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同讲普通话,共抒爱国情,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在祖国七十华诞到来的日子,唐县语委、唐县教体局在9月25日——27日继续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小学诗词知识”比赛系列活动。</h3><h3> 2019年9月16日至22日是全国第22届推普周。期间,我们在教育系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进行了经典诵读和诗词知识比赛的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最终推选出了40名一线教师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比赛,260名中小学生参加诗词知识比赛。</h3> <h3> 活动开幕式由唐县教师进修学校马成茹校长、赵张儒副书记、刘成坡主任出席。经典诵读活动聘请唐县文化馆馆长赵伟峰,朗诵协会会长赵月虎,广电局播音员郝玲玲,教师进修学校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刘玉红、陈月辉老师做评委。</h3> <h3> “普通话诵七十华诞”,40位参赛选手既朗诵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读中国》、《诗意中国》、《我用残损的手掌》等爱国诗歌,也朗诵了《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木兰辞》、《匆匆》、《沁园春.雪》、《邂逅》、《采蒲台的苇》等经典诗文。选手们的诵读声情并茂,高潮迭起。他们通过对作品的深刻体悟,对朗诵艺术的魅力发挥,再加上唯美背景音乐和视频制作的渲染,把一篇篇中华经典诗文表达的极富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场下的评委和小观众们。</h3><h3> 期间,评委赵月虎和郝玲玲还给选手和小观众们做了简单的朗诵讲解和示范诵读。</h3> <h3>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19名。各位选手所选作品皆为经典佳作,以一等奖获得者所选作品为例:</h3><h3> 黄石口中心校樊一梅,朗诵了孙犁的作品《采蒲台的苇》;仁厚镇中心校左芳,朗诵了戴望舒的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职教中心高亚静,朗诵了阿紫的作品《读中国》。</h3><h3> 各位选手用高超的朗诵艺术传达了中华经典作品的人文魅力和思想境界!</h3> <h3> 9月26日、27日上午又分别举行了小学组、初中组诗词知识竞赛。</h3><h3> 两个组各有26个代表队参加,每个参赛队5名选手,共260人参加,分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奖分别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团体奖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h3><h3> </h3> <h3> 小学组团体奖获奖学校:一等奖,第二小学;二等奖,第四小学、第一小学、第三小学;三等奖,罗庄中心校、大洋中心校、六一小学、军城中心校、王京中心校、白合中心校。</h3> <h3> 初中组团体奖获奖学校:一等奖,实验中学;二等奖,齐家佐中学、葛公中学、第五中学;三等奖,西高和中学、启明中学、高昌中学、军城中学、都亭乡中学、理想中学。</h3> <h3> 在唐县教育系统举办的这次诵读经典,传承诗词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县师生的才艺和文化精神风貌,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了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自2013年以来,我们唐县语委、教体局秉承着“ 弘扬中华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的理念,已经连续七年在每年9月份的“推普周”和“双推月”期间,组织汉字书写、诗词知识、中华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以后我们会守成出新,把这些有益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传承文化传承经典,让中华文明在校园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弘扬下去!</h3><h3>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会继续承担这一份责任和使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推普脱贫,“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唐县人民的语言能力,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h3><h3> </h3><h3> </h3> <h3>(附部分选手的朗诵片段和部分中小学生诗词知识试题,敬请欣赏指导!)</h3> <h3> 孙犁《采蒲台的苇》(樊一梅)</h3> <h3>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左芳)</h3> <h3>周国平《邂逅》(樊金丽)</h3> <h3>李白《将进酒》(徐磊)</h3> <h3>欧震《诗意中国》(侯亚兰)</h3> <h3>小学组诗词知识比赛部分试题</h3> <h3>初中组诗词知识比赛部分试题</h3> <h3>(举国欢腾迎华诞,抑扬顿挫诵经典。大好河山八万里,上下文明五千年。仁义礼信养美德,齐家治国有通鉴。诗词歌赋皆华章,四大名著天下传。问根寻渊哪里去,不朽灵魂在经典。文化自信为筑梦,记得来路方行远。</h3><h3> ——进修学校吴振武老师活动后即兴赋诗一首,庆祝祖国七十华诞!)</h3> <h3>县电视台报道网址:https://m.v.qq.com/play.html?vid=i3001kekeir&amp;ptag=v_qq_com%23v.play.adaptor%233&amp;from=groupmessage</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