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七国漫行记(六)

青通河边

<h3>  七月二十日早歺后,前往维利奇卡盐矿参观,盐矿距克拉科夫只有十几公里,转眼即到。盐矿早在1996年就全面停产了,现已是波兰著名旅游景点,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150多万。来到盐矿,只见到处绿树葱葱,青草幽幽,看不出一丝矿区的旧貌。</h3> <h3>  维利奇卡盐矿,早在1044年就有文字记载,正式开采则始于13世纪,经过近800年的开采,地下挖掘开发出九层深度的古盐矿,最浅处在地下64米,最深处在地下327米,所有通道总长度近300公里,共开采出岩盐2000万吨。维利奇卡盐矿犹如一座地下城市,内有房间、礼拜堂、盐雕和地下湖泊等。</h3><h3> 1976年维利奇卡盐矿被列为波兰国家级古迹,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4年波兰总统颁布法令将其列为历史遗迹。</h3> <h3>  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到时,游客已排起了长队。</h3> <p>  维利奇卡盐矿矿床长4公里,宽1.5公里,厚300~400米,开采后的部位形成了许多巨大空间,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利用这些空间修建了旅游设施,十五世纪起游客就可以到盐矿参观,地下的游览路线逐步形成,欧洲很多名人,如肖邦、哥白尼、歌德等都曾来此地游览。1744年,矿工们在矿井内修建了楼梯通道,在地下130多米深处修建了博物馆、歺厅、娱乐大厅和教堂,供游人参观游览。目前,盐矿只向游人开放了三层,最深处136米,可选择从楼梯步行上下,也可从竖井乘电梯上下,但要另行付费。我们选择的是步行下,乘电梯上。楼梯的四周均用木板封严,十分安全。</p><p><br></p> <h3>  我们沿着楼梯下到地下六十多米,来到盐矿第一层,沿着蜿蜒的坑道前行,据说盐矿内的坑道总长度有300多公里。坑道的两壁和顶层,全部用厚实的圆木和方木支撑,安全可靠。</h3> <h3>  由于年代久远,盐矿中的水份渗透到木头的表面,形成了厚厚的白色盐结晶,有的地方甚至看不见里面的木头。</h3> <h3>  维利奇卡盐矿纯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有些祼露在外面的岩盐上的结晶,白如雪霜,刮下可食。</h3> <h3>  盐矿巷道里有很多岩盐雕刻的人物塑像,有宗教人物、波兰名人、民族英雄、历史传说、宫廷生活和当年盐矿工作的艰辛场景,形象逼真,雕工精致,光洁如玉。下面这尊盐雕是卡西米尔大帝,他在1368年放弃了对盐矿的专有权,并发布法令,对个人和团体开采盐矿作了规范。</h3> <h3>这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雕像</h3> <h3>  下图的群雕是矿工向金嘉公主献盐的情景,来源于一个神化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匈牙利一位国王将其爱女金卡公主许配给波兰克拉科夫大公鲍莱斯瓦夫,操办嫁妆时,国王问女儿喜欢什么,女儿回答说:“喜欢一座盐矿”,国王问女儿为什么,女儿说:波兰没有盐矿,盐矿会给波兰人民带去幸福和安乐。国王应允了女儿的要求,可盐矿在哪儿呢?公主摘下订婚戒指抛向维利奇卡盐矿方向。公主与鲍莱斯瓦夫成婚后派人去维利奇卡开矿取盐,果然掘出了盐,更奇异的是,还在第一块岩盐中发现了公主的戒指。从此,波兰从一个贫盐国变成了富盐国。正因为手中有了盐,在请客吃饭时,波兰人可以自豪地说:“没有盐,就没有滋味”。</h3> <h3>  这是运输岩盐的木桶,一开始,盐矿全靠人力运输,从百多米的地下,将岩盐运到地面,可想而知是多么艰难繁重。</h3> <h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运送岩盐的工作用上了马匹,到后来还修建了铁轨,用机车运送。</h3> <h3>这是提升岩盐的木制绞车。</h3> <h3>这是马拉的运盐绞车。</h3> <h3>  在地下开掘盐矿不仅又苦又累,而且还十分危险。坑道里会产生一些可燃气体,当年由于科技落后,无法测量气体的浓度,更无报警装置,通风条件也很差。为了清除可燃气体,矿工裹上厚厚的各种兽皮和衣帽,用长杆火把去点燃坑道里的有害气体,这些矿工是和死神打交道的人,经常会发生死伤事故。</h3> <h3>  为了防止岩盐裂塌,矿工们在岩盐上打下很多如下图的铁镙丝。</h3> <h3>  这是盐矿初期矿工们熬制卤盐的工作场面。坑道中有很多处展示矿工开采、运输岩盐的工作场面的雕塑。