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轮上的见闻

贺兰山上的小草

<h3>  内陆人很少见到大海,更别说坐一坐海里的大轮船了。我是第一次乘坐滚装船,在大连和威海之间走了一个来回,颇有感触。轮船上的见闻,对我来说都是新鲜事。</h3> <p>  从大连到威海,我们乘坐的是“生生2号”轮船。返回大连时仍然要坐船。告别了山东的朋友,我们在威海港登上葫芦岛号轮船。</p> <h3>  进入二等船舱里,我将行李放置好,就早早来到甲板上了,想看一看轮船出港的样子。</h3><h3> 轮船准时起航了,陆地渐渐远去。码头上没有送行的人,也就没有人向船挥手。当地人坐船早以习以为常了,没有岀现电影中泰坦尼克号起航时的热烈场面。</h3> <h3>  我们住的二等舱带有卫生间。舱里是上、下四个铺,刚好住下我们四个人。时隔一周再次坐海轮,还是觉得新鲜。我不愿躺在床上睡觉,就到处走走看看。</h3> <h3>  这一层船舱的大厅里挂了一个示意图,显示威海到大连的距离是93海里。轮船是航行在黄海上的。</h3><h3> <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巨轮通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们的一个威海朋友,能说一口地道的大连话。可见两岸交往方便且紧密。要知道口音的变化,只有不同地区之间的频繁交流才会有。</h3> <h3>  在甲板上遇上一个七十来岁的哈尔滨老哥。他说他爷爷是蓬莱人,当年是坐木帆船走海路闯关东的。这条海路承载着中国近代东北地区的移民史。可惜国家没有完整的史料记载,只有移民后裔的口口相传。</h3> <p class="ql-block">  救生艇悬挂在船舷边,是应对极端情况的,表明航海有一定的危险性。它提醒着人们要心存敬畏。</p><p class="ql-block"> 在主船沉没之前放下这些小艇,多少也能救下一些人。如果必须两个人中活一个,我还是让老婆上小艇吧。她还有带外孙的任务要去完成。我带孩子不如她。</p> <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艘巨轮平稳得象座山似的。我原以为会</span>晕船,但往返两次都无恙。可能是海上风平浪静,再加上又是两万吨级的大船,抗涌浪能力强,没有感到船身搖摆。</h3> <p>  这是散席旅客休息的大厅,人不多,显得很宽敞。大厅的角落里挂着一个大电视,播放着电视剧。散席票价是190元。我坐的是二等舱,船票350元,是孩子在网上买的。底舱是汽车舱,汽车可以直接开进来。</p><p> 相对于底舱,舱室的位置越高,等级就越高。一层一个等级。</p> <h3>  船上有小卖部,只能用现金。因为手机在海上无信号,无法用微信支付。我买了几桶方便面,大家午饭就这样解决了。我发现“由奢入俭”也不难,简单的生活更令人轻松快乐。</h3> <h3>  从这里上去是最高层的甲板,要购买十元的观光票才行。特等舱也在这一层。不知道特等舱的模样,我估计票价起码要翻倍吧。难怪人们要拼命挣钱,因为更体面的生活是需要大钱来维持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我从小受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观念影响,会为体面付费,但不会为奢靡买单。对我来说,又无公务活动的需要,有散客坐席的船票也可以。反正又不睡。</h3> <h3>  这是一等舱,离甲板近,还有看海的窗户。我去甲板看海要路过一等舱的大门。</h3> <h3>  一只小鸟落在救生设备上休息,见我接近它,就继续跟着船飞。这不是海鸟,是一只迁徙的陆地鸟。跨海飞行跟着船走,也是一个聪明的保全之举。船在人就在。它此时的命运和我绑在一起了。</h3> <h3>  许多人和我一样,更乐意待在甲板上。一个皮肤黝黑的人占领这个台子有两个小时了。他头皮上泛着太阳光,不知是汗还是油?</h3><h3> 这种坐姿已经暴露出他是哪里人了。这一地区的农村依然睡炕。这脱鞋上炕的坐功是从小练就的。</h3> <h3>  这哥们很惬意,躺在甲板上思考人生。一直到大连港,他都没有挪窝。</h3> <h3>  发动机的排气管冒着淡蓝色的烟气,下面的发动机发岀“嗵、嗵、嗵”的低频运转声音。我能感觉到巨型柴油发动机的转速不高。中国人建造万吨巨轮已不是难事了,但制造特大功率的船用发动机还是短板。</h3><h3> 在船的任何角落都能感受到机器的震动,提醒着人们:这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船上。</h3> <h3>  从船尾的水痕上可以看岀,这艘巨轮有两个螺旋桨在奋力推动船身前行。</h3> <h3>  轮船走在航线上,不时有大船经过。甚至看见军舰相向驶过。在中国领海之内,这无疑是中国海军。我向它行注目礼,直到它走远。很遗憾,忘了拍张照片。</h3>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航行两、三个小时后,船渐少,景色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了。远处水连着天,茫茫无际。此刻,我折服于大海的远阔,感慨着它的深邃和气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突然看到海里有只水母从船边掠过。那水母有洗澡盆那么大,在水面下一米处扇动着。我兴奋地想告诉别人,回头一看,附近一个人都没有了。若真有人,别人会不会觉得内陆人少见多怪呢?</p><p class="ql-block"> 还好,没有人看到我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其实,五十多岁的人还对许多事物有新奇感和探究欲,也属少见吧。我觉得人一辈子都怀有“空杯”心态,是有益无害的。