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同窗近十载 五十年后重聚首

思嘉一李英

<h1>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沈阳宁山路小学一年五班的发小同窗也迎来了分别五十年的大聚会。想当年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在一个班级里共同学习,经历过“ 文大”后,又一起升入辽宁省实验中学,我们一起度过将近十年的学习生涯,我们有着共同的青少年时期的记忆,而九连五排这个集体己牢牢刻在我们心中。</h1> <h1>这两位是我们班的男女班长,薛玉华,邓向红。从小学开始我们班一直在两位班长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活动,而我们班之所以在学校成为公认的模范班级,主要也是两位班长领导有方,功不可没。</h1> <h1>邓向红班长宣布聚会正式开始</h1> <h1>女同学合影</h1> <h1>男同学合影</h1> <h1>左起王扬、薛玉华、邓向红、佟光艳、王顺福、江南,这六位同学是我们这次聚会的筹备组成员,他(她)们在聚会前一个月就开始着手进行大量细致缜密的筹备工作,反复磋商修改制定方案,亲自到现场察看调试音响等等,尽量使聚会活动达到完美效果。实践证明,我们这次聚会获得圆满成功!筹备组的同学们,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和付出!</h1> <h1>王扬同学发给邓向红班长提供的筹备组策划手稿,凝聚了筹备组全体成员的爱心和奉献精神!</h1> <h1>我们这次聚会原本想请我们实验中学的老校长也是我们最敬重的班主任姬庆生老师一起参加,并为老师过一个有意义的教师节,由于当天老师身体不适未到现场,我们全体女生唱一首《老师我想你》歌曲,并录像送给老师。</h1> <h1>男同学唱的歌曲是《雷锋叔叔请听我的回答》,由江南同学领唱,这也是我们班的班歌。</h1> <h1>在这欢聚时刻,同学们纷纷合影留念。</h1> <h1>王扬同学是我们这次聚会专门负责拍照的摄影师,这是他在现场热情、认真的为同学们拍照,好多具有特色和经典照片都是他现场抓拍的。辛苦了,摄影大师!👍</h1> <h3>举起杯中的美酒,脸上洋溢着笑容,共忆同窗往事,记录这欢聚时刻。</h3> <h1>“王杰与周爱华结伴从外市赶来。</h1><h1>王杰带来了家乡的红酒,干红,白酒。</h1><h1>薛玉华带来了白酒(剑南春)</h1><h1>于朋带来了省政府自制内供的月饼。并说快十五,让大家都尝尝。</h1><h1>王扬买来了大虾酥,秋林的老式月饼,女儿红酒,并说喝时热热,暖胃,热呼。</h1><h1>江南带来了茶叶</h1><h1>佟光艳带来了糖果</h1><h1>郝喆同学家在外市,为和同学们喝酒尽兴,把司机也带来了。总之这一切的一切……给这个金秋的九月,带来了暖意。他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们的心窝。这就是爱,这就是同学间的真爱。聚会自始至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被爱包围,被爱溶化。”一一摘自邓向红班长会后总结(邓向红班长也特意带来了一大袋女同学小时候最爱吃的苞米花)</h1><h1><br></h1><h1><br></h1><h1><br></h1> <h1>这是邓向红班长手捧准备送给老师的花🌸束,其中有康乃馨、向日葵、水仙花和百合花,康乃馨能够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向日葵代表阳光,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水仙花代表纯洁、吉祥、想着你,百合花代表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对老师由衷的祝福!真是完美的表达岀对老师的一片心意。</h1> <h1>王扬同学宣读姬老师的讲话稿: 同学们好!参加这个会,坐在这身分不一样,心情不一样,这是一群亲学生的聚会,心情格外高兴和激动! 我在实验中学工作二十九年,可是我做班主任教过的亲学生只有一个半班,文大前教过一个班,只做半年班主任,再一个就是你们班,做一年的班主任,多数时间是做行政领导工作了。退休了,才感到,只有自已当班主任教的学生,才是最亲的亲学生! 前几天王顺福、王阳去我们家时,唠了一个半小时,那种感觉就是唠起来没完,聊什么都是话题,校庆时遇到诸志军、邓向红和佟光艳,也和别人不一样,人都散了,还要上舞台去照相,最后人都没了,还要送我回家去。这以后,陆续有杨国娴、韩小颖、诸志军等加入了我的群,杨国娴开始就说,老师我是你的亲学生。在群里聊的也随便、亲切。这种感觉是从退休以后才有的,在职时我是校长,校庆时忙的顾不上你们,照个相都是你们排队好了,把我找过来,赶快照一张,连句话都顾不上说,就又让别的班拽走了。所以,我心里总有一种对不起你们的感觉,别的班班主任都能有充分的时间和自已班同学在一起,而我却不能。 在87年毕业生三十周年纪念聚会,我讲到了这一点。我当时说:“对学生来说,如果班主任是妈妈,那么,行政人员包括校长,顶多是个叔伯亲”,会场下边一片笑声。 现在,我也和亲学生在一起,欢度教师节,心情是无比激动。—— 我们班同学,从宁山小学来,是一个优秀集体,聚集了一批优秀学生。回想我做你们班主任的一年,是我做班主任的最后一届,从此再没有做过班主任工作。