</h3> <h3>  这是小矮人雕像,传说矿工们在开采岩盐时,曾得到过有魔法的小矮人的帮助。</h3> <h3>  据说,维利卡奇盐矿里有大大小小40个教堂和礼拜堂,最深的一个在盐矿的七层、地下270米处,至今沒有向游人开放。众多的教堂,以供矿工们随时祈祷。在那不见天日的地下深处,从事着既苦累又危险的开采工作,矿工们只能祈祷神灵的保护。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坑道一路下行,来到了位于地下101.4处的圣金嘉公主礼拜堂,这是盐矿中最壮观的宗教场所。</h3> <h3>  圣金嘉公主礼拜堂高达10米,宽15米,长54米,是为了纪念给波兰人带来福佑的金嘉公主而修建的。它的四周墙壁上都用圣经中故事画作装饰,浮雕笔触精美细腻,人物神态逼真传神。整个大殿的顶端悬挂着用结晶盐块制作的“水晶”大吊灯,把大厅照得灯火通明;大厅的地面是用岩盐制成的六边形的地砖铺成。大厅的主祭台上站立着圣金嘉公主的塑像,四周也塑有不少的人物雕像。如此浩繁和精致的工程,有谁会想到竟是三名矿工用了67年的时间完成的,真让人惊叹不已。</h3> <h3>教堂主祭台上圣金嘉公主雕像</h3> <h3>主祭台旁边耶稣遇难的雕像</h3> <h3>大厅墙壁上“最后的晚歺”浮雕</h3> <h3>大厅中悬挂的“水晶”吊灯,全部材料均用岩盐制成,做工精细,晶莹剔透。</h3> <h3>大厅墙壁上的浮雕和大厅四周的雕像多为圣经上的人物,均由岩盐制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h3> <h3>  盐矿中的盐湖,由岩盐渗出的地下水汇集而成,由于含盐量高,比重大,人在水中不会下沉。在灯光的映照下,只见湖水碧绿如茵,光影斑驳。</h3> <h3>  我们下行到盐矿第三层,地下130多米处,这里空间开阔,设有展览馆、歺厅和娱乐厅。</h3> <h3>  这个圆形的雕塑,上面展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较早评出的十几个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维利奇卡盐矿名列其中。</h3> <h3>  这两个橱窗中展示的是各种岩盐标本,有的洁白如玉、有的红如玛瑙、有的绿似翡翠。我虽然很早就知道岩盐,但这是平生第一次见到,同时看到了岩盐的颜色竟如此美丽,总算开了眼界。</h3> <h3>用岩盐结晶制作的瀑布</h3> <h3>  宽敞的地下歺厅,游人可以在地下130多米的深处,静静坐下来,悠闲地喝咖啡、吃面包,这是何等惬意。</h3> <h3>  这个大厅可以用作会议室、娱乐厅等多种活动场所。</h3><h3> 到此,整个盐矿的参观游览就结束了,随后,我们乘坐竖井中的电梯回到了地面。我们虽然在地下游览了近三个小时,但所到区域还不到整个盐矿的百分之一,如此之大的地下工程,世界罕见,这是波兰人民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所创造的奇迹,它凝聚了波兰人民的聪明才智,也见证了封建王朝时代矿工们的辛酸岁月。但不论如何,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见证。</h3> <h3>  中歺后,我们乘车前往弗罗茨瓦夫。弗罗茨瓦夫位于波兰西南部奥得河畔,是波兰第四大城市,人口六十多万,自1999年起是下西里亚省的省会,同时也是波兰仅次于华沙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在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方面都在波兰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h3> <h3>  弗罗茨瓦夫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兴旺发达,全市拥有14座博物馆、10座剧院、音乐厅、歌剧院、以及15座美术馆。每年还举办爵士音乐节等年度文化活动。弗罗茨瓦夫现有11所国立大学,共有约15万学生。</h3><h3> 弗罗茨瓦夫在其城市发展史上的大部时期内,一直是一个以多民族、多元文化为特色的城市,体现在建筑风格上,也是多元化相互融合,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直到现代主义,各种风格的建筑,精采纷呈,相互映衬,构筑了一座美丽的城市。</h3><h3> 中欧的第二条大河~奥德河从弗罗茨瓦夫蜿蜒流过,众多的小岛被碧水环绕,孕育出绝美风景,因此,弗罗茨瓦夫又有北方威尼斯之称。</h3> <h3>  弗罗茨瓦夫百年厅,又称百年纪念堂,建于1911年~1913年,是德意志帝国(当年此地称布雷斯劳,为德国所统治)为纪念1813年莱比锡战役中战胜拿破仑一百周年而建。