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化学的启蒙必须重视实验教学,以化学最直观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观察、思维、发现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组在开学月组织了九年级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认识常用仪器,并进行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在课堂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当堂演示实验并一起探究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h3> <h3> 走进化学实验室里,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化学实验室规则后,简单解读了实验内容,一声令下,学生自主分组开始实验。</h3> <h3> 先观察搭档的操作和实验现象,我再开始操作。</h3> <h3> 独自沉醉于操作实验和记录中。</h3> <h3> 化学现象很神奇!</h3> <h3> 观察到试管内液体颜色发生了变化,都觉得很神奇,迫不及待地分享实验成果,都兴致勃勃地询问变化的原因。</h3> <h3> 投入地进行实验并发现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学生都洋溢着动手实验和发现现象之后的笑容。</h3> <h3> 实验均已操作完,且已记录好实验现象,袁宇浩对于发生的一些实验现象的原因感到好奇,也更加好奇加入不同药品会有什么现象,在得到老师的安全许可后自己设计实验并操作后,很高兴地展示发生的实验现象。</h3> <h3> 刚开始动手实验,学生很小心翼翼,但有些细节也有时未注意到。胡宏涛同学加热后倒出液体,发现试管底部裂了,有些不好意思,老师没有批评而是直接引导他结合操作过程思考试管炸裂的原因,之后再次进行了安全教育。</h3> <h3> 操作完实验后,学生们都自觉清洗仪器,整理桌面,基本恢复原样。</h3> <h3> 大部分同学对化学实验深感兴趣,对于课堂实验的操作也雀雀欲试,就由学生自告奋勇担当课堂演示实验“小老师”。李隆辉、李薪佳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胡宏涛、周汝洁、许宸熙演示木炭的燃烧实验,钟湘波、刘洪玮、张浩天演示铁丝的燃烧实验,有的演示实验时较大胆或沉稳,也有手不自然颤抖的情况,但实验现象明显,从而引导大家得出相关结论或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也有实验不成功的,但通过其演示和相关现象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并总结出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学生收获颇多。</h3> <h3> “老师,以后每节化学课也都会有实验吗?”从开学第一堂化学兴趣课开始,化学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实验形式,学生每次看到实验仪器或药品都会进行询问,实验活动中,学生对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兴趣浓厚,充分体现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传统的由教师演示实验变为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细节、发现问题并初步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由此学生从单纯的看变为手眼脑协动,观察到了反应现象的神奇,也感受了成功的喜悦,更可贵的是培养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应对失败挫折时的思考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