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古城(上)

羊脂玉

<h3>  </h3> <h3>  中亚对我来说很神秘,很陌生,因此有较强的期待。</h3><h3> 我们只去中亚四国,放弃了土库曼斯坦。 </h3><h3><br></h3><h3> 美篇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古城,算是一种探索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 碎叶城</b></h1><h5></h5><h3> 碎叶城——大唐在西域重镇,在吉尔吉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小镇。贞观三年,玄奘在碎叶城会见西突厥叶护可汗。</h3> <h3>  但现在碎叶城只剩下一捧土堆和一个方城的痕迹,很难想象当年的盛况。</h3> <h3>  我虽然一声叹息,却也饶有兴趣的在墙垛上走来走去,远望着曾经的四四方方城郭痕迹,不禁也浮想联翩…</h3> <h3>  传说李白是这里人,按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他不会住在城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布若娜塔</b></h1><h3> 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山谷中一座大尖塔,在首都比什凯克以东80公里处,靠近托克马克镇。布若娜塔与周边一座残存的城堡、墓碑以及三个陵墓都是公元9世纪末,黑汉王朝建立的古代城市巴拉萨衮的遗迹。</h3><h3> 继续往东在托克马克镇附近,参观了布拉纳古城遗址,中文称虎思斡耳朵,是古代西辽的国都。</h3> <h3>  世界文化遗产“布拉纳塔”和残留的古堡,都建于9世纪末,据说碎叶城当年弃城迁移至此镇</h3> <h3>  此塔可以攀登,里面很黑很陡,只是塔中间隔不远有一采光孔,攀爬时会给人以希望。</h3> <h3>  残留的古堡</h3> <h3>  这里也收集了许多石人、石碾、石磨,展示古人曾经的生活。</h3> <h3>  远处就是天山山脉,是不是可以让你勾勒出天山脚下的曾经的城市,安居乐业的百姓推磨磨面的一幅图</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苦盏</b></h1><h3>&nbsp;&nbsp;&nbsp;&nbsp; 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索格特州首府,中亚著名古城。苦盏位于费尔干纳谷地谷口,临锡尔河,战略地位重要,人口14万9千人。</h3><h3><br></h3><h3> 波斯帝国崛起后,该城成为了其北部边境的一部分,也是丝绸之路的重镇。</h3><h3> 8世纪时,苦盏被阿拉伯帝国占领,</h3><h3> 12世纪时又遭受了蒙古帝国的征服。</h3><h3> 1866年,俄罗斯占领了苦盏。</h3><h3> 1924年至1929年间,苦盏被划入乌兹别克斯坦。</h3><h3> 1939年10月27日,苦盏被更名为列宁纳巴德,以纪念列宁。</h3><h3> 1991年苏联解体后随同塔吉克斯坦独立,次年恢复旧名。</h3><h3><br></h3><h3> “ 这是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最遥远的大城,但在13世纪初被蒙古铁骑夷为平地。”</h3><h3> 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这两个名字在稍微知道一点世界史的人眼中,都是多么伟大的存在。</h3><h3> 他们一个是缔造了横跨亚欧非三大陆超级帝国的雄主,一个是从远东打到了西欧多瑙河畔的天骄。</h3><h3> 而今,在这个名为“苦盏”的地方,历史的沧桑竟在这里交叠。</h3> <h3><ul><li><b>潘什善別大巴扎</b></li></ul></h3><h3> 1964年前苏联的建筑,这里非常热闹,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很接地气。</h3> <h3>俯瞰巴扎</h3> <h3>和新疆一样,馕是人们的主食</h3> <h3>超好吃的水果,北京吃不到,导游说你们那里的葡萄都是假的😄</h3> <h3>盘点</h3> <h3><ul><li><b>塞赫•马萨尔•阿德定陵墓建筑群</b> </li></ul></h3><h3> 大巴扎对面是一建筑群,建筑群肃穆沉闷,太阳从清真寺后落下更显其庄严。</h3> <h3><h3>建于1865年21米高的砖质宣礼塔</h3></h3> <h3>建于20世纪的清真寺</h3> <h3>有人在此祷告</h3> <h3>建于1133-1223间的塞赫•马萨尔•阿德定陵墓</h3> <h3>  巴扎和建筑群中间是广场,我站在大巴扎的楼上,落日逆光打亮喷泉,好有艺术感觉。</h3> <h3><ul><li><b>苦盏历史博物馆</b></li></ul></h3><h3> 博物馆建立在老城墙的遗址上。</h3><h3> 博物馆图中基本没有太亮眼的东东,比较震撼的是地下一层的一个大厅里,有关于亚历山大大帝历史的石拼壁画,从出生到战死的巨幅壁画是两个工匠用了五年的时间完成的。</h3><h3> </h3> <h3>我用手去感觉,一个裙褶就有十几块甚至更多的石片拼接的</h3> <h3>索姆尼的画像,索姆尼创立了萨曼王朝,被称为哈萨克民族之父。</h3> <h3>塔吉克斯坦的孔子——鲁达基的雕塑。