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高年级语文教师论坛暨小学语文新教材研讨活动

虹晨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为了使教师更好地使用部编版新教材,促使新教材教学理念全面落实,提高教学有效性,9月30日,永安市高年级语文教师论坛活动暨小学语文新教材研讨活动在燕江小学进行。来自永安市十多所小学的高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h3> <h3>此次活动共推出了三节示范研讨课例。分别是安砂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刘晶晶执教的六年级课文《在柏林》;东门小学王凤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实验小学魏媛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课文《书戴嵩画牛》。</h3> <h3>《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奥莱尔了避开了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血腥战场,独具匠心的从战争的后方截取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使人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刘晶晶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关注了单元特点,在教学时有文体意识,注重了小说的特点。在上课刚开始时,就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导读部分,让生了解学习小说的三要素。同时,紧扣作者的巧妙编排,通过读议猜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反常之处所包含的深意。课后三明市名师西小范雪英老师对此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范老师对课文入木三分的分析及对青年老师中肯的点评赢得了大家的掌声。</h3> <h3>第二节课王凤老师带来的《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散文。整节课王老师带着孩子们通过“抓中心句,回顾脉络”、“抓关键词句,促进语言的生长”、“自拟中心句,练笔应用”、“总结提升”四大板块的学习,来彰显了自己语言表达为本位的鲜明的课程主张。课后,点评人三明学科带头人实小杨湘惠老师对此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王老师这节课独创的思考,充满智慧的实践,娴熟的课堂艺术,扎实的课堂效果,对于部编版教材下教师该教什么,如何教?给到了老师们许多启发。</h3> <h3>第三节课呈现的《书戴嵩画牛》是一篇文言文。整堂课孩子们在魏媛老师清越的声音中徐徐进行中华文化,中华语言的层层递进的学习。教师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把时间都留给了各种形式的读:自读、指名读、范读、带节奏读、齐读,扎扎实实地垒好语言学习的基础。尝试用文言文写句子是本课一个亮点。点评人燕江小学姜忠女老师评价魏老师的这节课注重读写结合,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h3> <h3>活动最后的互动环节,各位老师也纷纷对此次活动的三节课进行了评议。对于在今后如何教学新版部编教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益颇丰,对于自己未来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h3> <h3>最后,进修学校谢安平老师对大家提出了建议,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不畏惧孤独,不害怕独行,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h3>

老师

教学

语文

新教材

教师

小学

课文

活动

永安市

高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