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交河故城

光影拍客

<h1>本文编成于2019年9月30日,所以要用一首特别的音乐🎵寄托我的情感!</h1> <h1></h1><h1>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nbsp;<br>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h1><h1>这是唐朝一首有关交河故城的诗。诗人面对交河城,回望西汉时的战火狼烟,看到黄昏到来时交河旁饮马的士兵还带着做饭和报警两用的行军锅(刁斗),仿佛又见细君公主冒着风沙走在与乌孙和亲的路上,琵琶声中尽是悲怆哀怨……从中。<br></h1> <h1>交河故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处的亚尔孜沟,的孤岛上,状若柳叶、高三十余米。因干涸的河道分流城下,故称为“交河”,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王庭”的所在地,唐代安西都护府最初设在此地, 十三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交河城于1383年在战火中消亡。</h1> <h1>《汉书·西域传》中说:“车师前国,王治交河,河水分流而下,故称交河。”这说明交河故城就是战国时期一个被称为车师的民族的“国都”。</h1> <h1>这是一座没有城墙、没有树木的城池,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一座与古楼兰齐名的西域古城,素有“东方庞贝城”之称。</h1> <h1>如今的它是一座古城遗迹,一片城市废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是中国唯一一处最为完整的汉代城市的遗址,更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仅有标本。</h1> <h1>交河故城是车师人开建的,建筑年代距今约2000~2300年。故城由庙宇、官署、塔群、民居和作坊等建筑组成。这座古城几乎全是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最高建筑物有三层楼那么高。由于干旱少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后依然保存着。</h1> <h1>交河故城形同一只朝向东南行驶的大船,又像一片随风飘落的柳叶。作为防御性的城池,所有建筑沿街都不开设门窗,只有绕进小巷,才能进入房屋。</h1> <h1>与所有古城不同的是,交河故城有三奇。一奇是它仅有两个城门:南门和东门。二奇是交河故城三面临崖,天险自成,没有古城常有的城墙。三奇是城内屋宇殿阁,均是平地下挖而成,几乎不用木料。</h1> <h1>在冷兵器时代,河水可以说是军事防守的天然屏障,扎在河心洲上的车师国,把自己牢牢地定位在防守的位置上。可惜,即使占据了有利地形,交河仍阻隔不住一次次的战火纷飞。</h1> <h1>交河故城像是一片叶子,更像是一艘历史的方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气息。故城长约1700米,最宽处约300米,建筑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四周崖岸壁立,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h1> <h1>1993年,上百位中外考古、历史学家,用小铲、小刷,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剥开蒙在有着2500年历史交河故城上的尘埃。一个个困扰人们的“疑案”得到了解答,但另一些更为难解的谜又重新锁上交河城头。</h1> <h1>考古学家很长时间都无法理解交河的一个奇异现象:遗址的上部,是距今2500年前的洞穴式住房,越往下离现代越近,最底层是公元14世纪交河废弃时的遗迹。这就是说交河不是向上“生长”,而是往地下“钻”。</h1> <h1>这和人类文化遗存规律正好倒了个个儿。为什么?考察完后,学者们恍然大悟:交河是它的先民们集体雕刻的一件规模宏伟的作品。最先来到交河的居民,在崖体上开出第一块平整的空地,这便是院落。然后在院墙上掏出半地穴式的洞,这就是家。一个民族退出,另一个民族又潮涌而来,在原来的居址上向下掏挖,建成更大、更完备、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屋舍。交河故城就这样向大地深处延展着。</h1> <h1>有学者认为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生活在交河台地上的塞人开始掏土为穴,进入了定居的城邦文明。此时,中原大地正是诸子百家唇枪舌剑,战国狼烟四起,诸侯攻城夺地之时。经过1600年的使用营建,交河完成了由城堡向城市的过渡,一度成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军事中心。</h1> <h1>交河城中一些建筑当属绝代精品。进入东城密集的居民区,就仿佛进入一片断墙的森林,那宽仅2米、深达7米的幽深街巷里,抬头只见一线天。小巷两边是又高又厚的墙,墙内几十户人家组成一个单元——坊,包括公共水井、共有佛寺、私家水井。坊内屋舍鳞次栉比,庭院交错。残存的墙体依然能分清主室、偏室、地下室、厨房、家庭佛坛。所有的民居都是向下掏挖,并将挖出的土用板筑法加高墙体,筑成二至三层楼房。</h1> <h1>考古学者考证,佛寺大殿的中心塔柱,当年的高度在10米以上。日本学者不相信公元6世纪的人们能建造如此宏伟的大殿。他们认为这541.2平方米的殿堂是没有屋顶的,因为古人解决不了屋顶大跨度的力学问题。后来在主殿前的水井里,掏挖出几十麻袋青砖、筒瓦和滴漏,证明佛寺不仅有顶,而且巍峨壮观,只是永远无法再现了。</h1> <h1>交河故城当丝绸之路要冲,接受了1600年西来东往文明之风的熏染,打上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的烙印,变成了诸种因素的混血之城、充满勃勃生机。</h1> <h1>交河故城和高昌相比,其功用更多地偏重于军事,交河故城所经历的战火,多得已经无法统计。可以说,交河建于战争的需要,终亦毁于战争。</h1> <h1>交河城是一个大城堡,城中又以坊为单位形成一个个小城堡。攻破交河城不易,进入交河城、攻破小城堡也难。 &nbsp; 走进交河城,大街小巷都是又厚又高的墙,没有临街的窗、门。行至街巷狭窄处时,那些墙似乎陡然长高许多。一旦入侵者入城,小城堡便各自为阵打响巷战。滚木石箭镞从高达7米或10米的墙头倾泻下来,敌人无处躲避。</h1> <h1>交河的战祸多来自于它的地理位置。公元前汉与匈奴在交河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史称“五争车师”。 &nbsp; 公元前62年汉遣2500吏卒屯田交河,并置戊己校尉专管屯田积谷,汉朝才终于控制了交河。中华史籍中许多文臣武将的赫赫战功,都是在交河故城建立的:李广利、李陵、赵破奴、郑吉、班超……在漫长的1600年岁月里,交河几乎每两三年就要有一战,每十来年就要有一场大战。</h1> <h1>战争促进了西域各民族的融合,加速了文明的演进,同时也最终毁灭了文明。究竟多少个民族曾在西域繁衍生息,谁也说不清,仅吐鲁番盆地,史书中就记载了10多个名称:车师、匈奴、呼揭、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吐蕃、回鹘、蒙古……许多民族的来龙去脉至今仍是谜。</h1> <h1></h1> <h1>交河故城应是这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汇的最好见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