百年厅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中心是一个直径35米、高42米的圆形空间,约可容纳6000多人。这栋建筑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公共会场,也是迄今为止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最大建筑之一。</h3> <h3>  百年厅与欧洲传统的建筑风格毫无相同之处,如果从一个侧面去看,也显得很平常,但如从高处俯瞰其全景,十分雄伟壮丽。</h3> <h3>  1948年,在百年厅西门的正前方增建了一座高106米的针状的金属雕塑,高耸的尖顶直指蓝天,与百年厅相得益彰。穿过西门前广场,前方建有一座花坛,鲜花正放,花坛两边竖有两排爬满滕蔓的高大水泥柱,从西向东望去,花坛、尖顶纪念塔、百年厅同处一直线上,组成了一道美丽风景。</h3> <h3>  百年厅的北边正前方有一个人造池塘,水池中设有300个喷嘴能同时喷水,形成了一座巨大喷泉,覆盖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喷泉随着音乐声时大时小,忽高忽低,银珠飞溅,并配上800束灯光,视觉冲击强烈。</h3> <h3>  百年厅的喷泉据传是欧洲最大喷泉,可在我们看来,比起在国内所见过的一些喷泉要逊色的多。也许我们去的不是时候,喷泉只开启了很少一部分,又是白天,无灯光配合,因此,未欣赏到欧洲最大喷泉的美丽壮观。</h3> <h3>  我们只是路过弗罗茨瓦夫去布拉克,仅在此住宿一夜,由于时间关系,除参观百年厅外,未安排其它游览景点,好在旅游车驾驶员就是本地人,在去旅馆的途中,他特意绕行了部分市区,以便让我们更多地欣赏他家乡的美景。</h3> <h3>  七月二十一日早歺后,我们乘车前往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这是我们东欧七国游的最后一站,至此,我们于七月十三日从布拉克出发,现又返回布拉克,九天来在中东欧大地上绕了一大圈,尽情领略了中东欧的秀丽风光和雄伟建筑。</h3><h3> 捷克共和国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1918年10月28日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3年1日1日捷克与斯洛伐克分离,分别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先后成为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h3><h3> 捷克现有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人口1064万(2018年),捷克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h3><h3> 捷克的旅游业十分兴旺,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成员国,取消了同周边国家的边境限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2015年旅游业产值约102亿美元,游客主要来自欧洲各国,近几年来,中国游客呈逐年增加态势。</h3> <h3>  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也是国内最大城市,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29.7万(2018年)。布拉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是捷克王国政治中心。从13世纪成为捷克王朝的第一座王城算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风格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昰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号称欧洲最美城市,也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h3> <h3>  到达布拉格后,我们首先去参加著名的布拉格城堡。途中经过一处优雅的庭院,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下,只见四周房屋簇拥着一汪水塘,水质清澈见底,成群的鱼儿在水面和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给人以宁静、安祥的感觉。