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谢金陵)

玉振金声

<h3>这是吴京率领《攀登者》剧组车队穿越阿里无人区的视频。</h3> <h3>从西藏回来,我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去看这部影片。那块世界屋脊之上的屋脊,留下的不仅仅是震撼和感动,更坚定着一个人的信仰和梦想。</h3> <h3>在我们意识到自我存在的那一刻,对生命的拷问再也没有停止,我们总要对着内心追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存在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试图证明的一切意义何在?</h3> <h3>在昨天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上午通过电视直播看完了阅兵大典,仪式感的庄严辉煌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强盛壮大心生自豪骄傲;下午在影院看完了《攀登者》,荡气回肠的影片让人在回溯中不胜唏嘘,感慨万千。</h3> <h3>仪式感让人对世界敬畏,对世界的秩序理解和尊重;艺术的意义则在于直抵人心的力量,在于它是否能够真正的惊动灵魂,留下感染和影响。</h3> <h3>祖国这个名称看起来概念泛化,但她具体到一面国旗,一颗忠诚的心,一份永远的追随。这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这是一群有血性的华夏儿女。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昌盛,而无私奉献,而前赴后继。</h3> <h3>珠穆朗玛是座充满神秘力量的神山,许多外国人试图率先登上祂,并留下自己国家的名字。在那里,自然的力量席卷一切,人的力量渺小脆弱,许多生命永远躺在祂的怀抱。作为中国人登顶珠峰,不是为了征服这座神山,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伟大,而是向整个世界发出宣言:中国人的山,由中国人自己攀登!</h3> <h3>并不是任何人有这种机会,有这种能力实现攀登珠峰的宏伟目标。很多人到珠峰大本营,冒着高反,缺氧,头疼,寒冷……只是为了遥遥的看一眼珠峰。对他们而言,这一眼或许意味着他们内心的高度,一种生命的敬畏和仪式感。在这个海拔五千多米,常人已经难以忍受的地方,他们能够来到这里,见证心目中的神峰,其实是生命的一种福祉。</h3> <h3>我在七月初到达珠峰大本营时,国家为了保护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大本营下移两公里。为了能够有更好的角度与珠峰相对望,我爬上绒布寺背后的半山腰,山风呼啸,冷硬如刀,山体松软,陡峭难攀,有几次,被烈风裹挟得摇摇欲坠。终于放弃了爬上山顶的想法,只是遥遥望着云层缭绕的珠峰,敬畏,感动,热爱。在祂面前,你永远不要说征服二字。你征服的不是神山,而只是人类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定。</h3> <h3>在四五月份,吴京带领着他的一班人马来到了这里,进行了雪山和高原镜头的摄制。这几年,吴京在屏幕上以铁血男儿、爱国硬汉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他塑造的形象既有铮铮铁骨,亦有男儿深情,更有不屈不挠的追求和理想。为了追求,可以牺牲一切。</h3> <h3>而很久以来,中国的银屏总是以搞笑娱乐为主,人的情绪多了,骨头却软了。而吴京的影片正在挺起电影人的脊梁,让正能量燃爆观影人的血管。</h3> <h3>我追逐高海拔的阿里而去,因为有限的生命要迎来一次次的奔走和奋斗,梦想不在想象里,而在自己的脚下,一步步走出去,哪怕再艰难,也要忍受。在那里,带领我们翻越无人区的司机师傅作为《攀登者》前期摄制的当地车队向导,陪同着剧组在高原上颠簸奔波。</h3><h3><br></h3> <h3>和吴京摄制组一起拍摄的日子成为司机师傅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他珍重的在手机里保存着和剧组的合影,他虽然并不知道吴京将拍出怎样的影片,但在他心里,吴京是个硬汉,他为西藏拍摄的作品一定会是一部硬片。</h3><h3><br></h3><h3><br></h3> <h3>在这个举国同庆国人同乐的盛大节日,师傅的朋友圈显示,他还在高原的旅行线路上奔波。他非常希望能够看到《攀登者》的上映,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h3> <h3>司机师傅带着我们走过了一万多公里的高原,在那里,留下了我的热泪和眷恋,留下了我的惊叹和震撼。在此生,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洗礼你的灵魂,那一定是——西藏。而《攀登者》一次次让我心潮澎湃,泪水潸然,并非它的情节如何曲折动人,题材如何神圣重大。</h3> <h3>而是,它体现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灵魂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最终升华为国家的高度。</h3> <h3>我本平凡。许许多多平凡的人成就了国家伟大的历程和华章。他们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代托举着一代,一代推动着一代。演绎着更为美好辉煌的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