</h3> <h3><ul><li><b>錫尔河</b></li></ul></h3><h3></h3><h3> 锡尔河起源于天山山脉,流经塔吉克、哈萨克、乌兹别克三个国家,长两千多公里,是中亚的母亲河,最终注入咸海。</h3><h3> 水利专家说錫尔河最终要消失,历史学家说錫尔河会永生。在广袤的锡尔河流域创造出了众多古老而辉煌的人类文明,承载了历史上太多的故事。</h3> <h3>  我们酒店在錫尔河边上,地理位置很好。</h3><h3> 我早早起床,走在静静流淌的锡尔河边,亚洲最长的河流逐渐在萎缩,但清晨的太阳依然那么美丽,幻化出如此浪漫的錫尔河哦。</h3> <h3>想飞跃入錫尔河水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塔什干</b></h1><h3></h3><h3> 上午九点离开苦盏酒店行驶一小时到达塔、乌边境,我们陆路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出关入关非常顺利。</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兼职导游小波接到我们,行驶一小时到达了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她的街道很宽,能感觉到她的繁华和富庶。</h3><h3><br></h3><h3> 塔什干 (Tashkent) 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著名的“丝绸之路”便经过这里。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留下过足迹。</h3><h3> 塔什干的乌兹别克语的“石头城”的意思,有2500年的历史。</h3><h3>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建有城池,公元六世纪就以商业、手工业著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公元十一世纪首见史书记载。1865年成为一座建有城墙的城市,当时的人口约7万,是与俄国进行贸易的主要中心,后来并入俄罗斯帝国。1867年成为土耳其斯坦总督区的行政中心。1930年起成为乌兹别克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首府,1991年8月31日起成为独立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首都。</h3> <p style="text-align: left;"></h3><ul><li><b>艺术博物</b><span style="font-size: 17px;"><b>馆</b></span></li></ul><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nbsp;&nbsp;&nbsp;&nbsp;&nbsp; 该博物馆建在一座美丽的大户人家中,成立于1918年,是国内收藏艺术品最全最珍贵的博物馆之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了解了许多乌兹别克民族的精美艺术和工艺,如手工刺绣、木雕、绘画等,而且目前仍崇尚手工制品,这些工艺都有很好的传承。</h3> <h3>在麻布上或丝绸上刺绣的地毯或挂毯</h3> <h3>  整个房顶和墙壁都是先雕刻好,再一点点画出细腻繁复的花纹,其颜色的搭配让人特别舒服。</h3> <h3>精美的木雕墙壁,独特的配色</h3> <h3>雕花门或窗</h3> <h3><ul><li><b>哈兹拉提•伊玛目宗教中心</b></li></ul></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官方宗教中心,是由伊玛目星期五清真寺、宣礼塔、广场,以及正在建筑的穆斯林理事会使用的大楼等组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些建筑群在1966年大地震是幸免于难,于2007年政府出资修缮。</h3> <h3>  木头柱是一根橡木树,经过两年浸泡水里、两年晾干,这样反复循环若干年,再用到建筑中,可以长年不朽。</h3><h3> 这样的工艺浸透在历史的长河中,愿其永不失传。</h3> <h3><ul><li><b>埃米尔帖木儿广场</b></li></ul></h3><h3>&nbsp;&nbsp;&nbsp;&nbsp; 塔什干主要街道都是从帖木儿广场向外辐射的,我们是反方向开始游览的。</h3><h3>&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塔什干有一条Canal河,将塔什干分为新城和老城,以上是在新城中。在沙俄时期,有兵在河岸把守,不许老百姓进入新城。</h3> <h3>这里是二战纪念园,二战期间有40万乌兹别克士兵牺牲了,在长廊铜板上纪录着每个人的姓名,打*的是没有找到遗骨,其中很多是13、4岁的男孩</h3> <h3>这是哭泣母亲纪念碑,于1999.5.9独立日揭幕。</h3> <h3>我特意拍了个近景,母亲眼中满含热泪,悲伤的面容让人不忍直视。</h3> <h3>这是独立广场的球形纪念碑(不让走近,只能远观)</h3> <h3>参议院</h3> <h3>步行街的路边摊大都是绘画等艺术品和儿童游艺设施。</h3> <h3>法学院大学</h3> <h3>帖木儿雕像</h3> <h3><ul><li><b>苏楚集市</b></li></ul></h3><h3> 塔什干的历史有多悠久,估计这个集市的存在就有多久远,据说有两千年啦。