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园

军哥聊靓

<h3>在苏州生活,除孙女接送,休闲的时间也较多,办个苏州游园年卡,120元可在一年内玩一百次。我的第一站选可园。从保利独墅岛的家出发,骑电动车,百度导航,差不多4O分钟就到了。在苏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708号)与沧浪亭仅一河之隔。可园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原是一家私人别墅,到宋代它又成了沧浪亭的一部分,清代,可园开始了它作为书院园林的历史。前后建立过"学古堂""正谊书院"。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曾是苏州医学院的后花院。1989年重修可园。</h3> <h3>可园面积约5000平方米,如果折算成长方形,就是长100米,宽50米的大小。和学校有跑道的操场差不多大。</h3> <h3>因为是书院,这书不会少,古代书柜怎样,大家见识见识,就是少了个玻璃拉门。时间长了,还要用个鸡毛掸子拍拍。放在柜子里的书就不需要了。</h3> <h3>这是装书的盒子,真想上去拎一下,没敢,都是古董,怕赔不起。现在人拎个塑料包多方便。</h3> <h3>都是书院的必读经典,看了惭愧啊,好像都没读过。</h3> <h3>这是书院的前厅,上面供奉的两位,一位是东汉末年的郑玄,儒家学者,经学大师。另一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虽然都是儒学思想的传播者,但两人历史跨度超过了一千年。朱熹的名气要比郑玄大,十多年前,兴化老庙黄金店开张,为了庆贺,举办了有奖猜谜,其中有一条谜我印象深刻:朱熹之母(打一称谓)我想朱熹是理学家,他老妈叫什么名字我怎知道?后一想,朱熹是她妈生的。这不是"生理学家"吗?哈哈挺有意思的。细想我张某人在小学当红小兵时,也当过小队长。如果改一改:张某人之母(打一称谓)不是:生产小队长吗?可惜张某人的知名度比朱熹差个十万八千里呐。</h3> <h3>走进这厅,是目瞪口呆,大厅上的三个字根本就不认真,后看介绍才知这三个字是:濯缨处。濯(zhuo):洗的意思。出自屈原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可园一墙之隔就是沧浪亭,亭边有小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沧浪河的水干净,你就可以把帽缨洗一洗。这说明这儿小河的水非常清澈。时过境迁,也许环境污染严重,用屈原的后一句: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看这水,也只能洗洗脚了。</h3> <h3>可园的主厅是挹清堂,堂前是一大水池。在圈园的中央,周围树木繁茂,亭台楼阁,交相呼应。挹,刚认识的字,读yi,手捧着液体的意思,这大水池的水干净,可以用手捧着清水喝。古人说话我信了,不过现在要我喝,不敢了。鸭子喝喝差不多。</h3> <h3>这是鸭子的五星级宾馆:水上竹屋。</h3> <h3>书法家写的字,不拘一格,如果不是捋顺一下,这"卷"和"今"这两个字真不认识,若是学生这样写这两个字,老师一定毫不犹豫地叉叉。</h3> <h3>这儿叫坐春舻,石船舫,这儿是春天观景的最佳处。</h3> <h3>斜树垂柳,小舟一叶。儿时的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不由的在心中唱响。</h3> <h3>可园原名叫乐园,取其名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后更名为可园。可观山、可观水、可观月、可游玩…。可园:可人的园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