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9年9月27日 晴</p><p> 今天注定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一早出发略忐忑更激动的迎来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瞬间,虽然从教五年的时间里也有过几次公开课的经历,但是借班上课,又是一个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着实让我难以平静。</p><p> 虽然课前有蒙中邱老师的配合帮助,有高中语文教研员李岩老师的鼓励指导,我还是一次次的改进教案,一次又一次的调整课件,因为我深知教学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而我太不舍得浪费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p><p><br></p> <p><br></p><p> 我所在的大家庭——东风中学的语文组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无论是庞宏霞老师的高效阅读,还是王颖老师精准的教学语言又或是丁玉梅老师对高考作文的深入研究,还有乔慧颖老师的朗诵吟咏……她们不单单是我的同事更是我的老师,在我出征前我多想再听听她们的课,再跟她们多学习一些!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些老师让我更有胆量和勇气走出去,因为我知道作为一个后辈我可以一直朝他们的方向努力!</p><p><br></p> <p> 按照李岩老师的指导我把讲授的课题设置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在课前让学生做一则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而他们呈现的状态也是我教学的起点。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剖析,从学生最薄弱的方面入手展开自己切实有效的教学。然后为了巩固学生的认知,在课堂上分别呈现出两则不同类型的作文材料,设置了小组讨论呈现结果和落实到书写作文首段两个环节。真正做到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理论认识到具体实践的过程。课堂上四则材料难度逐渐加大,从身边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到表现一定哲理意蕴的任务驱动材料,给学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几个立意的过程中锤炼了表达的语言更是提升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p><p> </p> <p> 课后李岩老师对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设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客观准确的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我讲解的弘扬传统文化材料中如果能够有更多的课堂生成,结合蒙中的民族特色就更能为本节课增色。这样醍醐灌顶的教导真的让我收获良多,再一次感叹高水准的教研员绝对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p><p> 作为一个刚刚入门的语文人,愿我能一直热爱,一直追逐,一直成长……愿他日回首,我依旧是此间少年,依旧怀赤子心,追梦不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