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中国同年岁

糊涂虫

<h3> 今年是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摄影人如何用手中的镜头向新中国献礼?</h3><h3> 在周济老师的号召和精心策划下,确定以“与新中国同年岁”为主题。拍一组环境肖像,真实记录展示这些新中国同龄人的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h3> <h3>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拍摄,重庆11名摄友所拍摄的810幅作品,获得了平遥国际摄影展组委会的展出邀请。我作为城口县的摄影爱好者,有幸加入了这个队伍。用影像展示了部分新中国同年岁人的风釆。</h3> 位于秦巴山腹地、重庆市最北端的城口县,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革命老区之一。这里,曾因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地理条件差,先后四次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善良、朴实的人民。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城口县告别了落后于贫穷,迎来了好时代。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走近这些和新中国同年岁的老人身边,用镜头记录他们生活本来的模样,聆听他们记忆长河中的过往,用心感受他们苦尽甘来后的满满正能量。在他们身上,记载着战天斗地的难以忘却的艰苦岁月;折射出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群众精神;印证了建国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近半年时间里,总是拍着拍着,我们就会被这些老人所感动,所激励……每次拍摄下来,我们发现,我们收获的不只是镜头里的照片,而是向上向善的动力!<br>一位老人,一段记忆!<br>一次走访,一次激励!<br>一个镜头,一个故事!<br> 文由轩,男,1949年4月7日生,河鱼乡平溪村四社人,退伍军人,1967年入伍,野战军,曾在云南、西藏、内蒙当兵,1971年入党,说到自己已48年党龄,显得格外自豪。因自己一儿子去世,儿媳外出至今无音信,孙子文飞扬跟随自己生活,他说,只要孙子努力,想方设法都要送他读书。<br> <h3><font color="#010101">胡义高,出生于1949年2月6日,城口县高观镇文化路1号,退休教师。</font></h3> 白义刚,男,双河乡天星村1组人,1949年4月30日生,老伴已去逝,跟随儿子从山上搬到移民新村,身体硬朗,坚持劳动,空闲时间,和几个老伙计一起打川牌,不讲输赢,只讲开心!<br> 寇达安,男,1949年3月29日生,河鱼乡平溪村三社人,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34年,三个子女均在工作,女儿也是教师,县城有住房,但退休后一直和老伴居住在老家,伺候已93岁高寿的老父亲,顺便种些庄稼和蔬菜,喂有近40只土鸡,即锻炼了身体,也能保障老父亲能吃上可口的饭菜。<br> <h3><font color="#010101">毛帮伍,1949年9月4日,平溪村3社。通天文、晓地理,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阴阳先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唐真祥,生于1949年12月21日,周溪乡青坪村3社。川牌游戏,几乎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最爱。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懂这个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定桃,1949年3月20日,葛城街道文广新局宿舍2栋9-1,退休教师。今天正好是她70大寿,女儿女婿为她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庆典。</font></h3> 杨正福,男,双河乡双流社区人,1949年2月14日生,年轻时什么都能干,70岁了,但典型的不服老,能干,热心,愿意为村民帮忙,做事,附近哪家有红白喜事,迎丧嫁娶,“总管”这个职务非他莫属,在村民心中,威望高,被推荐为村民代表,在群众利益上,愿意为村民代言!闲了,拿出自己的水烟,悠闲地抽起来,神仙般的享受!<br> 张龙成,男,双河乡竹园村1社人,1949年12月7日生,虽是一生务农,没有读过多少年书,但爱学习,有文化,也很风趣,不依靠政府,也不依赖后人,除了种些庄稼蔬菜,还给别人当泥水工,积攒了好几万元,准备养老(至少80岁才叫养老)。他的谈吐,仪态,绝对像是一名退休老干部!<br> <h3><font color="#010101">周生德,1949年9月27日,高观镇渭溪村人,高观镇退休教师。辛苦一辈子,终于得闲,可以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参加老年大学,学书法、国画、走模特等等,要过一种高品质的崭新生活。