</h3><h3> 现在的集市应该称为农贸市场,它有一个巨大的绿色穹顶,共有两层楼,站在二楼可以看出一层的排列是一圈圈圆形的,非常有序,干净,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色彩鲜艳,看着就想买。</h3><h3> 小波导说他每周要来这里两次购买各种生活食品和用品,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买了葡萄,巨甜。</h3><h3> 这里的商品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商贩和顾客都很平静,没有大声说话或者争抢顾客的行为,在里面转悠始终享受,我最钟情的是牛羊肉</h3> <h3><ul><li><b>镇压遇难者纪念馆</b></li></ul></h3><h3> 图5-9在这个外观非常精致的现代纪念馆中,展出的是乌兹别克地区从沙俄时期到苏联时代,所遭受的镇压,以及从精神、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残酷摧毁,每个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医生、教师稍有思想,统统被枪杀或流放……</h3><h3> 没看这个展览,不知道这段悲惨的历史啊!</h3> <h3>二战纪念碑,中心是一座石棺,设计得很有特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5.撒马尔罕</b></h1><h3>&nbsp;&nbsp;&nbsp;&nbsp; 早上八点乘高铁驶往撒马尔罕,十点到达,高铁是西班牙和意大利合建的。</h3><h3>&nbsp;&nbsp;&nbsp;&nbsp;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一个古老的城市、丝绸之路的重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h3> <h3><ul><li><b>古里埃米尔陵墓</b></li></ul></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座陵墓就是帖木儿及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的,建于1400-1401年。</h3><h3>&nbsp;&nbsp;&nbsp;</h3> <h3>陵墓大门</h3> <h3>小广场及墓室</h3> <h3>  墓室内非常宏伟壮丽,尤其是墓室的穹顶,曾有诗人说“如果天穹消失,此穹顶可以取而代之”。</h3> <h3>  我们看到的只是象征性的石棺,尸骨在地下室。<br></h3> <h3>墓室后面的外观</h3> <h3>  苏联考古学家根据帖木儿的尸骨复原的画像,下面是帖木儿王朝的疆土地图。</h3> <h3><ul><li><b>雷吉斯坦</b></li></ul></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雷吉斯坦在老城区,原意为“沙地”,在这里有三座宏伟的建筑,是世界上保留下来最古老的伊斯兰神学院(更古老的被成吉思汗摧毁了),它们都非常精美,工艺精湛,地震时期都没有被损坏。</h3> <h3>  西侧是乌鲁别克神学院,1420年完工,据说乌鲁别克教授是教数学的,还开设天文学和神学,这里还有一个小厅展示此学院发现</h3><h3>新星座的照片。</h3> <h3>  中间季里雅-卡利神学院,1660年落成,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庭院左侧的清真寺,以金(箔)色为主的蓝色为辅的装饰,金碧辉煌,雕刻得非常复杂精细,尤其是穹顶看似弧形实则平的的3D工艺,彰显当年撒马尔罕的工艺高超和富足。</h3> <h3>  就为这独一无二的穹顶,我买了一个穹顶的手工制作的艺术品,想想它有多吸眼球啊!<br></h3> <h3>东侧是谢尔多尔(狮子)神学院,于1636年完工,耗时17年。</h3> <h3>  </h3> <h3>  面对这三座大学,不禁感慨,对中亚这片土地有太多的陌生啦!</h3><h3> “我们旅行,不只为了贩卖。</h3><h3> 火热的心,被更热的风扇动,</h3><h3> 本不当知的欲望,驱使着我们,</h3><h3> 走上通往撒马尔罕的金光大道。”</h3><h3>是弗莱克的一段诗,摘自网上。</h3> <h3><ul><li><b>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和陵墓</b></li></ul></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清真寺是帖木儿帝国的瑰宝,是比比哈努姆王妃在帖木儿生前建造的,曾经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主寺的穹顶高达41米,门廊高38米。在1897年地震中倒塌,后又修建,但至今没有完全恢复。</h3><h3>&nbsp;&nbsp;&nbsp; 比比哈努姆王妃建造此清真寺中,传说有一段悲惨故事,不多赘述了。</h3><h3>&nbsp;&nbsp;&nbsp; 王妃陵墓周边的房屋都坍塌了,只留下孤零零的主殿。</h3><h3>&nbsp;&nbsp;&nbsp; 在大院中间还有一巨大的古兰经大理石台,相当醒目。</h3> <h3>待续,请看“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古城(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