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闻阳居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有一种陪伴,虽然不语,却最暖心;有一种守候,虽然无声,却</span>最深情。是学校体育工作为我平淡的生活开启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是学校体育工作为我荒凉的人生打开了一座精神宝库,细细回顾,和她不离不弃的过往,便从记忆深处悉数走来。&nbsp;</h3><h3>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出生于胶东半岛普通的小山村,对文革期间的政治运动没有多少印记。那时候农村相对比较闭塞,文化娱乐活动不多,但我对当时蒸蒸日上的体育活动却记忆犹新。在乒乓外交的带动下,我国的全民体育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军队、工厂和学校都盛行军体广播操,竞技体育也开展得红红火火,排球、篮球、足球与田径等项目在国际体坛上处于较高的水平。</h3> <h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全国上下面貌为之一新。八十年代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家乡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发展了,学校体育也得以蓬勃发展。我继承了父亲的体育运动基因,身体强壮,小学时就显露出较强的运动天赋,各方面体能指标都优于同龄人,尤其是赛跑。我的启蒙教练是小学体育教师张英森老师,他引领我踏上了体育专业训练的道路,使我与体育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的赛跑成绩直线上升,多次蝉联乡镇比赛冠军,县级比赛也获得了铜牌。老房子屋里的墙壁上张贴着当年我获得的许多奖状,红彤彤的,映红了整个小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全国上下面貌为之一新。八十年代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家乡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发展了,学校体育也得以蓬勃发展。我继承了父亲的体育运动基因,身体强壮,小学时就显露出较强的运动天赋,各方面体能指标都优于同龄人,尤其是赛跑。我的启蒙教练是小学体育教师张英森老师,他引领我踏上了体育专业训练的道路,使我与体育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的赛跑成绩直线上升,多次蝉联乡镇比赛冠军,县级比赛也获得了铜牌。老房子屋里的墙壁上张贴着当年我获得的许多奖状,红彤彤的,映红了整个小屋。</h3> <h3>  由于文化成绩不错,初中阶段我没有常年参加学校运动队的系统训练,但仍然保持着学校运动会不败的战绩。当时的学校体育课开设齐全,球类、体操、田径等项目应有尽有。中国女排五连冠就产生在这个时段,女排精神激励着各行业奋进的人们。我们每天课间操都要在大操场上集体练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当时教我们体育课的张书波老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课外还为我们进行辅导技能。中考时,我们是第一批加试体育科目的学生。体育教研员宋万田老师,也是我入职学校体育的恩师,他带领广大体育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教改,使文登的学校体育有了长足的发展。</h3> <h3>高中阶段,我考进久负盛名的文登一中。文登一中文体活动开展得更是丰富多彩。高中一年级,学校推广第一套青年韵律操,那充满激情的韵律,回想起来,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这套操使我们精力充沛、生气勃勃、举止灵敏,又展示出青春的活力。当时由毕业分配不久的苘仲玲老师为主负责韵律操的教学。我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在此期间得到极大提高,为高考体操技能方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体育组组长于敦元老师的带领下,文登一中体育工作卓有成效,获得过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作为学生,我更是受益匪浅,在各种体育活动比赛中身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h3> <h3>  1991年,我凭着良好的运动素质和艰苦的专业训练,考进聊城师范学院体育系。经过四年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又回到高中母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体育教师。刚开始,体育课还能够按部就班落实,后来在高考指挥棒的魔诱下,慢慢地被文化课所侵吞。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除了优质课、基本功等评比活动外,宋万田老师很少来督导高中教学教研工作。直到教育部推行新课标后,宋老师和我们高中教师的交流才多起来。在山东省组织的新课标远程网络研修中,宋老师担任市级指导教师角色。在网络研修里,我们一起学习研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他指导我们学校进一步完善模块教学研究,研究课题获得了威海市地级奖。在宋老师的启迪下,我潜心深入新课标课堂教学研究,认真完成每期的研修任务。除了学校体育课教学,我还兼任学校田径队的业余训练工作。起早贪黑,朝出晚归,带领学生在风吹日晒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运动队代表学校、县、市参加过各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一批又一批学生迅速成长起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高等学府深造。每当想起这些,成就感总会悠然而生。</h3> <h3>在科组里老教师的带动下,我从入伍的新兵慢慢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教学骨干。新世纪初我参加省级青年骨教师干基本功比武大赛,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积极参与学校的体育教研教改活动,认真落施高中体育课的模块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各自兴趣爱好的引领下,全面的发展。我参与研究的关于课堂有效教学课题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宋老师推荐我参加了2001年山东省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我用优异的表现获得“省培骨干教师优秀学员”荣誉称号。</h3> <h3>2005年,我顺利晋升中学高级职称,这标志着我的教学训练能力与风格进入稳定成熟时期。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的课堂教育教学又进入新境界。在全省远程研修中,我连续多年获得“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后来,我被体育教研员姜建明老师推荐,担任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远程研修文登区指导教师。我带领全区高中体育教师们圆满完成各项研修任务,赢得各级领导和受训教师的赞许和好评,我也从中获得到丰富的人生阅历。2013年,由于田径训练比赛成绩突出,被体育局推荐参加全国体育传统学校(田径)教练员业务培训,在首都体院接受高层次专业培训,并且获得了“优秀训练奖”,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训练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h3> <h3>改革开放以来,我见证了各个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切身感受到了学校体育对我的丰厚回报。规律良好的运动习惯给予我健康的体魄,光荣神圣的教师职业给予我稳定的收入,一批批成长起来的学生给予我精神的慰藉。2019年,新中国迎来了七十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举国欢庆。自打记事以来,我目睹和见证着祖国的发展,也就是改革开放整个过程。四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学校体育实现大发展的四十年。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学校体育事业得以突飞猛进,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将秉承“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将秉承“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学当专长,锐意进取”的校训,一如既往地投身到学校体育的大潮中去,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祝祖国繁荣昌盛,愿学校体育蓬勃生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