</h3> <h3>  布拉格城堡,位于捷克伏尔塔瓦河的丘陵山,由圣维特教堂和大小宫殿等多种建筑物组成。城堡始建于公元7世纪,最初为波希米亚的皇家官邸,后经过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建,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这里有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各个历史时代风格的建筑。功能类型包括教堂、王宫、画廊、大厅、塑像、喷泉等。过去这里是历代王朝皇帝、国王的宫殿,如今是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接受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布拉格城堡是捷克重要的游览胜地之一,1992年,城堡被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 <h3>  城堡的入口处有卫兵站岗,游客可以和卫兵合影留念。</h3> <h3>  城堡内共有3个庭院,占地45公顷,涵盖了1所宫殿、3座教堂,1间修道院,分处于3个中庭内。长久以来这里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现在仍然是总统办公室与国家机关所在地,60多年来历届总统办公室均设在堡内,所以此处又称为总统府。</h3> <h3>  我们是从中间的庭院大门进入的,这是一个四合院,三面都是四层楼的房屋,显得很平常,左右两排楼房中间各有一条通道通往另一庭院。我们正在庭院广场上听导游介绍城堡的有关情况,天色忽然暗淡下来,风也变大了,不一会雨点零零星星地落下,我们大多数人都没带雨伞,慌忙找地方躲雨,雨越下越大,地上溅起了无数朵水花,大家很着急,因为还有很多景点要去游览。好在不大一会儿雨小了点,我们从左边楼房的中间通道进入了另一个庭院。</h3> <h3> 进入庭院后,眼前豁然开朗,庭院中一座高大的尖顶教堂拔地而起,颜色斑驳的墙面,昭示着教堂悠久的历史。这就是圣维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标,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捷克历代国王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h3><h3> 圣维特大教堂始建公元929年,历经三次扩建,直到公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从最初的圆形教堂改建扩建为哥特式尖顶教堂。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处处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光彩。我们的时间安排很紧,只能欣赏一下教堂雄伟壮丽的外观。</h3> <h3>  庭院广场的地面是光滑的大理石铺成,一场阵雨过后,地面上积留下薄薄一层雨水,使地面变成了一面镜子,圣维特大教堂的雄姿倒影依稀可见,这让我们无意中欣赏到另一番美景,也算是因雨得福吧。</h3> <h3>  教堂外墙上绘有很多彩色壁画,叙说着一个个精彩的宗教故事。墙面上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那是教堂饱经风霜的印记。</h3> <h3>  教堂上和四周有很多塑像,每个塑像就是一个故事。</h3> <h3>  位于圣维特大教堂后方双塔的红色教堂是圣乔治教堂,这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罗马式建筑,公元920年建成,后经多次扩大修建,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建成后一直保存至今。</h3> <h3>  位于圣维特大教堂对面的一幢淡黄色的楼房就是昔日的皇宫、现在的总统府,刚才我们还在门廊下避雨,这要是在刚来欧洲时我们一定会感到吃惊,现在己经习以为常了,因为,在我们己经到过的好几个东欧国家,总统府、议会等国家重要机构,都是这样毫无遮挡地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岗哨林立,戒备森严。</h3> <h3>  我们出了庭院,来到城堡一处高坡上,只见布拉格的新老城区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片橙色的屋顶,高低不一,错落有致,极目眺望,远近美景,尽收眼底。