</font></h3> 王生斌,男,东安镇任河社区5组,1949年10月18日生。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一看就是身体硬朗,生活幸福!找到他时,他正在和另一位老人下象棋,他说,自己一直都喜欢下象棋,只有下棋,他才觉得自己还年轻!他也喜欢钓鱼,几十公里远的地方,只要有鱼,他都去钓过,现在不行了,老了,不再钓鱼了,一是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再说孩子们也不允许去,担心不安全,老了就要听孩子们的话!二是也要“听国家的话”,规定不许钓鱼就一定不要去!他说,自己担任多年的村主任,人老“心不老”,思想不能落伍!<br><br> <h3><font color="#010101">向长刚,生于1949年10月17日,周溪乡三元村2组,农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杨昌乙,1949年5月25日,高观镇渭溪村3组。除了种庄稼以外,还会木工、泥水工。如今儿孙满堂,不用那么辛苦了,就养花种草,颐养天年。</font></h3> 欧文明,男,双河乡双流社区2组人,1949年12月26日生,不觉得自己已经是70岁的人,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什么都能干,儿子在场镇开门市,常和儿子一起卸货送货,并且还在家里喂了两头猪,种了很多蔬菜,吃不完,就背到街上卖,足够全年家用补贴。拍摄时,附近村民围过来,问他,真是49年生的?他自豪的说:我当然是49年生的!<br> <h3><font color="#010101">张国兵,1949年4月16日,河鱼乡 河鱼社区7社, 木匠。</font></h3> 张胜全,男,东安镇沙湾村5组人,1949年5月23日出生!走近他家,门口挂的两个牌子“共产党员户”“军属光荣户”,牌子虽小,但格外显眼!老张站在大门正中,身穿宝蓝色上衣,两手叉腰,露出鲜红的秋衣,个子虽不高,但毫不影响他的威严和神气!初步判断,门口那两块牌子是张老挣来的。谈吐间,他的镇定与从容,让我们看到了军人身上特有的气质!张老告诉我们,他1969年入伍,是重庆市0021部队第13军的一员,那年他刚好20岁,1970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忆部队生活,张老说,为了作好“三次sj大战”准备,当兵期间,主要是挖防空洞,直到1973年退伍,一共在部队呆了整整四年时间,当时表现一般的人,两年就退伍,只有表现好的,才能像他一样,呆满四年!<br> 汪才万,男,1949年3月初3生,东安镇德安村四社人,年轻时以挖药材,割漆为生。算起来在深山老林中穿梭了40多年,所以,现在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随时痛!仔细看,老汪的手关节已有些变形!他说:年轻的时候,不管多高的树,只要能承受得起,他都能很快爬上去,就连电线杆,爬起来也觉得轻松!现在不行了,老了!在他脸上,闪过一丝骄傲,也有一些沮丧!<br> <h3><font color="#010101">旷才秀,出生于1949年1月13日,城东安镇口县朝阳村1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梅栋禄,1949年12月23日,东安镇鲜花村5组。儿女各自成家,但是他们更喜欢自食其力。留守老宅,自食其力,还以能时不时“接济”子女,而自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邓文成,生于1949年1月30日,周溪乡大榜村4社。虽身患重疾,依然劳作田间,乐观度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匡芳碧,生于1949年5月21日,周溪乡双龙村4社,务农。村里免费发放药材种苗,两年以后就可以挖出来卖钱啦。她相信只要播种就会收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桂本明,男,1949年3月11日出生,住河鱼乡平溪村一社,三个女儿,均已外嫁,生活全靠自己奋斗,62岁的妻子黄在银偶尔务零工,还能挣到120元一天,去年,家里喂了300多只鸡,今年,两夫妇打算继续喂鸡,家里还有一头母猪,三头牛,前去走访拍照时,黄在银正在兴致勃勃地修鸡舍围栏,他告诉我们:70岁,还不算老,自己自力更生,争取再给子女一些扶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高泽万,生于1949年8月5日,周溪乡大榜村4社。她正在采摘自制老鹰茶。</font></h3> 胡春碧,女,1949年7月9日生,河鱼乡平溪村八社人,女儿在场镇送孩子读书,女婿为本社社长,她自豪地告诉我们,她的父亲当年也是社长,叔叔是村支书。现在,日子很好过,春节前杀了年猪,春节刚过,再杀一头猪,自己吃。老伴已73岁,两人都精神矍铄,除了种地,还喂了六头猪,十多只鸡,为的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好。