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向更深处漫溯——临河一中整本书阅读研讨会

新视界

<h3> 背景</h3><h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了新的要求。由教育部统编的普通高中语文新教材增加“整本书阅读”单元,学生须阅读整本《乡土中国》和《红楼梦》。</h3><h3> 语文新教材中,“整本书阅读”自成单元,这在高中统编语文教材中属首次。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朱于国谈到,设置此单元是为了强化经典阅读,通过让学生阅读整本书,起到“厚底子”“磨性子”的作用。整本书的阅读突出方法和策略的培养,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书制定不同的阅读策略,希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本,掌握这一类书整本阅读的方法。</h3> <h3>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中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精神世界的构建,临河一中于2019年9月26日召开了“整本书阅读研讨会”。会上贾永前老师、蔡婧老师、陈瑞霞老师做了发言,与老师们交流了参加江苏海安市海陵中学“整本书阅读全国研讨会”的心得体会。</h3><h3> 马校长,郝校长,张主任全程参会,认真听取了老师们的发言。</h3> <h3>与会的语文、英语老师认真记录内容要点。</h3> <h3>贾永前老师和大家交流了整本书阅读的读前“导读课”的具体操作方法。详细列举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傅雷家书》这两本书的导读课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给老师们的整本书阅读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h3> <h3>蔡婧老师围绕“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和“阅读推进课方法”两部分内容与大家交流。</h3> <h3>陈瑞霞老师与大家交流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和“阅读小结课及课后任务布置”两方面内容。</h3> <h3>  听完三位老师的演讲,老师们对整本书阅读的开展有了更为深入具体的认识。 整本书阅读其实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和学生阅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篇章阅读的纠正和弥补。与读篇幅短、结构相对简单、内容逻辑相对弱小的文章相比,读整本书更能够锻炼人对阅读内容更强的信息提取和理解把握的能力,更强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更有深度的思想和更广阔的视野。 </h3><h3> 我们发现整本书阅读课不是丢给学生一本书去读,而是教师有计划,有任务,有引导,有监督的一系列具体详尽的教学活动;整本书教学的确有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我们不必慌张苦恼,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已为我们指清了前进的方向;整本书阅读对教师解读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当不断的用书籍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研究新教改,真正做到“学高为师”。</h3> <h3>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学校第一次接触“整本书阅读”,早在几年前校领导就已敏锐地把握住了高考的新动向,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改进图书室借阅制度;语文科目增加阅读课;支持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各项活动。于是“红楼梦读书季”得以有声有色圆满结束,《三国演义》《史记》等整本书阅读得以顺利推进。</h3><h3><br></h3> <h3>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如果读了、背了,就会将其精华内化在学生的头脑里,后劲无穷,受益终生。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与教师自身水平的不断提升,临河一中的整本书阅读向更深处漫溯,给学生受益终身的人文教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