</h3> <h3>  游完城堡,我们沿着蜿蜒的石阶拾级而下,前往查理大桥参观游览。</h3><h3> 碧波粼粼的伏尔塔瓦河从布拉格穿城而过,横跨河上的十八座不同造型的桥梁将两岸城市连为一体。查理大桥是布拉格人在伏尔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查理大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成为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迹,1992年,查理大桥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目录。</h3><h3> 查理大桥始建于1357年,直到六十年后才最后完工,当年年仅27岁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彼得-帕尔勒日却没有看到大桥的落成。</h3> <h3>  查理大桥建于捷克历史上最昌盛的查理四世国王时期,大桥由此而得名。据说,当年查理四世为了讨个吉利,在修桥之前特意找宫里的占星师恳谈了一夜,才定下大桥奠基的日子:1357年9月7日5点31分。这串吉利数字形成了一串数字回文,即从前往后读或从后往前读都是135797531。全桥长516米,宽9.5米,共有16座桥墩,全部用石头砌成,由于在接缝的粘合剂中加入了蛋清,更增加了大桥的牢固性。大桥在650多年的历史中,虽然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侵蚀,洪水的冲击和战火的摧残,多处多次受损,但主体尤存,迄今仍顽强地屹立在伏尔塔瓦河上。为更好地保护大桥,现在大桥已禁止车辆通行。</h3> <h3>  查理大桥的艺木价值不仅在于其大桥本身,大桥上的众多雕像使得大桥艺术价值倍增。桥两侧石栏杆每隔20多米就相对立有雕像和群塑像,共30座。这些雕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多取材于圣经和民间传说。为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历史文物,从1965年开始,所有雕像已经有系统地用复制品代替,原作移往国家博物馆。</h3><h3> (下张照片来自网络)</h3> <h3>  查理大桥最著名的雕像是第八尊圣约翰-内波穆克雕像。传说当年这位主教因拒绝向国王泄露王后忏悔的内容,愤怒的国王命人将圣约翰从查理大桥上抛入伏尔塔瓦河,在他被河水淹没的上方天空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五颗灿烂的星星,事后,国王又后悔又害怕,叫人制作了此雕像,后来圣约翰被追封为捷克的圣徒。据说,圣约翰雕像原作曾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过。</h3> <h3>  查理大桥的桥头堡高大雄伟,斑驳陆离的颜色,展显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h3><h3> 查理大桥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是当年加冕御道的一部分,是历代皇帝或国王加冕游行必经之路。</h3> <h3>  穿过查理大桥即来到布拉格老城区,与其他东欧国家一样,老城区是本市的精华所在,人气旺盛、商业繁华、经济活跃,尤其是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保存完好,融合在一起,相互辉映,构成城区最美的风景区,特别是各具特色的教堂,如鹤立鸡群,那丰富多彩的屋顶,精美绝伦的雕塑,斑驳陆离的色彩,更显得古老、神秘,观赏这些古老建筑,简直是种美的享受。老城区的地面全部用石块铺成,经过长年累月的人踩马踏车辗,显得光滑如玉。走进老城区,犹如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中世纪的欧洲。</h3> <h3>  我们从小城区穿过,来到伏尔塔瓦河边,准备乘船游览。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也是捷克最大最长的河流,全长430公里,总面积28090平方公里,从布拉格穿城而过,使得布拉格更加流光溢彩,布拉格许多雄伟壮观,美丽精致的重要建筑都依河而建,乘船游览,可一睹全貌。</h3> <h3>  从我们乘船的地方向河对面望去,那位于最高处的建筑群就是布拉格城堡,圣维特大教堂和圣乔治教堂的四座尖塔高耸入云,直指苍穹。</h3> <h3>查理大桥在蓝天碧水映衬下,更加妩媚动人。