<br><br> <h3><font color="#010101">曾庆碧,女,东安镇德安村一组,1949年3月9日,一生勤劳,以种地为生,即便老了,也不愿闲下来,69岁时,和老伴喂养40多只山羊,子女们不忍心她太累,把山羊卖了,土地全部承包出去,为了让她安心在家养老,子女们该买的买回家,还每月给足零花钱,但曾大妈反倒不自在,到处找闲置土地或边角地,开垦出来,种上瓜果蔬菜,到自家承包出去的土地需要务零工时,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不是为了挣多少钱,而是自己的土地,在上面劳动,已成习惯!儿子是德安村的村支书,也是村里的民兵队长,曾大妈喜欢戴儿子放在家里的民兵帽,既可以遮阳,还可以束住零乱的头发,更重要的是感觉帅帅的</font></h3> 白智善,男,双河乡竹园村3组人,1949年7月18日生,我爸爸的初中同学,曾先后任该村会计,村主任,退休后,在双河乡中心小学旁开了家商店,除了看铺子,平时也爱做家务活,和老公去拍摄时,他正在家里洗碗,动作之熟练,绝对像是一位能干的家庭主妇!<br> <h3><font color="#010101">陈敬涛,1949年9月12日,双河乡永红村2组,老伴已去世多年了,但仍“互相照应”,陈老告诉我们:每天下地干活,总会经过“老伴”身边,她也会在那安静的“看着”我干活,时间一晃就是七八年了。</font></h3> 刘代珍,女,双河乡双流社区人,1949年11月8日生,患有糖尿病,肩颈都有问题,所以,基本上不能再劳动,精气神仍不错,和老伴单独居住,饮食清淡,注重保养,对于老伴种些庄稼,虽不能帮忙,但也不阻拦!刘代珍告诉我们,母亲常爱说一句:你就是解放那年生的哦!<br> <h3><font color="#010101">刘尚春,1949年9月5日,平溪村2社。她正准备制作一种家乡美食,晒洋芋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清贤,1949年1月29日,葛城镇文化路5号,6栋3-2,退休教师。退休以后有空就回到老家,陪伴自己的老母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唐真美,出生于1949年1月11日,周溪乡三元村6社,和老伴同是1949年生,在家经营小商店,一直对生活极其满意,在艰苦的年代,是村里最先拥有“四大件”的人,即便老了,也要活得优雅,时尚。</font></h3> 廖云才,双河乡天星村10组人,1949年8月20日生,赤脚医生四十多年,现在仍在家里开药店,实行新农合以来,很多人村民都到乡卫生院看病就医了,但仍旧有部分“老粉丝”,宁可不报,也要找“医术高明”的廖医生!<br><br> <h3><font color="#010101">毛远甲,1949年2月5日,河鱼乡河鱼社区8社,铁匠。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农具修理生意也日渐了冷淡。一旦村里的老伙计,有需求。老铁匠就会重燃炉火,叮叮当当的找找当年的感觉。</font></h3> 牟永珍,女,双河乡双流社区人,1949年5月24日生,看到第一眼就觉得她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爱说爱笑,又略显威严!写在脸上的,就是她生活的样子!她告诉我们,28年前,老伴去逝,一个将三个儿子养大,还分别给三个儿子修好新房,并将三个儿媳取进家门,现在,他已有6个孙子了,在儿子儿媳面前,威信高,孙子们更是争相敬重奶奶!她说,苦日子早过了,现在只管享福了!<br> <h3><font color="#010101">彭胜明,1949年8月29日,双河乡天星村二组,老党员。要想富,先种树。人老了,但是希望尽力为子女留下一些东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才高,1949年7月12日,渭溪村5社。搬迁新居以后,自己动手再添置一些附属设施,让生活更便利更美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李纪全,生于1949年12月19日,周溪乡三元村6组,村里的老赤脚医生。尽管儿女条件都不错,并希望他能轻轻松松,安度晚年,但他却始终放不下自己的“事业”,他说,他的幸福指数,在望闻问切和处方中,在附近村民的信任与依赖中。</font></h3> 全启美,女,双河乡竹园村人,1949年5月21日生,子女均外出,和老伴单独居住,身体好,勤快,热心,附近村民有事,主动到厨房帮忙!拍摄她时,正系着围裙,在灶房用大铁锅煮饭,这可是个技术活!<br> 杨生柏,男,城口县东安镇新建村2组人,1949年12月10日生,到他家时,老杨正在自家的“木工房”忙碌:拉墨线,推平水,钉木钉……他说,这是给附近的村民做“灶门”,我不懂,他解释道:就是农村土灶房里面的小门,可以挡风,还可以拦鸡鸭等畜牲!老公在旁边拍照,丝毫不影响老杨干活,只是他话多起来了,他说:干木工活已经四十多年了,以前方圆几十里,哪家需要修新房子,哪家需要嫁姑娘,做家具,都会请到我!那时常常觉得有干不完的木工活,现在不一样了哦~~(语气拖得老长老长)现在的条件好了,不再是穿架房了,都是用钢筋水泥啰!农村女娃娃结婚,娘家的陪嫁(嫁妆)再不是像往年那样,基本上是打发钱了,要不就是买车买房或许是电视冰箱啥的,以前的女娃结婚,提前几个月就把木匠请到家,做洗脸台,穿衣柜,抽屉,箱子柜子等,出嫁那天,家具上铺上铺盖毯子,红红绿绿,好不热闹!还有,每家每户的桌椅板凳,盆盆桶桶,都是到街上买了,很少有人请木匠做了……老杨不停感叹,时代变了,生活条件好了,但也掩盖不住自己因“失业”而流露出的失落感!<br> <h3><font color="#010101">张绍芝,生于1949年11月29日,周溪乡青坪村6组,农民。