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5月2日上午,阳城县《太行知青阳城馆》筹备组在河北镇下交村召开筹备会议。来自当年阳城各知青插队点的知青代表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阳城县政协副主席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河北镇有关领导及下交支村两委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了指导意见;晋城《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有关领导及长治特邀代表也出席了会议。</h1> <h1> 会议由发起人知青代表<font color="#ed2308">孙太林</font>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讲到, <font color="#ed2308">四十年前,广大知识青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来到艰苦的农村接受再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段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段宝贵的历史记忆,是发扬我党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薪火相传,是每一个知识青年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font>。我们太行阳城知青,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一因,爱党爱民、情系农村,回报农村,建设农村为己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弘扬艰苦奋斗,投身乡村振兴,助推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新阳城做出应有的贡献。</h1> <h1> 阳城县政协副主席<font color="#ed2308">贾兵富</font>同志讲话。他讲到很高兴能参加到今天的座谈会中,大家的热情很高,来的人出乎意料,超出了组委会的预想,所以不得不临时将会场地址改到了这儿。</h1><h1> 贾副主席回顾了知青历史:1968年,为了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一千六百多万知识青年,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上山下乡,奔赴到了全国各地(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西、云南等)的农村。<font color="#ed2308">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农村和边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艰苦奋斗的足迹。他们响应祖国的召唤,奔向广阔的天地,以十八、九岁的年龄,将时代的重担担在了肩上,为中国边远农村的发展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活力,也带去了知识和文化。他们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和锻炼了艰苦劳动的革命精神,直观地拓宽和了解了中国农村的现状,领悟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农村农民的现状。</font>他们有的甚至一辈子扎根在乡村,在引导、引领农村的发展,成为了所在县、乡、村的中坚力量。</h1> <h1> 贾副主席讲到:如今,五十年即将要过去了,这一代人大多数已是古稀之年的年龄了,许多人回首往事,都会有许多的感慨。它不仅仅改变了一代人的人生命运,同时也牵动了亿万城乡家庭的切身利益。</h1><h1> 改革开放后,许多亲历者,许多知情人,都以小说、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描述,意图使我们能够记住这段历史。许多故事和文章曾经深深地感染和激励了无数的国人,也在告诫着人们一定不要忘记这一段历史。我们所熟悉的改编成影视剧的《北风那个吹》、《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梁晓声)、《孽债》(叶辛)、《血色浪漫》,报告文学《中国知青梦》等等许许多多的内容,都对那个时代进行了形象化的描述和总结。<font color="#ed2308">我们的许多亲历者,包括我们周边的亲友、邻居们,只要是亲历者,都会用“青春无悔”来回应自己的知青岁月。这一段历史的回忆,也在国人中引起了大的反响和激烈的讨论。人们从正反两方面去解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影响,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到“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两方面进行了论证</font>。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曾几何时“弊大于利”的解读曾经一度占了上风。</h1><h1> 历史已经翻过了这一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当今世界上实属罕见。它是当代中国人口的一次大的迁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段如歌岁月,早已也成为我们这一代知青们独有的回忆。时间轮回,记忆重现,别样的青春,别样的年华,蹉跎岁月锻造了一代人特有的理想和信念。<i><font color="#ed2308">我们今天在这儿召开这个筹备座谈会,目的就是让人们记住这段历史,了解这段历史,总结和反思这段历史</font></i>。</h1> <h1> 贾副主席讲, 十八大以来,有一本书是很畅销的,这就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可以说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中杰出者的轨迹,印证了古语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一不变的真言。<font color="#ed2308">我们这一代人,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成千上万的知青也返回了城市,奔赴了祖国各条战线,成为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力军。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十九大之后,205名中央委员中,有65人有知青背景,占31.7%; 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有7位有知青背景,占28%;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有4人有知青背景,占57.1%。表明有知青经历的一代人全面进入了中国决策层。</font>我想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也会是这个状况吧。曾有人形象地讲,这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发出这个号召的初衷和远见,这样的一批政治精英群体,以他们上山下乡磨砺出来的性格,锻造出来的务实风格和亲历基层的平民情怀,无疑将会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未来走向,向世人昭示了我们这一代人在不幸的同时又庆幸收获的巨大宝贵财富吧。</h1><h1> 贾副主席最后说到: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当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现实意义吧! 它必将在共和国的历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个载体来记载和承接这些内容,让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一段辉煌的历史。我想这也是今天我们在这儿组织座谈会、成立展览馆的意义吧!</h1> <h1>下交村党支部书记<font color="#ed2308">杨建红</font>致欢迎辞</h1> <h1>河北镇<font color="#ed2308">宋学锋</font>部长讲话</h1> <h1> 太行知青阳城馆筹备组顾问<font color="#ed2308">马尧生</font>讲话并宣布筹备组成员名单:</h1><h3>发起人:孙太林</h3><h3>总顾问:马尧生 </h3><h3>组长:茹国才</h3><h3>付组长:茹雁、栗宾、毛鲜霞</h3><h3>常务委员:杨建红、原永丰、张俊英、乔明明、赵芝兰、王艮虎</h3><h3>委员:暂未定</h3> <h1>晋城大行文化旅游促进会<font color="#ed2308">申安喜</font>会长讲话</h1> <h1>特邀嘉宾长治知青代表<font color="#ed2308">赵志</font>代表发言</h1> <h1>汉上知青代表<font color="#ed2308">乔明明</font>发言</h1> <h1>晋城市旅游摄影协会<font color="#ed2308">朱和平</font>主席讲话</h1> <h1>太行知青阳城馆筹备组组长<font color="#ed2308">茹国才</font>讲话</h1> <h1>下交知青代表<font color="#ed2308">粟兵</font>发言</h1><h3><br></h3> <h1>65年下乡阳陵的知青<font color="#ed2308">曹华林</font>发言</h1> <h1>阳城知青群群主<font color="#ed2308">王艮虎</font>出席了会议</h1> <h3>全体参加会议的同志合影留念</h3> <h3> 会后参加了河北镇悠然阳城清风河北文化节活动。知识青年并和村民互动进行了文艺联欢。</h3>