</p> <h3>  这位兄弟专注地看着手机,脸上不时露出笑容。莫非手机有信号?我上前一问,他的华为手机真有信号,而我的苹果手机却没有。他向我解释:华为手机与北斗系统有关联,信号来自太空。</h3><h3> 华为厉害了。终于有中国企业超越了美国企业,令人欣慰。恰逢70周年国庆,举国同庆,中国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越来越多了。高兴啊。</h3> <p class="ql-block">  这个警示标识牌明显是给轻生者看的。这样可以减轻轮船公司的安全责任。从栏杆到海面有六、七层楼高,即使摔不死,也会淹死的。茫茫大海上淹死个人,只有龙王爷和鲨鱼们知道。</p> <h3>  船尾甲板上画的黄色圆圈,应该是直升机的起降点。</h3> <h3>  这么大的客船乘坐两千人绰绰有余,底舱还装运着不少汽车。水运的效率、效益都比其他运输方式高许多。凡沿海、沿江地区都有这种优势,经济也发达。所以环渤海经济发展有其天然优势,何况还毗邻朝鲜、韩国。真希望这一地区能尽快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极。</h3> <p class="ql-block">  我想,等外孙女再长大一些,带她坐船来看海。会告诉她:你看不见大海的尽头,是因为地球是圆的。还会告诉她:铁是会沉入海底的,但钢铁做的船不会沉。因为船是按照“浮力定律”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中国农耕文明延续了五千年,近代正是被来自海上的列强所欺负。不能制海,必被海制。要让她早一点知道哥伦布和阿基米德,更要让她这一代人懂得海洋文明的重要性。得海洋者得天下。</p> <h3>  甲板上的人又多了起来。偶尔能看见海鸥了。</h3> <p class="ql-block">  轮船继续前行。船尾拖出长长的水迹,延伸至大海尽头消失了。那是来时的路。</p><p class="ql-block"> 人生之路也如此,岁月愈久痕迹愈淡,直至无痕。只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留下了印迹。老百姓只留下子孙,一代传一代,延续着中华文明,延续着中华民族以永生。做到了,便足矣。</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此次跨海之行,与山东朋友一起谒拜了曲阜孔庙,感悟颇多。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孔子不愧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影响着全世界的华人。汇集孔子思想光辉的《论语》,把人们从蛮愚之中引领出来。它是照亮后人前路的一盏明灯。</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我没有《论语》的大智慧,就记住来时的路吧。记住路上的朋友。朋友是一种财富,我在意;生命是一种厚待,我感恩。</p> <p class="ql-block">  太阳晒了一路,已经偏西了。借着夕阳的余晖,我在船上留个影,作为“到此一游”的纪念吧。脸晒黑了又怎样?终归是皮囊。一路拓宽了视野才是我想要的收获。</p> <h3>  海鸥逐渐多了起来。一个老弟告诉我:接近陆地了。</h3> <h3>  进入大连港了。有人向空中抛食物,吸引着许多海鸥来抢食,场面热烈。海鸥鸣叫着上下翻飞,象是迎接我们归来。我心里也清楚,不抛撒吃的,谁会来捧场呀?</h3> <h3>  透过雾气看到了城市高楼。我们又回到大连了。</h3> <h3>  航行了六个多小时到了大连港,感觉意犹未尽。如果不用赶时间,坐轮船出行是最舒服的旅行。</h3><h3> 尤其是和家人在一起,不用着急着回家。二等客舱就象临时的家,有床,有桌子,有电视。关键是还有一个肯伺候我的女主人。就是那个着急地叫我回舱吃泡面的人。她怕面凉了,吃了胃疼。</h3> <h3>  “快走呀,还回头看啥”?老婆催促我。我加快脚步走下舷梯,心想那只同行的陆地鸟应该是早早下船了吧。</h3> <p>  双脚终于又踩在陆地上了。还是大地坚实,让人有归属感。我抬头暼了一眼高悬在船舷上的救生艇,心里陡然多了几分幸福感。百年修得同船渡。一起平安归来,可以回家帮老婆带外孙女去了。</p><p> 多数人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其实幸福更应是一种“无”。无忧无虑,无灾无病。</p> <p>&nbsp;&nbsp;&nbsp;&nbsp; 这次航海之旅增加了我对大海的热爱,也增加了我对大连和威海市的热爱。因为大连有亲戚,威海有朋友。</p> <p>  这两座滨海城市都令人留恋忘返。特别是去了一次荣成的“好运角”,更让我忘不了成山镇那个美丽的小渔港。</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至此,我终于理解了“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的心情:新鲜、好奇、赞叹和兴奋。除此之外,我还有留恋和不舍。</h3> <p>  大海,再见!葫芦岛号,再见!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后会有期。</p> <p>  后记:船上见闻是随机的、零散的。我按照时间顺序去讲述,却显得杂乱无序。承蒙您看到这里了,让您费眼费心了。🙏</p><p>&nbsp;&nbsp;&nbsp;&nbsp; 正值70周年国庆日,写给远离大海的内陆朋友。大海有接纳百川的胸襟。她宽阔无比,可爱又可敬。建议您也去看看。</p> <p>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朋友,走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