所以,这个班对于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班的同学,是积极向上,是聪明勤奋的,我只教一年就有很深的感情,我还记得当我离开这个班时,是恋恋不舍的,我在告别时是很难受的……。</h1> <h1>于朋同学去年才从省政府工作岗位上退休,是我们班又一位才子。他代表我们全体同学在聚会上做了经典发言。</h1> <h1>于朋同学发言片段</h1> <h1>杨国娴同学目前定居在大连,为参加聚会特专程提前一天赶来,并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激动的感言。(由于美篇限制视频数量恕不能展播)她说筹备组同学为聚会忙碌、工作了一个月,我也激动了一个月,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里是含着泪花的。而在学校举办校庆和每次班级聚会时她都尽量赶来参加,可见对我们这个班级的感情相当深厚。</h1> <h1>聚会筹备组同学想的很周到,国娴由大连来沈的当天由安迎春同学开车杨瑞彬、徐华、张丽芬、邓向红五位同学负责去接站,徐华同学在红高梁饭店设宴招待,当晚住在张丽芬同学家。</h1> <h1>李国春同学也住在大连,目前工作很忙,在聚会当天匆匆赶来,共叙同学友情,并真诚邀请同学们去大连做客。</h1> <h1>薛班长、于朋、徐华、李晓萍我们五位同学都是在六九年末七O年初跟随父母到昭乌达盟插队落户的。</h1> <h1>杨艳书、孟晓燕同学</h1> <h1>王顺福、杨国娴、邓向红同学</h1> <h1>王扬、尹金玉同学</h1> <h1>褚志军、李国春、韩晓颖三位同学当年都是一个青年点的。</h1> <h1>王杰、李国春、江南、郝喆同学</h1> <h1>尹金玉、史锦云、江南同学</h1> <h1>这是筹备组王顺福同学在做相册电视演示前的调试工作。(大队长工作就是认真)</h1> <h1>于朋、薛玉华、王扬同学</h1> <h1>薛玉华、孟晓燕同学夫妻</h1> <h1>王扬、李国春、郝喆同学</h1> <h1>果一兵、王永斌同学</h1> <h1>佟光艳、李国春、史锦云、郝喆同学</h1> <h1>王顺福和邓向红同学(仍在商量聚会活动安排事宜)</h1> <h1>史锦云同学在为同学们录视频</h1> <h1>群主佟光艳同学克服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重重困难,积极参与筹备组工作,为聚会尽心尽力。</h1> <h1>尹金玉、江南两位同学即兴演唱。</h1> <h1>杨艳书与安迎春同学在唱《风含情水含笑》</h1> <h3>邓向红与佟光艳在唱《又见山里红》</h3> <h1>安迎春同学与王顺福同学合唱</h1> <h1>咱班的男高音歌唱家王杰同学为同学们献唱拿手歌曲《一壶老酒》</h1> <h1>佟光艳同学在为同学们点歌</h1> <h1>王杰同学在轻轻的为我唱歌打着节拍</h1> <h1>这是由聚会筹备组同学提议制作的相册,这里有老师和我们青少年时期及近期的照片,人手一册,非常珍贵,值得永久保存。(特别感谢王顺褔同学和王扬同学及爱人为制作相册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精心策划!)👍🙏</h1> <h1>相册中是老师的签名</h1> <h1>王顺福同学在为相册做讲解,为提岀这个颇有创意的同学点赞👍!</h1> <h1>那年那月那时的我们</h1> <h1>还是在原来的位置,还是那熟悉的面庞,任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变的是纯真友情和你微笑的模样。(后排左起邓向红、孟晓燕、徐华、杨艳书,前排左起张丽芬、韩晓颖、杨国娴同学)</h1> <h1>后排左起王顺福、于朋、王扬,前排左起尹金玉、薛玉华、江南同学</h1> <h3>朝阳与夕阳 相册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页,有青少年时期和近期的照片,有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及简历,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纪念册。</h3> <h1>王扬、安迎春、尹金玉同学</h1> <h1>徐丽、杨国娴同学</h1> <h1>尹金玉、崔延林、朱学智、江南同学</h1> <h1>徐丽与周爱华同学</h1> <h1>王顺福、徐丽、杨瑞彬同学</h1> <h1>杨国娴与张丽芬同学</h1> <h1>史锦云、佟光艳同学</h1> <h1>韩晓颖、朱学智、徐丽、徐华同学</h1> <h1>李晓萍、邓向红同学</h1> <h3>《看花》</h3><h3><br></h3><h3>笑靥如花在看啥?</h3><h3>翻阅青春的浪花,岁月不老春芳续,</h3><h3>那年,那月,你我他……。〈于朋同学作〉</h3> <h1>姬老师为我们每一位同学准备了一枚辽宁省实验中学的校徽。带上校徽,我们仿佛又回到那个纯真的青少年时代,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h1> <h1>《校徽》</h1><h1> 嗨!兄弟,</h1><h1>我帮你戴上,</h1><h1>戴上校徽的模样,</h1><h1>还似当年的潇洒……</h1><h1>来吧,老同学,</h1><h1>我们一起戴上,</h1><h1>戴上庄重的校徽,</h1><h1>每一段记忆都在轻轻的歌唱。