还好,我们幸福的老了,我业余爱的会的多一点,我想我不会寂寞的,。谢谢有机会看到这册子的亲人和朋友,靠近我温暖你,祝大家幸福安康。2019年10月4日完稿,西安西八里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