见有来客,赶紧抱柴生火做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谢家学,生于1949年12月 15日,周溪乡青坪村4社,务农。正值农忙,我们去采访时,他们老两口正忙着种玉米。</font></h3> 云从富,男,1949年12月19日生,河鱼乡平溪村6社人,见到他时,他正在屋后拌农家肥,喜笑颜开,精气十足,一点也看不出是七十岁的老人。交谈中,他不停地说:党的政策好,乡村干部也很好,三个子女也很孝顺,才七十岁,必须卯足劲,种了六亩多地,自己屋后近五米宽的生产便道,是自己修出来的,绝不指望政府,也不指望娃娃。<br> <h3><font color="#010101">周兰章,1949年10月29日,高观镇渭溪村2组。儿子开了一间农家乐,闲不下来的她,总是抢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朱夫兰,生于1949年8月30日,周溪乡大榜村4社。这是在打理菜园。</font></h3> 朱学玖,男,1949年1月9日出生,河鱼平溪村三社人,女儿已嫁,两儿子均已外出务工,虽年满七十,但精气神十足,喜乐风趣。一看就是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人,他坦言:每顿都要“喝二两”,即便是吃面条,也要和老伴“劝君更尽一杯酒”。他还告诉我们:几十年来,无论到哪里,无论干什么,他们俩始终跟着对方,不做事,看着对方也行。偶尔也打架,但都让到对方,自己吃点亏,也开心.......拍照过程中,朱老很快进入角色,像模像样地和他老伴聊开了,既不扭捏,也不做作,整个拍摄过程,我们都开怀大笑。<br><br> <h3><font color="#010101">黄必秀,出生于1949年5月12日,城口县东安镇朝阳村4组,聋哑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仍像花儿一样幸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李海友,出生于1949年1月3日,城口县东安镇朝阳村四社,虽是五保户,但一定要让自己随时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周习志,女,1949年5月26日生,河鱼乡平溪村十社人,前往拍摄时,她正呆呆地坐在门外的木登上,6岁的小孙女紧紧的靠在她身上,她告诉我们,虽有三个孩子,但两女儿已嫁,儿子儿媳外出务工。近年来,因颈椎病、阑尾炎等动过好几次手术。但需要撑起这个家,需要带好小孙女,自己仍能种些庄稼、喂十多只鸡和一头猪。尽管身体很虚弱,但内心却极其坚定。</font></h3> 贺扬春,男,东安镇新建村人,1949年正月初七生!找到他时,他正坐在自家门口,对着手机上的抖音视频哈哈大笑,见到我们,马上放下手机,到堂屋端来两根板凳,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老公说:叔,看你好开心!老贺说:我是穷透乐!老公说:不一定要亿万富翁才开心!老贺说:我有两个亿(意)哦!第一个是“失忆”,年龄大了,记忆不好,常常忘事!第二个是“三心二意”,什么都想做,但力不从心!老公说,看你的状态,至少还能活30年。老贺马上反驳:不!我还想再活50年!看他认真的样子,我实在忍不住发笑!旁边的宋兴安说:其实他是残疾人!我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番,没发现他的残疾在哪里。见我疑惑,老贺慢慢打开左边裤腿,露出了硬梆梆的冰冷的假肢,我更是不解:刚刚给我们端长条板凳时,我们居然都没看出异样,心中除了崇敬,也增添了一丝难过!倒是老贺,并没有显得难过,他告诉我们:三十多年前,一场车祸,让自己失去了左腿,当初无法接受,但一家人要生活,再说世界上残疾人那门多,整天愁眉苦脸也不行!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现在好了,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一直有个想法,如果能亲眼见见习主席多好,他勒门好!如果不是政策好,我可能早就死了!我们都沉默了!<br> <h3><font color="#010101">刘少东,1949年2月19日,高观镇渭溪村3组。无论来了谁,总改变不了他的安静与威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永珍,生于1949年3月26日,周溪乡大榜村5社。患子宫癌晚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远开,生于1949年11月20日,周溪乡三元村2社人,五保户,和老伴居住在敬老院,在他心里,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他却只依赖这里,这里就是自己的家,就是他的整个世界!</font></h3> <h3>参展花絮</h3> <h3>龙景苑里的快活时光</h3> <h3>展区留影</h3> <h3>前来观展的外国朋友也加入到热烈咏唱的队伍。</h3> <h3>签名留念</h3> <h3>花式翻新的影友联谊</h3> <h3>依依惜别,相约重聚。</h3> <h3>感谢我的贤内助的全程陪同和文字素材的收集整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