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i><font color="#b04fbb"> 璀璨历史双城 不褪色的红色记忆</font></i></b></h1><h3><b><i><font color="#b04fbb">莫斯科 以宏伟壮观 </font></i></b></h3><h3><b><i><font color="#b04fbb"> 气势磅礴的建筑而享誉世界</font></i></b></h3><h3><b><i><font color="#b04fbb">圣彼得堡 具有特殊经历和魅力的城市</font></i></b></h3><h3><b><i><font color="#b04fbb"> 每个角落都散发着优雅气息</font></i></b></h3> <h3><b><i> 圣彼得堡 它是俄罗斯仅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俄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又称“北方首都”,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称为俄罗斯的科学文化艺术首都。</i></b></h3> <h3><b><i> 圣彼得堡标志性建筑</i></b></h3> <h1><b><i> “十二月月党人”广场</i></b></h1><h3><b><i>坐落在涅瓦河岸,1925年为纪念发生在西元 </i></b></h3><h3><b><i>1825年的流血政变——十二月革命,改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圣彼得堡市标志性雕塑。东南角还矗立着著名的伊莎基耶夫大教堂,十月革命之前一直作为首都大教堂而被视为是整个俄罗斯帝国的重要教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神圣无比。</i></b></h3><h3><b><i><br></i></b></h3> <h1><b><i>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i></b></h1> <h3><b><i>彼得·罗曼诺夫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俄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皇帝,出生于1672年。</i></b></h3><h3><br></h3><h3><b><i>1682年,经过一场宫廷政变,10岁的彼得和异母兄长伊凡五世并立为沙皇,但宫廷大权很快落到同父异母的姐姐索非亚公主手中。彼得和母亲被迫隐居到莫斯科近郊,不问政事。在这期间,彼得自己建立了两个童子军团,这引起了索菲亚的担忧。</i></b></h3><h3><br></h3><h3><b><i>1689年,索菲亚策动装备精良的射击军叛乱,想要杀害彼得,正式夺取皇位。彼得闻讯后,先发制人,率领童子军迅速出击,擒住了索菲亚,使自己得以掌握国家大权。</i></b></h3><h3><br></h3><h3><b><i>彼得掌握政权后,便将国事交给母亲和舅舅等亲信管理,1694年母亲逝世后,才开始亲政。1695年,他亲率3万大军向土耳其发动进攻,企图夺取亚速海,为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铺平道路,但并没有成功。彼得并未放弃,第二年,彼得率大军卷土重来,于同年5月从陆、海两路包围并最终占领了亚速。1696年,伊凡去世,彼得成为唯一的沙皇。</i></b></h3><h3><br></h3><h3><b><i>1697年,俄国考察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为彼得·米哈依洛夫,以下士身份随同前往,自称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这期间,索菲亚又策动射击军发动叛乱,想要拥立索菲亚为沙皇。彼得迅速返回莫斯科,采用严厉手段镇压了叛乱,并将策划者索菲亚关入修道院,让她做一名普通的修女。</i></b></h3><h3><br></h3><h3><b><i>在平息叛乱后,彼得开始在俄国进行全面改革。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上都做了重大的调动。改革之后,俄国富强了。于是,彼得又开始为俄国寻取出海口,他把目标选中在瑞典。在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后,1721年,双方签订和约,俄国从瑞典手中夺得了芬兰湾、里加湾沿岸的土地,从而解决了北方出海口问题。</i></b></h3><h3><br></h3><h3><b><i>1721年10月,俄国枢密院尊称彼得为“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也正式改称“俄罗斯帝国。”到彼得大帝晚年,他已经统治着一个横跨欧亚两大陆的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了。1725年1月28日,彼得在彼得堡逝世,终年53岁。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他引导了俄国向近代社会的迈进。</i></b></h3> <h3><b><i>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海军舰队司令部</i></b></h3> <h3><b><i>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经过修整之后,成为了文物 作为苏联中央海军博物馆的一部分,永远的停泊在涅瓦河畔。</i></b></h3> <h3><b><i>大妈们围着俄罗斯导游小帅锅合影留念</i></b></h3> <h1><b><i> 夏宫花园及宫殿</i></b></h1><h3><b><i>高低错落的植物将花园分割为若干几何形景区,园内有若干个池塘,喷泉以及坐落于甬道间的雕像,将花园装点的典雅大方,花园中半圆形的水池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掰开雄狮大嘴”的雕像,意寓俄罗斯当年对瑞典人的作战胜利,也象征着俄罗斯勇猛的斗士们。为了彰显俄罗斯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的地位,建造一座与之相适应的宫殿——这就就是夏宫。</i></b></h3> <h1><b><i> 进入夏宫参观</i></b></h1> <h1><b><i> 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i></b></h1> <h3><b><i>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英译:Catherine II;港澳台译:凯瑟琳二世),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Великая;英语:Catherine the Great)。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17日在位),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i></b></h3><h3><b><i>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在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后即位。她主张开明专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其统治期间,俄罗斯帝国向南、向西扩张,从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手中将新俄罗斯、克里米亚、北高加索、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在内的大片领土纳入囊中。参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不断扩张领土,使俄罗斯的疆域达到鼎盛。1796年,因中风结束辉煌的一生。</i></b></h3><h3><b><i>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使当时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第一强国。其才干与名气也闻名海内外,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和彼得一世齐名的一代英主。</i></b></h3> <h1><b><i> 夏宫宫殿全景</i></b></h1> <h1><b><i> 夏宫花园外景</i></b></h1> <h1><b><i> 世界遗产—东宫</i></b></h1><h3><b><i>原为俄国纱皇皇宫 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日博物馆的一部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罗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管齐名。</i></b></h3> <h3><b><i> 瓦西里岛古港口灯塔——又被称作“吻柱”,它曾是航海的灯塔。这里也是圣彼得堡市中心看日出日落最好的地方之一。</i></b></h3> <h1><b><i> 涅瓦河畔 夜色撩人 </i></b></h1> <h1><b><i> 圣彼得堡火车站</i></b></h1> <h1><b><i> 莫斯科火车站</i></b></h1> <h1><b><i> </i></b></h1> <h1><b><i> 莫斯科</i></b></h1><h3><b><i>世界著名古城和国际化大都市,全球性大都市 ,为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和欧洲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莫斯科为世界富豪最多的城市。</i></b></h3> <h1><b><i> 世界遗产——红场</i></b></h1><h3><b><i>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 ,平面呈长方形,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列宁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亚历山大花园鲜花盛开,满园葱绿,无名烈士墓建成于1967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东侧为古姆国立百货商场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i></b></h3> <h1><b><i> 世界遗产—克里姆林宫</i></b></h1><h3><b><i>红场的西侧是克里姆林宫,西侧的红墙及三座高塔。红场南部为圣瓦西里大教堂,八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让人过目难忘。</i></b></h3> <h1><b><i> 沙皇俄国时期的炮王</i></b></h1> <h1><b><i> 莫斯科滴血教堂</i></b></h1> <h1><b><i> 俄罗斯视频Quik</i></b></h1> <h3><b><i>北欧五国俄罗斯连线游《美篇》制作完毕</i></b></h3><h3><b><i> </i></b><b><i>谢谢欣赏!</i></b></h3><h3><b><i> 摄影制作 游山玩水</i></b></h3><h3><b><i> 2019.9.29</i></b></h3><h3><b><i><br></i></b></h3><h3><b><i><br></i></b></h3><h3><b><i><br></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