</h1><h1>那里有恩师的叮咛,</h1><h1>那里有青春的闪亮,</h1><h1>那里是我们人生起航的坐标,</h1><h1>那里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希望!</h1><h1>你好,我的兄弟姐妹,</h1><h1>我们是不弃不离的同窗,</h1><h1>漫天晚霞中我们手牵着手,</h1><h1>走在夕阳似火的路上……。〈于朋同学即兴所作〉</h1> <h1>郝喆、邓向红、于朋、李国春、崔延林、薛玉华、果一兵同学</h1> <h1>欢乐的聚会在同学们齐声高唱《同一首歌》声中结束,但是我们这长达近六十年的同学友谊仍在继续…。</h1> <h1>孟琳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这次同学聚会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参加,很遗憾。但是通过同学群时刻关注聚会盛况,并写下充满深情的留言:@思嘉一李英 感谢你的视频分享 于朋同学聚会时的感言 娓娓道来既亲切又有哲理 引经据典 儒雅同窗的表诉引起五班同学的共鸣 五班~永远铭刻在心!</h1><h1>感谢五十八年如歌的青春岁月 我们从宁山路小学走向生命的春天 因为它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是多梦的季节 是美好的像征 是智慧的结晶 是真诚的代言 是活力的标签 是勇气的名片 是一首多愁善感的诗篇 站在时间的路口 回首往昔《芳华》不在《绒花》依然悠然 ……。</h1> <h1>徐明同学远在加拿大,平时经常在群里转发一些好的文章和小视频,与国内同学互动。这次聚会虽然不能赶回来参加,但是她及时为我们聚会送来祝福:“谢谢各位老同学!我衷心祝愿大家天天快乐,每天都象过节一样。期待着明天那幸福的时刻,也请老同学代我向姬老师问好。祝同学聚会圆满成功,愿同窗情谊源远流长。我这已经半夜了,先睡了明早起来看聚会盛况”。看到照片后:“谢谢WY在群里发送这些宝贵的照片。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我,仿佛身在其中。这是我今早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件最高兴的事。非常感谢!”,“女生貌美如花,男生英俊潇洒”。并点赞!</h1><h3></h3> <h1>与杨艳书、邓向红、杨瑞彬还有王扬同学在教师节为姬老师送去鲜花,这是在老师家楼下,由王杨同学拍的照片。</h1><h3></h3> <h1>聚会后筹备组同学又组织我们到姬老师家看望,老师今天气色很好,看到我们到来,非常高兴,并和同学们一一握手虽然50年过去,老师也已经81岁了,但很多同学的名字都能叫上来,老师的记忆力真好。这是禇志军同学与老师握手,今年实验中学七十周年校庆结束后就是褚志军同学亲自开车将老师送回家的👍。</h1> <h1>王顺福、史锦云、杨艳书同学与老师和师母合影。老师和师母是大学同学,虽然都已经年过八十岁了,看起来仍然精神矍铄,还是那么和霭可亲。</h1> <h1>与姬老师合影</h1> <h1>邓向红班长仍在现场认真的做着记录,真的很辛苦。班长,你的努力、你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了,看到今天这个聚会场景,正如你在总结里所说</h1><h1>“我们筹备组成员都感到心慰。我们都值了。天合,地利,人和造就了今天的成功。</h1><h1>顺福爱调侃的一句话:全是眼泪呀![流泪]</h1><h1>我说等到聚会结束的那一刻,你流的就是喜悦,开心的热泪。</h1><h1>祝我的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健康幸福,开心快乐。</h1><h1>提前祝福你们及家人中秋节快乐。</h1><h1>等到再相聚,我们一个也不少![握手][握手][握手]”。👍</h1> <h1>姬老师在认真为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相册签名留念</h1> <h1>有事或在外地没有到场同学的相册向红班长也一一请姬老师给签上名字,并由王扬等同学专门及时发送到同学家中,想的非常周到。</h1><h3></h3> <h1>姬老师与我们合影留念</h1> <h1>姬老师、师母与我们合影留念</h1> <h1>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这份浓浓的师生情谊已深深印在脑海中。敬爱的姬老师,我们都是您的亲学生,您的言传身教、您为人师表的精神永远记在我们心中。</h1><h3></h3> <h1>挥挥手,再见了,同学们!再见了,老师和师母!我们衷心的祝您生活幸福,健康长寿!</h1> <h1>这次班级聚会除远在国外、外省市、和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同学外,同学群里的同学悉数前来报到,这就是我们九连五排的凝聚力所在。因为我们是发小,我们是同窗,我们永远是九连五排的一员。(美篇中的很多照片和视频都是同学在群里提供的,在此深表感谢!)</h1>

同学

聚会

老师

邓向

我们

王扬

筹备组

班长

班主任

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