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利用发散式和节点式的结构,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它能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高效率地表达思维轨迹,有助于学生提高思考和学习效率。</h3> 初步认识 <h3> 开学初,群英学校六年级49班班主任龙谷吾老师便把这种思维工具引进了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后,以自我介绍为例,与学生共同体验思维导图的妙用,引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应用这一有效的学习策略。</h3> <h3> 孩子们对这种新的思维工具兴趣浓厚,初次体验便都画得有模有样,信心大增。</h3> 小试牛刀 <h3> 老师趁热打铁,与孩子们分享了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十大应用,教给孩子们在学习各个环节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学习的具体方法。</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列计划</b></h3> <h3> 将计划归纳成一个中心主题关键词,利用图像来表示;再挑出要完成的大目标,画在一级分支上;然后将大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画在下一级分支上……瞧,孩子们的作品都有模有样,新学期的努力目标也在这绘制当中更明朗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预习</b></h3> <h3> 以预习的课文内容为对象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孩子们在认真预习课文后,挑出课文的主干知识提炼成关键词,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虽是牛刀初试,内容不甚详尽、全面,画法不够规范,却也能拎清课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笔记</b></h3> <h3> 在课堂学习中,将老师所说的要点提炼成关键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在课本上,不仅有效提高了听课的专注度,还有效培养了孩子们的知识梳理与整合能力。检查孩子们的批注与课堂笔记,总是惊喜连连,思维导图已有效深入到了孩子们每一堂课的学习当中。</h3> <h3> 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学习,让孩子们更快地理清思路、组织信息、加强记忆,不仅把握了知识结构的全局,整理了知识的框架,还通过添加分支,把握了知识的细节,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一个月的尝试,孩子们已能初步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并将这种思维工具自觉应用于预习和课堂笔记当中,着实令人欣慰。之后,我将与孩子们一起尝试思维导图在阅读、习作和复习中的运用,用这种思维工具为孩子们的学习注入新鲜血液,激活孩子们的思维,内化为孩子们自觉自愿的一种思维方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