</h3> <h3>  河两岸哥德式、巴洛克式及不同风格的建筑物色彩斑斓、交错映辉,河中碧波荡漾,岸上绿影婆娑,好一派诗情画意。游客纷纷伫立在游轮的甲板上和顶层,举着手机、相机,抢着留下这美丽的景象。</h3> <h3>  游完伏尔塔尔河我们来到了布拉格老城广场,这是今天最后一个景点,也是这次东欧七国游最后一个景点。广场位于老城中心,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面积不太大,却热闹非凡,四周簇拥着众多巴洛克式豪宅和摆摊设点的布棚,广场上游人摩肩接踵,人声鼎沸。</h3> <h3>  老城广场中心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爱国者杨-胡斯郮像,他是布拉格查理大学(中欧最古老的大学,建于1348年)的首任校长。他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高级教阶和教学主事销售“赎罪券”等腐败现象。</h3><h3> 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今德国境内)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以触犯教规、散布异端邪说罪处以火刑。扬-胡斯雕像于1902年至1915年用13年塑成,于1915年7日6日扬-胡斯被焚五百周年纪念日揭幕。</h3> <h3>  广场上有一座建于1410年的钟楼,尽管钟楼的外墙因年代久远已部分剥落,但它却以精美别致的自鸣钟而闻名于世。自鸣钟又称天文钟,由三部分组成:圣徒雕像、钟盘、年历。每到正点时,象征时光消逝的小鬼首先拉响铃铛并不断点头,钟右侧两个寓意虚度时光的人物雕像不断摇头,象征未享尽人间富贵,不愿离开人世。同时,时钟上部的十二个圣徒在打开的天窗后相继出现,当最后一个圣徒走过并把天窗关上时,天窗上面的金鸡扇动两翼后鸣啼,宣告报时结束。钟的中间部分是钟盘,根据中世纪地球宇宙中心论制作,标明太阳和月球的运动。钟的最下部分是12个镶有圆框的组画,描写一年十二个月农村耕作的情景。年历两侧还装饰佩有宝剑盾牌的天使和三个象征公正掌管城市的市民。这一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自鸡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每当快到正点时,钟楼下人头攒动,人们纷纷举着影像器材,等待着见证奇迹的一刻。</h3><h3> 自鸣钟构思奇特,工艺高超,报时精准,可谓巧夺天公,据说全部由手工制作,即使在现代,全世界也很难找到这样的能工巧匠。</h3> <h3>  广场一边有座很醒目的“汰翁教堂”,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顶端的双塔高达80米,据说代表亚当和夏娃,其建筑样式设计似向上燃烧的火焰般。</h3> <h3>  参观完广场已经是下午七点多钟了,我们去市区一家当地歺馆用晚歺,品尝当地的特色歺~烤猪肘。每人一份烤猪肘,一杯自选的黄、黑啤酒或或饮料,我没喝过黑啤酒,要了一杯品尝一下味道。猪肘足有一斤多重,烤得老黄,香气扑鼻,大家刀叉并用,一开始吃得倒挺香,可不一会,就觉得有点难以下咽了,因为,一来团员们大多在六十以上,本来饭量不大;二来象这样以肉当饭可能都是第一次,很不可惯。我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去了,虽然肚子还没饱,也只好作罢。看了一下其他人,全都只吃了一半,有些人觉得太浪费了,准备打包带回旅馆。</h3><h3> 用完了在东欧的“最后的晚歺”,我们抓紧时间回到旅馆,准备好好休息一宿,明天得坐十多个小时的飞机。</h3> <h3>  二十二日上午到达机场后,一行三十二人(包括驾驶员和领队)最后一次合影,相逢是缘,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个第一次,多少个最后一次,谁也说不清。</h3> <h3>  与旅游车驾驶员合影留念,我一米七的个子,在他面前象个侏儒。</h3> <h3>  在机场大厅与美女领队留影纪念。</h3><h3> 十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虽然是走马观花,但东欧七国蓝天白云、山青水秀的田原风光,壮丽雄伟、精美绝伦的欧式建筑,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的老城神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难忘的回忆。</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