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此信札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中表达了王羲之对西土山川奇胜的向往。</h3><h3> 此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 造作。明方孝孺称赞云:“《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 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h3> <h3> 游目帖放大来看真是美极了,放到现在我们可以用兼毫毛笔去学习临摹以求最佳效果,因为兼毫笔锋选羊毫为主材料,笔腹笔腰配备较刚之狼毛、牛耳等其它加健物,作为支撑助力,可使笔毫柔顺流畅,笔力足,不枯涩,挥毫之下左右逢源。<br></h3> <h3>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游目帖》和数万生命一起,顿时化为尘埃。</h3><h3> 前些年,文物出版社赵力华决心让《游目帖》这件名迹“起死回生”,在日本二玄社同行的帮助下,找到了1934年安达万藏委托京都的小林写真制版所用的珂罗版。这份珂罗版不但与原件大小一致,而且包括全部的题跋。经过反复研究、多次尝试,赵力华和他的同事利用高科技复原技术,终于将单色的《游目帖》还原为彩色,笔画、墨汁浓淡几乎和原帖一模一样。<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