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随想

千秋の雪

<h3>  如今,“家国情怀”被越来越多地提及,“有国才有家”这一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百姓的爱国情怀和爱国骨气成为支撑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源,万众一心,其利断金!</h3><h3> 每当夜阑无眠,便揽书一阅。吟咏南唐后主李煜的《破阵子》时,那种“国破山河在”的心痛,久久未央。</h3><h3>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h3><h3> 还有“靖康之耻”,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个屈辱,就像一面铜镜,时刻提醒我们当以史为鉴,生发家国情怀。</h3><h3>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h3><h3>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能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初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胡女妻子的眼泪留不住他,幼儿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心里没有妻儿吗?不是,只是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h3><h3> 想到为了建立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牺牲了六位亲人。从毛岸英牺牲到毛主席逝世,这26年间,他是在怎样的悲痛和寂寞中把儿子的衣物珍藏在自己的身边?仰读方志敏烈士的名篇《可爱的中国》,又怎能忘怀他以身许国“战骨碎尽志不休”!可顶美军5个步兵师的钱学森,为了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祖国而舍弃国外优渥的生活……这诸多的家国情怀和气节,让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中诞生,并像东升的旭日,光照天下。</h3><h3>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周恩来总理奔赴革命,一生无子,却把许多革命烈士的后代抚养成人、继承遗志;他爱民如子,心里沉甸甸的情结永远是老百姓。邓小平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饱含一片赤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h3><h3>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陆游时刻警醒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林则徐更是铿锵言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任何时候都要爱国,这不仅是我们的情怀,更是立身养德之本。今天,在实现国家腾飞的奋斗中,我们都应该为国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民族的复兴之梦中。</h3><h3>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推己及人,由“家”到 “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h3><h3> 《赠广贤文》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纵横中华民族历史,放眼春秋兴衰更替,今日中国取得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已远远胜过“文景”等四大盛世。新中国从成立到崛起,七十年道路,中国共产党以制度优势、体制优势和富于牺牲精神,领导了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情复杂,百废待兴的大国一步步走上国力强盛、物阜民丰的康庄大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共产党炳千秋、贯长虹的伟大功绩,给了我们希望的“国”,想要的“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h3><h3> 又想到近期香港,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不惧遏制围堵,不惧“修昔底德陷阱”,就怕人心思异。亿万百姓要紧跟中央政府,相信习近平的人民情怀,相信习近平的治国方略,勠力同心,加速发展,奋勇图强,就敢于触动霸权主义的逆鳞,就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此乃王道!</h3><h3>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建国七十华诞之际,内心涌动的家国情怀不能自已。</h3><h3><br></h3><h3> 2019.10.01<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